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13课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中包含大家刚刚看的视频资料《活字印刷术的介绍》,那么,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谁?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它的发明对人类文明有什么贡献?除了活字印刷术以外,宋元时期还有其他的哪些科技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目录
壹
贰
叁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发达的中外交通
学习目标
1
知道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时间、排版方法和影响。(重点+难点)
2
知道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发展、应用与传播。
3
知道中外交通的发展情况、特点和由此带来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重点)
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探索新知
1、雕版印刷术及其局限性
(1)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及发展: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2)雕版印刷术的局限性:雕版印刷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视频资料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探索新知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时间、排版方法、特点和影响、传播
(1)发明者、时间:北宋的匠人毕昇。
(2)排版方法: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
(3)特点:活字印刷术的突破与发展就在于印刷版省工省时,且能够灵活地印制书籍。
(4)影响: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地普及和文化地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5)传播: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1
2
3
1
2
3
印刷
拆版
胶泥
刻字
烧制
字模
排字
固版
思考:活字印刷术“活”在哪里?
活字印刷术的制版步骤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探索新知
探索新知
3、印刷术的演变史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
北宋:(泥)活字印刷术(毕昇)
宋代:木活字印刷术
元朝:转轮排字法(王祯)
元朝中期:铜活字印刷术
相关史事
沈括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他写了《梦溪笔谈》一书,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生理学以及科技诸多方面,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沈括在这本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并指出用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贰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探索新知
(1)发明: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司南的形状像一把汤匙,放置在铜制的方形地盘中,地盘四周刻有24个方位。司南在光滑的盘中转动,当它停下来时,匙柄就指向南方。
1、指南针的发明、发展、应用与传播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2)发展: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人们用带有磁性的钢针放在碗边,或用线将针悬起,钢针就可以灵活地指向南方。后来人们把这种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了罗盘。
(3)应用与传播: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问题思考
朱彧在1119年写成《萍洲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1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航海的最早记录。想一想: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发明火药。
①唐朝时
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②唐末时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③宋元时期
④宋金战争时
大量使用了火器
⑤蒙古灭金、灭南宋战争时
唐朝时
唐末时
宋元时期
宋金战争时
宋军使用了火器,金人从宋人那里学会了制造、使用火药武器。
探索新知
蒙古灭金、灭南宋战争时
2、火药的发明、发展、应用与传播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元朝时
用金属作筒,发明了火铳,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
⑥元朝时
相关史事
南宋初,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管里,制造出竹管火枪,临阵时点燃发射,烧伤敌人。南宋后期,又有人发明了在竹管里装有弹丸的突火枪,点燃后弹丸射出。突火枪是枪炮的始祖,从此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
探索新知
2、火药的发明、发展、应用与传播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火药的传播和影响:
(1)传播: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
(2)影响:①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②火器的使用,推动了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转变,改变了作战思维与交战方式,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叁
发达的中外交通
探索新知
1、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发展:
与前代相比,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宋朝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相关史事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忽必烈时代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元朝生活了17年。马可·波罗回国后讲述他在中国的经历,形成《马可·波罗行纪》一书。书中记载了大都、西安、济南、开封、杭州、福州、泉州等许多城市的情况,描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反映了中国的富庶和先进。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
探索新知
2、宋元时期陆上交通的三大特点:
第一、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第二,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发展到元朝逐渐形成完善的驿站制度;
第三,元代的陆路向西可通往波斯、阿拉伯、俄国等国家和地区,范围更广。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问题思考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史·地理志》
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驿站的普遍设置,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探索新知
3、宋元时期海上交通的三大特点:
第一,造船和航海技术有很大的发展、指南针普遍使用于航海,航海家们还初步掌握潮汛、风信、气象等规律;
第二,宋朝的海路形成多条航线,最远可达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探索新知
4、宋元时期中国对外的贸易状况:
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探索新知
5、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的影响
①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②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③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课堂小结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指南针、
火药的应用
活字印刷
术的发明
发达的中外交通
元发明者及出现时间
活字印刷术的排版
驿站制
陆上丝绸之路
发明
海上丝绸之路
发展、应用及传播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及其影响
课后活动
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第1卷第13章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火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促使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课后活动
2.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400里。
想一想: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
特快快递。
巩固提高
1.右图人物的重大发明是(
)
A.指南针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火药武器
C
巩固提高
2.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可通往的地区有(
)
①日本
②高丽
③波斯湾
④印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作业布置
请完成对应习题
感谢聆听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
【教材地位分析】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的内容,本堂课主要探索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学生通过学习能更好理解活字印刷术发明的影响,海陆交通的特点,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时间、排版方法和影响。知道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发展、应用与传播。知道中外交通的发展情况、特点和由此带来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
过程与方法: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创新性,认识此项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认识指南针对中国及欧洲航海业的促进作用,体会科技引领世界。了解火药的发明,火器的改进、应用情况,及其对中国作战技术的影响,对欧洲社会的巨大的震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用于创新的精神。增强忧患意识,为中国科技的再次崛起而奋斗。
【重点与难点】
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方法】
新课改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将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并辅之以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借助案例材料、实践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活字印刷术的介绍》
利用多媒体播放《活字印刷术的介绍》
教师: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中包含大家刚刚看的视频资料《活字印刷术的介绍》,那么,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谁?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它的发明对人类文明有什么贡献?除了活字印刷术以外,宋元时期还有其他的哪些科技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师板书,学生翻到课本p59)。
二、探索新知
过渡语:首先我们来学习今天这节课的第一个内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教师板书)
1、雕版印刷术及其局限性。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9页,找出雕版印刷术是哪个朝代发明的?有什么局限性?
(1)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及发展: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雕版印刷术的局限性:雕版印刷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时间、排版方法、特点和影响、传播。观看视频资料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9页,找出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发明时间是什么时候,“活”在哪里?
(1)发明者、时间:北宋的匠人毕昇。
(2)排版方法: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
(3)特点:活字印刷术的突破与发展就在于印刷版省工省时,且能够灵活地印制书籍。
(4)影响: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地普及和文化地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5)传播: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3、印刷术的演变史
相关史事
沈括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他写了《梦溪笔谈》一书,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生理学以及科技诸多方面,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沈括在这本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并指出用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教师:“学习了活字印刷术,接着我们来学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另外2个:火药和指南针。”
1、指南针的发明、发展、应用与传播
(1)发明: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司南的形状像一把汤匙,放置在铜制的方形地盘中,地盘四周刻有24个方位。司南在光滑的盘中转动,当它停下来时,匙柄就指向南方。
(2)发展: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人们用带有磁性的钢针放在碗边,或用线将针悬起,钢针就可以灵活地指向南方。后来人们把这种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了罗盘。
(3)应用与传播: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2、材料研读:朱彧在1119年写成《萍洲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航海的最早记录。想一想: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提示: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相关史事:
南宋初,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管里,制造出竹管火枪,临阵时点燃发射,烧伤敌人。南宋后期,又有人发明了在竹管里装有弹丸的突火枪,点燃后弹丸射出。突火枪是枪炮的始祖,从此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
火药的发明、发展、应用与传播
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朝末,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当时,人们主要利用火药的特性,制成爆炸性武器,或者用来制成管形火器。宋金战争中宋军使用了火器,而金人从宋人那里学会了制造、使用火药武器。蒙古人在灭金、灭宋的战争中,也大量使用了火器。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
火药的传播和影响:
(1)传播: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
(2)影响:①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②火器的使用,推动了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转变,改变了作战思维与交战方式,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发达的中外交通
教师:“学习了宋元时期的科技情况,我们想一想这些科技情况的传播依赖什么传播到其他国家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当时的陆海交通情况。”
1、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发展:
与前代相比,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宋朝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相关史事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忽必烈时代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元朝生活了17年。马可·波罗回国后讲述他在中国的经历,形成《马可·波罗行纪》一书。书中记载了大都、西安、济南、开封、杭州、福州、泉州等许多城市的情况,描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反映了中国的富庶和先进。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
3、宋元时期陆上交通的三大特点:
第一、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第二,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发展到元朝逐渐形成完善的驿站制度;
第三,元代的陆路向西可通往波斯、阿拉伯、俄国等国家和地区,范围更广
4、材料研读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史·地理志》
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驿站的普遍设置,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5、宋元时期海上交通的三大特点:
第一,造船和航海技术有很大的发展、指南针普遍使用于航海,航海家们还初步掌握潮汛、风信、气象等规律;
第二,宋朝的海路形成多条航线,最远可达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课后习题讲解
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第1卷第13章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提示: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火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促使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2.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400里。
想一想: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
提示:特快快递。
三、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了什么?(通过师生共同归纳的方式,对本节课进行一个收束式的小结,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引导和补充)。
巩固提高
2.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可通往的地区有(
A
)
①日本
②高丽
③波斯湾
④印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五、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对应作业(必做);
【板书设计】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发明者:北宋毕昇
活字印刷术的排版方法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文化发展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指南针
1.发展:“司南”-“指南针”
2.应用:北宋末年用于航船
3.传播:中国-阿拉伯-欧洲
火药
发明(唐朝)-应用(唐末)-传播(13世纪到阿拉伯-14世纪到欧洲)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陆上丝绸之路及驿站制度
2.海上丝绸之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