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运动会》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来源 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七单元《我们的运动会》 教材版本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一、单元教学规划
单元类型 人物 所属模块 造型表现 所属主题 绘画
研读“课程标准” 尝试不同工具,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尝试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通过叠、揉、搓、压等方法,进行彩泥的造型活动。
研读“教学基本要求” 初步学会线条造型。①能通过观察,发现物体的结构和外形,将物体的结构画完整。②初步学会用重叠、遮挡的方法表现出物体的前后。③能画出有动作变化的人物。
确立单元主旨 了解人物的姿态特征,能画出人物的动作变化,初步学会用中心、对比、前后等表现方法安排画面的主次。
单元课时规划 4 课时
二、单元教材教法分析
梳理教材内容
第七单元《我们的运动会》 《拉拉队》——知道人物生动的表情变化,学会用线条造型方法表现人物激动的场面。
《比赛跑》——初步了解人物奔跑时的四肢变化动作特点,学会用线描的方法画出人物奔跑时侧面动态的画面。
《我们的奖牌》——初步了解奖牌与图形的造型特点和不同类型。学会运用压印、叠加等泥工基本技巧仿制奖牌。
整合单元教学内容结构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人物的表现方法。
②能够线描的方式表现出人物的表情和动态
2.人文内涵
①培养热爱体育运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②发现彩泥制作的乐趣。
3.审美导向 感受人物的心情,感受跑步时人体的动态美。
形成细致观察的意识和善于表现的能力。
培养发现生活环境中的美的能力。
预设教学方法
教师主导:以教师讲授为主介绍人物动态特点;示范人物不同动态表情的画法; 2. 学生自主:在观察、欣赏人物姿态表情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人物在不同场景下的姿态与表情特点。
3.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欣赏,发现生活中的美,在本单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激发奋勇拼搏的意识和拼搏精神,感受不同创作形式的乐趣。
定位学科能力
关键能力: 1.对人物表情与动作的把握 。
2.对线条的熟练运用。
3、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能力。
其他能力:
1.自主观察与欣赏生活事物的能力;
2.交流与表达中制作出有美感的作品。
三、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学情分析
1.身心特点 一年级的小朋友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人物的表情与动态有一定的认知,能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体育运动也比较热爱,也喜欢尝试不同的材料进行美术创作,但是对于人物的绘画表达有一定的难度。
2.能力基础与学习要求 能力基础:学生对人物头像绘画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人物的动态表达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彩泥的性质,对于彩泥制作有很大的兴趣,在以前学习的泥工基础上在增加部分新的制作手法。
学习要求: 能够知道人物生动的表情变化,学会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人物侧面奔跑的动态以及运用遮挡关系表达激烈的运动场面;能够运用压印、叠加等泥工基本技法仿制奖牌。
明确重点
人物的表情和动态
明确难点
人物造型整体把握
设计教学方法
1.落实重点的方法 1.主动探究:。观察欣赏
2.解决难点的方法 1.讲演示范:教师讲述绘画方法,并示范,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2.自主体验:通过观察
叙写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描绘人物夸张表情、跑步侧面动态以及初步学会泥工制作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学习人物动态生动的变化与遮挡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的学习,发现彩泥造型之美,培养热爱体育运动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单元活动设计
活动序号 活动名称 活动目标 活动任务 关键问题
活动1 拉拉队 知道人物生动的表情变化,学会用线描造型的方法表现人物激动的场面和遮挡效果的画面。 观察、讨论人物生动的表情变化与激动的场面和遮挡效果。 ①如何表现人物夸张的表情
②如何表现场面的激动?
活动2 比赛跑(1) 初步了解人物奔跑时四肢变化的动作特点,学会用线描的方法画出人物奔跑时侧面动态的画面。 观察、比较人物侧面奔跑时的四肢动态变化。 ①侧面奔跑的人物四肢与身体有什么特点?
②如何让奔跑的人更加生动?
活动3 比赛跑(2) 学会用遮挡效果画面,将拉拉队与比赛跑相结合小组合作完成激烈的比赛跑场景。 观察、讨论激烈的比赛场景有什么样的画面关系。 如何表现比赛的激烈?
活动4 我们的奖牌 初步了解奖牌与图形的造型特点和不同类型,学会运用压印、叠加等泥工基本技法方式制作奖牌。 交流、欣赏不同奖牌的造型特点,学习泥工制作奖牌。 ①奖牌的造型结构是什么?
②奖牌的制作的方法有哪些?
五、单元评价设计
活动序号 活动名称 评价观测点 评价形式
活动1 拉拉队 1.对人物表情变化、人物热闹场面等感兴趣的情况(学习兴趣);
2.线描造型表现方法。(学习习惯);
3.运用线条造型方法表现人物生动的表情变化和激烈的拉拉队现场(学业成果)。 评价主体:教师评价。
评价途径:课堂观察、自我评价、作业分析、表现性任务。
评价反馈的形式:鼓励性语言学习评价单、等第评语批阅。
活动2 比赛跑(1) 1.根据侧面奔跑的姿态特征表现的意愿(学习兴趣);
2. 观察对比侧面奔跑的人的变化特征学习情况。(学习习惯);
3.能够运用线描的表现方法表达人物侧面奔跑的动态特征(学业成果)。 评价主体:学生互评。
评价途径:课堂观察、学生互评、作业分析、表现性任务。
评价反馈的形式:鼓励性语言、“颁奖台”等级分类。
活动3 比赛跑(2) 1.对于学习激烈比赛跑场面表现方法感兴趣的情况(学习兴趣);
2.愿意与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的情况。(学习习惯);
3.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比赛场”激烈热闹场景的成果(学业成果)。 评价主体:学生互评。
评价途径:课堂观察、学生评价、作业分析、表现性任务。
评价反馈的形式:鼓励性语言、等第评语批阅。
活动4 我们的奖牌 1.对于彩泥制作奖牌感兴趣的情况(学习兴趣);
2.在欣赏交流过程中学习彩泥制作奖牌的方法。(学习习惯);
3.能够运用压印、叠加等泥工基本技法制作奖牌的学习情况(学业成果)。 评价主体:学生评价。
评价途径:课堂观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作业分析、表现性任务。
评价反馈的形式:鼓励性语言、等第评语批阅。
六、单元资源设计
资源类型 资源内容 资源使用
素材资源 运动会场景图片、跑步图片、奖牌的素材等 帮助学生观察比赛拉拉队的人物表情特征与场景特点;了解跑步的姿态特征,了解奖牌的造型特点。
技术资源 信息技术资源 运用教学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
实践技术资源 学习任务单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探究性学习的步骤,提高探究的效率,形成对学习经历的探究过程的记录。
教学环境资源 美术专用教室 开展美术活动
课时教学设计(详案)
【课题】拉拉队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人物生动的表情变化,能用线条造型方法表现人物激动的场面。
过程与方法:在体验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拉拉队的人物表现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物的心情,体会通过表情与动态的乐趣,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力争上游的意识。
【教学重点】丰富的人物表情。
【教学难点】人物激动的场面表现。
【教学资源】PPT课件、多媒体等
【教学流程与活动】
活动序号 和
活动名称 活动一: 情境导入
活动目标 1、了解课程内容。
2、明确拉拉队的作用,知道要文明加油
活动任务 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建拉拉队、每个小组选一名拉拉队小队长)
活动资源 素材资源
活动要求 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拉拉队”
活动评价 教师评价
活动说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导入课题。
活动序号 和
活动名称 活动二:观察思考
活动目标 1、知道拉拉队员丰富的表情变化。
2、观察了解拉拉队员加油的动态。
活动任务 组织掰手腕比赛,教师现场拍下拉拉队员的表情变化。
观察“拉拉队员”不同的表情与动态。
关键问题 从拉拉队员们的脸上你能感受到他们什么样的心情,你能尝试画一画吗?
除了呐喊之外,拉拉队员们加油助威的方法有哪些?
活动资源 投屏设备
活动要求 观察表情变化并尝试绘画。
观察拉拉队员的动作。
活动评价 教师评价
活动说明 本活动是“落实重点”的活动,引导学生明确拉拉队员的表情与姿态特征
活动序号 和
活动名称 活动三:创作与指导
活动目标 用线条表现出拉拉队员的表情和动作。
活动任务 ①明确创作要求;
②观看老师示范,欣赏同龄人作品;
③完成创作。
关键问题 如何能让画面更加丰富?(添加合适的道具)
活动资源 素材资源 教师示范
活动要求 ①认真观看教师示范;
②尝试创作出一位拉拉队员激动的形象。
活动评价 教师评价
活动说明 本活动是 “解决难点”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用线描画出拉拉队员的表情与动作。
活动序号 和
活动名称 活动四:展示与评价
活动目标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评价要求评出“拉拉队小队长”
活动任务 1、展示作品与评价要求
2、组内投票
关键问题 “拉拉队小队长”作品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活动资源 媒体教具
活动要求 ①展示所有作品;
②了解评价要求,并参与到评价环节中来。
活动评价 单元学习评价表,教师总评。
活动说明 本活动使学生的作品得以交流,感受成功的快乐。
课时教学设计(详案)
【课题】比赛跑(1)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人物奔跑时侧面四肢变化的特点,学会用线描的方法画出人物奔跑时正侧面动态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人物奔跑的过程中,发现跑步的侧面动态特征,学习用线条表现动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物跑步时的动态美,培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激发奋勇拼搏的意识,形成细致观察的意识,和善于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人物跑步的正侧面动态特征。
【教学难点】跑步时腿与手臂的安排表达。
【教学资源】跑步视频、PPT课件、多媒体等
【教学流程与活动】
活动序号 和
活动名称 活动一:情境导入
活动目标 了解课程内容
活动任务 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资源 素材资源
活动要求 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活动评价 教师评价
活动说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导入课题。
活动序号 和
活动名称 活动二:观察比较
活动目标 1、了解跑步时的正侧面动态特征。(四肢、身体)
2、观察跑步时头部变化特征。
活动任务 对比跑步与走路的动图。
观察头发变化。
关键问题 两者哪一个更快?
跑步时头发长的和头发短的头发分别有什么变化?
活动资源 素材资源
活动要求 观察比较走路与跑步时的不同点。
观察跑步时头发的变化。
活动评价 教师评价
活动说明 本活动是“落实重点”的活动,引导学生明确跑步的姿态特征
活动序号 和
活动名称 活动三:体验与指导
活动目标 在实践创作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奔跑人物侧面的绘画。
活动任务 ①明确创作要求;
②观看老师示范,欣赏同龄人作品;
③并尝试画一画侧面奔跑的人并用剪刀减下来。
关键问题 如何更好的表现人物奔跑的感觉?(表情夸张,可以加汗水)
活动资源 素材资源 教师示范
活动要求 ①认真观看教师示范;
②尝试创作奔跑的侧面。
活动评价 教师评价
活动说明 本活动是 “解决难点”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创作奔跑的人物,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与兴趣。
活动序号 和
活动名称 活动四:展示与评价
活动目标 互换作品,欣赏同伴作品,通过评价促进主动学习。
活动任务 1、展示作品与评价要求
(1)双臂高抬起,双腿大步迈开。
(2)能表现出身体微微倾斜。
(3)跑步姿态形象生动。
2、学生互评
关键问题 手中的作品可以登上哪个颁奖台?
活动资源 “颁奖台”教具
活动要求 ①展示所有作品;
②了解评价要求,并参与到评价环节中来。
活动评价 单元学习评价表,教师总评。
活动说明 本活动使学生的作品得以展示,通过颁奖台的方式完成学生互评,每个人都是小评委,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活动序号 和
活动名称 活动五:拓展与思考
活动目标 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激发奋勇拼搏的意志同时,又不忘美好的品德。
活动任务 观看“苏炳添”亚运会比赛视频。
关键问题 谈一谈看完这段视频的感受。
活动资源 视频资源
活动要求 认真观看视频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活动评价 教师总结
活动说明 观看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视频,激发学生奋拼搏的意志。
教学设计(详案)
【课题】比赛跑(2)
【课时】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近大远小的效果,学会用遮挡关系表现热闹激烈的比赛现场。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在观察欣赏的过程中,学习激动的比赛和人物群体遮挡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受人物的心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力争上游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遮挡关系表现激烈的比赛场景。
【教学难点】人物安排的前后、高低变化。
【教学资源】学具:固体胶、勾线笔、彩色笔、背景纸等。
教具:固体胶、勾线笔、彩色笔、背景纸、欣赏图片资料、学生作品、课件等。
【教学流程与活动】
教学环节
活动序号 和
活动名称 活动一:创设情境
活动目标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作品呈现方式。
活动任务 ①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②出示场景故事。(通过千两节课的拉拉队员与运动员的选拔,终于开始了小组赛的比赛现场,我们将以小组赛的形式评比出“优秀团队”)
关键问题 回忆前两节课的教学内容。
活动资源 课件、道具“跑道”
活动要求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最终目标。
活动评价 教师语言评价。
活动说明 回顾“拉拉队”与“比赛跑(1)”的教学内容,明确学习内容。
活动序号 和
活动名称 活动二:观察与思考
活动目标 知道运用遮挡的人物关系表现激烈的比赛现场。
活动任务 ①观看激烈的跑步比赛场景。
②欣赏观察比赛时运动员之间的表现关系。
③观察运动员与拉拉队员之前的关系。
关键问题 ①从哪些方面能看出比赛的激烈?(运动员争先恐后,你追我赶)
②运用学过的哪种美术表现方法能表现出比赛的激烈?(运动员之间出现叠加遮挡关系)
③在画面中如何安排拉拉队员与运动员比较好?(拉拉队在画面的上方,运动员的后面,突出运动员)
活动资源 课件视频
活动要求 ①观察讨论从哪里能看比赛的激烈?
②结合已学美术知识,探讨人物之间的表现方法。
活动评价 教师即时点评
活动说明 通过观察视频中激烈的比赛场景,学生讨论探究如何表现人物关系才能表现出比赛的激烈。
活动序号 和
活动名称 活动三:实践创作
活动目标 了解运动员与拉拉队员在画面中的摆放位置。
活动任务 ①出示创作要求及参考
②小组合作,尝试摆出运动员与拉拉队员的位置,添画背景,让画面更加丰富。
关键问题 如何摆放更加合理?
活动资源 道具“跑道”、学生作品
活动要求 ①运用遮挡关系表现比赛的激烈场景。
②小组合作共同为场景添加合适的背景,让作品更加丰富完整。
活动评价 教师即时评价
活动说明 小组共同合作将前两节课的作品组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幅完整的画,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活动序号 和
活动名称 活动四:展示评价
活动目标 根据评价要求,选出“优秀团队”
活动任务 ①出示评价要求。
②展示小组作品。
③学生互评(投票),教师总结
关键问题 结合评价要求,以投票的形式,看看哪一组是今天的“优秀团队”
活动资源 贴纸等教学资源
活动要求 ①仔细观看评价标准。
②公平公正投票。
活动评价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活动说明 通过投票的形式完成学生互评,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学设计(详案)
【课题】我们的奖牌
【课时】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奖牌与图形的造型的特点和不同类型,学会运用压印、叠加等泥工基本技法仿制奖牌。
过程与方法:在交流与欣赏的过程中,学习泥工制作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受泥工制作奖牌的美,培养荣誉感,技法集体意识和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奖牌的造型与图形特征。
【教学难点】有创意地制作奖牌图形。
【教学资源】学具:超轻黏土、点半、辅助工具等。
教具:同上,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流程与活动】
教学环节
活动序号 和
活动名称 活动一:课程导入
活动目标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活动任务 ①猜谜语
小小饼儿硬邦邦,能挂能放闪金光,不能用嘴来品尝,却能为你添荣光。(打一物品)
②揭示课题“我们的奖牌”
关键问题 猜谜语
活动资源 课件资源
活动要求 猜谜语,初步了解奖牌的功能。(代表一种荣誉)
活动评价 教师语言评价。
活动说明 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序号 和
活动名称 活动二:观察与交流
活动目标 了解奖牌的形状、图形与围边纹样的特点。
活动任务 ①观看运动员颁奖仪式,仔细观察奖牌图片。
②明确奖牌的造型种类与组成部分。
③明确图形、围边纹样特点。
关键问题 ①奖牌的形状有哪些?
②奖牌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③不同的比赛项目,奖牌的图形与围边有什么特点?(简洁概括)
活动资源 课件视频
活动要求 ①仔细观看奖牌图片,明确奖牌的基本形状。
②知道奖牌的组成部分。
③知道不同比赛项目图形、围边的特点。
活动评价 教师即时点评
活动说明 通过观察交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活动序号 和
活动名称 活动三:实践创作
活动目标 学会制作奖牌的方法。
活动任务 ①教师示范,学生自主创作。
②知道并且能够利用团、压、切等泥工激发制作底板。
③能利用压印、叠加的方法装饰图形与围边纹样。
关键问题 ①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制作奖牌底板?
②如何制作图形与围边纹样。
活动资源 资源素材
活动要求 ①认真观看教师示范。
②明确奖牌的制作方法与过程。
③自主尝试制作奖牌。
活动评价 教师即时评价
活动说明 通过观察教师示范,让学生明确奖牌的制作方法。
活动序号 和
活动名称 活动四:展示评价
活动目标 根据评价要求,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并说出原因。
活动任务 ①出示评价要求。
②展示学生作品
③欣赏他人作品,并谈一谈最喜欢的作品。
关键问题 你最喜欢的奖牌是哪一块,为什么?
活动资源 教学资源
活动要求 ①仔细观看评价标准。
②将作品展示在固定的展示桌上。
③观摩他人奖牌作品。
活动评价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活动说明 同学之间进行观摩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人的优点,提高表达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