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3、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推测。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现实背景中使用折线统计图的情景,体验使用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和好处。
2、经历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信息的过程,积累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信息的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和应用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体会折线统计图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折线统计图是有用的。
2、激发对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兴趣,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
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推测。
体验使用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和好处。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习单
学情分析: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通过本节课让学生认识到统计方法的多样性,并通过讨论,感受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更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让学生经历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作出预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上海迪士尼乐园统计表。(出示媒体)
上海迪士尼乐园10月1日至8日入园人数情况统计表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8日
人数 (人次) 26000 40000 50000 44000 44000 47000 41000 21000
1、小巧决定根据这张统计表制作一张条形统计图。同学们想一想,制作一张条形统计图要有哪些要素?
标题、横轴、纵轴、单位、直条。(板书)
2、如果横轴表示统计的项目,那么纵轴表示什么呢?你们能很快看出什么?为什么?
3、条形统计图中,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板书)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已经学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因此,在情境引入时,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主题,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统计表制作的条形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的构成要素、特点进行复习,也为之后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的各要素。
(1)辨析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要素
相同点:标题、横轴、纵轴、单位
不同点:条形统计图:直条;折线统计图:点和折线(板书)
(2)出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设计意图:出示折线统计图,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构成要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揭示折线统计图的定义和本节课课题。】
2、折线统计图中点的意义。
(1)重叠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找到相同点。
(2)点表示数量,并且它的高低也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板书:数量)
(3)这张折线统计图上的各个点分别表示多少?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开火车反馈。)
【设计意图:将两张统计图重叠在一起,发现直条和点的位置是一样的,那么学生可以感知到原来在条形统计图中读取数据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折线统计图,可以把方法迁移过来。】
3、折线统计图中折线的意义。
(1)点和点之间的折线又表示什么呢?(板书:数量变化)这张统计图上的折线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手势)
(2)自学:数学书P49,先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然后同桌两人结合这张统计图互相说一说。
生反馈:大幅上升、缓慢上升、不变、大幅下降、缓慢下降(板书)
(3)结合统计图具体地说一说在统计图上什么地方是这五种情况?怎么区分?
(4)10月7日至10月8日入园人数变化情况是大幅下降?
师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知道折线统计图中的点表示数量后,继续探究点与点之间折线的变化。学生观察后会发现折线有3中不同情况:上升、下降和不变,然后采取看书自学、同桌说说、小组讨论的方式进一步认识和感知大幅上升、大幅下降、缓慢上升、缓慢下降的区别。】
4、巩固练习
(1)出示“上海某日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这张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纵轴上的1小格代表多少°C?完成学习单上第一题。
(2)出示“毛巾质量变化情况”统计图
完成学习单上的第二题。
猜测1:14时毛巾的质量是多少克?为什么?
猜测2: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10月1日至8日上海迪士尼乐园入园人数的变化情况,现在你们能大胆预测一下10月9日的入园人数情况吗?你是怎么想的?(出示媒体)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新知,并能看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同时,体会到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和折线变化进行合理预测。】
进一步感知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不同。
出示第31届奥运会金牌榜前五位国家的金牌情况统计表和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金牌获奖情况统计表。
第31届奥运会金牌榜前五位金牌情况
国家 美国 英国 中国 俄罗斯 德国
金牌(枚) 46 27 26 19 17
中国代表团历届奥运会金牌获奖情况
奥运会届数 第26届 第27届 第28届 第29届 第30届 第31届
金牌(枚) 16枚 28枚 32枚 51枚 38枚 26枚
1、同桌互说:每张统计表应该制成怎样的统计图
2、小组讨论:两张统计图中统计的项目调换顺序,可行吗?为什么?
3、师小结
【设计意图: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行综合运用,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及时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感知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适用的不同情况。】
三、实际应用
1、李叔叔骑自行车所走路程情况统计
完成学习单上的第三题。
2、欣赏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3、研究0岁-10岁男孩平均身高变化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设计意图:体会折线统计图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折线统计图是有用的。】
四、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标题 横轴 纵轴 单位
点 数量
折线 数量变化
上升 不变 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