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新导向精选题(部编版)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新导向精选题(部编版)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29 09:1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新导向精选题(部编版)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满分:100分
限时:60分
内容:第四单元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
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
)
A.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少数民族地区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
(
)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许多优惠政策
②通过人员、资金、技术的支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③注重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④进行西部大开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独创的民族政策独特的中国经验》:“在充分考虑历史渊源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道路。”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科教兴国战略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4.(2017浙江义乌中考)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来硕果累累: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生产总值比成立之初增
长了642倍;铁路运营总里程已增加到1.35万千米,居全国首位…这主要得益于
(
)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9山西中考)下面两张纪念邮票分别反映了我国在这两个地区实行的民主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共同之处有
(
)
①都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
②都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
③都从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
④都在各自区域内享有高度自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18年10月23日上午10时,习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并宣布其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历时9年艰苦建设,不仅展现出“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更宣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是某一政策下的重大成果。“某一政策”指的是
(
)
A.和平建国方针
B.政治协商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7.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一瞬间标志着
(
)
A.“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B.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
C.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日益提高
D.香港不再是国际自由港
8.下列图片分别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下列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C.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D.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9.“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
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C.两岸关系的发展
D.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0.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
)
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⑤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11.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澳门特别行政区。下列关于“
门特别行政区”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B.与葡萄牙仍有紧密的政治联系
C.成为经济特区,原有经济地位不变
D.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12.(2020独家原创试题)1986年4月,《血战台儿庄》在香港举行首映式。万民争看,轰动香港。蒋经国说:“从
这个影片看来,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看来,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台湾)相应也要作些调整。”1987年台湾政策的“调整”体现在
(
)
A.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两岸达成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C.实行“三不”政策
D.成立了“海基会”
13.习近平在某次讲话中指出:“我们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无论是谁,无论他以前有过什么主张,只要现在愿意参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们都欢迎。”审视两岸关系,下面解读错误的是
(
)
A.我国坚决反对“台独”势力
B.中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C.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D.两岸都接受“一国两制”
14.(2019四川雅安期末改编)下图是某同学自制的历史年代尺。这个年代尺体现了
(
)
A.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B.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C.“台独”基础被铲除
D.“一国两制”被两岸认同
15.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以及港
澳的成功回归,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
A.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
C.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
D.“台独”势力是祖国统一的内部阻力
二、非选择题(共40分,第16题8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0分,第19题12分)
16.(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共十九大报告
(1)材料一中的“________”处应该填的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2)中国是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分)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什么基本政治制度?(2分)
(3)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每个中国人的“梦想”?(2分)
1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澳门特别行政区生产总值(单位:亿美元)
材料二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材料三
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习近平、马英九两位领导人握手会晤,人称“八十秒的习马会”,虽然握手仅80秒,但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对未来两岸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1)阅读材料一,澳门回归祖国后繁荣发展得益于哪一构想?(1分)其与材料二问题的解决有何内在联系?(1分)
(2)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就两岸关系达成的共识内容是什么?(1分)请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实现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与两岸统一。(至少答三点)(3分)
(3)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指出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怀抱的有利因素。(4分)
18.(10分)海峡两岸,有着永远阻不断的情。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1987年11月4日,86岁的台湾同胞沙先生(左一)经香港回到大陆探亲,与他失散38年的亲弟弟沙教授(右一)重逢在北京首都机场。
图2:2006年9月4日,来自海峡两岸的150余名大学生来到桥山黄陵,恭祭轩辕黄帝。
材料二
据统计,截至2007年9月底,台湾居民来大陆累计达4583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累计超过156万人次;常住大陆的台胞近40万人,定居大陆的台胞1.8万余人,两岸通婚约27万对。
(1)材料一图1中两位兄弟得以相见,得益于台湾当局什么政策的调整?(2分)这一政策调整有何重要意义?(2分)
(2)材料一中图2海峡两岸大学生对黄帝的恭祭说明了什么?(2分)
(3)材料二中的一系列数字说明了什么?(2分)
(4)在台湾回归过程中,存在的阻碍有哪些?请对台湾回归祖国发表自己的看法。(2分)
19.(2020山东聊城茌平振兴中学月考)(12分)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基本政策是什么?(1分)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2分)
材料二
(2)香港是何时回归祖国的?(1分)
今年(2021年)是澳门回归祖国多少周年?(1分)
港澳回归祖国有何历史意义?(1分)
材料三
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我们团结台湾同胞,推动台海形势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进而走上和平发展道路,两岸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3)结合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填写下表。(4分)
(4)综上可知,实现祖国统一是必然趋势,请你分析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2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不是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故A错误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1949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实施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映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C正确。D说法错误,与史实不符。
2.A
为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国家还注重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并在20世纪末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3.A
根据材料中的“独创的民族政策“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道路”并联系所学可知,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A。
4.B
①②④都是内蒙古自治区取得成就的原因,③与题意不符,“一国两制”构想是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是为了实现国家统一,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无关。
5.A
本题考查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的比较。结合所学可知,两种制度都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都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都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是为兼顾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制度不同的地区的和谐发展而开创的。①②③正确,故选A。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少数民族自治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④错误,应排除。
6.D
由于“一国两制”的实施,香港、澳门经济飞速发展,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下的重大成果。故选择D项。
7.A
本题考查知识点香港回归祖国,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依据“一国两制”的构想,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故选择A项。
8.A
本题考查知识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切入点为“不正确”。今天,台湾还没有回归祖国,祖国统一大业还没有最终完成。故选择A项。
9.B
本题考查祖国统一的知识。根据材料中的关键句“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并联系所学,可判断出该历史事件是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0.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邓小平理论无关,不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创新内容,故排除②⑤
11.D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两制”指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门设立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享有高度自治权。故选D
12.A
根据所学可知,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A符合题意,故选A。
13.D
“一国两制”是祖国大陆提出的,台湾当局并没有接受,因此D说法错误。故选D。
14.B
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九二共识”“汪辜会谈”等可知,这反映的是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只有B符合题意。
15.A
“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澳的成功回归”,这些都说明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故选择A项。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56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必须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必须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和创造性;等。
【解析】第(1)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据此并结合材料一回答本问即可。第(2)问根据教材知识即可回答。第(3)问言之有理即可。
17.【答案】(1)“一国两制”。澳门回归后持续繁荣证明“一国两制”的正确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
(2)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2005年,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15年11月,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至少答三点)
(3)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大陆与台湾同根同源,有共同的文化背景;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③港澳回归并保持稳定繁荣,证明“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④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强;⑤大陆与台湾人民都渴望统一⑥国际社会的普遍理解和支持;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峡两岸的交往。第(1)问,澳门回归后,经济快速发展,这得益于“一国两制”构想材料二中台湾民众迫切希望同大陆交往,在“一国两制”指引下,澳门回归,经济快速发展,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第(2)问,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实根据
所学知识列举即可。第(3)问,台湾回归祖国的有利因素,应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分析。
18.【答案】(1)“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2)说明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拥有共同的祖先。
(3)海峡两岸的交流在不断加强,实现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
(4)“台独”分子的阻挠和国外反华势力的干涉。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统一是民心所向,是符合中华民族利益的。(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1)问,根据教材可知,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第(2)问,海峡两岸大学生恭祭黄帝说明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拥有共同的祖先。第(3)问,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海峡两岸的交流在不断加强,海峡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第(4)问第一小问,“台独”分子与国外反华势力阻碍台湾回归;第二小问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19.【答案】(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措施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实行西部大开发;等(写出一点即
可)
(2)1997年7月1日。22周年。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三不九二共识连战2015(答案自上至下给出)
(4)有利因素:①祖国统一是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②“一国两制”构想在港澳的成功实践;③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支持。(其他言之有理亦可,一点即可)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2)结合教材可知,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2021-1999=22。2020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1周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3)根据所学可知,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92年,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4)综上可知,实现祖国统一是必然趋势,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有:祖国统一是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一国两制”构想在港澳的成功实践;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支持。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