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测量、观察等实践活动,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2.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线段的长度,发展空间观念,提高估测能力。
3.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的基础上教学分米和毫米的相关知识。通过教学,一方面能增强学生从量与计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拓宽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面积和体积的测量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长度的表象,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
难点:学会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能估计物体、线段的长度。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的课桌高约1()
??????????????? 教室的门高约4()宽约2()
??????????????? 橡皮厚约1()
??????????????? 1米=()厘米
??????????????? 200厘米=()米
2.用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呢?
活动2【讲授】二、 认识分米
.1出示文具盒。
?????? ?师:妞妞小朋友用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表示了一下她文具盒的长度和宽度,我们一起来看看。
??? (课件出示测量结果,学生一起说出长是20厘米,宽是10厘米)
????? ?师:乐乐看到妞妞的测量结果说:“我也可以说成长是2分米,宽是1分米”
??????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分米。(板书课题分米)
???????乐乐说妞妞的文具盒长是20厘米也可以说成长是2分米,宽是10厘米也可以说成宽是1分米。
2.体验1分米
(1)找一找
?????1分米有多长,在你的直尺上找到1分米。
??????请一位同学在大屏幕上的尺子中找到1分米。
?????小结:无论从哪数起,只要数出10厘米,就是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设计说明:借助于具体实物边的测量,有助于学生直观的感受1分米的长度。引导学生在直尺上找出多个10厘米的一段,并用1分米长的文具盒边去比对,意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找一找、量一量等活动途径,去感受1分米与10厘米的关系,从而建立起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联系。】
(2)、画一画
??????? 师:认识了1分米,就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长1分米的线段。
??????? 在大屏幕上演示一分米的画法
?????? 小结:在直尺上不管从哪画起,只要画出10厘米,就是1分米。
(3)、找1分米的物体
????? ?通过刚才的画一画,我们对1分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在我们来做一做手指运动。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拿着直尺,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这两根手指固定不动,然后轻轻的拿开直尺,注意手指不要移动哦,这一拃的距离大约就是1分米。
?????? 同学们想一想生活总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4.)多种途径感受“1分米”
?????? 引导一:找手上的“1分米”
?????? 谈话:伸出你的左手,你能在左手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吗?
?????? 学生可能会找出如下几种:
?????? 找法一:伸直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一段大约1分米。
?????? 找法二:小拇指到手腕之间的一段大约1分米。
?????? 找法三:中指的第二截到手腕之间的一段大约1分米。
?????? ……
?????? 指出:这就是藏在我们身上的一把尺子!
?????? 引导二:撕“1分米”长的彩条
?????? 谈话:请用这把尺子撕“1分米”长的彩条
?????? 验证:你撕的这根彩条是不是大约“1分米”长呢?用直尺量一量。
?????? 引导三:找大约1分米长的物体
?????? 出示小型展台,上面备有:笔筒、铅笔、相册、剪刀、纸巾盒等,引导学生找一找哪些物体边的长大约1分米?
?????? 引导四:拉“1分米”长的纸巾
?????? 谈话:这是纸巾盒,从中往外拉纸巾,谁来拉一拉,下面小朋友仔细观察,拉到大约1分米长就喊“停”?!
????【设计说明:这里,通过让学生找手上的“1分米”、撕“1分米”的彩条、找“1分米”长的物体边、拉“1分米”等等,意在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从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长度的表象,从而突破难点。】
????(5).认识米和分米的关系
?????? 出示米尺
?????? 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这里面有多少分米。(10分米)
?????? 每个小组发一把米尺,小组内探究一米有多少分米。
?????? 板书1米=10分米
活动3【讲授】三、认识毫米
?
1.在问题情境中产生“毫米”需求
????? 启发:这是1块橡皮,它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这是1本数学书,这是1分钱硬币。它们的厚度不到1厘米,怎么办呢?
????? 引导学生产生更小测量单位的需求。
????? 指出:毫米是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用字母mm表示。
????? 指出:1分钱硬币的厚度大约1毫米。
【设计说明:将橡皮厚度和数学书厚度、硬币厚度相比较,引导学生产生更小测量单位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猜测哪个厚度更接近1毫米,此处蕴含了长度单位“十进制”的思想。】
2.自主探索,认识“1毫米”
????? 引导:1毫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在直尺上找到1毫米的长度吗?你是怎么发现的?现在用你的直尺量一量数学的厚度是多少?
????? 为了让同学们看清楚,老师把刻度放大了。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在直尺上占了6小格。要想准确的知道是多长呢,该怎么办呢?看来,我们得认识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2、认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 1毫米究竟有多长呢?拿出你们的直尺,在直尺上选1厘米。你会发现1厘米之间有许多小格,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那2小格呢?3个小格?数学书占了6小格,是多少毫米?
????? 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多少小格。
????? 1厘米=10毫米。
3、感受1毫米
????? 在书上数出10张纸,把他们对齐量一量大约有多长?用手轻轻的夹住,在慢慢的抽出来,手指不要动。
????? 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划1毫米
????? 展示其他厚度大约是1毫米的物体(信用卡、身份证、硬币等)
活动4【练习】四、 巩固练习 内化新知
完成课本54页的”想想做做”
第一题让学生看图说出一块橡皮和一个回形针的长度。
第二题看图量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每条边的长度。
第三题先让学生用厘米做单位测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度,再让学生用“接近几分米”的形式描述测量结果。
第四题先估计,再测量验证。学生先凭眼力估计数学书的宽和讲台的宽,再测量验证。
以上四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课件演示,集体订正。
活动5【活动】五、 总结
1、今天我们又认识哪两个长度单位?
????? 在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 把这四个长度单位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排队(请同学上台排序)
2、你知道吗?这些长度单位在国际上还有同一的写法呢,课件出示。
??? 长度单位家族还有很多成员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下去之后查找一下资料,了解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