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交流·讨论》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表达交流·讨论》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9 15:1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表达交流·讨论》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参考了网络媒体等不少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导入课题
有一档窦文涛主持的栏目《圆桌派》,有了解的同学么?
明确:这是一档交流、讨论的综艺节目。因为围绕圆桌的形式新颖,而且经常关注热门话题,因而受大家欢迎。
二、技法指津
1.什么是讨论?讨论有什么作用?
讨论是人们围绕某个话题各自发表意见的一种平等交流的方式。
通过讨论,可以提高认识,加深理解;开阔思路,集思广益;消除矛盾,协调关系……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讨论是同学们并不陌生的口语交际形式,那么,讨论需要做哪些准备?
展开讨论首先要弄清楚“讨论什么”,提出的问题应切合实际而且富有价值,具体明确,针对性强。
其次要搞明白“为什么讨论”,即讨论要收到怎样的效果,达到怎样的目的。
讨论需要布置环境,需要明确参加讨论的人员和讨论的时间,准备讨论的议题以及材料。
3.?开展有效的讨论,应该如何布置讨论环境?请为不同类型的讨论,安排座位形式。
圆桌讨论,围坐的方式;
长方形桌子,讨论双方分列两旁;
椭圆形的桌子,讨论双方分列两旁。
小结:讨论解决哪类问题,就会采用适合的就坐方式,这样有利于讨论的有效进行。
4.讨论的规则:开展讨论有哪些规则和基本要求?
⑴学会倾听
在讨论会上,发言的往往不止一个人,每个人的发言也往往不止一次,而发言的内容又往往千差万别、千姿百态。我们首先要去做的,是“听”的练习,听别人发言的观点、内容,一时“听”不下来,可以用笔记。长此以往,自然会形成一种听记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把众人的发言进行综合归类,然后再分析比较,最后去弄清正误,发表自己的看法。
⑵以理服人
发言既要做到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论据充分,也要做到文明得体,不随意打断他人的发言,不强词夺理,不盛气凌人。
⑶不能太“火药味”
“讨论”一般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商讨”,一是“争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和“争辩”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讨论会一般不能“火药味”太浓。讨论的会场应是和谐的,发言的语气应是委婉亲切的,语调应是力求柔和的,用语要得体,语态要大方。不能只顾着自己论战,对别人的意见毫不在意,甚至都不让别人有说话的机会。讨论的氛围要求做到“平和得体”,其中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先要尊重别人。
⑷巧妙小结
组织者或主持人在讨论结束时要做好小结。精彩的讨论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大大增强讨论的效果,还能给人一种回味。小结语言或用简短的排比句概括特点,或用热烈的抒情鼓舞其行动,或用真切的感受激发其共鸣,或用生动的故事启发其联想,或用准确的表述强调其要求,或用深刻地问题引导其思索……
三、实战练习
1.活动方案: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从心底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教师组织一个专题讨论会。
⑴研讨主题:劳动光荣。主题集中,但话题丰富。
⑵研讨话题:劳动的崇高与美丽。
⑶准备工作:
①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任命各小组的组长。
②各小组有10分钟的准备时间。
③10分钟后,各小组派一两个代表发言。
④主持人进行总结。
2.发言参考资料:
劳动的青春最美丽
青春是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青春是抒写诗情画意的篇章,每个人有不同的青春靓色,但我觉得劳动的青春最为美丽!
大家知道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劳动息息相关。希腊盲诗人荷马说:“劳动是人类的命运。”也就是说人类的一切都离不开劳动。
劳动能创造人类财富。试想想你生活的所需,哪一样不是劳动所得?一粥一饭,是农民躬耕田畴的果实;一丝一缕,是工人辛勤劳作所得。你住的房子,用的物品都是劳动创造的。没有劳动,何来享用的财富。可现实中,总有一些人不理解劳动,你问他吃的粮食是哪儿来的?他会大言不惭地说:“粮店里买的!”甚至还有一些人不愿意劳动,鄙视劳动。
可劳动能净化人的灵魂。这让人想起了东汉时有一位叫陈蕃的人,他学问渊博,胸怀大志,可他的屋子秽物满地,别人说他,他却分辩说:“大丈夫应扫天下,为什么在意扫一间房子呢?”客人一针见血地批评道:“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是啊!连手边事都不愿做,做不好,你怎么能做大事呢?其实这里还不仅是扫地这样一件小事,而是有关修身修心的事。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尘未除何以净心灵?劳动是能净化心灵的。有位名人说,若一个人心灵有了尘垢,唯一擦拭的方式就是劳动。明朝朱伯庐的《治家格言》的开篇语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也就是说要求儿孙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劳动”,其实就是修一颗“民生在勤,有勤不匮”的本心。
劳动还能创造辉煌。中华民族有一个热爱劳动的优秀传统。劳动模范杨善洲,劳动二十年,让千亩荒山披上了绿装;黄大发带领人民群众靠劳动的双手,历经30余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达9400米的“生命渠”;王锐旭,兼职猫创始人,他发扬艰苦劳动的精神,为中国劳动力市场贡献青春力量;还有航天事业的追梦人,通过艰苦劳动,给我们带来了一次次惊喜……让人不得不感慨习主
??席的话:“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这话说得多好哇!可我还要说劳动者最幸福。当你拖着疲惫的劳动身躯,坐下歇息时,你幸福感会特别强烈;当你看着你劳动的成果熠熠闪光的时候,你幸福感会油然而生;当你心情抑郁的时候,你将自己投身于劳作之中,幸福就会挤走烦恼……难怪李大钊说:“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劳动,应是人生最亲密的动词!劳动,应是人类最珍惜的伴侣!老师们,同学们!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人民的劳动汗水与智慧。新中国70年的辉煌,也正是各个岗位上的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去默默无闻的辛勤付出。让我们复兴中学人从现在起,从我做起,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吧!因为奋斗的青春最光荣,劳动的青春最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