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阿长与《山海经》》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阿长与《山海经》》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9 18:4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9、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导入新课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这个人是谁呢?
9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3、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人性美。
学习目标
1、识记生字词,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分析长妈妈的人物形象,把握详略得当和欲扬先抑的手法。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著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包括《藤野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等回忆性散文。
了解作者

(置)
(投)掷
(肚)脐





竿



























zhì
tóu
zhì
chuāng



zēng



zhèn
sǒng
jié
wèn
biàn
zi


shū
zhāi
zhú
gān

fěi
xiōng

āi
dào



zhuō
shǒu
guǎ
fán
suǒ




一、初读课文
整体把握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
重点写的是什么?
1.有切切察察的毛病
3.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
4.她有很多的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5.讲“长毛”的故事
6.谋害隐鼠
7.买《山海经》
略写
详写
表现中心的需要
2.对我管束很严,
喜欢告状
一、(1-2)介绍阿长的身份及名字,暗示阿长卑微的社会地位。
二、(3-18)写长妈妈令“我”讨厌和尊敬的几个事例。
三、(19-31)记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抒发“我”对阿长的尊敬、感激、怀念之情,升华主题。
再读课文,讨论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应该如何概括?
二、再读课文
梳理情节:
新的敬意
热爱、关心
孩子
为“我”买
《山海经》
特别的敬意
无知、淳朴
讲“长毛”
的故事
不耐烦
善良、真诚
令人厌烦
的规矩
粗俗、
不拘小节
摆成“大”字
的睡相
欲扬先抑
不大佩服
饶舌多事
切切察察
的毛病
写作手法
感情变化
人物性格

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有层次,收到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
三、分析人物,明细手法
为什么鲁迅先生不给我们塑造一个完美的长妈妈的形象?
讨论质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描写较为复杂的人物性格,应避免将人物简单化、绝对化,这种“不虚美”“不隐恶”,写出来的人物更让人信服,更真实,真实才感人。
精读买《山海经》部分,即19~27段,在这部分中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请复述买书的原因、经过、结果。
四、精读课文
重点探究: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
《山海经》全书18篇,大致可分为《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分。其中保存了许多神话故事,诸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
《山海经》是什么书?
四、精读课文
重点探究:
《山海经》其他插图
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乌梅二枚煮之则死,食之可却邪病。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三足神鸟
《山海经》其他插图
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句曰九凤。
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精读买《山海经》部分,即19~28段,在这部分中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请复述买书的原因、经过、结果。
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听说,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四、精读课文
重点探究: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伟大的神力”在文中两次出现。联系上下文,分别说说它们的含义。
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五、精读课文
重点探究:
“伟大的神力”在文中两次出现。联系上下文,分别说说它们的含义。
两处“伟大的神力”指代对象以及感彩不同。
第一处指攻城时抵挡大炮的神力。“伟大的神力”包含着荒诞和调侃的意味,表现阿长的无知可笑,为后文阿长出人意料地买来《山海经》埋下伏笔。
第二处指没有文化的阿长竟然帮“我”买来朝思暮想的《山海经》,而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伟大的神力”虽带夸张,却是作者以孩童口吻发出的最热烈、最真诚的赞美。
五、精读课文
重点探究:
结合上下文,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
五、品读词句
感悟真情
“谋死”“憎恶”大词小用,夸张地体现儿童心理,表达了“我”对阿长的不满和愤怒。
1.但到憎恶她的时候,
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2.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
夸张的修辞生动体现了儿童的天真心理,也包含着成年的“我”在写作时流露的对阿长迷信的调侃。
3.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阿长所说的“脱下裤子”的战法和功效,是童年的“我”所惊叹的,所以是真的认为“情有可原”。
从“成年的我”角度来看,不免有滑稽之感。用“当然”“倒”这样的词语来表示调侃的语气,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不是真的认为“情有可原”。
抒情。抒发了作者永恒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凝聚着“我”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了“我”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
4.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通过记叙了阿长和鲁迅童年时生活中的几件事,
生动地刻画了长妈妈的形象,
赞颂了劳动人民淳朴、
宽厚、
善良、
热情的品质,
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对长妈妈深深的怀念之情

表现了童年时鲁迅内心
文章运用了详略结合和先抑后扬的写法,
五、总结
真挚的情感、朴实的文笔令人难忘!
愿《阿长与〈山海经〉》这朵慈爱之花的芳香永远飘荡在我们的心底!
作业:
1.识记生字词
2.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呢?你怎样看待他(她)?请写一篇随笔,来展示他(她)的形象。200字左右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