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带解析)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乙醇和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均能溶于水且易挥发
B.两者的官能团相同
C.乙醇能与钠反应,乙酸不能
D.两者均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2.烹鱼时加入少量食醋和料酒可以使烹制的鱼具有特殊的香味,这种香味来自于(
)
A.食盐
B.食醋中的乙酸
C.料酒中的乙醇
D.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
3.中学化学实验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混合液的加入顺序依次为浓硫酸、乙醇、冰乙酸
B.浓硫酸不仅可以加快该反应的速率,还能提高该反应的产率
C.右侧长导管起到了冷凝回流的作用
D.饱和碳酸钠溶液可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
4.下列物质是烃的衍生物的是(
)
A.甲烷
B.乙烯
C.乙醇
D.苯
5.存放乙醇的仓库门上所贴的警示性标志是(
)
A
B
C
D
易燃液体
腐蚀品
三级放射性物质
剧毒品
6.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H4+Cl2CH3Cl+HCl
B.CH2=CH2+HBrCH3CH2Br
C.+Br2+HBr
D.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7.下列有关乙醇、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酸羧基中的氢原子比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活泼
B.将一小块钠块投入乙醇中,钠块浮在乙醇的液面上
C.生活中可以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说明醋酸的酸性弱于碳酸
D.乙醇可在银做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醛,体现了乙醇的氧化性
8.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华为手机中麒麟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75%的乙醇可用于杀菌消毒
C.疫苗一般应冷藏保存,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D.高铁车厢连接处使用的增强聚四氟乙烯板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9.下列实验的前后,铜的质量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立即插入乙醇
B.铜片放入酸化的硝酸钠溶液
C.铜和铁的混合物放入稀盐酸
D.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放电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的沸点比乙醇的高
B.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C.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
D.乙酸分子中虽然有4个氢原子,但乙酸是一元酸
11.羧酸和醇反应生成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
①和
②和
③和
④和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12.一定质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
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
g,则CO的质量是(
)
A.4.4
g
B.1.4
g
C.2.2
g
D.在2.2
g和4.4
g之间
13.A、B、C三种醇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的体积,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2,则A、B、C三种醇分子中所含羟基的个数之比为(
)
A.3:2:1
B.2:6:3
C.3:1:2
D.2:1:3
14.下列物质可以用来鉴别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试剂是(
)。
A.稀硫酸
B.溶液
C.饱和碳酸钠溶液
D.蒸馏水
1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在开采石油后要将石油直接进行裂化或者裂解处理,以便获得可燃性气体
B.苯环中有1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苯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说明苯中没有碳碳双键,但事实上苯也不存在任何单键
C.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D.乙酸不能发生氧化反应而乙醇可以发生氧化反应,二者都可以作为消毒剂使用
16.如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在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三次分离操作分别是(
)
A.①蒸馏;②过滤;③分液
B.①分液;②蒸馏;③蒸馏
C.①蒸馏;②分液;③分液
D.①分液;②蒸馏;③结晶、过滤
1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种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②能使溴水、酸性溶液褪色
③分别与、反应,两个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均是1∶1
④能发生取代、加成、水解、氧化反应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8.可用来鉴别己烯、甲苯()、乙酸乙酯、乙醇的一组试剂是(已知:甲苯密度比水小,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
A.溴水、氯化铁溶液
B.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溴水、碳酸钠溶液
D.氯化铁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19.下列物质中,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
)
①石蕊试液
②乙醇
③乙醛
④金属铝
⑤氧化镁
⑥碳酸钠
⑦氢氧化铜
A.①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⑥⑦
D.全部
20.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下述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
①乙醇在铜催化加热条件下制乙醛的反应
②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
③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④乙烯使溴水褪色
⑤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
⑥乙酸和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酯的反应
⑦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的反应
写出下列编号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
22.已知A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B的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产物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由石油获得石蜡油的方法称为_________,由石蜡油获得B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
(2)①决定化合物A的化学特性的原子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②到A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A到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③的分子式为_________;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乙醇的分子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属于烃的衍生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羟基为乙醇官能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分子中的碳原子是否都是饱和碳原子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
(4)乙醇分子中的共价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醇分子中有______种类型的氢原子,它们的数目之比是____________。
(6)一个羟基(─OH)含有______个电子,它是否带有电荷______(填“带”或“不带”)。
三、实验题
24.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以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等已省略),其实验操作为:先按图安装好装置,关闭活塞a、b、c,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然后打开活塞a、b、c,通过控制活塞a和b,而有节奏(间歇性)地通入气体,即可在M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试回答以下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B的作用:_____________;C中热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2)M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从M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______(填“参加”或“不参加”)化学反应,还可以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需要一定的_____________。
(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5)验证乙醇氧化产物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5.称取有机物A
6.0
g,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并使产物依次缓慢通过浓硫酸、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7.2
g和13.2
g。已知有机物A气态时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30倍。请计算:
(1)有机物A的分子式______。
(2)另取A
6.0
g,跟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1.12
L氢气(标准状况),A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A.
乙醇和乙酸均能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两者均为沸点较低的液体,故两者均能溶于水且易挥发,A说法正确;
B.
两者的官能团分别为羟基和羧基,B说法不正确;
C.
乙醇和乙酸均含有活泼的氢原子(羟基氢和羧基氢),故两者均能与钠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C说法正确;
D.
乙醇是非电解质,其水溶液显中性,乙酸属于弱酸,但其酸性强于碳酸,故能使石蕊试液变红,D说法不正确。
关于乙醇和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故选A。
2.D
解析
烹鱼时加入少量食醋和料酒可以使烹制的鱼具有特殊的香味,这种香味来自于料酒中的乙醇和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具有芳香气味,答案选D。
3.B
解析
A.
防止混合液体溅出,发生危险,反应混合液的加入顺序依次为乙醇、浓硫酸、冰乙酸,A错误;
B.
浓硫酸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同时能吸收生成的水,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该反应的产率,B正确;
C.
右侧长导管起到了冷凝的作用,不能回流,C错误;
D.
用氢氧化钠溶液能将生成的乙酸乙酯水解,降低了乙酸乙酯的产率,所以饱和碳酸钠溶液不可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D错误;
答案选B。
4.C
解析
A.甲烷的分子式为CH4,仅含有C、H两种元素,属于烃,A不合题意;
B.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属于烃,B不合题意;
C.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它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属于烃的衍生物,C符合题意;
D.苯的分子式为C6H6,属于烃,D不合题意;
故选C。
5.A
解析
乙醇是易燃液体,应张贴易燃液体警示性标志,A正确。
6.B
解析
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中的某些原子或者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结合题干可知,A、C、D属于取代反应、B为加成反应;
答案选B。
7.A
解析
A.乙酸属于电解质,而乙醇属于非电解质,因此,乙酸羧基中的氢原子比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活泼,A正确;
B.钠的密度比乙醇大,将一小块钠块投入乙醇中,钠下沉到乙醇底部,B不正确;
C.水垢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钙,生活中可以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两者发生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等,可以说明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C不正确;
D.乙醇可在银做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醛,该反应中乙醇被氧化,体现了乙醇的还原性,D不正确。
综上所述,有关乙醇、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
8.A
解析
A.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A错误;
B.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消毒用酒精是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B正确;
C.高温会导致蛋白质变性,故疫苗应冷藏保存,C正确;
D.根据物质的名称聚四氟乙烯可知,该物质是四氟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正确;
答案选A。
9.B
解析
A.铜丝在空气中灼烧会转变成氧化铜,灼热的氧化铜插入乙醇中会被乙醇重新还原成铜单质,铜的质量保持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酸化的硝酸钠等同于存在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铜反应使其溶解,铜的质量减小,故B符合题意;
C.铜不与盐酸发生反应,铜和铁的混合物放入盐酸中,铜的质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不发生反应,质量保持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解析
A.乙酸的沸点为117.9℃,乙醇的沸点为78℃,A正确;
B.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依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B正确;
C.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酯化反应,C不正确;
D.乙酸分子中虽然有4个氢原子,但乙酸只含有1个-COOH,是一元酸,D正确;
故选C。
11.C
解析
和反应后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88,①不符合;
和反应后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90,②符合;
和反应后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92,③不符合;
和反应后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90,④符合。
答案选C。
12.B
解析
10.8
g水的物质的量是0.6mol,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2mol;乙醇中碳原子、氢原子数比为1:3,则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4mol;设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
,
,所以CO的质量是0.05mol×28g/mol=1.4g,故选B。
13.D
解析
设生成氢气6mol,根据2-OH~2Na~H2↑可知参加反应的羟基均为12mol,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2,故A、B、C三种分子里羟基数目之比为=2:1:3,故答案为D。
14.C
解析
A.乙醇和乙酸与稀硫酸均不反应,且二者都能溶于水,故加入稀硫酸不能鉴别,故A不符;
B.乙醇和不反应,易溶于水,乙酸和发生中和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故加入溶液不能鉴别,故B不符;
C.乙醇溶于水,乙酸和碳酸钠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乙酸乙酚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溶液分层,故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能鉴别,故C符合;
D.乙醇和乙酸均溶于水,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故加入蒸馏水不能鉴别,故D不符。
故选C。
15.C
解析
A.石油开采后需要先经过分馏进行粗分离后,再进行裂化和裂解处理,以便获得可燃性气体和化工原料,故A错误;
B.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一种独特的键,但分子中中含有碳氢单键,故B错误;
C.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的碳氢键完全相同,故C正确;
D.乙酸具有有机物的通性,能够燃烧,燃烧属于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6.B
解析
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溶液中的主要成分为乙酸钠和乙醇,二者沸点相差较大,蒸馏可得到乙醇,乙酸钠加入硫酸,得到乙酸和硫酸钠,二者沸点相差较大,蒸馏可得到乙酸,故选B。
17.B
解析
①该物质分子中含11个C原子、3个O原子,不饱和度为6,则分子式为,①正确;
②该有机物分子中的碳碳双键能使溴水、酸性溶液褪色,②正确;
③该有机物分子中的羟基和羧基都能与反应,只有羧基能与反应,两个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前者是1:2,后者是1∶1,③不正确;
④该有机物不能发生水解反应,④不正确;
综合以上分析,③④不正确,故选B。
18.B
解析
A.溴水与己烯混合因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乙醇和溴水互溶,甲苯和乙酸乙酯与溴水混合后分层,且上层都呈橙红色,用氯化铁溶液也不能区分,A不合题意;
B.己烯能使溴水褪色,乙醇和溴水互溶,甲苯和乙酸乙酯与溴水混合后分层,且上层都呈橙红色,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将二者区分开,B符合题意;
C.加溴水时,与A中情况相同,但碳酸钠溶液不能将甲苯和乙酸乙酯区分开,C不合题意;
D.氯化铁溶液不能区分己烯、甲苯、乙酸乙酯,己烯、甲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将二者区分开,D不合题意;
故选B。
19.C
解析
醋酸具有酸的通性,可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与Al、MgO、Na2CO3、Cu(OH)2等发生反应,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但不能与乙醛发生反应,故选C。
20.B
解析
分子式为C5H10O2且与NaHCO3溶液反应能产生气体,则该有机物中含有?COOH,可写为C4H9?COOH,?C4H9的异构体有:?CH2CH2CH2CH3,?CH(CH3)CH2CH3,?CH2CH(CH3)CH3,?C(CH3)3,故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4,故B正确;
故选B。
21.①③
②⑤⑥
④⑦
+HNO3+H2O
CH3COOH+CH3CH218OHCH3CO18OCH2CH3+H2O
解析
①乙醇在铜催化加热条件下制乙醛的反应乙醇被氧化,属于氧化反应;
②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③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被氧化,属于氧化反应;
④乙烯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
⑤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属于硝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⑥乙酸和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酯的反应属于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⑦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则属于氧化反应的是①③,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②⑤⑥,属于加成反应的是④⑦;其中⑤、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HNO3+H2O、CH3COOH+CH3CH218OHCH3CO18OCH2CH3+H2O。
22.石油的分馏
石油的裂解
羟基
加成反应
酯化反应
C2H4O
CH2=CH2+H2O→CH3CH2OH
;
解析
B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则B为,石油的分馏得到石蜡油,石蜡油裂解得到乙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F为,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为,乙醇在Cu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为,可进一步氧化生成D为,和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故E为,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为。
工业上,由石油获得石蜡油的方法称为:石油的分馏,由石蜡油获得B的方法称为:石油的裂解;
答案为:石油的分馏;石油的裂解;
(2)①A为CH3
CH2
OH,决定化合物A的化学特性的原子团的即官能团为羟基;
答案为:羟基;
②B到A的反应为乙烯和水通过加成反应生成乙醇,A到E的反应为乙醇和乙酸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
答案为:加成反应;酯化反应;
③C为乙醛,其分子式为C2
H4O,F为聚乙烯,其结构简式为;
答案为:C2H4O;;
反应①为乙烯和水生成乙醇:CH2=CH2+H2O→CH3CH2OH;反应②为乙醇催化氧化得乙醛和水:
,反应为乙醇和钠反应生成乙醇钠与氢气:;
答案为:CH2=CH2+H2O→CH3CH2OH;;。
23.乙醇可看成是乙烷分子羟基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一个羟基取代后的产物
羟基决定乙醇的化学特性
是
全部为共价单键,有极性共价键(C─H键、C─O键、O─H键)
、非极性共价键(C─C键)
三
1:2:3
9
不带
解析
(1)乙醇属于烃的衍生物是因为乙醇可看成是乙烷分子羟基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一个羟基取代后的产物;
答案:乙醇可看成是乙烷分子羟基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一个羟基取代后的产物
(2)羟基为乙醇官能团的原因是羟基决定了乙醇的化学特性;
答案:羟基决定乙醇的化学特性
(3)根据上图球棍模型可知,乙醇分子中的碳原子均存在4个单键,因此都是饱和碳原子;
答案:是
(4)
共价键分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同种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是非极性共价键,不同种元素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乙醇分子中的共价键全部为共价单键,有极性共价键(C─H键、C─O键、O─H键)
还有非极性共价键(C─C键);
答案:全部为共价单键,有极性共价键(C─H键、C─O键、O─H键)
非极性共价键(C─C键)
(5)
观察乙醇的结构式,用等效氢原子法(又称对称法)观察乙醇的分子结构,可知乙醇分子中有三种类型的氢原子,它们的数目之比是1:2:3;
答案:三;1:2:3
(6)氧的核电荷数为8,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则一个羟基(─OH)含有9个电子,因为没有电子得失,羟基不带电荷;
答案:9
不带
24.2H2O22H2O+O2↑
干燥O2
使D中乙醇变为蒸气进入M参加反应,用水浴加热使乙醇气流较平稳
2CH3CH2OH+O22CH3CHO+2H2O
受热部分的铜丝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
参加
温度
能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能维持反应继续进行
实验结束后,卸下装置F中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从中取出少许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也可使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来证明乙醛的生成
解析
试题分析:(1)A中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B是吸收氧气中的水蒸气,即干燥O2;C中热水的作用是使D中乙醇变为蒸气进入M参加反应,用水浴加热使乙醇气流较平稳;
(2)M处发生的反应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CH2OH+O22CH3CHO+2H2O
;
(3)铜丝做催化剂,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和乙醇反应又生成铜,受热部分的铜丝由于间歇性地鼓入空气而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催化剂参加反应过程,催化作用需要一定的温度。
(4)因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能维持反应继续进行。
(5)乙醇氧化为乙醛,依据醛基检验方法进行设计实验,也可以利用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来判断化学反应,所以验证乙醇氧化产物的化学方法是实验结束后,卸下装置F中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从中取出少许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也可使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来证明乙醛的生成。
考点:考查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乙醇的性质等知识。
25.C3H8O
CH3CH2CH2OH或
解析
(1)已知有机物A气态时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30倍,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M=2×30=60,则6.0
g
的A的物质的量是n(A)=6.0
g÷60
g/mol=0.1
mol,
浓硫酸增重7.2
g,则生成水的质量是7.2
g,因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n(H2O)==0.4
mol,所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8
mol,碱石灰增重13.2g,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3.2
g,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n(CO2)==0.3
mol,所以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3
mol,则该有机物中含有O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O)==0.1
mol,0.1
mol
A中含有0.3
mol
C原子,0.8
mol
H原子,0.1
mol
O原子,故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3H8O;
(3)1.12
L标准状况氢气的物质的量是n(H2)==0.05
mol,根据醇羟基与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关系2-OH~H2可知n(-OH)=
0.05
mol×2=0.1
mol,一个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则该物质属于醇,可看作是丙烷分子中一个H原子被一个-OH取代产生的物质,丙烷分子中含有2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故分子式是C3H8O的醇可能结构简式为:CH3CH2CH2OH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