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9 14:1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
单选题
(8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马革果尸
妇儒皆知
心会神凝
彷徨
B.感情震荡
燕然勒功
零乱不堪
徙劳
C.一拍即合
当之无愧
惹人注目
磐石
D.和爱可亲
死而后己
无瑕顾及
滑稽
2.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

A.有人凭空想了许多念头,络绎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有认真做过一件事。
B.2017年莘莘学子积极报考公务员,报名和录取比例达到了60:1。
C.他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不禁拍案而起,大为折服。
D.李校长来到我们营地,和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共享天伦之乐。?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A.惊骇(hài)
孤孀(shuānɡ)
渴慕(mù)
憎恶(wù)
B.掳去(lǔ)
惧惮(dàn)
惶急(huáng)
哀悼(dào)
C.粗拙(zhuó)
诘问(jí)
霹雳(pī)
震悚(sǒng)
D.絮说(xù)
烦琐(suǒ)
疮疤(bā)
咒骂(zhòu)?
4.
下列关于《骆驼祥子》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触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
B.《骆驼祥子》中作者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C.《骆驼祥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优秀的长篇小说。
D.《骆驼祥子》的语言是从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中提炼出来的,通俗朴素且又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二、
填空题
(10分)
?
5.
根据拼音在横线上按序写出相应的汉字。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
qiàn_______________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
dēng_______________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
yǔ_______________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的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
bēng_______________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6.
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在经历三起三落之后,他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________)
(2)《骆驼祥子》中小马的祖父是一个一辈子要强,最后却连自己的小孙子也救不了的车夫。(________)
7.
请从所给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________(淡薄?
冷淡?
冷漠)起来,但完全________(消亡?
消失?
消灭),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________(询问?
审问?
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2)这________(也?
又?
就)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________(却?
也?
还)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8.
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①她生得黄胖而矮。________
②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________
③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________
三、
解答题
(17分)
9.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在原文上修改。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陈尧咨的出众才能和低调沉稳的个性。(????????)
“康肃”是朝廷根据陈尧咨生前事迹与品德授予他的谥号。欧阳修以“陈康肃公”称陈尧咨,一是表达尊敬,二是表明陈尧咨已经去世。(????????)
《卖油翁》中记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不以为意,并演示倒油的绝活,卖油翁以此讽喻因善射而自负的陈尧咨,精湛的技艺无非是反复练习的结果,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卖油翁是一位大隐隐于市的民间高手,他不仅有一手倒油的好功夫,而且十分会讲道理,用一个小绝活,一个巧妙的类比,一句深入浅出的话,便教心高气傲的陈尧咨怒气顿消。(????????)
卖油翁是一位身手不凡、神闲气定的智者。在这场地位悬殊的冲突中,陈尧咨不动声色地控制着整个事态的走向。(????????)
10.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流泪的蓑衣
????????余君才
????????那件蓑衣,被我的父亲挂在老屋的土墙上。
????????土墙上有一截嵌入在泥里的木头,有些腐朽了,蓑衣就被挂在了土墙的木头上。蓑衣轻轻靠在土墙上,当夜晚的风吹穿过窗户,吹进老屋,蓑衣也就开始飘荡。而很长的时间里,在土墙的角落,蓑衣始终显得有些无趣和落寞。
????????已经很久了,蓑衣一直挂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与时光的碎片。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被无情地挂在了土墙上。于是,蓑衣开始在一个下雨的夜里流泪了,它开始回忆起自己辉煌而又辛苦的一生。
????????它想,那应该是在很久远年代的一个雨天,有一个放牧的男子,荷蓑荷笠地走进了江南的细雨,或许是要去见一个想往已久的女子。而在唐朝风雨里,有一个诗人吟唱着这样的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蓑衣想到自己的前生,心里一阵喜悦。但它更愿意回忆的是和我父亲相依为命的苦涩的日子。
????????那时候,父亲在农村,在春三月的细雨里,父亲牵着牛,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行走在田埂上。或者,父亲在冬水田里,赶着牛犁田。或者,在稻田里插秧,蓑衣紧紧地贴着父亲的脊背。蓑衣被冷漠了一个冬天,终于感受到了来自我父亲的温暖。于是感动的泪水顺着蓑衣流了下来,滴落在冬水田里。
????????多少个这样的雨天,蓑衣紧贴着我父亲的脊背,行走在田间地头。可以说,在农村,看见了蓑衣,就好像看见了辛苦劳作的父亲。蓑衣被雨水冲刷,棕榈的颜色渐渐的褪却,它是农忙时劳动的功臣。农忙之后,蓑衣,又被父亲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
????????蓑衣想着这些昔日的事情,想着那些苦涩的日子,蓑衣躲在老屋的角落哭了。顺着土墙,有蓑衣哭泣的泪痕。但是,它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父亲把它永远的挂在了乡下老屋的土墙上。
????????生活在乡下的父亲,终于被说服到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父亲是在一个雨天离开乡村的,离开的时候,蓑衣高兴极了,以为父亲会和往日一样披上它,穿梭在细雨之中。但它失望了,它一直躲在那个角落,默默地等待我的父亲。
????????一转眼,父亲到城里已经生活了六年。那年回到乡下修缮老屋,才又看到父亲的蓑衣,像一件精致的蝴蝶标本,挂在土墙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这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在田间地头里辛勤劳作的日子。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赶着牛从乡村的土路上回家的日子。让我想起,饭熟之后,在山坡上呼喊父亲,寻找那披着蓑衣的身影的日子。
????????但是,那件蓑衣,已经被父亲永远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但我相信,在每一个雨天,父亲都会想起那挂在土墙上默默流泪的蓑衣。
????????(选自2012年第3期《散文选刊》)
(1)【1】品味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结合下文,看看蓑衣的“辉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2】蓑衣的泪水里蕴含着哪些复杂的情感?试简要分析。
(3)【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
(4)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第三段中“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父亲是否无情地忘记了蓑衣?
(6)【4】文章以“流泪的蓑衣”为题有什么好处?(可从构思、表达效果等方面赏析)
四、
文言文阅读
(10分)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丙】木兰诗(节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对《木兰诗》中两个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D.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
?
?
?
?
?
?
?
?
?当世无双
B.蒙辞以军中多务?
?
?
?
?
?
?
?
旦辞黄河去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
?
?
?
?睨之久而不去
D.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
?
?
?
?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思。
①即更刮目相待?
?
?
?
?
??更_______________
②徐以杓酌油沥之?
?
?
?
?徐_______________
③问女何所忆?
?
?
?
?
?
?
?
忆_______________
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
大兄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无他,但手熟尔。
(5)【甲】文中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他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6)从【乙】文画线处找出状写卖油翁行为的动词,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
1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
(选自《碎金鱼》)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请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尝射于家圃?
??
???尝:_______________?
②尔安敢轻吾射???
?安:_______________
③但手熟尔?
?
?
?
??
?但:_______________
④陈尧咨善射?
?
???
?善:_______________
⑤及守荆南回?
?
???
?及:_______________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②岂汝先人志邪?
(3)【甲】文中卖油翁“但微颔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陈尧咨的母亲杖打儿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4)【甲】【乙】两文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两文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
五、
现代文阅读
(10分)
1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晒书
贺宽叶
①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
列列,摆满整个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风吹过来,书页波浪般哗哗翻动,阳光打下来,“波浪”有点炫目。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母亲从书堆里站起来,挪开小马扎,摘下老花镜,慈爱地笑着说:“我给你晒晒书。”
②进城之后,两大橱子书我都搁在了老家,没往城里运。母亲主动担起了保管的重任。
兄弟姊妹来拿书看,母亲都牢牢记在心里,催促他们按时归还。母亲上过文化大革命前的扫盲识字班,认识1000字左右,已经够用了。舅舅是文盲,出门举步维艰,由此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家里用度再紧巴,只要我说买书,母亲总是东挪西凑及时给我钱。打小,农活再忙,只要我在看书,母亲绝不会派活给我。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母亲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是村里屈指可数的考上大学跃过龙门的农家子弟。
③午后,我和母亲把书一本一本翻过来,晒晒封底那一面。母亲笑道:“我看看我的宝贝儿子看什么宝贝书。”说着,她拿起一本荷尔德林的诗集,翻开扉页上我的淘书小记念起来:“在暮色苍茫里漫步辽宁师范大学校园,于樱花树影里邂逅小书摊,一腼腆女生处理旧书,遇此书,半价购之乃去。1994年4
月16日晚于大连。”母亲翻了一下内文,说看不懂,就放下了。她又拿起一本薄薄的白色封皮的书《乡愁的理念》,是董桥的,照例还是先念扉页上的购书小记:“逛大学扎堆的济南文化东路,往来皆年轻面孔,间或遇到面熟之老学生,颔首微笑。路东段三联书店济南分销店购董桥《这一代的事》及《乡愁的理念》,久慕董桥文名,今足愿矣。1992年6月2日。”母亲慨然叹道:“儿子啊,原来你跑了好些地方呀,我都不知道。”
④母亲捧着书,小心地翻阅着,轻声读着书上的小记,嘴角上扬,咯咯笑着喊我过去看她手中拿着的一本《酒徒》。多年前一帮书友聚饮后去庄君家小坐,趁庄君去沏茶的机会,我们几个书友纷纷去她的书橱前窃书。我一眼看见《酒徒》,抽出来藏到了包里。回家后打开,见扉页上有庄君龙飞凤舞之小记:“老贺赠王书一捆,王大醉,半夜醒来,探手入包,书尚在,安心睡去。”一本我送出去的小书,在辗转了近十年后,居然以“窃”的方式重回我的手上,真是奇妙。几乎每一本书都有来历,都有故事。整个下午,母亲一直笑个不停。
⑤那是在初夏,栀子花氤氲的香气里,我和母亲坐在书堆里,一本一本翻晒我喜欢的书。母亲用棉布仔细拂拭着,娘儿俩漫无目的地聊天,光阴在从书本上抬头、低头瞬间消失。栀子花开的时节,已经有点热,母亲用手背拂了一下额前的头发,冲我一笑,她的白发从发间探出来,让我心惊。
⑥多年以后,母亲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那两大橱子书我经常抚摩、翻阅,心里时时升腾起无尽的思念。因为,每一本书上都留下了母亲的手印。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________→回忆母亲重视读书→________→母亲去世,“我”睹物思人
(2)选文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3)品读下列两个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这个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②她的白发从发间探出来,让我心惊。(分析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4)文章题为“晒书”,却详写了“我”与母亲一起读小记的事,有什么作用?
?
1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天使的礼物
刘继荣
①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②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笑呵呵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③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④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⑤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⑥回家后,儿子替我按摩,他见过医生为我做按摩。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远不够。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我发现了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⑦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⑧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⑨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
⑩每一次,听着楼道里咚咚远去的足音,每一步,都似踩在我心上。想起从前他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我,小朋友叫去踢足球一概不理,如今,怯得连边都不肯沾了。
?长叹一声。吃药罢,这一粒吃掉的是老公的轿车车灯,那一粒咽下的是儿子模型飞机的翅膀,家人的梦想悉数掉进我胃里。一时间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突然,气喘吁吁的儿子冲进来:“嘿,妈妈,情人节快乐!”我惊呆了。捧着他递过来的礼品盒不知所措。儿子一叠声地催我拆开,是一张唱片。他替我放进CD机里,音乐水一般漫过来。正是我最爱的那一首。
?我哭笑不得,原以为这礼物是送给那个小女生的,现在居然给了我!望着那张汗津津的脸,纵有千个疑问我也只能咽下。
?傍晚,儿子又推我出去,他指着华丽的橱窗得意地说:“哈,我又找到一个错字!”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花团锦簇的五个大字:情人节快乐。哪里有错?
?见我疑惑,他急忙用手指在我手心画着:“是亲人的‘亲’,不是事情的‘情’,明天我要告诉老师去。”原来是这样,他一直以为是亲人节,所以误把礼物给了我。
?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朝我们走过来。他很友好地问:“小朋友,你找到了吗?”儿子回答:“找到了,谢谢叔叔。”我诧异地望着他们。那人说,他是负责在广场播放音乐的。有天晚上儿子去找他,询问下午放的一支英文歌的名字,他说妈妈喜欢听,想买给妈妈。一下午放了那么多唱片,哪里能记得清呢?于是把所有的英文歌拿来一首首试放,最终也没有找到,但他却记住了那个执着的小男孩。
?洒水车过来了,开到我们身边缓缓停下,一个年轻人探出脑袋笑着问:“找到了吗?”
?原来,那首叫做“斯卡布罗集市”的英文歌,正是这位司机帮助找到的。他也一直惦记着这个倔强的小男孩,惦记着他能否买到唱片。
?洒水车开走了,我们继续向前。路边一个老太太在卖音像制品,她笑咪咪地问儿子:“找到了吗?”我与儿子一道感激地回答:“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声音里竟有了微微的哽咽。
?我终于知道,我的孩子没有去网吧,也从来没有冷落我,他一直都不曾放弃对那棵灵芝草的寻找。反复地听那首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痴痴的孩子所感动,可我知道,这份礼物,足以温暖一个母亲的一生。
(选自《最感人的情感小小说——穿过风雪的音乐盒》,有删改)
(1)请结合文章说说“天使的礼物”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2)文章第⑧段中画线句“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的心里百味杂陈?
(3)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痴痴”一词的意思?文章主要通过哪一件事来表现儿子的“痴”?
(4)“找到了吗?”“找到了!”文中多处出现这个问答,分别表现了问答双方怎样的心理?
六、
综合性学习
(15分)
15.
七年级(二)班准备开展以“学礼·明礼·守礼”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1)如果研究选题是“学生校园礼仪规范”,请你列举三条“学生校园礼仪规范”应该包含的具体内容。
(2)在以“做知书达礼的中学生”为主题的班会上,同学们正在热烈讨论遵守《学生校园礼仪规范》的意义。现在该你发言了,你将说点什么呢?请用简明的语言写下来。(100字左右)
?
16.
综合性学习:
????????时下,有少数中学生因父母管教严格,对父母大吼大叫,甚至用离家出走的伎俩来恐吓父母。针对这一现象,班上拟开展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
(1)参考右图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
“孝”的本义:________。
(2)若你认识上述那位用离家出走来恐吓父母的同学,你会怎样劝导他?请写出你的说辞。(50字左右)
七、
写作
(50分)
?17.
请将文题“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描写一个人。要写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
【参考答案】
C
C
C
嵌,蹬,伛,绷
×
7.(1)淡薄?
消失?
诘问(2)又?

8.
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9.

10.(1)①从久远的古代就倍受重视;②是农忙时劳动的功臣,经常感受着父亲的温暖
(2)①自古至今倍受重视的喜悦自豪;②与父亲相依为命的苦涩;③感受父亲温暖的感动;④被闲置的无趣和寂寞;⑤被遗忘的失望与伤心
(3)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解人意、感情深沉的人
(4)没有忘记因为:①父亲多年在农村劳作,与蓑衣接下了深厚的感情;②文末,了解父亲的“我”断定父亲不会忘记;③修缮房屋预示着父亲将来还要回老家,那时自然会看、会想、会披蓑衣的。
(5)①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②蓑衣竟会流泪,题目新颖富有悬念,能激发阅读兴趣;③起到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
11.
D
D
(3)①另,另外,②慢慢地,③思念,④对朋友辈的敬称
(4)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5)吕蒙执掌军权,不可以不学习。
怎样说服:先说明读书的必要性,再现身说法,说明读书的可能性,鼓励吕蒙学习。
(6)“取”“置”“覆”“酌”“沥”等动词的运用,准确生动地展示了卖油翁精湛的技艺,充分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12.(1)①曾经,②怎么,③只是,④擅长,⑤等到
(2)①(卖油翁)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再用铜钱盖在葫芦的口上。
②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
(3)但手熟尔,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4)两文都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来正面刻画人物形象。【甲】文中的陈尧咨是一个傲慢无礼的形象,【乙】文中的陈尧咨是一个贪图享乐的形象。
13.(1)回乡看到母亲晒书,“我”与母亲读小记
(2)写出了母亲因儿子热爱读书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的心理。
(3)①环境描写。渲染了温馨的氛围,也写出了“我”内心的愉悦。
②“探”运用拟人的修辞,把“白发”拟人化,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我”发现母亲长出白发时吃惊和担忧的心情。
(4)回忆了书的来历,描述了“我”和母亲晒书时其乐融融的场景,突出了文章主题。
14.(1)表层含义:儿子送给“我”含有《斯卡布罗集市》这首歌的唱片。
深层含义:儿子对“我”的爱。
(2)①担忧(担心等)儿子沉迷于网吧。
②为儿子对“我”的冷落感到失望(失落、沮丧等)。
③为自己给家人造成的负担感到内疚(痛苦、无奈等)。
(3)“痴痴”一词在文中是执着(用心)的意思。文章主要通过儿子想方设法寻找“我”最喜爱的那首英文歌这件事来表现他的“痴”。
(4)问的人(中年人、司机、老太太):对小男孩(儿子)的关爱(关心、喜爱等)。
儿子:对别人的关心充满感激,为买到唱片感到兴奋(激动等)。
母亲(“我”):对别人关心儿子充满感激,明白真相后的感动(震撼、欣慰等)。
15.(1)示例:①衣着整洁、得体、大方,不得穿奇装异服,不得穿不符合中学生身份的时装,提倡参加升旗仪式和重要集体活动,一律穿校服,一律佩戴校徽。
②预备铃响后,坐在位置上做好课前准备,静候老师上课,迟到了要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才能进教室。
③认真打扫环境卫生,不乱扔纸屑杂物,不随地吐痰,不在教室里打闹。
(2)示例: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文明礼仪是我们做人的根基,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腾飞的翅膀,关系着我们的未来,关系着我们班级的融洽,关系着我们学校的声誉,因此,我们要做一个知书达礼的谦谦君子。
16.(1)好好侍奉父母。
(2)【示例】同学,你好!我们作为子女,不能用这种方式来要挟父母,父母都是为你好,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你要与他们好好沟通,千万不要负气出走。你这样,父母肯定会担心的,你说对吗?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