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二化学学案第10课时
——图象题的解法 孙源清
[目标]
掌握有关化学平衡图象题的分析方法思路。
[过程]
[知识规律]
1. 在相同温度下,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压强越大,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
2.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增加。而生成物的浓度、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以及反应物的转化率都不一定增加或提高。
3. 加催化剂,只能同倍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改变到达平衡所需时间,不影响化学平衡。
4. 解答化学图象题的一般方法:
(1) 看清各坐标轴所代表的量的意义,弄清曲线所表示的是哪些量的关系。
(2) 弄清曲线上点的意义,特别是某些特殊点(如坐标轴的交点、几条曲线的交叉点,极值点,转折点等)
(3) 分析原则——“先拐先平,定一议二”
[例题]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R﹪ T1P2
M(g)+N(g)≒R(g)+2L,此反应
符合右图象,R﹪为R在平衡混合物 T2P2
中的百分含量,该反应是 [ ] T2P1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L是气体
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L是气体
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L是气体 t
D.正反应是放热反应,L是固体或液体
[体会]
[例题]下列各图中,表示2A(g)+B(g)≒2C(g)+Q这个可逆反应的是
[等效平衡]练习
1.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下进行以下应:
H2(g)+Br2(g)≒2HBr(g).已知加入1molH2和2mol Br2(g)时,达到平衡后生成amol HBr(见表中已知项),在相同条件下,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对下列①--③的状态,填写表中的空白:
已知编号 起始状态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HBr的物质的量(mol)
H2 Br2 HBr
1 2 0 a
① 2 4 0
② 1 0.5a
③ m g(g≥2m)
2. 在一个盛有催化剂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和
压强,进行以下反应:N2+3H2 2NH3。已知加入1molN2和4molH2时,达到平衡后生成a molNH3. 在相同温度、压强下,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对下列编号①~③的状态,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已知编号 起始状态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HBr的物质的量(mol)
N2 H2 NH3
1 4 0 a
① 1.5 6 0
② 1 0.5a
③ m g(g≥4m)
3. 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如下操作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 )
A. 恒T、P时,充入NH3 B. 恒T、V时,充入N2
C. 恒T、P时,充入Ne D. 恒T、V时,充入Ne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高二化学学案第5课时
——化学平衡(二) 于瑞芹
二、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例举反应 mA(g)+nB(g) pD(g)+ qD(g)
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 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
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质量分数一定
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④.总体积、总压力、总物质的量一定
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 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A同时生成m molA,即v正 =v逆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B同时消耗了p molC,则v正 =v逆
③.vA:vB:vC:vD=m:n:p:q, v正不一定等于v逆
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 molB,同时消耗了q molD,因均指v逆
压强 ①.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它条件一定)
②.若m+n=p+q,总压力一定(其它条件一定)
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 ①一定时,只有当m+np+q时
②一定,但m+n=p+q时
温度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其它不变)
体系的密度 密度一定
其它 如体系颜色不再变化等
练习1:
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2HIH2+I2(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单位时间内生成的n molH2同时生成n molHI.
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百分组成HI﹪=I2﹪.
反应速率v(H2)=v(I2)=1/2v(HI)时.
[HI]:[H2]:[I2]=2:1:1时.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讨论在上述⑥~⑩的说法中能说明2NO2N2O4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三、等效平衡
在一定条件下(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只是开始加入情况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质量分数(体积、物质的量)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
定温(T)、定容(V)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对于一般可逆反应,在定T、V条件下,只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
在定T、V情况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
定温(T)、定压(P)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在T、P相同的条件下,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练习2:
1、在101kpa500℃下,将2molSO2和1mol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达平衡时,测得SO3的体积分数为91﹪ .若将2mol的SO3通入密闭容器中,仍在101kPa500℃下进行反应,达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又为多少呢?
2、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2molA和1mol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平衡时,c(C)=wmol/L。若在同一容器,保持上述温度,按下列配比进行反应,仍可使平衡时c(C)=wmol/L的是( )
A. 4molA+2molB. B. 3molC+1molD.
C. 2molA+1molB+3molC+1molD. D. 1molA+1/2molB.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二化学学案第3课时
于瑞芹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阅读课本P34-P35可知:
在浓度一定时,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 ,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从而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 ,使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因而使化学反应速率
。
[结 论]:
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 。一般说来,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加到原来的 。
[思 考];
若某一反应,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80℃时的反应速率是30℃时的 倍。
(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观察[实验2-3]可以看出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未时,立即 ,而在没有加入二氧化锰粉未的试管中只有
。可见, 使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
了。
[结 论]: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可 反应速率.
催化剂能够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它能够
,这样就会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 。
大大增加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所占的 ,从而成千万倍地增大 。
注意:催化剂有正负之分,不作特别说明即指正催化剂。
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除上述四个主要因素 之外,还有光、超声波、激光、放射线、电磁波、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扩散速率、溶剂等等。如煤粉的燃烧比煤块快得多,溴 化银见光很快就分解等。
跟踪练习: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 反应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外界压强 D.反应物的性质
2.反应4NH3+5O2===4NO+6H2O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分钟后,
NH3 0.12mol,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
A. NO :0.001 mol/L B. H2O:0.002 mol/L
C.NH3:0.002 mol/L D.O2:0.00125mol/L
3.已知可逆反mA+nB xC在某一时刻的反应速率:V(A)=amol/(L·S) V(B)=b mol/(L·S) V(C)=cmol/(L·S),则x值为
( )
A.bc/n B.ac/m C.nc/b D.nc/a
4.在N2+3H22NH3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 mol/L,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 mol/L
则此一段时间是( )
A.1S B.2S C.0.44S D.1.33S
5.一定温度下,向VL的密闭容器中注入1molX (气)和3molY(气),发生如下反应:mX+3YnZ,一段时间后,容器中气体X,Y,Z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8mol,2.4mol,和0.4mol,则m和n值分别为
( )
A.m=2,n=1 B.m=1,n=3 C.m=1,n=2 D.m=3n=1
6.100ml6mol/L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Na2CO3固体 B.水 C.K2SO4溶液 D.KNO3溶液
7.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中哪些能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假定温度不变) (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He气使压强增大 D.减小压强使体积增大
8.将镁带投入盛放在敞口容器内的盐酸里,反应速率用产生的氢气的速率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 ②.镁带的表面积 ③.溶液的温度 ④.氢气的压强 ⑤.氯离子的浓度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
A.①④ B. 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
9.20℃将0.1mol/LNa2S2O3溶液10 ml与0.1mol/L H2SO410 ml混合,2时明显出现浑浊。已知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50℃时,同样的反应看到浑浊,需要的时间是( )
A.15S B.40S C.48S D.20S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二化学学案第2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二) 孙源清
[思 考]
1.化学反应速率如何表示?
2.不同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否相同?同一化学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反应速率是否相同?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
1. 内因
2.外界条件
(1)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观察[实验2-2]可以看出,加入1mol.L-1盐酸的试管中
,而在加入0.1 mol.L-1盐酸的试管中
。这说明
。
[结 论]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
,也就是
。这个过程是通过反应物分子(或离子)的 来实现。
是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 叫有效碰撞。
的分子叫活化分子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活化分子中所占的百分数是一定的,因此,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的总数成正比,也就是和反应物的 成正比,因此,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
[练 习]
1.把下列四种X的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2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 ml,此时X和盐酸缓和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20ml3mol.L-1 B.20ml2 mol.L-1
C.10ml4 mol.L-1 D.10ml2 mol.L-1
[注 意]
固体或纯液体量的增减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2) 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于气体来说,当温度一定时,一定量气体的体积与其所受的压强成 。所以,增大压强,就是增加单位体积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即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 。
减小压强, 也减小。
[注 意]
①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质是 的影响。
②对于参加反应的固体、液体或溶液,由于改变压强,对它们的浓度改变很小,可以认为压强与它们的反应速率无关。
[思 考]
1.改变压强的途径有A. ;B. ;
C. 。练习中不作特别说明时,增大压强即为减小气体体积。
2. 试从浓度的观点解释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N2+3H2 ≒2NH3发生,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压缩容器的体积,则压强 ,反应速率 .若保持温度和容积都不变,向体系中充入Ne,则体系压强 ,反应速率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高二化学学案第3课时
于瑞芹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阅读课本P34-P35可知:
在浓度一定时,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 ,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从而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 ,使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因而使化学反应速率
。
[结 论]:
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 。一般说来,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加到原来的 。
[思 考];
若某一反应,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80℃时的反应速率是30℃时的 倍。
(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观察[实验2-3]可以看出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未时,立即 ,而在没有加入二氧化锰粉未的试管中只有
。可见, 使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
了。
[结 论]: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可 反应速率.
催化剂能够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它能够
,这样就会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 。
大大增加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所占的 ,从而成千万倍地增大 。
注意:催化剂有正负之分,不作特别说明即指正催化剂。
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除上述四个主要因素 之外,还有光、超声波、激光、放射线、电磁波、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扩散速率、溶剂等等。如煤粉的燃烧比煤块快得多,溴 化银见光很快就分解等。
跟踪练习: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反应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外界压强 D.反应物的性质
2.反应4NH3+5O2===4NO+6H2O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分钟后,
NH3 0.12mol,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
A. NO :0.001 mol/L B. H2O:0.002 mol/L
C.NH3:0.002 mol/L D.O2:0.00125mol/L
3.已知可逆反mA+nB xC在某一时刻的反应速率:V(A)=amol/(L·S) V(B)=b mol/(L·S) V(C)=cmol/(L·S),则x值为
( )
A.bc/n B.ac/m C.nc/b D.nc/a
4.在N2+3H22NH3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 mol/L,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 mol/L
则此一段时间是( )
A.1S B.2S C.0.44S D.1.33S
5.一定温度下,向VL的密闭容器中注入1molX (气)和3molY(气),发生如下反应:mX+3YnZ,一段时间后,容器中气体X,Y,Z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8mol,2.4mol,和0.4mol,则m和n值分别为
( )
A.m=2,n=1 B.m=1,n=3 C.m=1,n=2 D.m=3n=1
6.100ml6mol/L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Na2CO3固体 B.水 C.K2SO4溶液 D.KNO3溶液
7.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中哪些能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假定温度不变) (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He气使压强增大 D.减小压强使体积增大
8.将镁带投入盛放在敞口容器内的盐酸里,反应速率用产生的氢气的速率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 ②.镁带的表面积 ③.溶液的温度 ④.氢气的压强 ⑤.氯离子的浓度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
A.①④ B. 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
9.20℃将0.1mol/LNa2S2O3溶液10 ml与0.1mol/L H2SO410 ml混合,2时明显出现浑浊。已知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50℃时,同样的反应看到浑浊,需要的时间是( )
A.15S B.40S C.48S D.20S高二化学学案第10课时
——图象题的解法 孙源清
[目标]
掌握有关化学平衡图象题的分析方法思路。
[过程]
[知识规律]
在相同温度下,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压强越大,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增加。而生成物的浓度、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以及反应物的转化率都不一定增加或提高。
加催化剂,只能同倍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改变到达平衡所需时间,不影响化学平衡。
解答化学图象题的一般方法:
看清各坐标轴所代表的量的意义,弄清曲线所表示的是哪些量的关系。
弄清曲线上点的意义,特别是某些特殊点(如坐标轴的交点、几条曲线的交叉点,极值点,转折点等)
分析原则——“先拐先平,定一议二”
[例题]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R﹪ T1P2
M(g)+N(g)≒R(g)+2L,此反应
符合右图象,R﹪为R在平衡混合物 T2P2
中的百分含量,该反应是 [ ] T2P1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L是气体
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L是气体
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L是气体 t
D.正反应是放热反应,L是固体或液体
[体会]
[例题]下列各图中,表示2A(g)+B(g)≒2C(g)+Q这个可逆反应的是
[等效平衡]练习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下进行以下应:
H2(g)+Br2(g)≒2HBr(g).已知加入1molH2和2mol Br2(g)时,达到平衡后生成amol HBr(见表中已知项),在相同条件下,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对下列①--③的状态,填写表中的空白:
已知编号 起始状态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HBr的物质的量(mol)
H2 Br2 HBr
1 2 0 a
① 2 4 0
② 1 0.5a
③ m g(g≥2m)
在一个盛有催化剂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和
压强,进行以下反应:N2+3H2 2NH3。已知加入1molN2和4molH2时,达到平衡后生成a molNH3. 在相同温度、压强下,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对下列编号①~③的状态,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已知编号 起始状态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HBr的物质的量(mol)
N2 H2 NH3
1 4 0 a
① 1.5 6 0
② 1 0.5a
③ m g(g≥4m)
3. 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如下操作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 )
A. 恒T、P时,充入NH3 B. 恒T、V时,充入N2
C. 恒T、P时,充入Ne D. 恒T、V时,充入Ne高二化学学案第8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二) 孙源清
[思考]
1.一定温度下,压强对化学平衡如何影响?——“越压越小”
2.你能否画出合成氨的反应从开始至平衡,然后改变下列条件再至平衡的图象?
(1)增大N2的浓度 (2)增大体系的压强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观察]实验2-4,回答:
现象
反应方程式
[结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
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 的方向移动。
[说明]
催化剂:由于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的增加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但能改变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思考]
外界条件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质是对
的影响。若改变条件使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改变条件使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若改变条件使
平衡不移动。因此,在分析平衡移动时,一定要同反应速率的变化联系起来。
[总结]
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强调]
平衡移动原理适用于所有的动态平衡。
平衡移动原理适用于一个条件的改变。
勒夏特列原理可以理解为“增之减之”。
原理中的“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应理解为外界条件改变后,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消弱这种改变而不能抵消这种改变,即平衡移动只起一个微调作用。例如:
在定温度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2SO2+O2 2SO3(g)
已建立平衡,若充入一定的O2后建立新平衡。新平衡中O2的浓度
原平衡中O2的浓度。
即 。
再例如当2NO2(g)N2O4(g)反应达平衡后,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压缩混合气体体积,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
红棕色先变深后变浅最终颜色较深
红棕色先变浅后变深最终颜色较浅
红棕色先变浅后变深最终颜色较深
红棕色先变深后再变浅最终颜色较浅
[练习]
1.在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Q中,要使SO2的转化率和反应速率都增大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压强
C.增大压强 D.通入足量的纯氧
2.密闭容器中发生H2(g)+I2(g)2HI(g)+Q反应,能使混合物颜色加深的是( )
A. 升高温度 B. 增大氢气的浓度
C. 添加少量催化剂 D. 增大压强
3.对于任何一个可逆反应,同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是( )
①.催化剂 ②.浓度 ③.压强 ④.温度
A. 只有②③④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④ D .全部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二化学学案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一) 孙源清
[目 标]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了解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
3. 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 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5.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想象能力。
[重 点]
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2.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难 点]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原因。
[过 程]
(引言)阅读课本第1~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 进行。为什么?从哪几个方面理解?
2.学过的反应中找几个需要反应条件的例子,说出你对这些反应条件的理解。
阅读第3~4自然段.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化学反应速率
2.定量表示方法
3 .数学表达式
单位:
4.注意
(1)化学反应速率只能用单位时间内 的变化表示。
(2)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一段时间内的 ,无 值。
(3)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其意义相同.如反应aA+bB=====cC+dD,有如下关系:
(4)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
。
(5)不能用 或 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但可以换算。
[例 题]
1.反应 4NH3(g) +5O2(g)=== 4NO(g) +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汽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可表示为 [ ]
A.v(NH3)=0.010mol.L-1.S-1 B.v(O2)=0.0010 mol.L-1.S-1
C.v(NO)=0.0010 mol.L-1.S-1 D.v(H2O)=0.045 mol.L-1.S-1
2.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v(D)=0.4mol.L-1.S-1 B.v(C)=0.5 mol.L-1.S-1
C.v(B)=0.6 mol.L-1.S-1 D.v(A)=0.15 mol.L-1.S-1
[练 习]
1. 在2A+B≒3C+4D中,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最快的是(单位:
mol.L-1.S-1) [ ]
A. v(A)=0.5 B .v(B)=0.3 C. v(C)=0.8 D. v(D)=1.0
2.(MCE—2000)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 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单位:mol.L-1.min-1)[ ]
A.0.5 B.1 C.2 D.3
2. 在一个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装入0.5moLH2和0.1 molI2
(气),前3S内v(H2)=0.004 mol.L-1.S-1,则第三秒末时,H2的浓度为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二化学学案第7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一) 孙源清
[目 标]
1. 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 理解平衡移动原理。
[重 点]
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难 点]
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过 程]
[思考]
1. 能否实现图象(1)到(2)的变化?如果能,你认为如何实现?
3. 化学平衡如何保持?如何改变?
[阅读] P42第1、2自然段。回答:
什么是化学平衡的移动?
。
1.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观察[实验2-3],思考:
(1) 反应的现象是
。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离子方程式是
(3) 实验说明,增大任何一种反应物的浓度,都促使化学平
衡向 移动。其它实验也可证明,在达到平衡的反应里,减小任何一种生成物的浓度,平衡会向 移动;减小任何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平衡会向 移动。
[总结]: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 ;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
(4) 。
(5) 在红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Cl固体,颜色如何变化?
加入20mlKCl(aq)呢?
2.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阅读课本P43并观察表2-3,可以得出
[结论] 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
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
的方向移动。
[注意]
(1)对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没有变化的可逆反应,增大或减小压强都 。
(2) 物质或 物质的的体积,受压强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3)向平衡体系中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时,平衡是否移动,可分下列两种情况。
①当温度、体积不变时,如充入惰性气体,由于没有改变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则对正逆反应速率没有影响,平衡不会发生移动。②当温度、压强不变时,如充入惰性气体,由于充入后,为保持压强不变而使总体积变大,各组分浓度都减小,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向 方向移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高二化学学案第4课时
——化学平衡(一) 孙源清
[目 标]
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了解化学平衡常数。
[重 点]
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
[难 点]
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
[过 程]
[阅 读]课本P37第一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中的正反应、逆反应在 条件下, 进行。可逆反应能否进行到底? 。
2.合成氨的工业生产中,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
(二)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
2.化学平衡研究的问题
从以上对合成氨的反应分析,可以得出,化学平衡研究的问题是:
3.化学平衡状态:
阅读课本37页第二段,以蔗糖溶解为例,理解溶解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1).可逆反应情形如何?
以CO+H2O(g) CO2+H2为例
在一定条件下,将0.01mol CO和0.01 mol H2O(g)通入1L密闭容器中,开始反应,分析以下反应过程:
反应刚开始时,
反应物浓度 ,正反应速率 ;
生成物浓度 ,逆反应速率 。
反应进行中,
反应物浓度 ,正反应速率 ;
生成物浓度 ,逆反应速率 。
③.如果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化学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 。此时,化学反应进行到 限度, 和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混合物(简称反应混合物)就处于 ,简称 。
图象表示: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和 都仍在继续进行,只是由于在同一瞬间,正反应生成CO2和 H2分子数和逆反应所消耗的CO2和 H2分子数 ,即 相等,因此,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 。由此可见,化学平衡是一种 。
综上所述,化学平衡状态是指
。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动:
等:
定:
变: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二化学学案第5课时
——化学平衡(二) 于瑞芹
二、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例举反应 mA(g)+nB(g) pD(g)+ qD(g)
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 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
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质量分数一定
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④.总体积、总压力、总物质的量一定
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 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A同时生成m molA,即v正 =v逆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B同时消耗了p molC,则v正 =v逆
③.vA:vB:vC:vD=m:n:p:q, v正不一定等于v逆
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 molB,同时消耗了q molD,因均指v逆
压强 ①.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它条件一定)
②.若m+n=p+q,总压力一定(其它条件一定)
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 ①一定时,只有当m+np+q时
②一定,但m+n=p+q时
温度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其它不变)
体系的密度 密度一定
其它 如体系颜色不再变化等
练习1:
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2HIH2+I2(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1. 单位时间内生成的n molH2同时生成n molHI.
2. 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3. 百分组成HI﹪=I2﹪.
4. 反应速率v(H2)=v(I2)=1/2v(HI)时.
5. [HI]:[H2]:[I2]=2:1:1时.
6.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7.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8. 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9.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10. 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讨论在上述⑥~⑩的说法中能说明2NO2N2O4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三、等效平衡
在一定条件下(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只是开始加入情况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质量分数(体积、物质的量)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
(1) 定温(T)、定容(V)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1 对于一般可逆反应,在定T、V条件下,只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
2 在定T、V情况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
(2) 定温(T)、定压(P)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在T、P相同的条件下,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练习2:
1、在101kpa500℃下,将2molSO2和1mol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达平衡时,测得SO3的体积分数为91﹪ .若将2mol的SO3通入密闭容器中,仍在101kPa500℃下进行反应,达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又为多少呢?
2、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2molA和1mol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平衡时,c(C)=wmol/L。若在同一容器,保持上述温度,按下列配比进行反应,仍可使平衡时c(C)=wmol/L的是( )
A. 4molA+2molB. B. 3molC+1molD.
C. 2molA+1molB+3molC+1molD. D. 1molA+1/2molB.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二化学学案第8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二) 孙源清
[思考]
1.一定温度下,压强对化学平衡如何影响?——“越压越小”
2.你能否画出合成氨的反应从开始至平衡,然后改变下列条件再至平衡的图象?
(1)增大N2的浓度 (2)增大体系的压强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观察]实验2-4,回答:
(1) 现象
(2) 反应方程式
[结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
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 的方向移动。
[说明]
催化剂:由于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的增加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但能改变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思考]
外界条件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质是对
的影响。若改变条件使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改变条件使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若改变条件使
平衡不移动。因此,在分析平衡移动时,一定要同反应速率的变化联系起来。
[总结]
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强调]
1 平衡移动原理适用于所有的动态平衡。
2 平衡移动原理适用于一个条件的改变。
3 勒夏特列原理可以理解为“增之减之”。
4 原理中的“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应理解为外界条件改变后,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消弱这种改变而不能抵消这种改变,即平衡移动只起一个微调作用。例如:
在定温度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2SO2+O2 2SO3(g)
已建立平衡,若充入一定的O2后建立新平衡。新平衡中O2的浓度
原平衡中O2的浓度。
即 。
再例如当2NO2(g)N2O4(g)反应达平衡后,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压缩混合气体体积,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红棕色先变深后变浅最终颜色较深
B. 红棕色先变浅后变深最终颜色较浅
C. 红棕色先变浅后变深最终颜色较深
D. 红棕色先变深后再变浅最终颜色较浅
[练习]
1.在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Q中,要使SO2的转化率和反应速率都增大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压强
C.增大压强 D.通入足量的纯氧
2.密闭容器中发生H2(g)+I2(g)2HI(g)+Q反应,能使混合物颜色加深的是( )
A. 升高温度 B. 增大氢气的浓度
C. 添加少量催化剂 D. 增大压强
3.对于任何一个可逆反应,同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是( )
①.催化剂 ②.浓度 ③.压强 ④.温度
A. 只有②③④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④ D .全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二化学学案第6课时
——化学平衡(三) 孙源清
[思考]
1.在恒容恒温下进行N2+3H2 2NH3反应,如果下列各量不随时间变化,是否已达平衡状态?
(1)[NH3] (2)体系的压强
(3)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2.在恒容恒温下进行 H2+I2(g)2HI反应,如果下列各量不随时间变化,是否已达平衡状态?
(1)[HI] (2)体系的压强
(3)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五.化学平衡常数
1.平衡常数
对反应CO+H2O(g) CO2+H2实验:
设在4个1L的密闭容器里,分别通入不同物质的量的CO、H2O、CO2和H2,相同条件下都达化学平衡,测得数据如下:
观察下表并计算:
起始时各物质的浓度(mol·L-1)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mol·L-1) 平衡时c(CO2)·c(H2)c(CO)·c(H2O)
c(CO) c(H2O) c(CO2) c(H2) c(CO) c(H2O) c(CO2) c(H2)
0.01000.00250.010 0.01000.0300.030 00.0200.00750 00.0100.00750 0.00500.00670.00210.0025 0.00500.00670.02960.0225 0.00500.01330.00790.0075 0.00500.00330.00790.0075 ????
结论: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 开始,还是从
开始,又无论反应物起始浓度的大小,最后都能达到 。
这时生成物的浓度乘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乘积所得到的比是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通常用符号 表示。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nB(g) pC(g)+ qD(g),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2.平衡常数的应用
从K的大小,可以推断反应进行的 。K值越大,表示
,也就是
.
反之,K越小,
。
3. 平衡常数的特点
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并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但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练习:
1.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nB pC+qD在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B、 K越大,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越大
C、 C的起始浓度越大,K值越大
D、 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注意:
在使用平衡常数时,必须注意是在哪一温度下进行的可逆反应。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高二化学学案第9课时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孙源清
[目 标]
1.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2.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
[重 点]
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难 点]
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
[过 程]
[复习]
外界条件的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何影响?
实际生产中的反应,需要考虑那些方面的问题?
[讨论]
合成氨的反应有哪些特点?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讨论]
(1)要增大合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应采取那些方法?
(2)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应采取那些措施?
(3)(1)和(2)中方法的比较,说明什么?
[阅读]课本P48-49,然后总结:
合成氨所选择的条件是
压强
目前我国的合成氨厂一般采取的压强是
原因是
温度
实际生产中,合成氨反应一般选择在 的温度下进行。
原因是
催化剂
(1)加入催化剂的目的是
(2)合成氨工业中普遍使用的催化剂是
温度的选择与其是否有关?
此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前景
[自学]P51内容
[练习]
1.有平衡体系CO+2H2CH3OH(g)+Q,为了增加CH3OH的产量,工厂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A.高温、高压 B.适宜温度、高压、催化剂
C.低温、低压 D.低温、高压、催化剂
2.合成氨工厂常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密度来确定的N2转化率,某工厂测得合成塔中N2 、H2混合气体的密度为0.5536g/L(标况),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密度为0.693g/L。求该合成氨厂的转化率。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二化学学案第9课时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孙源清
[目 标]
1.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2.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
[重 点]
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难 点]
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
[过 程]
[复习]
1. 外界条件的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何影响?
2. 实际生产中的反应,需要考虑那些方面的问题?
[讨论]
合成氨的反应有哪些特点?
1.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讨论]
(1)要增大合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应采取那些方法?
(2)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应采取那些措施?
(3)(1)和(2)中方法的比较,说明什么?
[阅读]课本P48-49,然后总结:
合成氨所选择的条件是
1. 压强
目前我国的合成氨厂一般采取的压强是
原因是
2. 温度
实际生产中,合成氨反应一般选择在 的温度下进行。
原因是
3. 催化剂
(1)加入催化剂的目的是
(2)合成氨工业中普遍使用的催化剂是
温度的选择与其是否有关?
此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2. 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前景
[自学]P51内容
[练习]
1.有平衡体系CO+2H2CH3OH(g)+Q,为了增加CH3OH的产量,工厂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A.高温、高压 B.适宜温度、高压、催化剂
C.低温、低压 D.低温、高压、催化剂
2.合成氨工厂常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密度来确定的N2转化率,某工厂测得合成塔中N2 、H2混合气体的密度为0.5536g/L(标况),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密度为0.693g/L。求该合成氨厂的转化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高二化学学案第2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二) 孙源清
[思 考]
1.化学反应速率如何表示?
2.不同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否相同?同一化学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反应速率是否相同?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
内因
2.外界条件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观察[实验2-2]可以看出,加入1mol.L-1盐酸的试管中
,而在加入0.1 mol.L-1盐酸的试管中
。这说明
。
[结 论]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
,也就是
。这个过程是通过反应物分子(或离子)的 来实现。
是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 叫有效碰撞。
的分子叫活化分子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活化分子中所占的百分数是一定的,因此,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的总数成正比,也就是和反应物的 成正比,因此,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
[练 习]
1.把下列四种X的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2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 ml,此时X和盐酸缓和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20ml3mol.L-1 B.20ml2 mol.L-1
C.10ml4 mol.L-1 D.10ml2 mol.L-1
[注 意]
固体或纯液体量的增减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于气体来说,当温度一定时,一定量气体的体积与其所受的压强成 。所以,增大压强,就是增加单位体积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即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 。
减小压强, 也减小。
[注 意]
①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质是 的影响。
②对于参加反应的固体、液体或溶液,由于改变压强,对它们的浓度改变很小,可以认为压强与它们的反应速率无关。
[思 考]
1.改变压强的途径有A. ;B. ;
C. 。练习中不作特别说明时,增大压强即为减小气体体积。
试从浓度的观点解释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N2+3H2 ≒2NH3发生,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压缩容器的体积,则压强 ,反应速率 .若保持温度和容积都不变,向体系中充入Ne,则体系压强 ,反应速率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二化学学案第4课时
——化学平衡(一) 孙源清
[目 标]
1. 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2. 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3. 了解化学平衡常数。
[重 点]
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
[难 点]
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
[过 程]
[阅 读]课本P37第一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中的正反应、逆反应在 条件下, 进行。可逆反应能否进行到底? 。
2.合成氨的工业生产中,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
(二)
1. 化学平衡
1.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
2.化学平衡研究的问题
从以上对合成氨的反应分析,可以得出,化学平衡研究的问题是:
3.化学平衡状态:
阅读课本37页第二段,以蔗糖溶解为例,理解溶解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1).可逆反应情形如何?
以CO+H2O(g) CO2+H2为例
在一定条件下,将0.01mol CO和0.01 mol H2O(g)通入1L密闭容器中,开始反应,分析以下反应过程:
1. 反应刚开始时,
反应物浓度 ,正反应速率 ;
生成物浓度 ,逆反应速率 。
2. 反应进行中,
反应物浓度 ,正反应速率 ;
生成物浓度 ,逆反应速率 。
③.如果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化学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 。此时,化学反应进行到 限度, 和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混合物(简称反应混合物)就处于 ,简称 。
图象表示: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和 都仍在继续进行,只是由于在同一瞬间,正反应生成CO2和 H2分子数和逆反应所消耗的CO2和 H2分子数 ,即 相等,因此,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 。由此可见,化学平衡是一种 。
综上所述,化学平衡状态是指
。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动:
等:
定:
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高二化学学案第6课时
——化学平衡(三) 孙源清
[思考]
1.在恒容恒温下进行N2+3H2 2NH3反应,如果下列各量不随时间变化,是否已达平衡状态?
(1)[NH3] (2)体系的压强
(3)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2.在恒容恒温下进行 H2+I2(g)2HI反应,如果下列各量不随时间变化,是否已达平衡状态?
(1)[HI] (2)体系的压强
(3)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五.化学平衡常数
1.平衡常数
对反应CO+H2O(g) CO2+H2实验:
设在4个1L的密闭容器里,分别通入不同物质的量的CO、H2O、CO2和H2,相同条件下都达化学平衡,测得数据如下:
观察下表并计算:
起始时各物质的浓度(mol·L-1)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mol·L-1) 平衡时c(CO2)·c(H2)c(CO)·c(H2O)
c(CO) c(H2O) c(CO2) c(H2) c(CO) c(H2O) c(CO2) c(H2)
0.01000.00250.010 0.01000.0300.030 00.0200.00750 00.0100.00750 0.00500.00670.00210.0025 0.00500.00670.02960.0225 0.00500.01330.00790.0075 0.00500.00330.00790.0075 ????
结论: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 开始,还是从
开始,又无论反应物起始浓度的大小,最后都能达到 。
这时生成物的浓度乘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乘积所得到的比是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通常用符号 表示。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nB(g) pC(g)+ qD(g),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2.平衡常数的应用
从K的大小,可以推断反应进行的 。K值越大,表示
,也就是
.
反之,K越小,
。
3. 平衡常数的特点
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并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但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练习:
1.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nB pC+qD在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K越大,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越大
C的起始浓度越大,K值越大
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注意:
在使用平衡常数时,必须注意是在哪一温度下进行的可逆反应。高二化学学案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一) 孙源清
[目 标]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了解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
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想象能力。
[重 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难 点]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原因。
[过 程]
(引言)阅读课本第1~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 进行。为什么?从哪几个方面理解?
2.学过的反应中找几个需要反应条件的例子,说出你对这些反应条件的理解。
阅读第3~4自然段.
一.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
2.定量表示方法
3 .数学表达式
单位:
4.注意
(1)化学反应速率只能用单位时间内 的变化表示。
(2)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一段时间内的 ,无 值。
(3)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其意义相同.如反应aA+bB=====cC+dD,有如下关系:
(4)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
。
(5)不能用 或 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但可以换算。
[例 题]
1.反应 4NH3(g) +5O2(g)=== 4NO(g) +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汽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可表示为 [ ]
A.v(NH3)=0.010mol.L-1.S-1 B.v(O2)=0.0010 mol.L-1.S-1
C.v(NO)=0.0010 mol.L-1.S-1 D.v(H2O)=0.045 mol.L-1.S-1
2.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v(D)=0.4mol.L-1.S-1 B.v(C)=0.5 mol.L-1.S-1
C.v(B)=0.6 mol.L-1.S-1 D.v(A)=0.15 mol.L-1.S-1
[练 习]
在2A+B≒3C+4D中,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最快的是(单位:
mol.L-1.S-1) [ ]
A. v(A)=0.5 B .v(B)=0.3 C. v(C)=0.8 D. v(D)=1.0
2.(MCE—2000)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 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单位:mol.L-1.min-1)[ ]
A.0.5 B.1 C.2 D.3
在一个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装入0.5moLH2和0.1 molI2
(气),前3S内v(H2)=0.004 mol.L-1.S-1,则第三秒末时,H2的浓度为 。高二化学学案第7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一) 孙源清
[目 标]
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理解平衡移动原理。
[重 点]
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难 点]
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过 程]
[思考]
能否实现图象(1)到(2)的变化?如果能,你认为如何实现?
化学平衡如何保持?如何改变?
[阅读] P42第1、2自然段。回答:
什么是化学平衡的移动?
。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观察[实验2-3],思考:
反应的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说明,增大任何一种反应物的浓度,都促使化学平
衡向 移动。其它实验也可证明,在达到平衡的反应里,减小任何一种生成物的浓度,平衡会向 移动;减小任何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平衡会向 移动。
[总结]: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 ;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
。
在红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Cl固体,颜色如何变化?
加入20mlKCl(aq)呢?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阅读课本P43并观察表2-3,可以得出
[结论] 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
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
的方向移动。
[注意]
(1)对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没有变化的可逆反应,增大或减小压强都 。
(2) 物质或 物质的的体积,受压强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3)向平衡体系中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时,平衡是否移动,可分下列两种情况。
①当温度、体积不变时,如充入惰性气体,由于没有改变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则对正逆反应速率没有影响,平衡不会发生移动。②当温度、压强不变时,如充入惰性气体,由于充入后,为保持压强不变而使总体积变大,各组分浓度都减小,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向 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