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
第一单元
学习的好伙伴
课题名称:写生小书包
教学类别:写生
课
时: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沪教版美术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学习的好伙伴”中的第二课《写生小书包》。这也是小学年段第一次将“写生”的概念引入美术课中,需要学生认识到写生的概念。在一年级《正面的头像》一课中,学生有过观察写生人物头像的经验,并借助电子书包中的Artrage绘图软件进行描摹绘画。而本节课将写生的概念具体化,继续借助ArtRage软件让学生认识和发现书包不同角度的立体感造型,并在观察与交流书包的过程中学习整体到局部的观察与写生方法。
书包是伴随学生学习生活的最重要的工具,可谓学习小伙伴,孩子们对小书包充满情感。学生爱书包,描画书包,但没有真正的写生书包的经历。本节课的写生书包需要学生观察书包,了解书包的功能和特点,写生自己的书包。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美术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和经验。而且二年级的学生充满好奇、充满想象,也特别富有情感,尤其是对自己朝夕相处的学习伙伴(书包)更是喜爱,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写生书包是她们很愿意做的事情。通过本单元第一课《多功能文具盒》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物体的厚度表现方法,本节课学生将进一步认识物体的立体感,通过对书包的观察与写生,学习立体书包的表现方法。
在一年级学段,学生曾有过借助电子书包中的Artrage绘图软件对人物头像进行描摹刻画的经历,并且能熟练掌握和使用新媒体工具。学生对电脑绘画课非常喜欢,也可以很好地运用电子书包进行观察和写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方形物体,了解书包的功能与特点,学会运用电子书包选择粗细线条写生书包,并画出立体感并丰富细节。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交流书包的过程中,学习整体到局部的观察和写生方法,在游戏中借助电子书包中的绘图软件进行写生,认识并刻画出书包的立体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不同款式书包的造型变化及立体的美,逐步形成细致、深入观察事物的能力,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方形物体的立体感。
教学难点:画出书包的立体感。
教学准备:
学具:书包、铅画纸、勾线笔、电子书包等
教具:同上,范画、课件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用整体到局部的方法写生自己的书包,能画出书包的侧面,表现立体
感。
拓展层面:表现书包的细节部分,并用漂亮的图案和色彩装饰书包。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视频回顾以往写生经历
一、欣赏与交流
(认识写生,了解观察方法)
1.交流写生概念
2.教师介绍写生
写生是直接对对象进行描绘的绘画方法。一般有静物写生、人物写生、风景
写生。小书包是静物写生。
3.出示课题:写生小书包
4.教师介绍写生观察方法,学生对自己的书包进行多角度观察。
写生注意事项:要仔细观察,不能移动绘画的物体,选好的角度也不可以随便进行变动。
二、尝试与讨论
(认识书包,发现书包立体感表现方法)
1.观察自己的书包,小组交流:
①说功能:书包的功能。
②说结构:主袋、副袋、侧袋、背带;还有提手、拉链等。
③说形状:分析书包的造型特点,引入基本形并认识书包的立体感。
2.小尝试:写生观察大PK
①学生选择合适的角度对自己的书包进行拍照,并运用Artrage绘图软件进行描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包的描摹绘画。
②选择四幅学生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强调书包立体感的表现方法。
③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修改,发现整体到局部的绘画方法
3.师生总结写生书包的要点和步骤:
立体感的表现,画出厚度。
整体与细节的刻画。
归纳写生书包的步骤:画基本形→厚度→画部件→刻画细节→图案
三、示范与写生(学习运用电子书包写生绘画的方法)
1.教师示范,学生观看运用电子书包写生绘画的过程,教师进行解说。
2.观察自己的书包,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生。
(可以利用电子书包拍照,并将照片作为参考图例)
3.明确画家准则:
①选择角度用线描的方式写生书包
②表现书包立体感,丰富细节。
③画出书包部件,适当添加图案。
4.学生运用绘图软件写生书包,教师提醒注意点,并巡回指导。
①注意表现书包的基本形及立体感。
②选择适当粗细的线条表现书包细节,如图案、拉链、缝线等。
四、展示与评价(欣赏和评价他人作品)
1.学生将画好的作品提交至班级作品库,并可以对同学的作品进行欣赏和点赞。
2.出示评价要求:
①书包立体感强,细节丰富
②书包结构完整,图案美观
3.展示全班作品,学生评价
4.学生完成自评单
5.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写生小书包
立体感
厚度
整体
局部
基本型、结构
细节、图案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努力创设与学生共同营造起一个主动探究、发现和学习的情境,把指导确立在感知与尝试获得结果的基础上,在游戏和尝试中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和认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究书包基本型的过程中发现厚度表现方法。并通过初步的写生尝试,了解整体到局部的写生观察方法,并发现书包等方形物体立体感的表现方法。本课结合电子书包技术,丰富教学过程与评价,并让学生感受到电子信息技术美术进入课堂的便捷与兴趣。
回顾写生经历,探索写生方法。
本课是一堂静物写生课,也是小学年段第一次接触到写生这个概念。学生在一年级《正面的头像》这一课初步尝试了人物头像的写生课程,而二年级《茂盛的植物》这一课上也有过校园观察绘画的经历,但是学生对“写生”并没有清晰的概念,本课在课程开始就代领大家回顾了我们以往写生的经历,并详细了解写生这一基本概念以及写生观察的要点。但是对写生的方法,教师通过写生大PK这样的游戏体验,通过不同孩子在绘画过程所呈现出的不同方法,让同学认识到整体到局部的写生方法,这很好地培养了孩子的全局观。
交流书包结构,表现立体感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方形物体的立体感,难点是画出书包的立体感。在上一课《多功能的文具盒》这一课中,学生已经对物体的厚度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书包和文具盒的厚度体现方法不一样,书包样式很多,有不同的结构和形状,教师从基本型入手,让学生认识书包的厚度。书包等方形物体的立体感如何在平面的纸上用画笔表现,需要学生有很好的认识。本课借助电子书包技术,其中Artrage绘图软件有拍照描摹的功能,学生可以通过描摹尝试,发现用线条表现书包立体感的表现方法。通过探究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方形物体立体感的表现方式,从而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电子合理开发,多元评价开展。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已经运用过Artrage绘图软件进行描摹绘画,对其中的画笔工具也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本课软件功能运用如下:Artrage绘图软件中的描摹功能让学生探索书包立体感的表现方法;而画笔的选择、纸张的放大缩小等都可以帮助画面的细节丰富;电子书包的拍照功能可以提供更好地参考图,帮助学生确定角度写生绘画;电子书包中可以更方便地展示学生的创作过程以及作品的展示与收集等;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同学的作品并为其点赞,并能够借助电子书包完成自评和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