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北京) 二年级下册美术 第8课 我喜欢的动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北京) 二年级下册美术 第8课 我喜欢的动物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3-30 18:2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喜欢的动物
教学内容与目标
造型·表现
知识与技能: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点和泥的可塑性。
过程与方法:运用泥塑的揉、拍、搓、捏、刮刻、粘贴等基本技法与其他辅助材料压印肌理来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动物形体结构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立体造型的表现技能。通过造型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塑造过程中体验泥塑制作的乐趣。以泥塑立体表现的方法呈现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抓动物特点,并用泥塑的基本技法表现小动物的形象特征。
难点:用泥来塑造不同动物的基本特征(不同姿态)。
学习材料
陶泥、泥塑工具、牙签等。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坐姿
分组做好
稳定情绪。
导入
导语引入:
(PPT1)
我们在一年级《玩泥巴》和《小花垫》,二年级《好看的器物》,学习了泥塑的基本技法。
学生观看屏幕
复习旧知识
2、基本技法回忆
教师制作龙猫。
回忆基本技法:揉、搓、捏、粘接
学生直观感受
3、出示课题:
你们喜欢这只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第八课《我喜欢的动物》。
出示课题(粘贴板书)
学生了解学习所用材料,明确学习主题。
明确本节课学习主题。
讲授新课
体验探究
引导学生欣赏那个古代和现代泥塑作品。
教师导言:其实早在汉代,传统手工艺者就用泥塑捏的方法制作出了各种造型的动物。
欣赏宋代《青瓷骑狗童》(PPT2)
现代作品《狮子》
(PPT3)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小结并出示板书:
(粘贴板书)姿态特征、表现方法。
学生欣赏宋代《青瓷骑狗童》。
人物造型简练、概括,狗的造型概括、生动。表现儿童其在狗身上玩耍的快乐瞬间。
现代作品《狮子》
造型夸张,注重用刮和刻的方法,表现狮子的头部特征和身上的花纹。
了解我国首个工艺的历史久远。
2、引导学生欣赏动物图片。
教师导言:同学们,我们要来制作小动物,首先要知道自己喜欢的动物张什么样?有什么基本特征?
长颈鹿、骆驼、刺猬、大象、兔子、
老虎
(PPT4-6)
学生看到自己喜欢的动物,分组讨论。
长颈鹿脖子长。
骆驼背上有两个驼峰。
刺猬背上有刺。
小猫小小的鼻子,灵活的耳朵。长长的胡子。
老虎强壮高大,身上有深色条纹。
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特点”一词的理解,为后面的抓特点表现动物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互相交流的能力。
看书环节
3、学生初步实践:
同学们看书16页,了解一下小羊的泥塑过程,并自学比赛。思考在制作中用了那些方法?突出了小样的那些特征?
学生对照步骤,初步制作实践。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树立学生自信心。
教师演示
4、教师演示泥塑刺猬。
(PPT7)
(1)分析小刺猬的特点。
(2)演示过程,并提出注意要求。
用实物投影演示揉、搓、捏、团、按等技法,使之出现所需的不同形状。
(3)示范肌理效果。
用剪刀制作刺的效果。
(展示不同的表现方法)
(PPT8)
(4)欣赏同学们的泥塑作品。
(PPT9-10)
学生观看录像。
体会泥的属性,掌握创作要点,为下面用泥创作小动物打基础。
复习泥塑基本技法。
让学生清晰、完整地观看制作程序,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实践与创作
作业要求:用泥塑的方法,每人捏塑1-2个特点突出的动物,小组合作组成一个动物乐园。
(PPT11)
(1)先想自己喜欢什么动物。
(2)外形可夸张,大胆创新。
(3)巡视指导,教师辅导。
学生创作自己喜欢的动物。
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展示与交流
1、学生作品摆放在讲台上,构成一个动物园。
2、评价:
你认为哪件作品有创新?哪件作品做工精巧?
知识拓展:欣赏其他表现形式的动物。
大家都喜欢制作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
学生参观。
讲评作业。
学生回答。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自然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