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310010223500一、走进分子世界
一、填空题
1. 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如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实验说明分子间有______。个大粒圆的爆米花芳香扑鼻,该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______。
3.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上瓶中装有空气,下瓶中装有密度较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如果抽去中间的玻璃板后看到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4.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填“引力”或“斥力”)
二、选择题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拍打衣服时,灰尘纷纷落地,说明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B. 屋子里放一瓶香水,很快就在屋内不同位置闻到了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C. 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D. 分子间距为r0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r>r0时,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r6. 关于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微粒是分子
B. 水结成冰时体积变小
C. 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态比较,分子间作用力最大是液体
D. 液态物质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固定的形状
7.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将体积相等的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其混合液体的密度是( )
A. 等于0.9×103kg/m3 B. 大于0.9×103kg/m3
C. 小于0.9×103kg/m3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8. 由于肉眼无法观察到物质的内部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的结构带来了困难,科学家们是怎样解决的( )
A. 凭自己的想象来定义物质的内部结构
B. 把物质不断分割,分到物质看不见为止
C.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D. 利用数学公式和物理理论来推理得出
9. 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以下对泉城美景的描绘,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 千佛山,山林云遮雾罩 B. 趵突泉,泉水腾空跳跃
C. 植物园,园内花香浓郁 D. 大明湖,湖面波光粼粼
10.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 物质是分子组成的 B. 分子间有引力
C. 分子间有斥力 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1.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B. 分子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
C. 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隙 D.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2. 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
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分子间有间隙 D.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13. 如图所示,图(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着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膜的铁丝圈;图(c)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d)表示这侧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另一侧,这一实验说明了( )
A.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 分子间有间隙
C.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D.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三、简答题
14. 将一匙白糖慢慢加入满满的一杯水里,糖溶化,整杯水变甜了,可是水却没有溢出来,这是为什么?
15. 为验证扩散现象的快慢与温度有关这一结论,请你设计实验,要求写出所需器材和简要步骤、验证该实验时你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1). 引力 (2). 间隙 (3). 运动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 (1). 空气与二氧化氮气体混合在一起 (2).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1). 引力 (2). 斥力
5.B 6.A 7.B 8.C 9.C 10.D 11.D 12.A 13.C
14.白糖放入水中变没有了,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糖放入后水没有溢出,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糖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糖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
15.取两只等大的烧杯,分别放入等质量热水、冷水。 分别向两只烧杯中滴入墨水,发现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方法:转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