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1
5.2
生活中的透镜
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
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
多少;
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
距离,即像距;
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知识点一
照相机
照相机成像原理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
·
成像变大、变小
第一次拍摄
第二次拍摄
思考:要实现从第一次拍摄到第二次拍摄,如何调整相机镜头?
照相机成像特点
①物距大于像距;
②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③像和物体在透镜两侧;
④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例题】如图所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胶片相当于_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______(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凸透镜
光屏
倒立
缩小
典例赏析
【例题】如图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有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照相机模型.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 B (选填“A”或“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看才能看清像;当看近处的景物时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使A、B间的距离变 小 .
【例题】如图,是相同焦距拍摄的同一小孩的照片,则拍摄时,物距、像距的比较情况是( )
A.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大
B.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小
C.甲的物距比乙大,甲的像距比乙小
D.甲的物距比乙小,甲的像距比乙大
C
知识点二
投影仪
幻灯机原理
投影仪结构
【例题】如图所示是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投影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螺纹透镜对灯泡发出的光有发散作用
B.透明胶片相当于光屏
C.在屏幕上可以观察到胶片上符号的虚像
D.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典例赏析
D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
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像和物位于透镜的两侧还是同侧?
知识点三
放大镜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成像原理
成像特点: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像同侧
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
放大镜的应用
温度计
鱼缸
水滴
虚像与实像的区别
【例题】下列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C.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照相机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典例赏析
A
【例题】如图所示,是用放大镜观察一只蚂蚁时的情形,由图可知,通过放大镜看到的蚂蚁的像是由光的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折
射
正
立
放
大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综合试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则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是()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凸透镜可以成正立的实像
C.平行光通过摄像头会发生折射
D.摄像头发光照亮了二维码
【答案】C
【解析】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实像,故B错误;手机拍照时是二维码反射的平行光经过摄像头折射而成,故C正确;摄像头不是光源,不能发光照亮二维码,故D错误,故选C.
2.在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为了让全班同学都能看清讲台上温度计的示数,老师用手机对着温度计摄像(如图),并通过调节好的投影仪,将温度计示数投影到大屏幕上,但发现大屏幕上的温度计示数比较暗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用手电筒照亮温度计示数可使大屏幕上的示数明亮
B.用手电筒照亮大屏幕可使大屏幕上的示数明亮
C.温度计的示数在大屏幕上成缩小的实像
D.温度计的示数在大屏幕上成放大的虚像
【答案】A
【解析】A.用手电筒照亮温度计示数可使温度计反射进入投影仪的光更多,使大屏幕上的示数更明亮,故A项正确;
B.用手电筒照亮大屏幕不能使大屏幕上的示数明亮,故B项错误;
CD.温度计的示数在大屏幕上成放大的实像,故CD项错误。
故选A。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近视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用的都是凸透镜
C.夏天,浓密的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反射产生的现象
D.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
【答案】A
【解析】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A正确;
B.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用的都是凸透镜,故B错误;
C.夏天,浓密的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故C错误;
D.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故D错误。
故选A。
4.如图所示,小明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靠近书本,透过镜片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玻璃杯竖着贴近鹦鹉图片时,起到放大镜的作用,鹦鹉图片通过玻璃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对于圆柱形的容器来讲,其放大的效果是横向变长,而纵向不变,故只有A显示的像是符合要求的,故选A.
5.现在的教室作为标准化考场,都安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子监控器,其主要由光学系统和光电转换系统两部分组成。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经光电转换系统转换成电信号并输送到监控中心。其中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
A.平面镜成实像
B.平面镜成虚像
C.凸透镜成实像
D.凸透镜成虚像
【答案】C
【解析】电子监控器的镜头实际上是一个凸透镜,其成像原理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相同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C。
6.图中是一些关于光学的现象,下列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列队看齐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图乙中水面反光是因为光的折射
C.图丙中铅笔看上去折断了是因为光的反射
D.图丁中看到的是鱼等大的像
【答案】A
【解析】A.列队看齐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故A正确;
B.水面反光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
C.水杯中的铅笔看上去好像折断一样,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
D.因为装有水的圆形鱼缸,鱼和鱼缸之间,中间比边缘厚,相当于凸透镜,当金鱼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我们就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7.红外相机的触发原理是当相机附近的动物发出红外线被相机接收到,就会触发相机拍照,近日,少年闰土里的猹首次被我国科学家用红外相机记录,这说明我国生态环境在逐渐改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相机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
B.红外相机记录到了猹的影像,说明猹发出的红外线被相机接收到了
C.被相机接受的红外线人眼也可以看见
D.人眼可以看到猹说明它是光源
【答案】B
【解析】A.相机成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故错误;
B.红外线被相机接收到,就会触发相机拍照,红外相机记录到了猹的影像,说明猹发出的红外线被相机接收到了,故正确;
C.红外线是不可见光,人眼看不到,故错误;
D.人眼看到猹是其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眼,猹不是光源,故错误。
故选B。
8.用普通相机拍照时,要根据物距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将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区内,不论景物的远近,都能得到比较清晰的像,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
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答案】B
【解析】简易“傻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能改变,暗箱长度也不能改变。拍照时只要把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无论物距如何变化,都能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这主要是因为这种照相机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这样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所以不用调节。
故选B。
二、填空题
9.今年2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十分严峻,为了尽可能避免交叉感染,全国首个测温5G警用巡逻机器人在广州设计制造成功,这款机器人有5个高清摄像头,可实现全景无死角监测,机器人上的摄像头与我们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当巡逻机器人靠近人拍摄时,所成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机器人利用______把实时拍摄的画面信息通过5G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屏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______、蓝三种基本的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的。
【答案】照相机变大电磁波绿
【解析】[1]机器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和我们生活中的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2]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当巡逻机器人靠近人拍摄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所成的像将变大。
[3]机器人利用电磁波把实时拍摄的画面信息通过5G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
[4]监控中心屏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基本的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的。
10.疫情期间,某学校门口安装了一台双光温测智能识别系统,大幅度地提高了测温效率和人员识别能力,如图所示。测量温度主要利用了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的特点,红外线是一种______(选填“电磁波”或“声波”);光学成像系统的摄像头镜片是______(选填
“凸透镜”“凹透镜”
或“平面镜”);当人体体温超过时,系统通过______(选填
“温度”“压力”或“速度”)传感器,触发系统自动报警。
【答案】电磁波凸透镜温度
【解析】[1]红外线是不可见光,它属于电磁波的一种。
[2]光学成像系统的摄像头和照相机的镜头一样,同为凸透镜。
[3]当人体体温超过时,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触发系统自动报警。
11.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内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后方,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这支笔.当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尖逐渐_______(选填“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会突然改变方向,而“改变方向”后的像为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变长实
【解析】[1]玻璃瓶装满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铅笔由靠近瓶子的位置逐渐远离时(u<f),透过透镜会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铅笔先逐渐变长;
[2]当物距刚刚超过一倍焦距时,
f<u<2f,铅笔尖忽然改变方向,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这是投影仪成像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2.疫情期间掌握病毒携带者行动的轨迹至关重要。“防疫健康码”的推出是一个高效实用的解决方案。我们用手机在不同的方向都可以扫到二维码,这是因为太阳光照到二维码上发生了______现象,手机的摄像头的作用相当于______(填“照相机”或“放大镜”)。
【答案】漫反射照相机
【解析】[1]我们用手机在不同的方向都可以扫到二维码,这是因为太阳光照到二维码上发生了漫反射现象。
[2]手机的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手机的摄像头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
13.疫情期间,为了加强管理,某学校利用热成像枪型网络摄像机对进校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如图,当人靠近摄像头时,人通过镜头成一个倒立、_____的实像,并利用_____(选填“红外线”或者“紫外线”)实时测量人体温度,从而达到监测目的。
【答案】缩小红外线
【解析】[1]摄像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它是利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工作的。
[2]红外线有“热效应”,物体的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的红外线越强,故可以利用红外线来测量人体的温度。
三、简答题
14.把一张透明塑料纸铺在桌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水珠(直径约5
mm),双手平拿着塑料纸,透过水珠看纸上的字,字是放大了还是缩小了?看到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水珠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字放大了;看到的是虚像
;小水珠起放大镜的作用
【解析】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水球,水球中间厚边缘薄,是水凸透镜,报纸上的字在一倍焦距以内,透过水凸透镜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水球相当于放大镜,起到放大作用。
5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基础试题
一、单选题
1.小明拿着放大镜,伸直手臂,通过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看到的是景物的( )
A.正立放大的像
B.倒立放大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正立缩小的像
【答案】C
【解析】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通过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景物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小明看到的是景物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故应选C.
2.现在的教室作为标准化考场,都安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子监控器,其主要由光学系统和光电转换系统两部分组成。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经光电转换系统转换成电信号并输送到监控中心。其中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
A.平面镜成实像
B.平面镜成虚像
C.凸透镜成实像
D.凸透镜成虚像
【答案】C
【解析】电子监控器的镜头实际上是一个凸透镜,其成像原理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相同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C。
3.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
B.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
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答案】B
【解析】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故B正确;
凹透镜不能对实物成实像,故A错误;
凸透镜不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要使底片感光,必须成实像,因为虚像不能使底片感光,故D错误;
故选B.
4.以下光学器材的应用中,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
A.看报用的放大镜
B.平面镜
C.照相机
D.教学用的投影仪
【答案】C
【解析】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
B.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
C.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符合题意;
D.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答案】A
【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故应保持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故应选A.
6.在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与下面图完全相似的放大的钥匙像,则幻灯片应与哪种插法一致(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凸透镜在成实像时,凸透镜的主光轴上面的物点所成的像在主光轴下面的像点,下面的物点所成的像在上面的像点,即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比较,应该是上下左右都互换,所以放映幻灯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钥匙像,幻灯片的插法应该是让钥匙的开口向左,尖端向下。
故选C。
7.关于虚像和实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像能用光屏接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
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实像则相反
C.平面镜成的一定是虚像,凸透镜一定成实像
D.由光的反射而成的像是虚像,由于光的折射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答案】A
【解析】A、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能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A正确.
B、我们能看到虚像和实像,一定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不是幻觉,所以B错误.
C、凸透镜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的像是实像,但是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虚像,属于光的折射成的像,所以C错误.
D、凸透镜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虚像,属于光的折射成的像,所以D错误.
8.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要使画面变大些,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答案】C
【解析】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要使像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应减小物距,即降低凸透镜,并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故选C。
9.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处,物距大于像距,
AB.由图可知,成的像是正立的,故错误;
C.由图可知,像距和物距相同,成的像是等大的,故错误;
D.由图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大于像距,故正确.
故选D.
10.(多选)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③④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答案】BC
【解析】①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原理,因此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②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③用放大镜看物体,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中成虚像的情况;④看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属于虚像的是②③;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⑤;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
故选BC。
二、填空题
11.疫情期间掌握病毒携带者行动的轨迹至关重要。“防疫健康码”的推出是一个高效实用的解决方案。我们用手机在不同的方向都可以扫到二维码,这是因为太阳光照到二维码上发生了______现象,手机的摄像头的作用相当于______(填“照相机”或“放大镜”)。
【答案】漫反射
照相机
【解析】[1]我们用手机在不同的方向都可以扫到二维码,这是因为太阳光照到二维码上发生了漫反射现象。
[2]手机的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手机的摄像头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
12.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15cm的位置处,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该像是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答案】放大
幻灯机
【解析】[1][2]由题意知,此时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13.如图所示,铅笔斜插入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从侧面看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_____现象。水中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上的部分要粗一些,这是因为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_____透镜,成的_____(实/虚)像。
【答案】折射
凸
虚
【解析】[1]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时,从上面看上去,水中的部分比实际位置高了,所以看起来像折断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引起。
[2][3]圆柱形的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具有放大镜的功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铅笔在水中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上的部分要粗一些。
14.为加强交通管理和社会治安,全国各地安装了“海燕系统”,该系统具有跟踪、抓拍及人脸识别功能,如图,系统摄像机成_____像(完整描述像的性质),拍摄时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
【答案】倒立缩小实
大于二倍焦距(或u>2f)
【解析】[1]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拍摄时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大于二倍焦距,能够拍摄倒立、缩小的实像。
15.如图所示,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其正面呈现弧形,这样就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_像。
【答案】凸透镜
正立的虚
【解析】从右图中体温计的横截面看,从圆弧形表面看去,此温度计相当于凸透镜,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三、综合题
16.烛焰上的发光点A发出a、b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点A'(如图所示)。
(1)小营判断:A'是发光点A的实像,她判断的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
(2)请在图中作出发光点A发出的c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传播光路图________;
(3)若蜡烛沿主光轴的水平方向远离凸透镜,烛焰经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A'是发光点A的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得到的像是实像
变小
【解析】(1)[1]由图可知,烛焰上的发光点A发出a、b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折射会聚于点A′,因为A′由实际光线会聚得到的像,所以A′是发光点A的实像。
(2)[2]发光点A发出的三条入射光线,其折射光线都要经过A′,如图所示:
(3)[3]若蜡烛沿主光轴的水平方向远离凸透镜,成实像,移动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17.如图所示是小婷同学将两筒、套在一起制作的模型照相机,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当用来看米处的景物时,在半透明纸上可得到清晰的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的__________(选填“虚”、“实”)像,再看近处物体,若还想在纸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纸筒间的距离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
缩小
实
变大
【解析】看图可知光心到焦点的距离为.物距为时;大于两倍焦距,所以成的像是处于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的缩小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从两倍焦距外慢慢靠近凸透镜时,所成的像在慢慢远离凸透镜.所以是变大.
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过焦点的经过凸透镜以后平行主光轴射出,过光心的方向不变,所以在丙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如下:
1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这就需要照相机,你们想了解它吗?今天我们通过观察、研究走近它,认识它。
照相机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神秘的小盒子,里边到底有什么?照相机为什么能拍照?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什么透镜?照相机的构造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同样的照相机能排出全景和不是全景的照片?为什么照片中景物比实物小?有时拍出的照片很白,有时拍出的很暗,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常用的照相机叫傻瓜相机?
二、新课教学
知识点一:照相机
照相机结构
播放flash视频,介绍相机的结构。
照相机成像原理解释
物体通过镜头后成像情况是什么样的呢?经过树尖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应该在胶片上什么位置呢?
我们可以就前面讲过的透镜有关知识进行分析,通过光心的两条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因此可以确定出像相对物体来说是上下相反的关系,同时从俯视图角度来看看,就示意图可以看出,物体与像前后是相反关系。即为倒立的实像(上下倒,左右倒)。同时用相机拍摄时,物体离镜头的距离要远远比镜头离胶片的距离远,因此成缩小的实像(如何理解)。因此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像是正立的,原因是通过内部矫正系统处理过的。
照相机成像的变大、变小问题
景物到照相机的距离远大于镜头到胶片的距离,若景物离照相机越远,则拍出来的景物的像越小。即增大物距,减小像距。
若拍完全景以后,要拍摄半身照,应该怎么做?
镜头往前移动,或者人往前移动。即减小物距,增大像距。
1.照相机前面镜头是凸透镜。想拍全景离景远点,想拍人大点离人近点。光线强拍出的照片发白,光线弱拍出的暗。照相机由镜头、机箱、调焦环、光圈、胶片等组成。
2.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像,这个像冲洗出来就是照片。像是怎么落在胶片上?是因为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通过镜头的光在胶片上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冲印就可以得到照片。
想想做做:
方案1:用两个粗细相近的长方形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一个,在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半透明塑料薄膜作为屏幕,把纸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就制成了模拟照相机。
方案2:用硬纸板圈成两个直径大小相近的,长约15
cm的圆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在直径较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屏幕。把较小的圆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内,这样模拟照相机就做成了。
现在我们按照方案制作好后,对准某个人或物体,拉动纸窗改变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能观察到什么?是不是可以看到一个缩小的、倒立的清晰的像?下图就是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示意图,物体通过透镜在底片上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像
【例题】如图所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胶片相当_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______(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答案:凸透镜;胶片;倒立的;缩小;实
【例题】如图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有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照相机模型.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
(选填“A”或“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看才能看清像;当看近处的景物时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使A、B间的距离变
.
答案:B;小
【例题】如图,是相同焦距拍摄的同一小孩的照片,则拍摄时,物距、像距的比较情况是( )
甲
乙
A.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大
B.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小
C.甲的物距比乙大,甲的像距比乙小
D.甲的物距比乙小,甲的像距比乙大
答案:C
探究点二
投影仪
教学中常用到投影仪,现在观察它的结构,想想使用它有什么优点?分组观察,教师指导。投影仪由灯泡、投影片、镜头、平面镜、屏幕组成。
演示: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正放),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再把反光镜安上,把图案打到屏幕上。天花板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用平面镜使像反射到屏幕上。实物投影仪能直接投影实物。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像。
板书:投影仪上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探究点三
放大镜
我们桌子上放有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也是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现在用它看书上的字观察有什么现象?放大镜能使书上的字放大,字是正立的,说明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放大镜成像和照相机、投影仪不同,放大镜成像是正立的,投影仪和照相机成像是倒立的。
刚开始移动放大镜,离书越远,字越大,到了一定距离以后,字变模糊。伸直胳膊拿着放大镜看外面的景物是倒立和缩小的。放大镜成的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一侧。
放大镜成的像打不到屏幕上。
板书:三、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探究点四
实像和虚像
刚才我们通过自己动手、观察、研究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会聚所成。如果把感光胶片放在那里,是可以记录所成的像,这种像叫做实像。物体和实像分别于凸透镜的两侧。
凸透镜成实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放大镜所成的像也是虚像。凸透镜成虚像时,通过凸透镜射出的光没有会聚,只是人眼逆着出射光方向看去,感到光是从放置物体那一侧成虚像发出的,所以物体和虚像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凸透镜成虚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