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二 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下面对统计图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小刚先到达终点
B.小刚先快后慢
C.小强先快后慢
D.小刚和小强同时到达终点
2.“龟兔赛跑”: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下面图( )与故事情节相吻合。
A.
B.
C.
D.
3.小明和小芳骑自行车从学校沿同一路线到20千米外的森林公园,已知小明比小芳先出发.他俩所行的路程租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他们都骑车行了20千米
B.小明在中途停留了1小时
C.两人同时到达森林公司
4.以( )的升降来表示数据增减的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
A.折线
B.曲线
C.直线
5.学校教学楼有四层.六(1)班的同学第一节课到三楼上数学课,第二节课到二楼上美术课,第三节课到四楼上音乐课,第四节课回到三楼上语文课,中午到一楼食堂吃饭.下面哪一幅图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 )
A.
B.
C.
二、填空题(总分:40分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6.根据图填空.
(1)1997年~1999年平均年收入____万元
(2)1999年比1997年的收入增长____%.
7.如图,观察图象可知,当耗油量为6升时,行驶了____千米路程.
8.看图填空.(共l0分)
学校环保小组的组长,将他们半学期的环保活动情况制成了如下统计图.
(1)这是一幅____统计图.
(2)____月回收的废电池最多.
(3)2~6月平均每月收废电池____节.
(4)六月份比四月份回收的多____%.
9.小明骑车到相距5km远的书店买书,右图是他离开家的距离与时间的统计图.他在书店买书用去____分钟.返回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____km.
10.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7月上旬温度最高的是____日,最低气温是____摄氏度,7月上旬气温相同的是____日和____日.是____摄氏度,7月上旬的平均气温是____摄氏度.
11.(1)如图是____统计图.
(2)全年共生产____台,平均每个季度生产____台.
(3)第三季度与第一季度生产电视机台数的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
(4)第一季度生产的电视机是第二季度的____%.
(5)第四季度生产的电视机比第三季度多____%.
12.下图是小刚和小强赛跑情况统计图.
(1)____先到达终点.
(2)请用“快”、“慢”来描述比赛情况:小刚是先____后____,小强是先____后____.
(3)开赛初____领先,开赛____分后____领先,比赛中两人相距最远约是____米.
13.如图表示的是一根水管不停地向水箱注水,水箱内水的体积的变化情况.注水10分钟,水箱内水的体积是____升;水箱里的水要达到100升,需注水____分钟.
三、解答题(总分:3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14.小明和爸爸去北京香山游玩.如图是他们两人登山比赛情况的统计图.
(1)10分钟时小明行了____米,爸爸行了____米.
(2)____在途中休息了____分钟.
(3)出发____分钟后,两人行的路程相同,是____米.
(4)____比____早到达终点,早____分钟.
(5)爸爸登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____米.
15.(1)百花小区2002-2006年每一百户居民平均拥有量一共增加了____台.
(2)____年到____ 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小.____年到____ 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大.
(3)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预测2007年百花小区每一百人电脑平均拥有量大约____台.
16.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停留片刻后返回甲地,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如图.
(1)甲、乙两地相距____千米.
(2)该汽车在乙地停留了____分.
(3)从甲地到乙地的过程中,汽车所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成____比例,汽车从乙地到甲地的速度是____千米/时.
17.儿童书店2010年下半年科技书和连环画销售情况统计如图,请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____月份科技书的销量最高.
(2)____月份科技书的销量与连环画的销量相差最小.
(3)12月份科技书的销量比连环画多____本.
(4)2010年下半年平均每月科技书的销售量大约是____本.(得数保留整数)
18.兴华机械厂1998年各季度产值情况统计如图.
(1)从第____季度到第____季度的产值是减少的.
(2)1998年平均每月的产值是____万元.
(3)第四季度比第二季度增长____%.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二 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9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由统计图可知,小刚跑800米用5.5分,
小强跑800米用4.5分,
4.5<5.5,
所以小强先到达终点;
结合两条折线可以看出小刚相对于小强来说先快后慢.
故选:B.
2.【答案】:C;
【解析】:本题解答时须认真分析题意,由题意可知乌龟在整个过程中是没有停下的,即s1一直增加,而兔子则跑了一段,休息一段,最后又追赶,但仍然落后。据此分析就能判断出正确答案。故选:C
3.【答案】:A;
【解析】:解:有统计图可知:两人虽然出发的时间不同,但都是从学校出发,最后到达20千米外的森林公园,因此,他们都骑车行了20千米.
故选:A.
4.【答案】:A;
【解析】:考察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故选:A
5.【答案】:B;
【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六(1)班的同学第一节课到三楼,第二节课到二楼,第三节课到四楼,第四节课到三楼,则B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
故选:B.
6.【答案】:8;25;
【解析】:解:(1)(8+6+10)÷3=8(万元);
答:1997年~1999年平均年收入8万元.
(2)(10-8)÷8=25%;
答:1999年比1997年的收入增长25%.
故答案为:8,25.
7.【答案】:45;
【解析】:解: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
当耗油量为6升时,
所对的路程是45千米,
答:当耗油量为6升时,行驶了45千米路程.
故答案为:45.
8.【答案】:折线;六;280;80;
【解析】:解:(1)这是一幅折线统计图.
(2)六月回收的废电池最多.
(3)(200+100+250+400+450)÷5
=1400÷5
=280(节)
答:2~6月平均每月收废电池280节.
(4)(450-250)÷250
=200÷250
=80%
答:六月份比四月份回收的多80%.
故答案为:折线,六,280,80.
9.【答案】:45;5;
【解析】:解:买书用的时间为:15×3=45(分钟),
返回的平均速度为:5÷1=5(千米),
答:小明在书店买书用去45分钟,返回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
故答案为:45,5.
10.【答案】:7;27;5;6;32;31.5;
【解析】:解:7月上旬温度最高的是7日,最低气温是27摄氏度,7月上旬气温相同的是5日和6日.是32摄氏度,
平均气温:(27+30+29+28+32+32+36+34+33+34)÷10
=315÷10
=31.5(摄氏度)
答:7月上旬的平均气温是31.5摄氏度.
11.【答案】:折线;13000;3250;2;1;80;12.5;
【解析】:解:
(1)如图是折线统计图;
(2)2000+2500+4000+4500=13000(台);
13000÷4=3250(台);
(3)4000:2000=2:1;
(4)2000÷2500=80%;
(5)(4500-4000)÷4000
=500÷4000
=0.125
=12.5%;
故答案为:折线,13000,3250,2,1,80,12.5.
12.【答案】:小强;快;慢;慢;快;小刚;3.5;小强;100;
【解析】:解:(1)小强先到达终点;
(2)用“快、慢”描述比赛情况:小刚是先快后慢,小强是先慢后快;
(3)开赛初(小刚)领先,开赛3.5分后(小强)领先.
比赛中两人相距最远约是:800-700=100(米),
故答案为:小强;快,慢,慢,快;小刚,3.5,小强,100.
13.【答案】:20;50;
【解析】:解:注水10分钟时,水箱内水的体积是20升,水箱里的水要达到100升,需要注水50分钟.
故答案为:20,50.
14.【答案】:解:(1)10分钟小明行了300米,爸爸行了200米;
(2)15-10=5(分钟),
答:小明在中途休息了5分钟;
(3)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出发后15分钟,两人行的路程相同,都是300米;
(4)27.5-25=2.5(分钟),
答:爸爸比小明早到达终点,早2.5分钟;
(5)500÷25=20(米),
答:爸爸登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20米.
故答案为:(1)300,200,(2)小明,5,(3)15,300,(4)爸爸,小明,2.5,(5)20.;
【解析】:(1)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可知,小明10分钟行了300米,爸爸行了200米;
(2)复式折线统计图中,折线处于持平状态时说明正在休息,小明在行了10分钟后开始休息,到15分钟时有开始行走,所以可用15减10计算出小明休息的时间;
(3)出发后15分钟,两人行的路程相同,都是300米;
(4)爸爸到达终点用了25分钟,小明到达终点大约用了27.5分钟,所以爸爸最先到达终点;
(5)根据公式 路程÷时间=速度,可用500除以25进行计算即可.
15.【答案】:解:(1)90-25=65(台),
答:百花小区2002-2006年每一百户居民平均拥有量一共增加了65台.
(2)2002年到2003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小;2005年到2006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大;
(3)因为2005-2006年增加电视机的量为90-63=27,
所以预测2007年百花小区每一百人电脑平均拥有量大约是90+27=117(台).
故答案为:65,2002,2003;2005,2006;117.;
【解析】:(1)因为2002年电视机的拥有量为25台,2006年电视机的拥有量为90台,用减法列式求出百花小区2002-2006年每一百户居民平均拥有量一共增加的台数;
(2)根据折线的走势,得出2002年到2003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小;2005年到2006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大;
(3)根据2005-2006年增加电视机的量,预测2007年百花小区每一百人电脑平均拥有量.
16.【答案】:1520;正;0.5;
【解析】:解:(1)甲、乙两地相距15千米;
(2)50-30=20(分钟);
答:该汽车在乙地停留了20分;
(3)60-40=20(分钟),
答:汽车从乙地返回甲地行驶了20分,行驶24km;
(4)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15÷30=0.5(千米/时);
答:从甲地到乙地的过程中,汽车所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例,汽车从乙地到甲地的速度是0.5千米/时.
故答案为:15;20;正,0.5.
17.【答案】:1210;500;312;
【解析】:解:(1)答:12月份科技书的销量最高.
(2)答:10月份科技书的销量与连环画的销量相差最小.
(3)600-100=500(本)
答:12月份科技书的销量比连环画多500本.
(4)(120+150+200+300+500+600)÷6
=1870÷6
≈312(本)
答:2010年下半年平均每月科技书的销售量大约是312本.
故答案为:12,10,500,312.
18.【答案】:解:(1)从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的产值的减少的;
(2)(15+10+20+25)÷12
=70÷12,
≈5.83(万元);
答:1998年平均每月的产值是5.83万元;
(3)(25-10)÷10,
=15÷10,
=1.5,
=150%;
答:第四季度比第二季度增长150%.
故答案为:(1)一,二,(2)5.83,(3)150.;
【解析】:(1)第一季度的产值为15万元,第二季度的产值为10万元,说明从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的产值是减少的;
(2)将四个季度的产值相加后再除以12即可得到答案;
(3)用第四季度的产值25万元减去第二季度的产值10万元再除以第二季度的产值10万元再乘100%即可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