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16.2《登泰山记 》教案+课件3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16.2《登泰山记 》教案+课件3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8 22:36:47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人教统编版
必修
上册
第七单元
演讲人
2021-03-28
01
登泰山记/姚鼎
教学设计
02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03
教学重难点
04
教学过程
05
布置作业
06
背诵全文
07
选取你去过的一个景点,仿照本文的写作方式,写一篇游记。
目录
登泰山记/姚鼎
教学设计
01
登泰山记/姚鼎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02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掌握“阴、始、望、坐、视”等文言实词的含义,进一步掌握多种文言现象。
理清本文思路,学习借鉴本文比喻、拟人的手法,烘托、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感悟作者热爱和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培养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03
教学重点
掌握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掌握游记顺序,赏析景物描写片断。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04
教学过程
01
导入新课
02
写作背景
03
作者介绍
04
层次结构
05
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一-日观峰。
06
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教学过程
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如何理解“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句话?
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本文言简意赅,具体体现在哪里?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祖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教学过程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文章第1段是环境描写。总写了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极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段主要描写作者登山的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如何理解本文用词准确的特点?结合文章举例分析。
第2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理解?
段可分为三层。
01
03
05
02
04
06
层:从“余以乾隆”到“至于泰安”,写作者来泰山的时间和路线。
层:从“是月丁未”到“碰几不可登”,先总后分,写登临泰山的路线。“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碰,其级七千有余”三句总写了登山过程。而山势高拔,道路漫长,登山难险,兴致勃勃诸多内容尽寓于此中了。
层:从“及既上”到段尾。写姚鼐等到了泰山之巅看到的泰山夕照图。
泰山顶上观日出,是本文描写的重点,作者是如何描写日出盛景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太阳东升西落,日复一日。太阳是光明、温暖、激情的象征。我们也司空见惯,但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在文人的笔下,太阳却是那样神奇瑰怪,多姿多彩。毛泽东曾在《沁园春
雪》中写到“须晴日,看红妆素裏,分外妖娆”。虽是想象,但景色是何等壮丽。诗人金哲在《通往太阳的路》中写到“大海、日出碧波上漾出一条彩绸路”。奇特的想象、缤纷的色彩,为我们勾勒出了海上日出的雄浑壮丽景象。泰山观日出是泰山顶上一道特别的风景,那么泰山日出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
教学过程
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馆纂修。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教学过程
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作者介绍
姚鼐(1732--1815),安徽桐城人,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桐城派三祖”。
01
姚用提出文章的核心在于“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的统一:“义理”即程朱理学;“考据”指对古代文献、文义、字句等的考据;“辞章”就是文章的文采。在美学上,提出用“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阳刚”就是豪放,“阴柔”就是婉约,两大风格相互配合,相互调剂,就产生多样的风格。
02
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全文分析
教学过程
本文言简意赅,具体体现在哪里?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文章开头寥寥四十余字,将泰山的地理位置、河流走向及南北分界,交代得一清二楚。句式整饬,朗朗上口。在叙述登山路线时,作者连用“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写出自己的行进路线,语句简洁生动,又起伏跌宕,宛如一条游动的长龙。作者写景的语言也是非常简练的。第3段寥寥几句,就将泰山的雪景、夕阳、云雾写得如诗如画,令人遐想不已。写日出之景,他正面描摹旭日升腾时灿烂的光彩和跳跃的欢态,而且还把长天、云彩、大海作为背景,有力地烘托出日出的壮观。寥寥数语,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就宛然在目。
教学过程
如何理解“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句话?
这是作者初登山巅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着青山,却说青山背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照亮了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祖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如画”“若带”使用比喻修辞。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学过程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皆若偻”使用比喻修辞,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蜂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动。
记登山,“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把从京师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风雪”言“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主动;城镇言“历”,山谷言“穿”,城墙言“越”,不仅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准确生动,而且富于变化,笔墨传神。几个短句,几个动词,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顶风冒雪、风尘仆仆、不远万里赶来登山的迫切神情。
写山顶的风雪,作者只用“大风扬积雪击面”七个字,便可使人想见。不但写出了“风扬积雪”的视觉,而且写出了“击面”的触觉。“扬”“击”二字把风雪交加描绘得十分突出,使读者有感同身受的体会。
教学过程
如何理解本文用词准确的特点?结合文章举例分析。
教学过程
文章第1段是环境描写。总写了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极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这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这是“点”。作者用粗笔写出了山、水,古长城,日观峰几样景色,勾画了泰山有层次,有色彩,动静交织的总貌。简略的轮廓勾勒,线条清楚,给读者留下了大量联系,想象的余地。为下文叙述登泰山路线和日观峰作好了铺垫。
泰山顶上观日出,是本文描写的重点,作者是如何描写日出盛景的?
教学过程
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象,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
既然作者是从第2段叙述开始登山,那么文章第1段是否是多余的?
最后两段有什么作用?
段完美地写出了冬季泰山的特征,这段写景补充让人对冬天泰山的了解更全面。先看三多三少:石与土,石头较之于土坚硬,显得刚劲有力,多石少土,突出了泰山的阳刚之气;平方意为方方正正,有棱有角,而圜则显得柔和流畅,少了伟丈夫的气概,多平方少圈,泰山雄伟之势自出;杂树给人零乱之感,松却傲霜斗雪,令人钦佩,风雪中那生长在石头鳞隙里的松树,屹立在泰山之巅更显得庄严肃穆,泰山也因此平添十分魅力。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给了泰山一种晶莹凝固静穆的美;“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则写出了大雪中泰山的人迹罕至和安静神秘。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此段并非只为体现桐城派的考据特色,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不可缺少。
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象,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这是正面描写。“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是侧面描写。
既然作者是从第2段叙述开始登山,那么文章第1段是否是多余的?
文章开篇介绍“泰山之阳”“其阴”“古长城”“日观峰”的位置由面——线——点为下文描写登山所见营造氛围埋下伏笔;也正因为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景观才吸引着四方游客,吸引着作者顶风冒雪而来,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没有此段后面的内容就显得突兀而模糊。
最后两段有什么作用?
从行文看,最后两个自然段对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略写。这些静物无论在哪个季节都能看见,而且是人人皆知的,所以作者略写。但作者略写这些仍让其发挥了作用:写人文景观突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风雪中不在道旁的石刻“皆不及往”,交代了冬季泰山的安静险峻,也给游者留下了一丝遗憾。从写法上看它与第2段相照应,行程有始有终,文章脉络清晰。同时将泰山的特点进一步补充完整。
有序有物,章法严谨。
全文由介绍泰山到记叙登泰山的经过,进而描写登泰山所见之景,围绕泰山逐层推进,并然有序。作者从始至终紧扣“登”字,文章第一段开始介绍泰山的山水形势,为“登”字做铺垫,寥寥几十字收笔。接着,作者犹如一个训练有素的导游,向读者介绍登山的路线,使读者对登山的路线有总印象之后,带领读者登山观景。途中,说古道今,介绍有关的地理知识,描绘泰山的景色。
写作特点
有序有物,章法严谨。
作者剪裁得体,很好地体现了文章有序有物的特点。介绍泰山时,简略交代,写登山情况时,一笔带过。作者的重点是写景,景物的重点是日出。作者在突出这个全文的重点时,一是在描绘泰山晚照图和名胜古迹时,惜墨如金,略作勾勒点染,对日出着墨较多,以示突出。详略分明,安排合理。二是在写日出时,把从丁未日观晚照之后到戊申日观日出之前的这一段经过,一概略去不提,文章第三段集中描写日出景象,非常鲜明突出。
写作特点
清新简洁,准确生动。
《登泰山记》的语言简洁而生动。全文四百多字,写尽了泰山景色的多姿及作者的豪兴,做到了篇无冗句,句无冗字。全篇以短句为主,适当运用长句,做到清新简洁而不局促,明确形象却不呆板。作者用字精妙,状物传神。如“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写泰山山巅之景,形神兼备。“苍山负雪”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雪之厚,“负\\\\\\\"字用得很贴切,写出了山有坡度、层次,远望如人之脊梁。积雪甚厚,山如不胜重负,写出了积雪的厚重感。“烛”字名词活用为动词,形象地写出了雪光的晶莹明亮。
写作特点
清新简洁,准确生动。
再如“半山居雾若带然”,设喻颇新,把半山腰处的云雾写活了。“居”字写出了山腰间的云雾不断簇拥、流动而又基本凝聚成形的状态,使景物有生命地跳动于纸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写作特点
布置作业
05
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06
背诵全文
选取你去过的一个景点,仿照本文的写作方式,写一篇游记。
07
选取你去过的一个景点,仿照本文的写作方式,写一篇游记。
感谢聆听人教统编版
必修
上册
第七单元
16.2
登泰山记/姚鼎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教学目标
1、掌握“阴、始、望、坐、视”等文言实词的含义,进一步掌握多种文言现象。
2、理清本文思路,学习借鉴本文比喻、拟人的手法,烘托、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3、感悟作者热爱和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培养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掌握游记顺序,赏析景物描写片断。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太阳东升西落,日复一日。太阳是光明、温暖、激情的象征。我们也司空见惯,但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在文人的笔下,太阳却是那样神奇瑰怪,多姿多彩。毛泽东曾在《沁园春·雪》中写到“须晴日,看红妆素裏,分外妖娆”。虽是想象,但景色是何等壮丽。诗人金哲在《通往太阳的路》中写到“大海、日出碧波上漾出一条彩绸路”。奇特的想象、缤纷的色彩,为我们勾勒出了海上日出的雄浑壮丽景象。泰山观日出是泰山顶上一道特别的风景,那么泰山日出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
2、写作背景
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馆纂修。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3、作者介绍
姚鼐(1732--1815),安徽桐城人,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桐城派三祖”。
姚用提出文章的核心在于“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的统一:“义理”即程朱理学;“考据”指对古代文献、文义、字句等的考据;“辞章”就是文章的文采。在美学上,提出用“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阳刚”就是豪放,“阴柔”就是婉约,两大风格相互配合,相互调剂,就产生多样的风格。
5、层次结构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一-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6、全文分析
1、本文言简意赅,具体体现在哪里?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文章开头寥寥四十余字,将泰山的地理位置、河流走向及南北分界,交代得一清二楚。句式整饬,朗朗上口。在叙述登山路线时,作者连用“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写出自己的行进路线,语句简洁生动,又起伏跌宕,宛如一条游动的长龙。作者写景的语言也是非常简练的。第3段寥寥几句,就将泰山的雪景、夕阳、云雾写得如诗如画,令人遐想不已。写日出之景,他正面描摹旭日升腾时灿烂的光彩和跳跃的欢态,而且还把长天、云彩、大海作为背景,有力地烘托出日出的壮观。寥寥数语,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就宛然在目。
2、如何理解“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句话?
这是作者初登山巅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着青山,却说青山背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照亮了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3、“望晚日照城郭,汶水、祖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如画”“若带”使用比喻修辞。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4、“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皆若偻”使用比喻修辞,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蜂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动。
5、如何理解本文用词准确的特点?结合文章举例分析。
①记登山,“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把从京师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风雪”言“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主动;城镇言“历”,山谷言“穿”,城墙言“越”,不仅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准确生动,而且富于变化,笔墨传神。几个短句,几个动词,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顶风冒雪、风尘仆仆、不远万里赶来登山的迫切神情。
②写山顶的风雪,作者只用“大风扬积雪击面”七个字,便可使人想见。不但写出了“风扬积雪”的视觉,而且写出了“击面”的触觉。“扬”“击”二字把风雪交加描绘得十分突出,使读者有感同身受的体会。
6、文章第1段是环境描写。总写了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极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这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这是“点”。作者用粗笔写出了山、水,古长城,日观峰几样景色,勾画了泰山有层次,有色彩,动静交织的总貌。简略的轮廓勾勒,线条清楚,给读者留下了大量联系,想象的余地。为下文叙述登泰山路线和日观峰作好了铺垫。
7、第2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理解?
第2段主要描写作者登山的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2段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余以乾隆”到“至于泰安”,写作者来泰山的时间和路线。
第二层:从“是月丁未”到“碰几不可登”,先总后分,写登临泰山的路线。“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碰,其级七千有余”三句总写了登山过程。而山势高拔,道路漫长,登山难险,兴致勃勃诸多内容尽寓于此中了。
第三层:从“及既上”到段尾。写姚鼐等到了泰山之巅看到的泰山夕照图。
8、泰山顶上观日出,是本文描写的重点,作者是如何描写日出盛景的?
①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象,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这是正面描写。“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是侧面描写。
9、既然作者是从第2段叙述开始登山,那么文章第1段是否是多余的?
文章开篇介绍“泰山之阳”“其阴”“古长城”“日观峰”的位置由面——线——点为下文描写登山所见营造氛围埋下伏笔;也正因为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景观才吸引着四方游客,吸引着作者顶风冒雪而来,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没有此段后面的内容就显得突兀而模糊。
10、最后两段有什么作用?
从行文看,最后两个自然段对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略写。这些静物无论在哪个季节都能看见,而且是人人皆知的,所以作者略写。但作者略写这些仍让其发挥了作用:写人文景观突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风雪中不在道旁的石刻“皆不及往”,交代了冬季泰山的安静险峻,也给游者留下了一丝遗憾。从写法上看它与第2段相照应,行程有始有终,文章脉络清晰。同时将泰山的特点进一步补充完整。
第5段完美地写出了冬季泰山的特征,这段写景补充让人对冬天泰山的了解更全面。先看三多三少:石与土,石头较之于土坚硬,显得刚劲有力,多石少土,突出了泰山的阳刚之气;平方意为方方正正,有棱有角,而圜则显得柔和流畅,少了伟丈夫的气概,多平方少圈,泰山雄伟之势自出;杂树给人零乱之感,松却傲霜斗雪,令人钦佩,风雪中那生长在石头鳞隙里的松树,屹立在泰山之巅更显得庄严肃穆,泰山也因此平添十分魅力。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给了泰山一种晶莹凝固静穆的美;“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则写出了大雪中泰山的人迹罕至和安静神秘。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此段并非只为体现桐城派的考据特色,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不可缺少。
7、写作特点
(1)有序有物,章法严谨。
全文由介绍泰山到记叙登泰山的经过,进而描写登泰山所见之景,围绕泰山逐层推进,并然有序。作者从始至终紧扣“登”字,文章第一段开始介绍泰山的山水形势,为“登”字做铺垫,寥寥几十字收笔。接着,作者犹如一个训练有素的导游,向读者介绍登山的路线,使读者对登山的路线有总印象之后,带领读者登山观景。途中,说古道今,介绍有关的地理知识,描绘泰山的景色。
作者剪裁得体,很好地体现了文章有序有物的特点。介绍泰山时,简略交代,写登山情况时,一笔带过。作者的重点是写景,景物的重点是日出。作者在突出这个全文的重点时,一是在描绘泰山晚照图和名胜古迹时,惜墨如金,略作勾勒点染,对日出着墨较多,以示突出。详略分明,安排合理。二是在写日出时,把从丁未日观晚照之后到戊申日观日出之前的这一段经过,一概略去不提,文章第三段集中描写日出景象,非常鲜明突出。
(2)清新简洁,准确生动。
《登泰山记》的语言简洁而生动。全文四百多字,写尽了泰山景色的多姿及作者的豪兴,做到了篇无冗句,句无冗字。全篇以短句为主,适当运用长句,做到清新简洁而不局促,明确形象却不呆板。作者用字精妙,状物传神。如“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写泰山山巅之景,形神兼备。“苍山负雪”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雪之厚,“负"字用得很贴切,写出了山有坡度、层次,远望如人之脊梁。积雪甚厚,山如不胜重负,写出了积雪的厚重感。“烛”字名词活用为动词,形象地写出了雪光的晶莹明亮。
再如“半山居雾若带然”,设喻颇新,把半山腰处的云雾写活了。“居”字写出了山腰间的云雾不断簇拥、流动而又基本凝聚成形的状态,使景物有生命地跳动于纸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你去过的一个景点,仿照本文的写作方式,写一篇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