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7.1.10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3分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7.1.10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3分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29 15:12:00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1、小明从家出发到学校,以4千米/小时的速度前进,但一会儿他发现书包忘在家中,以5千米/小时赶回家,为了不迟到,他不得不再以7千米/小时的速度奔向学校,下列图(  )正确表示出他上学的情况.
A
B
D
C
C
9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练一练1、乌龟和兔子比赛谁跑得快,领先的兔子途中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是乌龟还是先到了终点……下面的图(
)描述了上述故事中的情节。
C
10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练一练2、张叔叔和汪叔叔两家自驾车去游玩。两辆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走到路口时,张叔叔的车刚刚驶过,红灯亮起,汪叔叔只能停下来。绿灯亮起时汪叔叔继续前行追赶张叔叔,结果汪叔叔比张叔叔提前到达目的地。与上述描述吻合的图是(
)(加粗的是张叔叔车)。
A
11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练一练3、晚饭后,爸爸去洗澡,热水器里装有250升水,他洗了6分,用了一半的水,然后停止洗澡,6分后,小明去洗澡,他也用了6分,把热水器内的水用完.下面(?
)幅图描述了热水器内水的体积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C
A.
B
A
B
C
12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2、下表是世界卫生组织计算标准体重的方法以及体重评价标准.标准体重计算方法(单位:身高为厘米,体重为千克)
男性:(身高-80)×70%=标准体重
女性:(身高-70)×60%=标准体重
吴昕的爸爸身高180厘米,体重82千克。
他的体重属于评价标准中的哪个等级?
先计算再判断。
A.
B
评价指标
等级
低于标准体重20%以下
消瘦
低于标准体重11%~20%
偏瘦
低于或高于标准体重10%以内
正常
高于标准体重11%~20%
偏胖
高于标准体重20%以上
肥胖
标准体重:(180-80)X70%=70(千克)
(82-70)÷70
=12÷70
≈0.171
=17.1%
11%<17.1%<20%(偏胖)
答:他的体重属于评价标准中的偏胖等级。
13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练一练4、参照下面的标准,通过计算说明小明的体重处于何种状态。
小明今年12岁,体重40千克。
A.
标准体重:12X2+8=32(千克)
(40-32)÷32
=8÷32
=0.25
=25%
20%<25%<30%(轻度肥胖)
答:他的体重属于轻度肥胖。
少年儿童(7岁~16岁)
体重(千克)分类标准标准
标准体重=年龄×2
+
8
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

30%
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30%

50%
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
?
14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018年2月29日????????????????

“叮铃铃、…”闹钟准时在七时响起了,我赶紧从2cm长的床上爬起来,因为我今天要和同学们一起去进行一项社会调查.当我用20分的时间将自己收拾干净走出自己那间大约15平方千米的房间时,妈妈已经为我准备好了香喷喷的早点.我匆匆忙忙地拿起一块150千克的面包和一杯可乐就出了门,我必须在8时前赶到学校,第一次当组长可不能让组员等我,更不能迟到.我们这次社会调查有两个组,都从学校出发,甲组是沿东偏北45°的方向到距离学校6千米远的“明远化工厂”进行调查,乙组是沿西偏北30°的方向顺街道调查,最后到达距离学校3千米的“惠民小区”.8时整,我们两个小组同时从学校出发了.我带着乙组的同学们沿着街道先后调查了书店、儿童公园、商场,每个地方大约调查10分左右,10:05我们到达了“惠民小区”,这时甲组已经于45分前到达了“明远化工厂”.11时,我们两个组都结束了调查活动开始返回,并约定在12时整同时到达学校.…
(1)上面的材料中,有四处数学知识错误,请你找出来.
错误一:
错误二:
错误三:
错误四:
A.
15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甲组是沿东偏北45°的方向到距离学校6千米远的“明远化工厂”进行调查,乙组是沿西偏北30°的方向顺街道调查,最后到达距离学校3千米的“惠民小区”
在如图中分别标出甲、乙两个组调查的目的地的大致位置。(比例尺
1∶100000)
A.
16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8时整,我们两个小组同时从学校出发了.我带着乙组的同学们沿着街道先后调查了书店、儿童公园、商场,每个地方大约调查10分左右,10:05我们到达了“惠民小区”,这时甲组已经于45分前到达了“明远化工厂”.11时,我们两个组都结束了调查活动开始返回,并约定在12时整同时到达学校.…
A.
(3)下面的图(
)能大致反映出乙组整个调查过程中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C
17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018年2月29日????????????????

“叮铃铃、…”闹钟准时在七时响起了,我赶紧从2cm长的床上爬起来,因为我今天要和同学们一起去进行一项社会调查.当我用20分的时间将自己收拾干净走出自己那间大约15平方千米的房间时,妈妈已经为我准备好了香喷喷的早点.我匆匆忙忙地拿起一块150千克的面包和一杯可乐就出了门,我必须在8时前赶到学校,第一次当组长可不能让组员等我,更不能迟到.我们这次社会调查有两个组,都从学校出发,甲组是沿东偏北45°的方向到距离学校6千米远的“明远化工厂”进行调查,乙组是沿西偏北30°的方向顺街道调查,最后到达距离学校3千米的“惠民小区”.8时整,我们两个小组同时从学校出发了.我带着乙组的同学们沿着街道先后调查了书店、儿童公园、商场,每个地方大约调查10分左右,10:05我们到达了“惠民小区”,这时甲组已经于45分前到达了“明远化工厂”.11时,我们两个组都结束了调查活动开始返回,并约定在12时整同时到达学校.…
(4)甲组同学从学校出发到“明远化工厂”的过程中,平均每分走多少米?
(5)在返回时甲组平均每分要比乙组多走多少米?
A.
18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练一练5、下表是《道路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
A.
(110-80)÷80
=30÷80
=0.375
=37.5%(记6分)
答:他将受到扣6分的处罚。
王叔叔以110千米/时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前方出现限速80千米的标示.如果李叔叔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行驶,他将受到扣几分的处罚?
19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练一练6、有一种小瓶装消毒液净重50克,小明妈妈买回8千克瓜果,现需将这些生吃的瓜果进行消毒,取出10克消毒液需要加水多少千克?
A.
10÷1×500=5000(克)
5000克=5千克
答:10克消毒液需要加水5千克。
消毒液参考值:(漂洗,浸泡时间5-6分钟)
①瓜果,餐具,厨房用品:1∶500
②衣物,物体表面:1∶300
解:设10克消毒液需要加水X克
10∶X=1∶500
X=5000
5000克=5千克
答:10克消毒液需要加水5千克。
20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练一练7、如今网络团购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淘气的爸爸妈妈准备星期天带他去吃火锅,妈妈说她在网上发现团购代金券了,59元一张,可抵100元消费,每桌限用两张,不足部分用现金补齐;爸爸打电话订座时服务员告诉他可以享受消费七折优惠,聪明的你替淘气算一算,若一家三口吃火锅人均消费预计为80元,上述哪种消费方式更优惠?通过计算说明.
A.
80×3=240(元)
团购:100-59=41(元)
240÷200=2(张)
0÷1×500=5000(克)
5000克=5千克
答:10克消毒液需要加水5千克。
解:设10克消毒液需要加水X克
10∶X=1∶500
X=5000
5000克=5千克
答:10克消毒液需要加水5千克。(共28张PPT)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
鸽巢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使学生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
2、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通过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小组合作

每小组拿出3支铅笔和2个口缸,仔细观察,看看可以怎么放?有几种摆法?并作好记录。
提示:记录时可以画小棒表示,
也可以用数字表示。
把4枝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一定会出现什么情况?
猜猜摆摆
总有一个笔筒里
至少放进2枝铅笔
通过刚才的操作,你能发现什么?
“总有”是什么意思?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一定有。
“至少”有2枝什么意思?
就是不能少于2枝。
把4枝笔放进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笔。这是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发现的这个结论。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最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结论呢?
把4枝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为什么?
我知道
4÷3=1……1
1+1=2
4÷3=1(个)……1(个)
这样分实际上是在怎样分?
怎样列式?
(平均分)
像上面的这些问题称为“鸽巢问题”,也叫“抽屉原理”。在这里4枝铅笔就是要分放的物体,就相当于4只“鸽子”,3个笔筒就相当于3个“鸽巢”或“抽屉”,把此问题用“鸽巢问题”的语言描述就是把4
只鸽子放进3
个鸽笼里,总有一个鸽笼里至少有2
只鸽子。
“鸽巢问题”又称“抽屉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鸽巢问题”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应用这一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5只鸽子飞进4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
)只鸽子,为什么?
举一反三
想:每个鸽笼飞进1只鸽子,最多飞进3只鸽子,剩下的1只鸽子不论怎么飞,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2只鸽子
2
6只鸽子飞回5个鸽舍,至少有2只鸽子飞回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6÷5=1……1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在13名同学中,至少有2名同学的生日是在同一个月。这是为什么?
挑战一
把5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2本书。这是为什么?
5÷3=1……2
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多少本书?为什么?
7÷3=2……1
挑战二
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多少本书?为什么?
8÷3=2……2
挑战三
8只鸽子飞回3个鸽舍,至少有(
)只鸽子飞回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8÷3=2……2
鸽子又来了
把11个苹果放进4个盘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盘子里至少放进多少个苹果,这是为什么?
11÷4=2……3
把14只小兔子关在4个笼子里,至少有(
)只小兔子要关在同一个笼子里。
4
兔子来了
至少数=商数+1




整除时
至少数=商数
物体数÷鸽笼数
2、一幅扑克牌,拿走大、小王后还剩52张牌,在其中任意抽出5张牌,至少有(
)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的。
1、5朵花插在2个花瓶中,不管怎么插,总有一个花瓶至少插(
2
)朵。
4、把100枝铅笔放进97个文具盒里,至少有(
)只铅笔要放进同一个文具盒里。
3、把15个球放进4个箱子里,至少有(
)个球要放进同一个箱子里。
闯关我最棒
4
3
2
1
2、一幅扑克牌,拿走大、小王后还剩52张牌,在其中任意抽出5张牌,至少有(
)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的。
1、5朵花插在2个花瓶中,不管怎么插,总有一个花瓶至少插(
)朵花。
4、把100枝铅笔放进97个文具盒里,至少有(
)只铅笔要放进同一个文具盒里。
3、把15个球放进4个箱子里,至少有(
)个球要放进同一个箱子里。
闯关我最棒
2
3
4
3
2、一幅扑克牌,拿走大、小王后,还剩52张牌,在其中任意抽出5张牌,至少有(
)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的。
1、5朵花插在2个花瓶中,不管怎么插,总有一个花瓶至少插(
)朵。
4、把100枝铅笔放进97个文具盒里,至少有(
)只铅笔要放进同一个文具盒里。
3、把15个球放进4个箱子里,至少有(
)个球要放进同一个箱子里。
闯关我最棒
1
3
4
2
2、一幅扑克牌,拿走大、小王后还剩52张牌,在其中任意抽出5张牌,至少有(
)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的。
1、5朵花插在2个花瓶中,不管怎么插,总有一个花瓶至少插(
)朵。
4、把100枝铅笔放进97个文具盒里,至少有(
)只铅笔要放进同一个文具盒里。
3、把15个球放进4个箱子里,至少有(
)个球要放进同一个箱子里。
闯关我最棒
1
2
4
4
2、一幅扑克牌,拿走大、小王后还剩52张牌,在其中任意抽出5张牌,至少有(
)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的。
1、5朵花插在2个花瓶中,不管怎么插,总有一个花瓶至少插(
)朵。
4、把100枝铅笔放进97个文具盒里,至少有(
)只铅笔要放进同一个文具盒里。
3、把15个球放进4个箱子里,至少有(
)个球要放进同一个箱子里。
闯关我最棒
1
2
3
2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堂小结
留心观察+细心思考=伟大发现(共13张PPT)
解决问题的策略
阅读资料
鸡兔同笼和韩信点兵、李白买酒被称为我国古代三大趣题,它被记载于《孙子算经》一书中,距今已有1500多年。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zhì
这道题的意思就是: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你能解决这个有趣的鸡兔同笼的问题吗?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东川寄宿制小学
王德凤
例1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
???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列表法
假设法
列方程
方法四
画图法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例1
2×8=16(只)
26-16=10(只)
假设法:
10÷2=5(只)
8-5=3(只)
答:鸡有3只,兔有5只。
兔子:
小鸡: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例1
答:鸡有3只,兔有5只。
假设法:
8×4=32(只)
32-26=6(只)
6÷2=3(只)
8-3=5(只)
兔子:
小鸡: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例1
鸡/只
兔/只
脚/只
8
0
16
7
1
18
6
5
列表法: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例1
鸡/只
兔/只
脚/只
8
0
16
7
1
18
6
2
20
5
3
22
4
4
24
3
5
26
2
6
28
1
7
30
0
8
32
答:鸡有3只,兔有5只。
列表法:
例1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解:设兔有X只,那么鸡有(8-X)只。
鸡兔共有26只脚,就是:
4X+2(8-X)=26
4X+16-2X=26
2X+16=26
2X+16-16=26-16
2X÷2=10÷2
X=5
8-5=3(只)
答:鸡有3只,兔有5只。
你会吗?
本课小结: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经历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停车场里一共有100辆普通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一共回收废旧轮胎215条。停车场里普通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各多少辆?
走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