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密度 主备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总结出同种物质质_é?????????§???????_值相同,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相同,即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特性,体会密度的概念的建立。
情感态度价值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问题,积极主动进行探究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密度的意义、定义、公式的理解
难点: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你能区分表面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吗?
2、如图的黄色物块是金条还是镀铜铁条 ?
二、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同种物质
???
结论:相同的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一个定值)
2、不同物质
结论:不同的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
所以: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恒定的,
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因此,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三、密度的公式和单位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密度。
2、公式:
3、单位:符号的意义与单位:
m--质量---千克(kg)
V---体积---立方米(m3)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4、密度公式的应用
(1)计算物质的密度: ρ=m/V
(2)计算物体的体积: V=m/ ρ
(3)计算物体的质量: m=ρV
5、密度的物理意义
记住水的密度:
ρ水=1.0 10 3 ㎏/m3 ,意义为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 10 3 千克。
6、形象的理解
7、密度表
四、当堂检测: 1、质量是物体的 ,而密度是物质的 .
如:一瓶水喝去一半,剩下一半水的质量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 .
2.根据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同时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
五、课堂小结: 一、实验结论
二、密度
三、密度公式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设计) 长江作业本
七、教后反思:
当堂检测答案;1.属性;特性;不变 2.D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_21?????????è?????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