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挑山工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5 挑山工 课件(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8 21:5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有“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王昌龄,“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王冕,还有沉着冷静的哈尔威船长,以及甘于牺牲的黄继光。今天,我们将认识一位挑山工,在作者冯骥才的笔下,这位平凡的挑山工有着怎样的不平凡之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挑山工
作者简介
冯骥才 中国当代作家、画家、社会活动家。其作品选取素材的角度新颖,且作品选取素材的角度新颖,且喜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去开掘生活底蕴。著有《俗世奇人》《铺花的歧路》等。
泰山 青竹杖 敞开 拘束 蕴含
tài
zhàng
chǎng

yùn

tiāo(挑水)
tiǎo(挑战)
阅读要求:
1.自由默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小组交流,说说课文的脉络。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写在泰山上有许多挑山工,他们挑着重担,走的路比游人多一倍,但是,他们的速度却并不比游人慢,“我”对此感到很奇怪。这一部分是“设疑”。
第二部分(第 3~6 自然段):写“我”在登泰山时,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经过和他攀谈,“我”解开了心中之谜,弄清了他们登山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的原因。这一部分是“解疑”。
第三部分(第 7 自然段):写“我”从泰山回来,画了一幅关于挑山工的画,以此来激励自己。这一部分是“感悟”。
阅读要求:
1.多读几遍课文,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
2. 组织交流:
(1)说一说你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或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解疑释惑。选择出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在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共同提炼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挑山工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样?
挑山工肩背重物,走折尺形路线,可速度为什么不比游人慢?
课文最后一句里的“它”
指什么?……
读完课文,说说“我”与挑山工一共相遇了几次?
“我”与挑山工一共相遇了3 次。
找出“我”与挑山工的三次相遇,思考并填写表格。
挑山工
游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挑山工的速度为什么不比游人慢呢?
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他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通过朗读,你觉得在挑山工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有一种不怕吃苦,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挑山工精神
作者需要这种不怕吃苦,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挑山工精神。
同学们,在这篇课文的学习即将结束之时,你觉得哪些内容是自己最喜欢的,请你富有激情地读一读,再说一说理由。
25* 挑山工
提出疑问
解决疑问
自我激励
“挑山工”精神:
不怕吃苦
脚踏实地
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