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语文高考备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 语文高考备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2-06 15:4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2张PPT)
西工大附中 王宏哲
以神变而形不变的方式张扬课标精神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1.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对应文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
如果没有文学常识,只套应试方法就会误选。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3.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对应文句: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西周王朝依古制每年春秋两季派采诗官员到各地去采集民歌,以了解民情,“观风俗,知得失”,这叫采诗;天子为“听政”和“考其俗尚之美恶”而命诸候百官献诗,这叫献诗。采来的和献出的诗歌汇聚到朝廷的乐官手中,在那里被加工整理,制成合乐的乐歌,并在朝廷的各种礼仪活动中加以演奏,这就是《诗经》文本最初的用途。我们通常说周代文化是礼乐文化,《诗经》的出现是其重要的标志,也是其重要的载体。后来这些诗再按一定的标准遴选,最终从三千余篇古诗中删定了305篇。
3.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对应文句: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
如果文化背景缺失,怎样精读都难以凑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③ 。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 ~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6分)
作者时代——文化背景知识,怀古诗的常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 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样的题目放在政治考题里更合适,这不是考作文,而是让数以万计的考生群体歌功颂德,简直是“科举考试”在语文教育上的极端化体现。
今年的作文题目犹如古代的策论考试,紧扣社会现实,显得大气而具有时代特质。需要考生拥有时代视角,关注国家命运,在时代和历史的大背景下展开作文,正确认识“腾飞”,讴歌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同时也可以写忧患意识,我们不能被评述冲昏头脑,要紧贴现实,具有承担意识、责任意识,以魄力和能力承担未来祖国的建设重任,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我们的人民更加富裕。
“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写作,是学生最重要的表达与交流方式。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
这反叛不仅怯懦,而且卑劣。为了给自己对“选准角度”的荒唐解释寻找借口,竟不顾事实,公然扯谎,“过去有些地方过于强调各种角度的一视同仁,忽略了角度选择有优有劣的层级性,导致作文评分区分度降低”,谁信?凡是参加阅卷的语文老师,几乎没有不知道的,造成阅卷混乱和评分区分度降低的真正原因,恰恰是刻板的立意限制,恰恰是荒唐的角度等级规定和对这种硬性规定的朝令夕改。…… 考试中心承受着陈旧作文观的压力,可以想见。就在不久前的一次会议上,考试中心的某位对高考作文命题颇有见地,曾经很有贡献的专家还说过:高考作文题目非常开阔,可是在有些地方阅卷中限制得很死板。但是,作为一级国家权威机构,考试中心不应向陈旧作文观妥协。当下这种反叛《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行为,必须纠正。亡羊补牢,犹未为晚——须知,历史的审判是严肃无情的。
1.妥善地处理了“稳”与“变”的关系。
2.妥善地处理了“难”与“易”相互兼容的关系。
3.妥善地处理了“正”和“奇”的关系。
“正”是指考纲、课标的内容,“奇”是指出人意料的考点和考法。有“正”无“奇”,容易被投机钻营者猜中,助长猜题的不良习气;有“奇”无“正”,则试题流于“偏、难、怪、刁”,不易考出学生的水平。突出表现是论述类阅读、名句默写、作文。
1.语文学习的任务
一是优化我们的思想,提升我们的思想,让我们的思维更全面,让我们认识善恶美丑更准确,包括道德信仰,价值观。
二是文化积累,包括中国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
三是优化自己的口语表达、书面表达能力。
2、语文教育目标(课标)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课改目标: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发展
语文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
(工具性) 知识与能力 (人的发展)过程与方法 (人文性)情感、态度、
价值观
运用能力 审美能力 探究能力
必修(基础性)
选修(个性发展)
3、高中生认知水平的发展
抽象逻辑思维水平是衡量人才的重要依据,其发展和成熟是青少年思维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抽象逻辑思维
形式逻辑思维(理解复杂概念和判断、信息筛选和整合、归纳和演绎推理……
辩证逻辑思维(通过现象揭露本质、
全面考虑问题、分清问题的主次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下面的图表一和图表二,是有关机构对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情况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 (不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根据2005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对我国不同
群体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渠道分析的结果显示:女
性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高于男
性;不同年龄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
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 A  ,其中小学以
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95.9%;家政人员是电视
科普节目的观众主体,而高校教师的比例相对较
低,可见,B 。上面的分析结果告诉我们,
如果   C ,电视科普节目就会更有针对性。
A:不同文化程度的人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的比例也不同,文化程度越低比例越高
B:不同职业的人群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的比例也不同
C:电视科普节目能充分考虑到观众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等方面的特点及需求
4、命题积累的基本经验
①尊重语言能力形成的规律,注重构成语文基本能力的“活”的语料的积累。 ②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实际应用(工具性);注重文学素养、文化底蕴的考查,选材设题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人文性)。 ③设题难度上,尊重高中毕业生语文水平的客观实际,坚持考查语文基本能力。 ④阅读题设问及答案关注文本,关注思考过程。 ⑤作文命题既让所有考生有话可说,又让高水平考生有发挥空间,同时要有效防止套作、宿构。
2011高考我省考生答卷中突出的问题:
1.选择题、默写题得分率低。
2.古诗鉴赏知识不系统,经验主义严重。(怀才不遇、思乡、人生失意)
3.阅读答题关键词意识不够。
4.作文投机、套作严重,篇幅不足的考生较多。
5.技术问题严重。(选考未涂卡6321份)
题目 满分 平均分 得分率
选择题 32 15.29 47.8
翻译 10 7.25 72.5
古诗 11 7.12 64.72
默写 6 3.4 56.66
阅读 20 16.04 80.2
语言表达 11 8.58 78
作文 60 49.56 82.6
选择题得分:0.89 2.37 0.48 ; 0.98 1.73 0.54 ; 1.67 1.46 0.89 选考五选二 1.28 3.00
107.3
备考复习中常见的问题
1.时间安排上:各板块复习时间分配不合理,前松后紧,尤其是作文;轮次过多,简单重复,收效不佳。
2.具体做法上: ①重视知识讲解,缺乏方法梳理和能力培养,忽视学生的思考领悟。 ②反馈意识较弱,临时调整不够。 ③一味做题,忽视阅读积累,忽视对学生课外知识的补充,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能力匮乏、时代感不强,精神麻木荒芜。
④过于相信外来信息,不加辨别的全盘接受,导致复习常常迷失自我,手忙脚乱。
学生在备考中存在的思想问题
①少数优秀生存在盲目乐观心理;
②三分之一左右同学身心俱疲,抬头仰望顶峰,有一种难言的畏惧心理;
③理科成绩好,而语文成绩不高的学生,或烦躁,或无所谓的心理;
④大多数同学对语文则是一种缺乏主见的随众心理;少数
⑤部分同学,存在侥幸心理;而各门功课都差的学生存在自卑心理。
整体思想:以人为本 “三心二意”
以学生的发展提升为本
三心:
用爱心为我们师生照路;
用耐心为学生排解困惑;
用细心研究思考备考效果。
二意:
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有诚意;
对学生的方法指导有创意。
基本思想一:
研究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①课堂教学立足于中等学生,课外辅导力抓两头。
②引导尖子生冒尖:领悟、总结规律;加大阅读量。
后进生的提升:培养感情,激发兴趣,纠正态度; 明确任务,勤加督查,反复操练。
基本思想二:专题训练与套题训练结合,专题训练隔断进行。
专题练考点,套题练速度。隔断进行利于巩固。
基本思想三:狠抓纠错反思,完善两个系统。
知识系统,思维系统。
回答探究题先要有明确的观点,怎样提炼?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观点一: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
观点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观点三: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
基本思想四:反复强调共性的东西,让学生掌握简明的答题思路。
分析原因——哲学
外因(社会、自然)
内因
①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②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③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④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 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雁阵》)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你认为促使浪子回头的重要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参考答案:促使浪子回头的因素既有内因,又有外在社会环境的因素。(2分)狗娃人性未泯,在特定背景下人性觉醒,重新审视生命价值是其内因。(2分)父母亲人的牵挂、不放弃,(2分)身边的人不鄙视,对其有信心、有爱心是重要的外在因素。(2分)
七岁女孩的理想是长大了当贪官?
归纳总结思路:
筛选要点
1、选观点不选现象(选论点不选材料)。
2、选直述不选修辞。
3、选肯定不选否定。
4、选总不选分。
5、选主干成分不选附加成分。
6、选正句不选偏句

备考建议一:
专题细化,广泛联系,注重规律探究,重视学生的理解领悟。
成语的复习可以安排如下的专题:
(1)成语中容易错读的字音、容易错写的字形
(2)成语中容易错解的字义、一词多义
(3)成语对象、感彩的误用
(4)成语中的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5)成语中的修辞方法
(6)成语中的哲理认知
(7)成语使用不当形成的语病
“咏史诗”复习
环节一:回归课本热热身。 1.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思考:①东坡面对如画江山,想起“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只怀周郎? 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写孙权、元嘉北伐、廉颇,各有什么用意? 环节二:探究理解咏史诗的基本思路。 环节三:高考演练闯闯关。 环节四:方法归纳,理解、领悟。 作业:《途经秦始皇墓 》《长沙过贾谊宅》 杜牧咏史诗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始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
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萦纡:旋绕曲折。
咏史诗
怀人
怀事(相关古迹)
怀念青史留名的成功者——表达对古人的敬仰渴慕之情,自己希图建功立业的宏愿或落魄不羁的悲伤
怀念人生失意者——表达怀才不遇人生迟暮的伤感之情
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
怀古伤今,文人的忧患意识
备考建议二:
讲评力求归纳类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核心情节
如何展开
人物特点
主旨


第一次:略
第二次:王石匠 从容淡定
第三次:春景感受 生机暖意
挑柴老人 坚忍
第四次:略
罗永才受到影响
走出人生困境的路就在脚下
备考建议三:
讲评注意比较辨析,彻底搞清一类问题。
立在翁则生家的空地里,前山后山的山景,是依旧历历可见的。屋前屋后,一段一段的山坡上,都长着些不大知名的杂树,三株两株夹在这些杂树中间,树叶短狭,叶与细枝之间,满撤着锯末似的黄点的,却是木犀花树。前一刻在半山空亭里闻到的香气,源头原来系出在这一块地方的。太阳似乎已下山,澄明的光里,已经看不见日轮的金箭,而山脚下的树梢头,也早有一带晚烟笼上了。山上的空气,真静得可怜,老远老远的山脚下的村里,小儿在呼唤的声音,也清晰得地听得出来。我在空地里立了一会,背着手又踱回到了翁家的客厅,向四壁挂在那里的书画一看,却使我想起了翁则生信里所说的事实。挂在那里的东西,果然是件件精致。尤其使我看得有趣的,是陈豪写的一堂《归去来兮辞》的屏条,墨色的鲜艳,字迹的秀腴,有点象董香光而更觉得柔媚。翁家的世代书香,只须上这客厅里来一看就可以 知道了。我立在那里看字画还没有看得周全,忽而背后门外老远的就飞来了几声叫声。 简析小说最后一段环境描写采用的手法和作用。(8分)
(2010江苏)一个钟头前就听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怒江,却不料转出口,依然是闷闷的雷。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领队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驮队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
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
(07浙江)过了中天门,雾气突然变得沉重了,简易雨披上的积水愈来愈多。目之所及,只有路边影影幢幢的古树,只有不远处岩岩叠叠的山石,只有石壁上遒劲古朴的石刻。至于远处的山峰,则全部迷失于苍茫的雾中,我只能对着游览图上的提示,来想像它们的风采了。那雾中的楼台,因雾气轻薄得恰到好处,虚实变幻,顿生雅韵。而泰山的雾太粘稠,仿佛要遮掩一切似的,压得人几乎抬不动睫毛。那险峻无比的十八盘,在我而言只是喘气更重、流汗更多而已。记得照片上的十八盘如蛇一般蜿蜒在峭壁上,在蓝天苍山下让人望之凛然。可是现在,无论是抬头仰视还是回首来路,我看到的最多也不过十来级台阶,丝毫感觉不到它的气势。原来,失去了烘托,巨人和矮子其实也没有分别。如障的浓雾掩盖了这一切,让我只能在想像中获得慰藉。上到天街,天空下起了小雨,雾更是浓得黏手,四五步开外就看不见人影了。摸到瞻鲁台边,睁大了眼睛,自然仍然什么也看不见。
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表达技巧 (5分)
景物描写
一种景——特点、写法
多种景——各自内容、特点、写法
手法—格调—作用
手法
观察点: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观察视角:俯仰远近
描写内容:形、声、色、态
描写方法
正面:修辞、动静
侧面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散文:借景抒情
备考建议四:
讲清因果关系,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探究题:①观点做到内外结合
②条理清晰,分点表述。
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高考试题
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性,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
阅读传主的生平经历
传(形)
文学性:①符合时代环境地想象个别细节、场景,②手法运用
真实性——事实须真
概括性:典型事迹——突出性格、思想
把握传主的精神品质
评 (神)
概 括 梳 理
理 解 阐 发
①联系时代背景、社会环境 ②作者叙述中流露的情感态度
获取有益的人生启示(落点)
明理,设计人生,实现人生价值 发扬精神,引导风气 借鉴历史教训
原则: 内外结合
备考建议五:
进行延伸训练,提升思维水平。
概括下面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8字)
钛合金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能好,适用于船只、汽车、航空航天工业,被人们视为未来材料。新型波音777客机采用了约9%的钛合金材料。然而,钛合金的加工难度极大,如加工一个钛合金船用涡轮压缩机轮需要50个小时,而加工一个铝合金的同样部件仅需5个小时。德国布伦瑞克大学的科学家采用了一种专门热处理方法,将氢原子渗入材料,掺氢的钛合金相对软化。对软化的钛合金进行切削加工,加工设备所承受的机械和热负载明显降低,切削力仅需过去的50%,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加工完毕后,再经专门的热处理工序,材料的特性则回到原先状态。科学家称,该方法非常适用于大批量的钛合金铸件加工。
钛合金被视为未来材料,但加工难度极大。德国科学家采用专门热处理方法明显降低了它的加工难度及成本。48
钛合金加工难度大,德国科学家采用专门热处理方法降低了其加工难度及成本。35
德国科学家用专门热处理法降低了钛合金加工难度及成本。25
新方法降低钛合金加工难度 12
钛合金加工新法
一、 近年没有出现过的考点
原则:有关文化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关注,死记硬背性的大胆摒弃。 (2009课标卷)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3.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2011四川卷)18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要点回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少“什么”。不超过25字。(4分)
4月23日,“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其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热议的话题。多位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顶尖大学在吸纳拥有国际学术背景人才、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制度和成功经验等方面缺乏全球化视野;许多人安于现状,在科研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意识不够,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他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学校营造出宽松的发展环境;全社会对于大学发展应抱有平和的心态,少一些急功近利。
全球化的视野,争创世界一流的意识,宽松的环境,平和的心态。
2011全国一卷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 ⑤①⑥②④③ B. ⑤⑥①④③②
C. ⑥④③②①⑤ D. ⑥②③①④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