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城乡空间结构课件(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城乡空间结构课件(共5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29 08:2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
第二章
城镇与乡村
学习目标
1.对于给定的案例,能够准确判断功能区的布局和相对位置关系,分析其布局的原因(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2.根据案例,能够结合区域特征,准确判断城乡空间结构特征,分析城乡分布的区位条件(区域认知)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思考地理现象,感受知识的科学性。(地理实践力)
1.说一说,城镇和乡村各有什么特点?
2.你家乡所在的地方,是城镇,还是乡村?
预习知识回顾
城乡空间结构
一、城镇与乡村
三、城乡空间结构
四、城乡区位分析
1.城镇: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2.乡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分布较为分散的地方。
3.乡村、城镇的特点:
二、城乡土地利用
乡村人口分散、数量少;第一产业为主,经济水平落后;建筑物低矮,分散;交通运输落后。
城镇人口密集、数量多;第二、三产业为主,经济水平发达;建筑物高大,密集;交通运输发达。
1.分类:
农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建设用地:城乡住宅、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未利用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2.特点:城镇以建设用地为主,乡村以农用地为主。
三、城乡空间结构
1.定义: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不同性质的功能区,这些功能区的布局与组合,就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
2.城市功能区特点
城市居民生活、交往、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
商品交易和金融流通的中枢。特殊的商业区——中心商务区(CBD)
3.中心商务区的特征:
(1)高楼大厦林立,公司总部云集。
(2)作为城市经济枢纽和观光购物区域。
(3)商贸服务业发达。
(4)土地利用集约,地价房租甚高。
(5)人流汇集,交通繁忙。
三、城乡空间结构
4.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
(1)存在不同层次、功能各异的发展核心,它们都有各自的吸引范围。
(2)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各功能区相互联系、相互组合。
(3)城市空间结构受限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政策等因素,随着城市发展而变化。
5.乡村空间结构特点:
(1)土地利用方式简单,村镇驻地以建设用地为主,外围以农用地为主。
(2)空间形态主要有密集型、分散型和半聚集型等。
(3)集市流通和地方服务功能相对突出。
6.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义:
(1)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
(3)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4)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文化空间。
四、城乡区位分析
1.区位定义:既指某一事物的地理位置,又指该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2.影响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气候:城镇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地形:城镇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城镇较为稀少
水文:一般来说,沿河、沿湖地区城镇稠密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和文化等。
3.区位因素的变化:
(1)军事、宗教的影响已经很弱。
(2)自然资源、交通等一直影响巨大。
一、判断题1.城镇和乡村从事的产业活动相同。(  )
2.城镇土地利用反映的是城镇布局形态和空间功能差异,而乡村土地利用反映农业生产布局、农村居民点以及相关设施的分布状况。(  )
3.城市功能区就是城市空间结构。(  )
4.城市各个功能区的界线明显。
(  )
5.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很多,但作用都是一样的。(  )
【自主测评】
×

×
×
×
二、选择题6.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兴衰,说明(  )A.自然资源影响城市区位
B.政治、军事影响城市区位C.交通条件影响城市区位
D.宗教活动影响城市区位
读某市土地利用类型图,回答7~8题。7.图中商业服务用地较少的原因是(  )A.公共事业的发展
B.该市服务范围覆盖全国C.金融业和工矿业的发展
D.商业服务业高度集聚8.上图中土地规划最有利于该市(  )A.改善人居环境
B.促进工业发展
C.调整产业结构
D.推动科教事业发展
城乡土地利用
01
居住用地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绿化用地
市政用地
耕地
林地
园地
思考
1.一般而言,乡村与城镇所占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各是什么?说出其原因
2.
在城镇中,商业用地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3.
想一想,城镇内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形成原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活动1
思考
1.一般而言,乡村与城镇所占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各是什么?说出其原因
乡村
耕地
乡村人口数量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城镇
居住
用地
城镇人口多,城镇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居住用地是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思考
2.
在城镇中,商业用地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分布特点: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
思考
3.
想一想,城镇内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形成原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城镇内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形成和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因素、行政因素有关
自然因素(风向、河流)
行政因素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历史因素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商业>住宅>工业
付租能力
商业
住宅
工业
距离市中心远近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历史因素
唐人街,通常又称为中华街、中国城、华人区或华埠。它是海外华侨、华人的居留地或居住区。
早在明代,唐人街已经形成,那时就已经成为中国移民在海外活动的重要根据地。那么唐人街是怎样形成的呢?
防止歧视、资源开发、饮食习惯、宗教信仰
收入、知名度、种族、宗教
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历史因素
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城乡空间结构
02
阅读教材P28到P30内容,结合图2-5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一个城市有什么功能区?各功能区有哪些特点?
②城市各功能区有无明显界限?
③什么是中心商务区(CBD)?它有哪些特点?
最基本的功能区,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约占城市用地的40%-60%
住宅区
特点
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分类
定义
城市居民生活、交往、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你居住的小区让你觉得幸福吗?若满分为10分,你为你的小区打几分?哪些因素扣了分?
活动
中高级居住区
低级居住区
布局区位
城市的外缘
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房屋面积
较大(有的是独立庭院)
狭小(拥挤密集)
环境
优美
较差
配套公共设施
齐全(如学校、医院、商店和绿地)
不齐全
人员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和利用集约,是城镇的核心区。
商业区
特点
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分布
工业集聚的区域,促进近现代城镇的发展
工业区
功能
沿城镇外围交通干线分布,布局受环境影响
分布
还有这些……
行政区
文化教育区
生态区
城市功
能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区位需求
住宅区
集聚成团块状,占地面积大,是城市最基本功能区,工业革命后出现分化
出现中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位置上中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中高级住宅区
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①购物方便
②便于上下班
低级住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建筑物高大稠密
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
两侧、街角路口
①交通便捷
(交通最优原则)
②接近消费人群
(市场最优原则)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
干线两侧
①降低生产成本(低价)
②保护城市环境
③原料、产品运输需求
CBD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1
2
建筑密度最高,最豪华,地价最高
经济活动最繁忙,最具吸引力
3
内部有明显的功能分区
4
人口流量昼夜差别很大
5
交通通达性最强
1
2
3
就城区来看,不同类型用地的地租变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如果城市的土地用途由各类用地使用者的付租能力来决定,那么图中
OA、AB、BC
分别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标注在图上,并说明理由。
城市土地空间有限,条件好的地段需求量大,地租水平也高。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类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类经济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以得到这一土地。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3
SLIDE
SECTION
想一想,影响城区地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
2
3
相同:距市中心越远,地租越低不同: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地租水平下降速度是不同的,商业区下降最快,工业区下降最慢
OA:商业区
AB:住宅区
BC
:工业区。该变化是由付租能力决定的
城市土地空间有限,条件好的地段需求量大,地租水平也高。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类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类经济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以得到这一土地。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3
SLIDE
SECTION
影响城区地租的主要因素是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成都市的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2)结合交通运输干线的引导和集聚功能,分析沈阳市的空间结构特点。(3)大都市中心区地租水平较高,为集约利用土地,通常高楼大厦林立,而北京市故宫附近的建筑都不高,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城市空间结构
多核心状
棋盘状
较大的城市
同心圆状
条带状
较小的城市
扇状
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扇形模式
同心圆模式
多核心模式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成都市的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成都属于团块状的城市空间结构,这跟当地的地形有关。成都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功能区的分布不受地形阻隔,使之可以成片分布。
(2)结合交通运输干线的引导和集聚功能,分析沈阳市的空间结构特点。
沈阳以组团式的松散布局结构建设,沿三环高速公路向沈山、沈大、沈哈、沈抚等交通
干线放射方向发展。
(3)大都市中心区地租水平较高,为集约利用土地,通常高楼大厦林立,而北京市故宫附近的建筑都不高,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3)北京是一座具有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古城,如果过分改动故宫周边的环境,会影响它的历史价值,为了保护故宫的文化气息,所以周围都不允许建高层建筑。
乡村
会有何不同呢?
1
2
土地利用方式简单:村镇驻地以居住、工业、商业、交通、行政等用地为主,其外围则以农用地为主
聚落空间形态:多呈密集型、分散型和半聚集型等
3
集市流通和地方服务功能相对突出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1
2
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运行效率
3
促进城镇与周边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4
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文化空间
城乡区位分析
03
区位既指某一事物的地理位置,又指该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区位
概念
Q
A
自然环境优越;开发历史悠久
活动4
SLIDE
SECTION
世界上的大城市,为什么多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滨海平原、滨河平原、河口三角洲,为什么城市相对密集?
思考
巴西的城市人口为什么分布在高原上?
巴西地处热带,气候炎热,高原海拔高,气候凉爽,适宜城市分布和人口居住
Q
A
自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人文:交通便利
活动4
SLIDE
SECTION
纽约位于哈得孙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处,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读图
从地理区位的角度,分析纽约成为世界著名大都市的主要原因。
Q
A
(1)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优越(地形、气候、水源);交通便利;政策扶持;靠近港澳便于引进外资(2)互利互惠的协调发展
活动4
SLIDE
SECTION
深圳由小渔村发展成为大都市。读图想一想,深圳的崛起与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深圳与香港两个城市应当怎样互相促进和协调发展?
小组讨论:
影响城市的区位有哪些?
自然
因素
地形
水文
气候
社会
经济
资源
交通
政治
军事
宗教
文化
思考
为减轻资源环境压力,谋求人地和谐
我们能做些什么?
知识整合
城镇与乡村
定义
土地利用方式
城乡空间结构
功能区
影响因素
农业用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土地
城乡区位分析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巩固提升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规划示意图”。完成1-2小题。
1.影响甲功能区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①交通
②科技
③市场
④地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规划①、②、③、④四块住宅区中
最可能成为高级住宅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巩固提升
我国东部某市为促进城市进一步合理发展,规划建成了新的城市功能区,下图中①为该市老城区,②③④为城市新区。据此完成3-4小题。
3.城市功能区规划合理的是
A.M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
B.②为重化工业区
C.③为中心商务区
D.④为高新产业区
4.随着该城市新功能区的建成,四个城市功能区人口平均密度增长最快的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