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格桑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妈妈格桑拉》,启发学生怀着对母亲的赞赏之情,用亲切的情绪,饱满而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从中感受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深情,得到爱的教育。
2、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从中获得快乐。
教学重点:
1、学生听《世上只有妈妈好》排队进教室,课前渲染母爱的氛围。
2、欣赏亲情图片《深深的母子情》导入新课,让学生体验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激发学生兴趣,使音乐课堂沉浸在浓烈的情感之中。
教学难点:
学生较好地把握歌曲的演唱情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听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进教室。
2、欣赏课件:《深深的母子情》。
3、欣赏《妈妈格桑拉》的音乐视频,通过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的优美与深情及歌曲中渗透的浓浓的母爱,为接下来的歌曲学唱作了情感上的铺垫。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用听唱法和视唱法进行歌谱教学。
5、师生合作,用一段舞蹈表现与妈妈的情,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挚爱,培育美好的人性。
师生交流,说说母爱。
二、感受与学唱歌曲《妈妈格桑拉》。
(一)、感受歌曲:
1、欣赏视频,感受歌曲的优美与深情。
2、听录音范唱,体会歌曲中深深的母爱,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师带学生用“la”音哼唱。
(二)、学唱歌曲: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
2、用视唱法、听唱法学唱歌曲。
3、歌曲接龙,检查学唱情况。
(三)、表现歌曲:
1、学生齐唱,用歌声唱出对妈妈的爱。
2、师生合作,用舞蹈跳出与妈妈的情。
(四)、歌曲处理:
一要唱慢些,二要注意旋律的强弱。歌曲的前部分是叙事,唱弱一些,后部分是抒情,可以唱强些,这样就能更好地唱出我们心中对妈妈无尽的爱。
三、教学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好听的《妈妈格桑拉》,同学们回去要多加练习,在家的时候要帮助妈妈做一些家务,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共11张PPT)
同学们
还记得这首歌吗?
《世上只有妈妈好》
歌名:妈妈格桑拉
你们知道“妈妈格桑拉”是什么意思吗?
“格桑拉”是一句藏语,“格桑”表示幸福,“拉”
表示对人的尊敬,“妈妈格桑拉”就是祝妈妈幸福。
歌曲分析:
《妈妈格桑拉》
1、是一首藏族风格特点的创作儿童歌曲。
2、2/4拍。
3、歌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唱出了对妈妈的爱。
歌曲的速度是
快速
中速
稍慢
想一想
歌曲的情绪是
欢快地
深情地
回答:
稍慢
深情地
三、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歌词:
趴在你的肩上,能说悄悄话。
依在你的怀里,就到了家。
牵着你的手,风雨不害怕。
听着您的歌,梦里开鲜花。
妈妈格桑拉,妈妈格桑拉,我在您的眼里,永远长不大。
妈妈格桑拉,妈妈格桑拉,您在我的心里,永远是童话。
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两个乐段。
第一乐段是叙述浓浓的母子情深。
第二乐段是抒情——心头爱妈妈的激情在起伏涌动。
.
2
4
1=F
×
×
×
×
×
×
.
×
×
×
×
×
节奏与视唱
给妈妈送上真诚的祝福
发自内心的写哦
给妈妈送上真诚的祝福
妈妈您歇会儿吧!我来帮您干活!
妈妈,您辛苦了!我爱您!
世上只有妈妈好,谢谢您给我带来的一切。
祝妈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敖昌群简介
敖昌群,中共党员,四川乐山人,1950年2月生,教授,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作曲专业,1969年9月参加工作,2002年8月任四川音乐学院院长。全面主持行政工作,负责院办、人事、外事、监审、招生、财务工作、艺术教育培训中心、学报编辑部,协管分管政治思想工作。旋律的音乐意义
人们习惯上所说的旋律其实指的是曲调。而旋律则可以指任何有音高与节奏的乐音序列。旋律是构成声部的基础,只有先构成旋律,才能产生声部(此处的声部指某旋律在音乐中的位置),从而产生(复合)音响。比如四部和声中的四个声部在进行中分别有各自的旋律进行,而某一具有曲调感的旋律将作为主要旋律声部(一般为高声部)出现。主调音乐的声部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其中只有一个声部的旋律有曲调感,所以我们习惯的称其为“主旋律”。复调音乐是相互具有独立意义的旋律(曲调)相互结合构成的音乐,所有声部都具有曲调感。
在音与音的关系上,又与“和声”(一种同时发响概念,并不是指“和声学”与“和声”作曲知识)相对应,和声是纵向的,旋律是横向的。例如和声音程是两个音同时发响,研究的是两个音同时发响时所产生的听感。旋律音程则指的是两个音分别发响,研究的是两个分别发响时所产生的听感。同样的音程距离,和声音程与旋律音程听感上却有很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