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
金色的鱼钩
同步练习(答案)
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肠胃(
)
颧骨(
)
两鬓(
)
威胁(
)
鱼汤(
)
衰(
)弱
碗筷(
)
哽咽(
)
支吾(
)
弥(
)漫
蚯蚓(
)
鱼饵(
)
疙瘩(
)
念叨(
)
芦秆(
)
掣起(
)
粗糙(
)
奄奄一息(
)
青稞(
)
搪瓷(
)
收敛(
)
红锈(
)
斑白(
)
抽噎(
)
2.解释词语。
支吾:
弥漫:
鱼饵:
收敛:
宿营地:
奄奄一息:
无边无涯:
回味:
严峻:
舒展:
热气腾腾:
喜出望外:
斑白:?
粗糙:
抽噎:
瞻仰:
3.选词填空。
严肃
?
?严厉
?
严格
?
严峻
(1)老班长忽然(
?
?
?
)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
(2)张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
?
?
?
),但同学们却很敬佩他。
(3)升国旗的时候,同学们立正敬礼,显得很(
?
??
?)。
(4)望着他那十分(
??
?
?)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
?
?
?衰弱
?
?
脆弱
?
虚弱
(1)别看他气势汹汹的,其实他内心很(
?
?
?
?)。
(2)由于过度的劳累,苗老师的身体越来越(
?
?
?
)了。
(3)她的感情很(
?
?
?
),你不要把实情全告诉她,以后慢慢地讲。
4.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B.从“捧着、嚼着、皱紧眉头、硬咽”等词语感受到老班长的舍己为人。
C.这个鱼钩凝结了老班长心系战友的高贵品质,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走过草地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革命情谊。
D.“他,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这句话是心理描写。
5.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哪些是打比方的句子。
(1)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
)
(2)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
)
(3)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
)
(4)我们的精神显得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柴,好像过节似的。(
)
6.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衰弱
威胁
高颧骨
目不转睛
B.勉强
情绪
纪念馆
昏迷不醒
C.抚摸
安顿
洗衣裳
热气腾腾
D.饱满
挽救
钓鱼钩
无边无山崖
7.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
,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2)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这是“我”
时候说的话。“万根钢针”表现了“我”的心情,后面的省略号省去了
。
(3)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
的,沉重极了。
(4)我们的精神显得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草,好像
的。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了钓鱼钩。
喜出望外:
(2)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
奄奄一息:
二.课内阅读。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piāo]着一丁点儿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ài)!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liǎn)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gē)瘩(da)。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挨了一天又一天,渐渐接近草地的边了,我们的病却越来越重。我还能勉强挺着走路,那两个小同志连直起腰来的力气也没有了。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我们就这样扶一段,搀(chān)一段,终于走到草地边上,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峰已经看得见了。
这天上午,老班长快活地说:“同志们,咱们在这儿停一下,好好弄点儿吃的,鼓一鼓劲,一口气走出草地去。”说罢,他就拿起鱼钩找水塘去了。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
收敛:
(2)我们就这样扶一段,搀一段,终于走到草地边上,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峰已经看得见了。
重重叠叠: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短的主要内容。
3.第2段中,为什么“我”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
4.第3段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四.类文阅读
(一)一条马肉(节选)
副官处的同志非常担心毛泽东的身体,他们发现警卫战士的粮袋中只剩下很少的一点儿青稞麦了,便坚持要给毛泽东同志留下两指宽的一条马肉。警卫战士们悄悄收下了。
做饭的时候,战士们拿出了那条马肉,准备混在野葱、野菜中煮汤吃。毛泽东见到马肉后,语带责备地说道:“你们又打埋伏了!”但他知道警卫战士们的良苦用心,况且战士们也是很长时间没沾荤腥了。他不忍再说他们什么了。于是,他便帮着战士们生火、煮菜。忽然间,他又想起了什么,吩咐战士们说:“马肉不能全吃尽,要给戴天福同志留下一些!”
戴夭福是警卫班中年龄最小的战士,在过大渡河的时候,他不幸患了疟疾,紧接着爬雪山,又劳累过度,身体更加虚弱了。一路上,毛泽东对他格外照顾。
战士们说:“小戴是重病号,他一定能分到一份。”
毛泽东说:“还是留下一些好,万一他分不到马肉,不就可以补救啦!”
正谈着的时候,奉命去照顾戴天福的钟福昌气喘吁吁地走了过来。毛泽东问:“小钟,戴天福同志呢?”钟福昌再也忍不住眼泪,他哽咽着说:“他……牺牲啦……”他边说边将一个纸包递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接过纸包,轻轻地将它打开,里边包着的竟是一条马肉。他明白了,这是分给戴天福的那条没有来得及吃的马肉。毛泽东托着纸包的手微微地颤抖起来。
(选自《红军长征的故事》蓝天出版社)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气喘吁吁:
写出三个结构(ABCC式)的词语:
2.
“你们又打埋伏了!”
这句话中“打埋伏”的意思是
。
3.
“他……牺牲啦……”前后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前面的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后面的表示表静默或思考
。
B.前面的表示表语言的中断,后面的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C.
面的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后面的表示表静默或思考。
4.“毛泽东托着纸包的手微微地颤抖起来”此时,主席的心情是怎样的?
5.从这篇文章,我们能从毛主席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格?
(二)雪山小太阳(节选)
1935年6月,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狂风夹杂着大片的雪花翻卷咆哮,凛冽的空气中,雪山似乎也在颤栗。
前进的队伍有些迟缓了。寒冷、饥饿、稀薄的空气侵袭着这支坚强的队伍,已经有很多同志在这片让神灵都敬畏的土地上永远闭上了眼睛。
突然,风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夹金山高又高,坚持一下胜利了!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
歌声穿透风雪,驱散了寒冷与疲惫,给前进中的队伍带来阵阵暖意。大家抬头望去,山坡上一个小小的红色的身影跳着、唱着,挥舞着手里的快板,快乐的身影像一团跳动的火焰。“我们的小太阳又升起来了!”战士们笑了。
这名唱歌的女战士是红军队伍里的小卫生员,谁也不明白她的名字。一路上,小姑娘把行进中的故事编成歌谣鼓舞着大家前进,成了大家的开心果……
突然,她停了下来,路边坐着一个受伤的战士,把头埋进臂弯里像在打瞌睡。在这里,停顿就意味着死亡。“小太阳”拼命地摇着他,战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说:“冷,冷……”
队伍依然缓缓地前进着。有人突然发现,队伍里不见了那个快乐的红色身影。战士们到处寻找,在半山坡的雪地里,看到她静静地躺在山坡上,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她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衣,小小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在担架上,战士们找到了那件红艳艳的大毛衣,它穿在一个受伤的战士身上。
(选自《长征故事》陕西旅游出版社有改动)
1.“我们的小太阳又升起来了!”小太阳指的是
。
2.第1、2自然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通过渲染环境的
,衬托红军战士的
气概和
精神。
3.小卫生员不见了,原来她(
)
A.躺在山坡上睡着了
B.
为了救伤兵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C.掉队了
X|k
4.
文章标题“雪山小太阳”寓意深刻,你如何理解它的含义?
5.
作者在文中反复写到小姑娘的红毛衣,有什么作用?
答案
六下
金色的鱼钩
同步练习(答案)
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肠胃(wèi)
颧(quán)骨
两鬓(bìn)
威胁(xié)
鱼汤(tāng)
衰(shuāi)弱
碗筷(kuài)
哽咽(yè)
支吾(wǔ)
弥(mí)漫
蚯蚓(yǐn)
鱼饵(ěr)
疙(gē)瘩
念叨(dāo
芦秆(gǎn)
掣(chè)起
粗糙(cāo)
奄奄一息(yǎn)
青稞(kē)
搪瓷(táng)
收敛(liǎn)
红锈(xiù)
斑白(bān)
抽噎(yē)
2.解释词语。
支吾: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语搪塞。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鱼饵:钓鱼用的食物。
收敛:(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本课是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
宿营地:军队在行军或战斗后住宿的地方。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
无边无涯:没有边际。涯,水边。近义词是“无边无际”。
回味:食物吃过后的余味。
严峻:严厉;严肃。
舒展:不蜷缩;不皱。近义词是“舒张”。
热气腾腾:热气蒸腾的样子。形容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
喜出望外:是指因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斑白:头发花白,常用来形容年老。
粗糙:指粗笨拙劣;草率马虎。
抽噎:意思是抽咽;一吸一顿地哭泣。
瞻仰:指怀着崇高的敬意看。
3.?选词填空。
答案:严厉
?
严格
?
严肃
?
?严峻
?
脆弱
?
虚弱
?
衰弱
4.D
5.(2)打比方(3)打比方
6.
D
7.(1)千斤重(2)发现老班长没有吃鱼的时候
吃草根和剩下的鱼骨头
铅块似
(4)过节似
8.喜出望外:是指因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
二.课内阅读。
答案:1.(1)收敛:老班长的笑容减弱或消失。(2)形容一层又一层地摞在一起的样子。
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儿鱼。
因为鱼汤来之不易。而且是老班长自己不喝而省下来给大家喝的。
4.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写出了我感动的心情,赞美了老班长为别人着想的舍己为人的可贵品质。
四.类文阅读
(一)【参考答案】
1.
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示例:天网恢恢
大名鼎鼎
怒气冲冲
忧心忡忡
2.
想把马肉混在野葱、野菜中煮汤吃。
3.A
4.面对临终战士留给自己的马肉,此刻主席是感动、悲愤、心疼、惋惜的心情
5.示例:官兵一致、同甘共苦、互助友爱、勤俭朴素等。
(二)【参考答案】新|课
|
标|第
|
一|
网
1.小卫生员
2.恶劣
英勇无畏
革命乐观主义
3.B
4.
这里的“小太阳”不仅仅指自然界的太阳,而主要喻指文中的小姑娘身上所具有的一种美好的品质。在红军过雪山那样艰难的日子里,小姑娘身上始终洋溢着热情与活力,就像一轮灿烂的小太阳,散发着光和热,温暖着每个人的心胸,使大家充满信心,看到光明和未来。
5.
红毛衣既是小姑娘的心爱之物,又是她美好精神品质的象征,在那冰封雪地的日子里,一件红艳艳的毛衣代表了小姑娘的热情与奔放,给每个人带来了信心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