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9 剪出来的画
教学目标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马蒂斯人物剪纸造型的特点,学会剪出简洁夸张的人物动态,并选择运用对比强烈的色彩。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和剪纸的过程中,学习简洁概括夸张的剪纸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人物剪纸的动态美,培养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
目标制定依据: 对教材的
分析: 剪纸 活动不失为有利于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好手段。剪纸的形式多样,平时学生最多接触的是中国的民间剪纸,而马蒂斯的剪纸以色块为主,造型简洁夸张,更易为儿童所接受,给他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本课旨在培养儿童整体观察方法,并由浅入深地带领他们进入剪纸的领域,并爱上剪纸。
对学生状态的分析: 二年级学生有过许多剪纸的体验,如剪窗花,剪对称图形,剪贴画等,并且会较熟练地使用剪刀胶水。对色彩的掌握比较主观,但是大都喜欢鲜艳,明亮的色彩,在平面组合的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马蒂斯这样的大师了解不会太多,更没想到大师的剪纸作品和儿童有共同之处。
教学重点: 剪出夸张简洁的人物动态
教学难点: 动态简洁夸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欣赏与感受 对应目标3
展示马蒂斯的剪纸作品。
组织学生欣赏,并介绍马蒂斯追求强烈的色彩对比效果,人物造型夸张等等。
我们中国也有很多剪纸作品,和马蒂斯的剪纸作品一样吗?
提问:这两组作品有何不同?
小结:马蒂斯作品的特点,简洁、夸张地表现人物,色彩对比强烈。
引出课题 欣赏。说说感受,发现大师作品的特点。
2、学生从造型、用色等方面说说感受。
预设回答:颜色很多,图案很多很乱。
3、学生比较,民间人物剪纸作品,与马蒂斯的剪纸作品,展开讨论。
预设回答:颜色很丰富,没有眼睛鼻子嘴巴,人物很造型夸张。 初步了解大师作品的特点,认识剪纸的另一种形式,夸张,概括
通过欣赏和比较区分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二、观察与尝试 对应目标1 课件展示:影子舞。学生观察外形轮廓 ,了解剪纸的剪影方法
小结:视频中的人物虽然看不清,但我们还是能清晰的看出她优美的舞姿。
提问:你会用剪影的方法来表现人物动态吗?怎么画?
学生作动作,教师示范用单线画出人物动作。 欣赏,发现剪影的另一种美。
寻找快速画出人物动态的好办法。
预设回答:画出大轮廓,然后涂黑。
画外形。
学生做动作。其他学生尝试用单线画动态。 通过欣赏影子舞,激发学生兴趣。
分析,理解大师作品中的人物动态源于生活。
三.剪剪贴贴 对应目标2 1、 动态人物对比。说说自己画的和大师作品中的人物有何不同。
提问:夸张的人物形象怎样能表现得更生动。
再次出示马蒂斯作品,说说作品的其他装饰。小结:你还可以用一些刚才剪下来的边边角角,简单的几何图形对画面进行装饰。
4、作业要求:能剪出简洁、夸张的人物动态,作品色彩搭配对比强烈,装饰有整体性。
5、指导学生试剪。 1、观察图片,发现人物形态变化。
2、发现手变长了,腰变得又细又弯了。尝试给自己的剪影进行变形。
3、发现作品中还有大小不同色块的装饰。
预设回答:有红色的心脏,黑色的背景。
根据作业要求进行创作 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作品更贴近大师。
具体了解怎样让造型更夸张。
四、展示与评价
1、展示作品
互相说说作品中最满意的地方。
小组评价
大师奖
创意奖 1、在评价与展示的过程中,说说自己的作品。或者谈谈别人作品中值得学习的地方。
在展示中体验成功,在评价中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相关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