海 的 女 儿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入口处的海面上,有一座铜像——它告诉人们这就是丹麦。但铜像既不是丹麦的开国元勋,也不是某一个王朝的杰出英雄,而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她坐在一块石头上,若有所思地望着大海。她没有腿,只有一条鱼尾。原来她是人鱼 ——“海的女儿”,是丹麦作家安徒生所写的一篇童话中的主人公。
安徒生 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安徒生的代表作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相关链接
学习目标
1.会认“港、宴”等13个生字,积累课文中的词语。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交流课文中打动自己的地方,体会小人鱼的形象。
初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小美人鱼亲眼见证了王子 ,她看着喜庆欢乐的场景,但内心却 。等待晨曦出现时,小人鱼的姐姐 ,而她 。
自读课文
迎接公主,举行婚礼
十分痛苦
想出办法让小人鱼获得新生
为了王子的幸福,自己化成了泡沫
海的女儿
王子迎接公主举行订婚仪式,小人鱼想到即将死去,无法见到王子,十分痛苦。 (第二天清晨)
举行婚礼的夜晚,小人鱼痛苦地跳舞,回忆美好的过往,十分不舍。 (当天晚上)
姐姐们拯救小人鱼,而小人鱼为了王子的幸福,自己化成泡沫。 (等待着晨曦的出现)
1-6
7-10
11-13
梳理脉络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
抓住表示时间的语句,梳理课文
迎接公主
举行婚礼
化成泡沫
回顾这一单元,体会人物情感、形象有哪些方法?
1.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感知人物形象
3.通过环境烘托来体会人物的心情、情感
2.通过典型的矛盾冲突来感知人物情感
自读要求: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划出课文中打动自己的地方;
2.你感受到了小人鱼怎样的形象?关键语句多读几遍,并做好批注。
再读感悟
2. 小人鱼迫切地想要看看她的美貌。当公主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她不得不承认,她还从来没有见过比这更美的容貌。她的皮肤是那么细嫩、洁白,乌黑的长睫毛下,一对深蓝的、钟情的眼睛在微笑着。
赞叹
感悟形象
善良
5.小人鱼亲吻着王子的手。她觉得自己的心在破碎。她知道,王子举行婚礼后的第一个早晨,她就会死去,变成海上的泡沫。
感悟形象
饱受痛苦
心理描写 心碎、绝望和不舍
失去生命 深爱王子
6.小人鱼穿着金线绣花的丝绸衣服,双手托着新娘的披纱。可是,她的耳朵听不见这欢快的音乐,她的眼睛看不见这神圣的仪式。她想起了她将要死去的早晨,想起了她在这世界上已经失去了的一切。
沉浸在痛苦中
思考:小人鱼为了王子承受了怎样的痛苦?
10.为了他(王子),她离开了自己的族人和家庭,交出了美妙的声音;为了他(王子),每天忍受没有止境的苦痛,而王子却一点儿也不知道。
善良纯洁
付出代价 无怨无悔
12.在太阳出来之前,你必须把它刺进王子的心脏。当他的血液流到你的脚上时,你的双脚又会连到一起,变成一条鱼尾,你就能恢复人鱼的原形,可以再活三百年。
姐姐为她找到生路
姐姐们用美丽的长发给她换来了生机。
思考:小人鱼按姐姐说的做了吗?
13.她弯下腰,在王子清秀的脸庞上吻了一下,再望了望天空,朝霞渐渐明亮起来了。她看了看手中锋利的刀,又深情地看了王子一眼,他正在梦中喃喃地念着新娘的名字。小人鱼拿着刀的手在发抖,但是,她马上将那把锋利的刀远远地抛到海里。
牺牲自我
动作描写 不舍 坚定
喜悦、幸福、哀伤
13.她再一次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然后纵身跳到海里。她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一点点地化为泡沫。
不忍心
思考:小人鱼为什么不肯杀死王子呢?
因为小人鱼纯真善良,她不会因为得不到幸福而伤害别人,更不会因为自己要活下去而夺取别人的生命。
8.风儿在鼓着船帆。平静的海面上,船在轻柔地航行着。
以海面的平静烘托小人鱼内心的痛苦。
总结写法
学习环境描写的手法
【环境描写】再望了望天空,朝霞渐渐明亮起来了。
侧面烘托的手法
文中的巫婆、小人鱼的姐姐们的出现,对文章故事情节和表现小人鱼起到什么作用?
使故事更加奇妙,情节更加曲折,增强童话的魅力。起到衬托的作用,更能表现出小人鱼的善良、大度和无私。
总结写法
小美人鱼雕像
丹麦人民敬佩小人鱼的牺牲精神和高尚情操,为了永恒地纪念她,精心制作了这座小美人鱼铜雕像。雕像的模特儿有的说是当时在丹麦皇家剧院演出的芭蕾舞演员,有的说是雕刻家的夫人。铜像与人体大小相似,其下肢为鱼尾形,上体为一形象逼真的美女,神情宁静,面容略有几分羞怯、忧郁。美人鱼雕像是丹麦王国的标志。
拓展延伸
1.“一点点地化为泡沫”,你喜欢这个结局吗?如果不喜欢,你会设计一个怎样的结局?请发挥想象力,为故事重新设计结局。
2.再读《海的女儿》原著。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