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
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感知长方形的长、宽与周长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 小胖和他的小伙伴们“六一”节要去敬老院开展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他们制作了一些心愿卡。(出示实物:心愿卡)
这张心愿卡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形)
为了美观,小胖还想在心愿卡的四周贴上一条彩带,需要多长的彩带呢?
“多长”是指什么?(卡片的周长)谁能来指一指卡片的周长。
媒体演示“卡片的周长”
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呢?
媒体: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叫长方形的周长。
2、 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形的周长计算。(补板书:的周长计算)
二、 探究新知
(一) 探究长方形的周长
1、 自主探究 (二人一张心愿卡、学习单)
(1)请同桌两人合作探究,试试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我们先来看看合作要求。
(媒体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① 想一想: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② 测一测:测量出所需的条件,并把数据记录下来。
③ 算一算:列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看明白了吗?下面请你们根据合作要求边思考边把学习单填写完整。
出示学习单:
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的条件是( )。
我量的长度分别是( )。
我的算式是:
(2)分组交流汇报:
① 我们是这样想的: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四条边的长,分别是13厘米,9厘米,13厘米,9厘米。我们的算式是:13+9+13+9=44(厘米)就是把4条边的长依次加起来。
(媒体演示:13+9+13+9=44(厘米)
长+宽+长+宽 )
② 我们是这样想的: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长和宽,长是13厘米,宽是9厘米。我们的算式是:2×13+2×9=44(厘米)
师:为什么你们只量两条边的长度?(因为长方形“对边相等”,把2条长加上
2条宽。)
(媒体演示:2×13+2×9=44(厘米)
2×长+2×宽 )
③ 我们是这样想的: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长和宽,长是13厘米,宽是9厘米。我们的算式是:2×(13+9)=44(厘米)
师:这里为什么要乘2呢?(因为有2组长加宽,所以要乘2)
(媒体演示:2×(13+9)=44(厘米)
2×(长+宽) )
2、 比较、讨论:
你们比较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第1种方法虽然比较繁琐,但能充分说明周长的概念,就是求四条边的长度总和。
第2和第3种方法,不仅能表示四条边的总和,还体现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
小结:大家的想法都不错,都有道理,都能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无论哪种方法,求长
方形的周长都是要求长方形四条边的总和。
3、 尝试练习:计算下列长方形的周长
(1)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14dm
26dm
(2)汇报:(把学生的几种不同做法同时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说说算式的含义,比
较哪种方法更方便。)
小结:在求长方形的周长时,必须知道长和宽,一般习惯用2×(长+宽)来计算。
(板书: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
4、 请运用公式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12
5
5
反馈:先核对两题的答案。
评价:两题都做对的在题号前打☆。
(二) 探究正方形的周长
1、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重点反馈第2题:
比较两种方法:①2×(5+5) ②4×5 说说理由。
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呢?(这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
谁能说说,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什么吗?
(板书: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 )
2、 小结:我们知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4条边的长度都相等,因此可以用4×
边长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3、 口答:
(1)求正方形的周长。 25m
(2)方桌面的边长是120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4、 出示完整的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补板书:(正方形) )。
长方形的计算方法是(……)为什么要×2?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是(……)为什么要×4?
三、 巩固练习
1、 填表:
长方形 长 宽 周长
8m 3m
15分米 9分米
正方形 边长 周长
22厘米
评价:做对的在题号前打☆。
2、 选择:
(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米,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A.10+10÷2 B.(10+2)×2 C.(10+10÷2)×2 D.(10+10×2)×2
(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它的长和宽,题目中宽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要先把它
求出来。这里要看清楚条件,是把宽看成1份的,用除法计算。)
(2)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它的周长是( ),面积是( )。
A. 64厘米 B. 64平方厘米 C. 32厘米 D. 32平方厘米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边长×4,要用长度单位;面积的计算公式是边长×边长,
要用面积单位。)
反馈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讲理由。
3、 解决问题:
我们学会了计算长、正方形周长的方法,下面就一起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学校给方窗镶上木边框,边长是15分米,共需要多少长的木条?
(2)学校花坛是一个长方形,长17米,宽3米,小胖绕着它跑了1圈,共跑了几米?
学生尝试练习,师巡视。
反馈评讲:要求给窗镶上木边框、绕花坛跑1圈就是求这个图形的周长。
评价:做对的在题号前打☆。
小结:像这样求绕操场跑一圈,给窗镶木边框都是求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其实在生活
中还有一些实际情况,如给照片做一个框、给手帕绣一圈花边、给网球场架一圈
铁丝网,都是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你还能举出求长方形或正方形周长的生活中的例子吗?(请生继续举些生活实例)
(3)如果花坛的一边是靠着墙的,现在要给花坛围上护栏,至少需要多少米长的材料?
墙面
小结:在运用长方形周长公式解决问题时,我们还需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四、 总结全课
1、 你学会了哪些本领?
2、 你有什么收获?
五、 独立练习
1、 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11dm
25dm 42cm
42cm
2、 爷爷用篱笆围了一个长方形菜园,长是6米,比宽长3米,需要用多长的篱笆?
六、拓展(机动)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心愿卡,(媒体出示: 等缺角的图形 )如果要帮这张卡的周围贴上彩带,需要多长的彩带呢?
(媒体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① 想一想:要求图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② 测一测:测量出所需的条件,并把数据记录下来。
③ 算一算:列式计算图形的周长。
反馈:(1)小组汇报结果
(2)比较、讨论:形状不同,但是通过平移以后,这些不规则图形的周长都能转化成长方形,所以它们的周长都相等,需要彩带的长度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