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第五单元(
一年级
)
单元主题:我喜欢的动物
课题名称:叽叽喳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叽叽喳》是上教版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我喜欢的动物》中的第二课。
本单元的目标是,认识圆形的变化规律,区别不同形象的特征。本课的知识要素
是,知道圆形、椭圆形变化的规律。在本课的教学中渗透爱护动物,想象人与动物的共存与依赖关系,培养学生爱动物的情感。
学情分析:
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对于鸡一类农场中的动物比较少见,对于鸡的了解不是很
多。在之前的课中,我们学习了《有小鸟的树》,鸟与小鸡的叫声相似,本节课
由小鸟的叫声引到小鸡的叫声,鼓励学生尝试发现两者的共性,学会观察发现小
鸡的各种动态。在给鸡做装饰添羽毛的过程中,可以用之前学的点线,对于知识
有一个巩固复习的环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鸡的基本结构和外形特点,学习用椭圆形与圆形表现不同动态的鸡。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了解鸡的不同动态,学会用基本型组合表现鸡的不同动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禽类动态变化的美,提高观察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椭圆形和圆形组合画鸡
教学难点:鸡的不同动态变化
教学准备:
学具:记号笔、蜡笔
教具:记号笔、蜡笔、教师范画、课件等
教学方法:情景法、演示法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用椭圆形和圆形组合画出鸡的造型
拓展层面:能表现出鸡的不同动态特点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交流
1.播放录音,学生倾听猜测
老师:老师今天要带小朋友们去农场玩,我们一起去看看农场里有哪些动物?农
场里有奶牛、绵羊、小马、小猪(出示图片),听这声音是谁来了呀(播放录音)
预设学生回答:小鸡、小鸟
老师:有的小朋友说是小鸡,也有说是小鸟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原来是鸡妈妈
带着小鸡出来找吃的。刚刚说小鸟的小朋友啊也没错,你们有没有发现,小
鸡和小鸟的叫声特别的像啊,是不是都是叽叽喳喳的叫声?那我们今天来到了农
场,我们一起来学着画画叽叽喳的可爱小鸡。
出示课题:叽叽喳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并运用猜一猜小游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欣赏与发现
播放小鸡破壳的视频
老师:小鸡是从哪里孵出来的呀?
预设学生回答:鸡蛋
老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鸡从蛋壳中孵出来的场景
2.出示不同鸡蛋图片
老师:小朋友们刚刚有没有观察鸡蛋是什么形状的?
预设学生回答:圆的、椭圆的
老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用椭圆形画的鸡蛋,有躺着的,有竖起来的,各个方向的都有。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直观了解蛋的形状,由蛋形引到椭圆形。
三.欣赏与交流
1.了解鸡的结构组成
老师:原来用椭圆形画鸡蛋有那么多的变化,其实椭圆形不仅能画鸡蛋,也能画小鸡,小朋友们想不想学呀?画鸡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小鸡由哪些部分组成?
出示小鸡的结构图
老师:小鸡由那些组成呀?
预设学生回答:头、身体、尾巴、翅膀、脚
老师: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小鸡的哪些地方可以用椭圆形表现?
预设学生回答:头、身体
2.示范画小鸡
老师:老师先用椭圆形画出身体,接下来画头,头上有什么?眼睛和嘴巴,和我们之前画鱼一样,对不对?鱼有鱼鳍,我们鸡有什么,翅膀和脚,最后加上尾巴。这样一只小鸡就画好了。
3.学生尝试(2分钟)
【设计意图】:
直观图示加上老师的示范,加深对于鸡结构的了解。
四.欣赏与体验
1.学生尝试拼摆鸡
老师:我们刚刚尝试着画了小鸡,小朋友们都学的非常快。老师这里也有一只小鸡,老师把他的头、身体、脚、和翅膀单独拆了开来,刚刚我们画了一只这样的小鸡对不对?老师给它的头做一些变化,小鸡一会儿抬起头看看风景,一会儿低下头找食物,哦,它发现了地上有好多食物,它吃的好开。,听,好像有人在叫小鸡,他转过头去看看。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老师在改变小鸡头方向的时候,小鸡的动作也发生了改变。除了变化他的头,改变他的其他部位呢?小鸡的动作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接下来请小朋友们为你们小组的鸡摆上不同的动作,并说说他们在做什么?
出示不同动态的鸡图片
老师:这组小朋友拼的是一个正在找虫吃的鸡,这组小朋友拼的是一个昂首挺胸正在散步的鸡……
老师:除了刚刚小朋友们拼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鸡的动态?
老师示范
画外形
添加花纹
涂颜色
老师:我们刚刚尝试着画了鸡,鸡身上有许多美丽的羽毛,我们来为他加上。我们之前学的线条又能够用到啦,我们为他加上波浪线,锯齿线……,简单的加上一些花纹,一只漂亮的小鸡鸡就画完啦!接下来就由小朋友们尝试着画画不同动态动作的小鸡,开始动手吧!
【设计意图】:
由外形到细节,一点点添加,让学生清晰了解作画的步骤。
4.学生创作,老师巡视
5.作业要求:1.用基本型组合画出一只完整的鸡
2.画出不同动态的鸡
在巡逻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创作是否画出鸡的不同动态,及时纠正与辅导
五.欣赏与评价
请学生上来为喜欢的作品投票(老师提前发放星星)
老师挑选作品点评
六.板书
叽叽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