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下载】语文:第7单元同步练习(5份)(语文版七下)

文档属性

名称 【打包下载】语文:第7单元同步练习(5份)(语文版七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08 22:02:39

文档简介

《迢迢牵牛星》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暧暧(ài ài) 迢迢(tiáo tiáo) 呦呦(yōu yōu)
B.机杼(zhù) 羁鸟(jī) 阡陌(qiān mù)
C.擢升(zhuó) 吐哺(bǔ) 三匝(zhā)
D.衣衿(jīnɡ) 掇取(duō) 脉脉(mò mò)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盈盈 泣涕 朝露 羁鸟
B.俗韵 故渊 樊笼 忧思
C.沉吟 尘杂 吐哺 札札
D.守茁 嘉宾 皎皎 德泽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
3.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二)阅读《短歌行》,回答后面的问题。
6.说明诗中所用比喻的含义。
用“朝露”来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用“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7.说明诗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3题。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 甲 ),池鱼思( 乙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 丙 )深巷中,鸡( 丁 )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8.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少列适俗韵( )
A.韵味 B.音乐 C.情趣 D.风俗
(2)桃李罗堂前( )
A.排列 B.网罗 C.张罗 D.搜罗
(3)虚室有余闲( )
A.空地 B.空宅 C.闲暇 D.闲宅
9.在上文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词,其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密林 深渊 吠 鸣
B.旧林 故渊 吠 鸣
C.密林 故渊 叫 飞
D.旧林 深渊 吠 飞
10.下列对《归园田居》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尘网”,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B.“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C.“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D.“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11.对文中诗句理解不恰当的是: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天性本来就只喜爱田园、山林。韵,这里指性格、气质。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错误地落入官场的罗网里,一离开故园就是三十年(从陶渊明初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归男,实际是十三年。诗人这里有意夸大,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倦)。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留恋原来飞翔栖息过的树林,池中的鱼思念以往自由生活过的深潭。
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村南的野外开荒,我又能安守清贫回归故里。
12.对文中诗句理解不恰当的是:
A.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住宅周围土地有十余亩,草房有八九间。方,周围。四旁。
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繁茂的榆树,柳树遮蔽着草屋的后檐,桃树、李树整齐地排列在堂屋的前面。
C.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门外没有一点尘土杂物,干干净净,住在陈设简陋的屋子里觉得清闲。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长久关在樊笼里,如今终于又回到了大自然。
13.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用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14.课文默写填空。
(1)盈盈一水间, 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
(3)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4)__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5)久在樊笼里,___________________。 (6)周公吐哺, 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交流
15.你喜欢田园生活吗?如果喜欢,描绘一下你喜欢的田园生活。
真题演练
1.根据要求,分别写一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词语顺序可以不分先后,且字数在20到30字之间。要求思想健康,语意连贯。(4分)
  想象 雾 倾听
  (1)表现“欢快”: 。
  (2)表现“忧愁”: 。
思路解析:可以从“想象”入手,想出一段内容,然后把“雾”、“倾听”这两个词语组织到里面去。
答案:我们的想象也随着林中的雾气弥漫开来,虽然到处朦胧,我们依然能遥看瀑布,倾听泉声,品嗅百草……
倾听着泉水幽幽的哀吟,蒙着愁绪不结的雾气,你说,我们忧郁的心中怎能容下想像翅膀的翻腾?
[解析与答案]
1.答案:A(B.中“陌”应读“mò”;C.中“匝”应读“zā”;D.中“衿”应读“jīn”。)
2.答案:D(“茁”应为“拙”。)
3.答案:牛郎织女 夫妻分离
4.答案:泣涕零如雨
5.答案:动作 情态
6.答案:人生的短暂 贤才投主 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7.答案:诗末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宽大广博的政治胸怀,永不满足的求贤之心。作者以周公自比,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8.思路解析:(1)处BD是错误的,最准确的是C。(2)BCD放在句子中都不通。(3)C项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类,C项正确。
答案:(1)C (2)A (3)C
9.思路解析:甲、乙处用“旧林”、“故渊”,“旧”和“故”字更能体现出思想感情来。后两处用鸣叫的词语,狗用“吠”是最当的。
答案:B
10.思路解析:D项里的“社会制度”说法不确,这里比喻官场生活。
答案:D
11.思路解析:文中的“守拙”是“安守本分”的意思。
答案:D
12.思路解析:门外分析不当。
答案:C
13.思路解析:全诗是写诗人辞归隐、重返自然后的生活情景,并非从“进入官场”到“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答案:D
14.答案:(1)脉脉不得语 (2)少无适俗韵 (3)羁鸟恋旧林 (4)暧暧远人村 (5)复得返自然 (6)天下归心
15.答案:现在的青年,一般都不愿在农村生活,想尽一切办法挤入城市,这或许是社会的进步,或许是时代的产物。现在的青年是怎样看待田园生活的呢?通过这一练习,作一了解。强项令
范 晔
阅读下列文段做题: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
①将何以理天下 ②即以头击楹 ③宣悉以班诸吏 ④以宣尝为两千石
下面“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B。因格杀之 C.大言数主之失 D。帝令小黄门持之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古今义有何不同。
①使宣叩头谢主 古义: 今义:
②后特征为洛阳令 古义: 今义:
③妻子对泣 古义: 今义:
4.翻译下列句子。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枹鼓不鸣董少平。
宣悉以班诸吏。
5.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董宣不畏权贵,宁死不从?(用文中原话回答)
6.文中光武帝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7.在中国古代,“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有许多。请举出两个历史人物,并简要写出其事迹。
8.本文的作者_______,是南朝宋____家,字蔚宗。著有《 》,与《 》、《 》、《 》合称“四史”。
答案:
一.
1.①凭,靠 ②用 ③拿 ④因为 2.C
3.①古义:认错 今义:感谢,礼貌用语
②古义:特例征召 今义: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③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人的配偶
4.①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②没有人击鼓鸣冤的是董宣。
③董宣把它全部分发给手下的官吏。
5.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6.知人善任,英明懂大义的君主。
7.文天祥,岳飞等。 示例:①文天祥被俘,英勇不屈,誓死不降,光荣就义。②岳飞面对“莫须有”的罪名,不肯屈服,最后被杀害。
8.范晔 史学 后汉书 史记 汉书 三国志《列子》二则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列子》相传是战国 所著。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杞人(  ) 崩坠(  ) 躇步(  ) 衣缁(  ) 吠(  )
3.读课文,分别写出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杞人忧天:
杨布打狗: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废寝食: )
⑵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奈何: )
⑶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积块:      )
⑷衣素衣而出(衣(前一个): )
⑸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扑: )
⑹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使: )
5.杨布出了一趟门,回家后,他家的狗却不认识他了,这是为什么?
6.译句:
⑴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⑵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⑶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⑷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⑸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7.晓之者开导杞国人的话是否合乎科学?你如何评价?
8.“杞人忧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成语寓言故事,请再写一个寓言成语故事,说说其寓意。
第二部分:
(一)
虎求百兽而食之。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
⑴天帝使我长百兽(长: )
⑵吾为子先行(为: )
⑶虎求百兽而食之(求: )
⑷虎不知兽畏己而走(走: )
10.在原文中给这则寓言划分层次。
11.这则寓言故事比喻什么?将这则故事总结成一个成语。
12.标出下列句子的节奏。
⑴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
⑵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13.译句:
⑴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
⑵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二)
楚有祠(祠,祭祀)者,赐其舍人(舍人,贵族达官家里的门客)卮(卮,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且: )
⑵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亡: )
15.翻译: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16.用一句话写出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17.这个故事可用一个成语概括: 。
《列子二则》答案
1.列御寇 2.略 3.略 4.⑴睡不着觉⑵为什么⑶聚积在一起的土块⑷穿⑸打⑹假使 5.略 6.⑴又有一个担忧那个担忧(天地崩坠)的人,去开导他。⑵地是聚积在一起的土块,填充塞满四方,无处没有土块。⑶杨朱的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衣服出去。⑷你不要打了,你也像这样啊!⑸刚才假如你的狗白皮毛出去黑皮毛进来,难道你不会奇怪吗? 7.就现在的科学水平看,也不尽正确,但在当时他认为天地都是一种物质存在,也算是一种进步思想了。(意近即可,其他有见解的看法也行) 8.略 9.⑴做首领⑵替,给⑶寻找⑷逃跑 10.……得狐。|狐曰……与之行。|……畏狐也。 11.比喻倚仗别人的威势欺压人。狐假虎威 12.略 13.⑴你不敢吃我,天帝让我做百兽的首领。⑵虎不知道野兽是怕自己而逃跑,以为它们害怕狐狸。 14.⑴将要⑵失掉 15.蛇本来没有足,你怎么能给它画它呢? 16.讽刺那些不顾客观实际,自我卖弄,弄巧成拙的人。 17.画蛇添足《岳飞》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本文选自 ,作者      是     史学家。
2.注意下列字注音音:
姬(  ) 旰(  ) 刍(  ) 徇(  ) 掳(  ) 戍(  )
犒(  ) 猝(  ) 阙(  ) 蹙(  ) 恂(  )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⑴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事亲: )
⑵宁大将安乐时耶(宁: )
⑶课将士注坡跳壕(课: )
⑷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问劳: )
⑸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撼: )
⑹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恂恂: )
4.译句:
⑴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
⑵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
⑶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⑷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⑸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
5.读课文,说说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岳飞的品格?
⑴ ⑵

6.岳家军为什么能赢得“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声?
7.你知道关于岳飞的故事吗?
第二部分:
(一)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东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小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8.吴玠送美女给岳飞,岳飞说皇帝日夜操劳政事,大将难道有时间安乐享受吗?这说明岳飞有什么样的思想品质?
9.岳飞严以治军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表述。
10.岳飞善待自己的部下表现在哪些方面?用自己的话表述。
⑴ ⑵
⑶ ⑷
11.岳飞为什么能经常打胜仗,“所向克捷”?用文中原语回答。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原因?
12.朝廷要提升岳飞的官职,岳飞总是说:“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二)
身处逆境,发奋苦读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适,出嫁)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即临安,今之杭州),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曾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沃:浇)面,往往饘粥(饘,稠粥)不充,日昃(昃,日过中午渐渐向西方落下)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也。”
13、根据前一句和练习中的提示,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句子是什么?
1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或夜昏怠(   )
②辄以水沃面(   )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之南都(之: )
②或夜昏怠(或: )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先: )
16、下列句子的译文,只有两句是正确的,请选出来(    )
A、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
(范仲淹长大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很悲伤,哭泣着辞别了母亲,到临安去。)
B、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
(常常连稠一点的粥都吃不饱,太阳要落了才吃点饭。)
C、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终于精通六经,在天下慷慨得志。)
D、常自诵曰:“士当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常常自己高声说:“男子汉要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欢乐之后才欢乐。”)
17、下列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此文赞扬了范仲淹身处逆境、胸怀天下、发奋攻读的精神。
B、此文记述了范仲淹出身寒微、生活贫苦、刻苦攻读的事迹。
C、此文介绍了范仲淹幼年而孤、母亲再适、发奋读书的情形。
D、此文用范仲淹的事迹告诫人们,只有身处逆境,才有所作为。
《岳飞》答案
1.《续资治通鉴 宋纪》;毕沅;清代 2.略 3.⑴侍奉父母⑵难道⑶督促⑷慰问犒劳⑸动,摇动⑹谦和的样子 4.⑴皇上整天勤于政事,做大将的难道有安乐的时候吗?⑵军队每次休整,督促将士从斜坡上跑下跳过壕沟,都是穿重铠甲来练习。⑶士兵中有拿了老百姓一缕麻来捆饲草的,便立即斩首示众。⑷有颁赏犒劳的钱财物品,都分给军士官吏,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⑸每当调运军粮,一定会皱着眉头说:“东南方老百姓的供给力量已经枯竭了。” 5.略 6.略 7.略 8.这说明岳飞有以国事为己任的思想品质。 9.岳飞严以治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严格训练,休整时也不放松,要求穿上重甲训练;二是纪律严明,不拿老百姓的一草一木。 10.士兵有病,他亲自为士兵调药;将士远离戍边,岳飞的妻子亲自到将士家慰劳;若有死于戍边的,就抚养他们的孤儿;有了颁赏的犒劳之物,就分给军士官吏。 11.“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用兵要讲究仁、信、智、勇、严。 12.这句话表现出岳飞不居功的思想品质。 13.后天下之乐而乐。 14.略 15.①往,到②有时③在……之前 16.AB 17.A《包拯》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本文选自 ,作者    是    史学家。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鬻之(  ) 遗权贵(  ) 涿州(  ) 敛手(  ) 惮之(  )
嫉恶(  ) 阎罗(  ) 大茔(  ) 恕(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第归,杀而鬻之(第: 鬻: )
⑵前守缘贡率数十倍以遗权贵(遗: )
⑶拯命制者才足贡数(才: )
⑷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黄河清: )
⑸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造: )
⑹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大茔: )
4.把下面的话译成白话文,并谈谈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意思:
理解:
5.译句:
⑴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⑶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
⑷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6.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你知道他的哪些事?你还知道历史上有哪些清官?
第二部分:
(一)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7.解释下列词语:
⑴拯立朝刚毅(立朝: )
⑵贵戚宦官为之敛手(敛手: )
⑶平居无私书(私书: )
⑷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布衣: )
8.文中写“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京师为之语曰……”意在说明什么?
9.第一段写有关包拯哪些方面的表现和事情,用简洁的话表述出来。
10.第二段中表现包拯不屈从苟同、不结党营私的句子是 ;表现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 。
11.你觉得现在为官要学习包拯的哪些精神?
(二)
哀溺文
永(永:即永州)之氓(氓:民,百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湘水:即湖南境内的湘江)。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货:这里指钱)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柳河东集》)
12、柳宗元,字     ,    代散文家,他与同时代的另一位散文家     并称。
1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永之氓咸善游(咸: )
⑵中济,船破,皆游(济: )
⑶曰:“何不去之?”(去: )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⑵汝愚之甚。
15、本文刻画了一个守财奴的形象,文中主要运用了     、     的描写方法。
16、请你谈谈文中永之氓溺死的原因。从中你受到何种启示。
《包拯》答案
1.《宋史 包拯传》;脱脱;元代 2.略 3.⑴但,只管;卖⑵赠送⑶仅仅,刚好⑷黄河水清,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⑸到,往⑹指家族墓地 4.略 5.⑴为什么割了(他的)牛舌反而又状告他?⑵包拯命令制造的人只做够进贡的数量,年终回家不带一块砚池。⑶涿州也曾经开过大门,刺探边疆军情不一定要开便门吧?⑷征召代理掌管开封府,升任右司郎中。 6.略 7.⑴在朝廷⑵收敛手脚⑶私人信件⑷平民 8.意在说明包拯“立朝刚毅”,为官清正的名声广为传诵。 9.其一是“立朝刚毅”,为官清正,使官宦们害怕,老百姓广为传诵;其二是改革旧制,使老百姓容易从正门直接告状伸冤。 10.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11.言之成理即可。 12.子厚;唐;韩柳 13.⑴全,都⑵渡⑶除去,抛弃 14.⑴有五六个人乘一小船横渡湘水。⑵你太愚蠢了。 15.语言、动作 16.原因:过分看重钱财。启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