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4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2-07 12:3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 15 课
汉武帝推进
大一统格局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
汉高祖
汉武帝统治时期,
国势最为昌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是怎样加强
中央集权统治?
削弱封国势力,颁布“推恩令”
强化监察制度
董仲舒
含 义:
提出者:
罢黜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结 果:
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
正统思想
评 价:
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了政治上大
一统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中央
集权封建国家的巩固。但儒家思
想独尊的局面,禁锢了人们的头
脑,实际上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一
种表现。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主张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综合了先秦各家思想,对儒家学说进行改造和阐发,创立了神学化的儒家体系。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玉2498片,金线1100克)
原 因:
诸侯王势力膨胀,严重威胁皇权
提出者:
主父偃
内 容:
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
必须在王国内将封地再分封给其他
子弟为侯,由皇帝定封号。
作 用:
削弱了王国的势力,解决了王国问题,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了
中央王朝的统治
削弱封国势力,颁布“推恩令”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
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
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还
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
其他的子弟,皇帝封他们为候,
新封的候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
管理。
皇帝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中央统辖的郡
中央统辖的郡
 推恩令的作用  没有费
一兵一卒就解决了王国问题,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了
中央王朝的统治。
“推恩令”巧妙在哪里?
“推恩令”巧妙在汉武帝不费一兵,
不费寸土,就削弱了诸侯王封国的势力,
使之无力与中央对抗。而得到封地的诸
侯子弟,对此不仅没有反抗,还对皇帝
感恩戴德。
中 央:
司隶校尉
地 方:
刺史
加强对京师百官、皇族的监察
加强对郡国官吏的监察
强化监察制度
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
发展。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何意义?
人们为什么总把
“秦皇汉武”并称?
1、两人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
君主
2、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
央集权
3、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
封建社会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4、“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
统的象征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西汉国力最为昌盛时期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目的是( )
A、提倡儒家学说 B、加强中央集权
C、推行儒家教育 D、禁止其它学说
3、汉武帝允许诸王可以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主 要是采纳了谁的建议( )
A、张良 B、萧何 C、董仲舒 D、主父偃
4、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道家 D、道家和墨家




二、 填空题
  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    
          ”,并在长安设立     ,在
地方设立    ,用来培养精通儒家学问的人才。另
外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实行“    ”。并在中央设
立       ,专门监督和检举      和
      的不法行为,在地方设立      ,
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太学
官学
推恩令
司隶校尉
京师百官
皇族
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