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9 15:3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题目
文体
题目作用
作者
主旨
特色
中考
社戏
小说
标题简洁明了,点明了本文的中心事件一看社戏
鲁迅
本文叙写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同小伙伴们一起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现了农村天地中自由欢乐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1、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2、景物描写是这篇作品具有永久魅力的因素之一。
3、详略得当。
景物描写的作用、侧面描写
回延安
抒情诗
交代了写作地点;标题简洁明了,概括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回”意味着重新来到过去生活过的地方,有重返精神家园的味道,揭示了延安与好入的关系。
贺敬之
本诗以“信天游”的形式,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时无比兴奋和喜悦的心情,抒写了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百使用了很多拟人、夸张、排比、比兴等手法。
比兴、夸张、借代的修辞手法
安塞腰鼓
抒情散文
安塞腰鼓是陕北传统民间舞蹈,交代了文章描写的主要对象。
刘成章
主旨:作者以激情四溢的笔墨,描写了安塞腰鼓的热情、豪放、激越,以及它所蕴含的蓬勃的生命力,借此赞美了安塞腰鼓,赞美了黄土高原,赞美了朴实、坚韧的劳动人民,更赞美了一种自由、坦诚、热烈奔放、豪放洒脱、坚韧顽强的生命状态。
1、词语简洁明快,铿锵有力。
2、大量运用排比,气势雄壮。
3、节奏快,表达内容更热烈。
1.排比
2.第二人称的作用
灯笼
抒情散文
灯笼,是过去常见的一一种照明工具,也是节日喜庆的象征。以“灯笼”为线索,贯穿全文;灯笼寄托着作者对早年生活和故乡亲人的怀念,以及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担当。
吴伯箫
这篇散文以“灯笼”为题,记叙了作者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情景,流露出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同时,表明作者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抒写了家国情怀。
1.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2、语言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
3.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把握文章线索
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过渡段)
一、作者及文学常识
1社戏: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
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三闲集》《且介亭杂文》《坟》等。代表作有小说《阿Q正传》等。
2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小旦”“小生”“小丑”“老旦”也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滑稽人物、老年女子。
3回延安: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枣庄人。11945年与丁毅联合执笔写成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诗作有《放声歌唱》《十年颂歌》《中国的十月》《“八一”
之歌》《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等。
4.安塞腰鼓:刘成章,陕西延安人,当代诗人、散文家。他在中学时代即步人文坛,写过诗歌、歌词和剧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从事散文创作。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黄土情》《清晨之边》《羊想云彩》,歌词《崖畔上酸枣红艳艳》家等。
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5.灯笼:吴伯箫,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他的散文常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引申出深刻的内涵。代表作主要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等。
二、板书帮助题解课文
优美的环境
平桥乐土——略写
优厚的待遇
乐在其中
(1--4)
有趣的生活
戏前波折
追忆童年生活
夏夜行船
向往美好生活
社戏
赵庄看戏——详写
戏淡豆香
(5--30)
船头看
归航偷豆
六一公公送豆
戏后余波——略写
无限怀念
(31--40)
怀念那豆那戏
本文叙写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同小伙伴们一起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现了农村天地中自由欢乐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回延安》
回延安——抒写久别之情——激动、喜悦
忆延安——追忆过往生活——感激、怀念
回顾历史
回延安
话延安——描写热闹场面——真挚、欣慰
展望未来
看延安——描述崭新面貌——欣喜、赞美
颂延安——歌颂光荣历史——热爱
表演前——腰鼓似乎从来不曾响过——安静
(1--4)
气势雄浑的腰鼓
响声震天的腰鼓
豪壮
安塞腰鼓
表演中
热情赞美
(5--27)
搏击心灵的腰鼓
激昂
舞姿奇丽的腰鼓
表演后——世界让人感到陌生——寂静
(28--30)
《灯笼》板书
开篇说“火”,为写“灯笼”做铺垫
(1)
话说灯笼——欣喜怀念
灯迎祖父——长幼情笃
母亲吩咐——母子情深
乡俗还愿——慰藉路人
灯笼
喜爱灯笼
关于灯笼的回忆与联想
元宵张灯——飞扬青春
(2--11)
家国情怀
族姊远嫁——岁月沧桑
纱灯描红——雅致单纯
联想献帝——历史况味
挑灯看剑——杀敌卫国
结尾说“火”——团结抗战,保家卫国
(12)
三.特色
《社戏》写作特点
?
1、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最突出的如双喜和六一公公。双喜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充满自信,又有组织能力和号召力,当然是孩子们的领袖。“我”之所以能看上社戏,主要是因为有双喜出主意、打包票。这个形象,是令人喜爱并难以忘怀的。成年人里的“六一公公”,着墨很少,但几笔勾勒极其准确,写出他宽厚、淳朴、好客、热诚。“我”之所以认为这一夜的戏好,豆好,原因就在这片乐土上的人好。
2、景物描写是这篇作品具有永久魅力的因素之一。
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江南水乡特色。把社戏置于这样的场景之下,使它自然带有北京城里的京戏不可能有的神韵风致。这样的写景,是最成功的景物描写。
3、详略得当。
作者浓墨重彩的铺写看社戏,包括看着戏的波折、去看戏途中,看社戏的过程和看戏后归航,令人读来如身临其境,深受感染。而对于得以看戏的机缘,看戏后的余波,作者则简略的带过,用笔非常高明。
《回延安》的写作特色
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百使用了很多拟人、夸张、排比、比兴等手法度。
这首诗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的。“信天游”:两行一节,一般是一专节一韵,也可以几节押同一个韵;多用比兴方法。不少时候,兴中兼比,比和兴融为一体。比兴,一般用在诗节的首句。是一种随心所欲任意发挥的民歌形式,又叫“顺天游”,是生活在陕北的人们都熟悉的一种旋律,它奔放热属烈,感情浓郁,充满了高原的苍凉质朴。
《安塞腰鼓》写作特点
1、词语简洁明快,铿锵有力。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无不铿锵激昂。
2、大量运用排比,气势雄壮。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不仅交错出现,而且一连许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段落,犹如江河一泄千里不可遏止。许多排比,对仗工整,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势昂扬;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如“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
3、节奏快,表达内容更热烈。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点喘息的机会。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灯笼》写作特色
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本文作者以“灯笼”为线索,顺着自己的思绪,具体记叙了记忆中一些和灯笼有关的事情。包括灯笼所承载的对祖父、母亲的情感,与灯笼相关的乡情民俗,以及现实社会中自己的一些感慨等,层层递进,使灯笼在文章中所承载的作者赋予其的含义一层层地展示出来。
补充知识:
线索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贯穿全部情节发展的脉络,体现了材料之间内在的联系,在文中起连接的作用。线索有单线也有多线,有明线也有暗线。常见的线索主要有:以“物”为线索,以“事”为线索,以“人”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以“特征”为线索,等等。每一部叙事性文学作品都有一条线索或者一条以上的线索,但主要线索一般只有一条,副线都要围绕主线展开。
2、语言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
本文语言文白相间,既富有雅致,又不会过于通俗。比如“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句中的“锵然”“古远”等词的运用,使得文章耐人寻味。而大量的诗词典故的运用,也使得文章的文学色彩更加浓厚。比如“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一句,就化用了宋朝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之》里的诗句。
成语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大彻大悟:
彻底觉悟或醒悟。叹为观止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jiá
:声音突然中止。
岁梢寒夜:年底寒冷的夜晚
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和经验。
张灯结jié彩:意思是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垂珠联珑chuí
zhū
lián
lóng: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

大彻大悟(对生命、人生的彻底醒悟)豁然开朗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突然明白)如梦初醒(从错误中转变过来)
五、每课字词
社戏
倘tǎng
2.归省xǐng
3.偏僻
4.行辈háng
5.忌惮dàn
6.欺侮wǔ
7.嘲笑
8.絮叨
xùdao
9宽慰
10.竭力jié
11.装模装样mú
12怠慢dài
13.似的shì
14.撺掇cuānduo
15.凫水fú
16.一哄hòng
17篷船
18
竹篙gāo
茼蒿19.潺潺chán
20.朦胧
21.踊跃
22.婉转wǎn
23.悠扬
24.弥散
25.
屹立yì
26.家眷juàn
27.疲倦
28.
踱步duó
29.
吁气xū
30熬夜áo
31.
皎洁jiǎo
32.蹿cuān
35.旺相wàng
(茂盛)36.剥豆bāo
37.
一撮cuō
38.桕树jiù
39.纠葛jiū
40.棹zhào
41.
楫jí
42.气恼nǎo
43.嘱咐zhǔfù凫水,撺掇,踊跃,竭力,竹篙gao,踱步,舟楫,逻辑,缉拿通缉?(
jī)?
撮[
cuō
]1.聚合;聚拢:~口呼。2.用簸箕等把散碎的东西收集起来:~了一簸箕土。3.用手指捏住细碎的东西拿起来:~药。~了点儿盐。4.摘取(要点):~要。5.吃:我请你上馆子~一顿。6.容量单位。10撮等于1勺。1市撮合1毫升。
7.用于手所撮取的东西:一~盐。一~芝麻。b)借用于极少的坏人或事物:一小~坏人。
[
zuǒ
]用于成丛的毛发:一~胡子。哄[
hǒng
]1.哄骗.哄逗[
hōng
]~传。哄堂大笑[
hòng
]吵闹;开玩笑:起~。一~而散。
吁[

]1.叹气:长~短叹。2.表示惊异:~,是何言欤![

]吆喝牲口的声音。[

]为某种要求而呼喊:呼~。~请。~求。
《回延安》
延安
白羊肚dǔ
登时dēng
二十里铺pù
树梢shāo
羊羔gāo
糜子méi
油馍mó
炕kàng
满窑yáo
脑畔pàn
气喘chuǎn
眼眶kuàng
盏zhǎn
贴(tiē)贴身
粘(zhān)粘住
铺(pù)铺位、店铺、铺面
(pū)铺垫、铺天盖地
糜(méi)糜(mí)糜烂不堪靡(mǐ)风靡全球
肚(dǔ)羊肚
(dù)肚量、牵肠挂肚窖(jiào)窖藏、地窖
窑(yáo)窑洞

树梢

稍纵即逝
褪(tuì)褪色
腿(tuǐ)火腿
畔(pàn)河畔、桥畔衅(xìn)挑衅
搅拌
《安塞腰鼓》
茂腾腾téng
高粱gāoliang
咝溜溜sī骤雨
zhòu
瞳仁tóng
恬静
tián飞溅
困倦juàn
亢奋
kàng?
晦暗
huì
侮辱wǔ
束缚fù
羁绊jī
闭塞sè
挣脱zhèng
蓦然mò
冗杂rǒng
搏击
震撼hàn?严峻jùn
烧灼zhuó
磅礴pángbó
淋漓(尽致)舞
战栗lì粟sù
隐秘mì
渺远miǎo
Liáng[粱肉
(精美的饭食)梁脊梁
栋梁之才]
【燥热
干燥
躁动】
chuí【捶
捶打
捶胸顿足

千锤百陲
边陲】?

kàng
亢奋
高亢
伉kàng伉俪情深(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

hàng沆瀣xiè一气(原比喻气味相投的人连结在一起,后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炕kàng
土炕
坑kēng
土坑
坑蒙拐骗
?


闭塞
茅塞顿开
敷衍塞责

sāi塞车?
sài
边塞
要塞
塞翁失马

严峻
崇山峻岭

俊俏
忍俊不禁

竣工?

震撼
摇撼

遗憾
缺憾
魄pò
魄力
惊心动魄
愧kuì
愧疚
羞愧
问心无愧
傀kuǐ
傀儡
辐射fú
一幅画fú
一副手套fù
《灯笼》
焚身fénshēn
恐吓kǒng

乡绅xiāngshēn磷火línhuǒ神龛shēnkān皎洁jiǎojié
凑巧còuqiǎo
静穆jìngmù
闹嚷嚷nào
rāng
rāng司马懿
[sī

yì]
争讼zhēngsòng
斡wò旋xuán应差yìng
chāi人情世故rén
qíng
shì
gù锵qiāng然
怅chàng惘wǎng
吩咐fēnfù
熙xī熙然
犬吠quǎnfèi官衔guānxián褪tuì色shǎi
领域lǐngyù
chèyè彻夜
盛伏舍茶shèng

shě
chá
燎原liáoyuán
幽悄yōuqiǎo
处境可悯chǔjìngkěmǐn夜深星阑yèshēnxīnglán
点缀diǎnzhuì族姊zúzǐ骠勇piàoyǒng
剽窃piāoqiè
剽悍彪悍biaohan
漂亮
piàoliàng
马前卒mǎqiánzú
荟萃huìcuì
精粹jīngcuì
淬炼
鞠躬尽瘁
溺爱
niao尿炕
灯火阑珊
波澜
色彩
斑斓
官衔
衙门
繁衍
彻底、砌墙、沏茶
裴公、斐然
雪夜驰马
松弛
岁梢寒夜(青春尾梢)、稍等
燎原
瞭望
嘹亮
潦倒
夜宵
云霄
多音字rang嚷





、角jiǎo豆角jué角色、吓hè恐吓xià吓唬
、笼lóng鸟笼lǒng笼罩

脉mài山脉一脉幽悄
mò脉脉含情

chā差别chāi应差
差遣
chà差不多cī参差不齐
挣扎zhēngzhá
挣脱zhèngtuō
舍shě舍得shè退避三舍
悄qiǎo幽悄qiāo悄悄话
《社戏》中考题
1.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的《背影》《老王》都是他的作品
B.鲁迅的散文《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情趣
C.《变色龙》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契诃夫,他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
D.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
2.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不惮dàn
撺掇chuàn
蕴藻yùn
B.恬静tián
晦暗huì
冗杂rǒng
戛然jiá
C.羯鼓jié
铮铮zhèn
花坞wù
霍然huà
D.戏谑xuè
粗犷kuàng
作孽niè
屈从qū
【解答】A.《老王》是杨绛的作品,不是朱自清的作品;
B.《社戏》是小说,不是散文;
C.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不是法国的;
故选:D。
【解答】A选项中“撺”念cuān,区别平翘舌音;
B选项正确;
C选项中,“铮”念zhēng,注意前后鼻音的区别,“霍”念huò;
D选项中,“犷”念guǎng,要注意“k”和“g”的区别。
故选:B。
《回延安》中考题
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以诗人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分为五个部分: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赞延安、祝延安。
B.“一头扑在亲人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回到延安时的无比激动的心情,可以从一个“扑”字看出来。
C.诗人描绘团聚场面时,突出了带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如米酒、油馍、木炭火、土炕、窑洞、白窗纸、红窗花等等,烘托了热闹的气氛。
D.“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是排比,表明变化之大,看也看不过来。“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几句排比,在数量上运用叠词,有陕北方言的特色。“披彩虹”“迎春风”“换新衣”是拟人手法,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不是排比,是夸张。
故选:D。
《安塞腰鼓》中考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纹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
B.这篇散文诗写的是雪,却是别出心裁地从描写雨来开篇的。
C.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D.消息灵通的报社记者们很快就打听到了这件事,一马当先地开着小汽车赶来了。
【解答】A.莫名其妙:莫:不能;名:说出;其:其中;妙:奥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理解不了其中之巧妙,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B.别出心裁: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C.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D.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属用错对象,是错误的;
故选:D。
《灯笼》中考题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灯笼(long)
领域(yù)
焰火(yàn)
马前卒(zú)
B.皎洁(jiǎo)
褪色(tuì)
斡旋(wò)
熙熙然(xī)
C.宫灯(gōng)
点缀(zhuì)
锵然(qiāng)
暖融融(róng)
D.怅惘(wǎng)
幽悄(qiāo)
焚身(fén)
滴滴金(dī)
【解答】ABC.正确,
D.错误,“幽悄”的“悄”应读“qiǎo”;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