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10-11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10-11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2-07 09:3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0-2011学年度日照市岚山区第二学期八年级阶段性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夜lán_____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meì____;时而歌唱,时而叹息。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 )(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璀璨 托泥带水 粗制烂造 黯然失色
B.真谛 盛气凌人 风云突变 心旷神怡
C.好歹 冥思瑕想 郁郁寡欢 油光可见
D.啤气 海誓山盟 翻来复去 不可名壮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随着政府打击力度的加大,各类犯罪案件如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揭露出来。
B.闻一多先生凭着目空一切的雄心壮志在探究华夏文化典籍的路上越走越远。
C.他以油嘴滑舌的口才在全班赢得了“铁嘴张”的雅号。
D.《敬畏自然》,顾名思义,就是告诫人们对自然要有敬重畏惧之心。
4.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正在进行,一位歌手登台摹唱,唱错了乐谱中后面的几节。音乐评论家微笑着即兴点评,表达得体又不乏幽默的一项是( )(2分)
A.你总体唱得不错,只是后几节错了。
B.你后几节唱错了,今后还要加强训练。
C.前几节唱得不错,可惜后几节你有所改编。
D.你前面唱得不错,如果后面也能保持就好了。
5.名著阅读(4分)
本学期要求我们阅读名著中的《名人传》,相信同学们都已读过,请回答:
(1)《名人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列举《名人传》所列举的名人及其同命运抗争的表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背诵默写:(8分)
①长风万里送秋雁,________________。(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② ________________,白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③行到水穷处,_______________。(王维《终南别业》)
④《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现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全词描写了江南农村__________(时令和时间)的景色,抒发了词人______________的心情。(2分)
2.词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你认为是准在说丰年呢 (至少答出两种说法)(2分)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足肤皲裂而不知 B.执策而临之 C.学而不思则罔 D.出淤泥而不染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烨然若神人;判若两人 B.腰白玉之环;腰缠万贯
C.右备容臭;臭气相投 D.主人日再食;再接再厉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①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②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4.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5.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①_________②_________(2分)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31分)
(一)(18分)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嬉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急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江南的雪具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美的 (4分)
2.从哪些描写中,你能看出“江南的雪”,“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 (4分)
3.第二、三段写孩子们的塑雪罗汉,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 (4分)
4.你怎样理解作者对雪罗汉的描写 它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5.朔方的雪“奋飞”“旋转”“升腾”,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2分)
(二)(13分)
我们家的大衣柜和茶几的面子都是用水曲柳做的,一道一道抛物线形的木纹如溪流荡漾流过,母亲总是爱惜地用软布顺着波纹的方向细细擦拭,像是怕搅乱了水流的方向。
而那一对太师椅,是用云楸木做的,深红色的扶手上,一团团云彩般的花纹。母亲总说这种云楸木木质最坚硬,是硬杂木,我总奇怪,那太师椅扶手是怎么弯成弯弯的月亮形状的呢 搬家的时候,旧家具们大半二十、三十地处理给了穿着军大衣在院子里游荡的那个人,当年我实在是不能体会母亲心中的不舍和痛。
迭部不愧是树多的地方,当我以文字为齿细细梳理记忆时,却发现大多与树有关。
我们烧最硬的青冈木,从山上砍来粗枝子,回家用锯子截成一节一节的。截面细细密密的环形纹路,一个圆完满地装在另一个圆里。有一天,被雨困在一个仿古的亭子里,亭子前是一个喷水池,雨一滴一滴落到水里,平空画了一个圆,一环环扩散开去,再滴,再画一个圆,与另一滴的圆边缘相交在一起,整个连成一片。与青冈木截面的木纹一样,规则的年轮如水波荡漾。一截截青冈木劈开,一顿饭两三根都烧不完,着时不像油松那样烟熏火燎,干干净净地燃出热烈的火焰。
其实,一个人就是一棵树,岁月在心里静静地画上一条纹路,如此而已。心底深积着粗粗的砂粒,树皮也粗粗封存着所有的情感,一抑一抑地推过,露出细腻的木纹,如同多年之后灯光下如水的记忆。不是月光,城里已经难得看到月亮了。
院子南面的六月菊憔悴着,屋后的墙有个豁口,墙面白灰大半剥落了。离墙四五尺远,长着黄褐的椿树,丹的火炬树,苍白的桦树,及其他的杂树,半光着打着颤,摇摇欲坠了。还有什么能在心里留下年轮般的纹呢 除了记忆。我倒是宁愿耐着心情,不厌地细数心底的纹路,一环一环地读去,听雨声问歇和突发,如母亲以手指轻触光滑流动的木纹。
一一节选自《散文》2005年第4期作者:王琰
1.“当年我实在是不能体会母亲心中的不舍和痛”,联系全文看,母亲为什么会有“不舍和痛”的感觉 (2分)
2.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不是月光,城里已经难得看到月亮了”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3分)
3.联系全文看,文章最后一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一个人就是一棵树”这句话的理解。(3分)
5.请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五、作文(50分)
根据下列一首诗歌的歌词提示,按要求作文。
我心中有个太阳,我心中有个月亮。
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我听到小鸽子的歌唱。
总有温暖的手牵着我,总有温柔的话送耳旁;
总有一个声音为我带路,总有一个呼唤飘在我心上。
我在爱的人间长大,长大的还有我的坚强。
只要我心中有个太阳,心灵就不会暗淡无光。
要求:请以“心中的太阳”为话题,结合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l 阑 寐 qiáo cuì 2.B 3.D 4.C
5.(1)罗曼·罗兰
(2)①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写山了《欢乐颂》;②米开朗琪罗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的杰作“大卫”、“摩西”和“圣母怜子”等;③列夫托尔斯泰一生写出了《战争与和平》等巨著,在生命最后时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6.略
二、1.复夜(同时扣住“夏”和“夜”两个元素即可)闲适(或:淡油、喜悦、欣慰、怡然自得)(2分。每空l分)
2.答案示例:①乡村纳凉的人们(村民);②词人(作者)与同伴;③夜行人;④蛙儿们(2分。两种说法各1分)
三、文言文阅读:
1.B,2.A,3.①到了住所(客舍),四肢(冻得)僵硬不能动弹。②我(求学时)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4.B
5.示例: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头悬梁,锥刺骨 闻鸡起舞
四、现代文阅读
(一)1.滋润美艳。作者使用比喻进行描绘,实写雪下各种花盛开的美好景色,虚写蝶飞蜂舞以此做衬托,表现了这种美。
2.“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的比喻,雪下各种花儿盛开的美好景色,对于蜂飞蝶舞景色的想象,都表现着青春的消息。
3.答案灵活:如“紫芽姜一般”从色彩方面描绘出了小手被冻的情态;“很洁白”、“很明艳”形象的描绘出了雪罗汉的洁净美好;“滋润”、“粘结”描绘出了江南的雪的质感;“目光灼灼”、“嘴唇通红”从神态和唇色方面形象的描绘出了雪罗汉的美好;“拍手,点头,嬉笑”形象生动的描绘山了孩子们的欢快。
4.作者笔下的雪罗汉是洁净美好可爱的,但它不长久。作者借以寄寓了“雪罗汉虽然美好但经不住打击”的思想和感情。
5.体现了“不屈服”、“抗争”“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1.家具伴随母亲生活了儿十年,凝结了母亲的情感,是母亲过去生活的见证。(意合即可)
2.强调作用,强调今日已非往昔,过去的美好难忘只能在记忆中出现。(意合即可)
3.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对过去生活的怀恋。(意合即可)
4.人成长所得的阅历、经验实际上就是岁月留在人心里的痕迹,心随年龄的增长不断的积累大小、深浅各不相同的纹路,这和树随时间推移增加年轮是一样的。(意合即可,但如果仅是照抄后面两句来回答,只给l分)
5.如:木纹(原标题),年轮,人·树,年轮般的纹
五、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