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典例精讲
例1:下列关于南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洲全年有极昼、极夜现象
B.南极地区冬季比北极冷,夏季比北极热
C.每年去南极地区考察的最佳时间是11月~次年3月份
D.南极大陆冰雪覆盖,到处冰山广布
解析:南极地区是指南回归线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南极洲和南极地区的范围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南极洲在南回归线以北的陆地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南极地区全年寒冷,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没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只有暖季和寒季之分。每年的暖季,气温相对高些,出现极昼现象,因此这个时间是最好的考察时间。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南极大陆上冰雪覆盖,但冰川是出现在南极大陆附近海面上的自然景观。
答案:C
例2:下列描述与南极大陆自然环境特征不相符的是(
)
A.“白色沙漠”
B.“风库”
C.“冰雪高原”
D.“世界屋脊”
解析:此题以南极大陆别称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了南极地区的地理特点。南极地区覆盖的冰层平均厚度有2000多米,素有“冰雪高原”之称;由于南极地区气候干燥,而地面都是冰雪覆盖,因此有“白色沙漠”之称;南极地区常年刮风且风速大,因此有“风库”之称。而“世界屋脊”描述的是青藏高原。
D
◆释疑解难
1.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的判读(难点、易错点)
(1)判断方向
①根据极点辨别南北方向;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辨别东西: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即沿顺时针方向为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即沿逆时针方向为东;南北极点只有一个方向。
(2)判断周围的大洲和大洋
南极地区:①据形状判读,距南极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与南极半岛相对。南极半岛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极大陆最宽部分所对大洋是印度洋,印度洋西为非洲,东为大洋洲。②据特殊经线判断,0°经线穿过大西洋、非洲;180°经线穿过大洋洲、太平洋。
北极地区:①据经线判读,0°经线西侧是北美洲,东侧是欧洲、亚洲。②利用格陵兰岛判读,格陵兰岛属北美洲,以西部分是北美洲,以东是欧洲、亚洲。
2.南极洲的世界之最与别称
南极洲由于地理位置、气候、自然环境特殊,形成了一系列的特殊现象和世界之最。
(1)“荒凉的大陆” 目前,南极大陆除考察人员之外,尚无人定居。
(2)“世界的冰库” 南极大陆的冰体积占世界冰总体积的90%以上。平均覆冰厚度2000多米,有的地方达5000米以上。这些冰如果全部融化,海平面大约会上升50~70米,那么,世界上许多沿海大城市,如上海、加尔各答等将淹没海底。
(3)“世界的寒极” 绝对最低气温达零下88.3℃,是最冷的大洲。
(4)“世界的风库” 南极大陆上经常吹逆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5)“白色沙漠” 内陆高原年降水量只有30~50毫米,其降水大部分是雪,故有“白色沙漠”之喻。
(6)“科学圣地” 在这里考察可获得其他任何地方得不到的宝贵资料。如地球演化、生物进化、气象学、地球物理学、冰雪学等。
(7)“矿产宝库” 南极有220多种矿物,尤以煤、铁最多。
(8)“企鹅之乡” 世界上仅有的18种企鹅都分布在南极,它是南极的象征,有“南极的居民”之称。
(9)“海豹王国” 南极洲的海豹数量占世界的绝对优势。目前,南极海豹约有1340多万头。
(10)“蓝鲸天堂” 南极有号称“动物之王”的蓝鲸,它是地球上最大、最重的动物。有记录的一头蓝鲸,体长达34米,体重约170吨。第一课时课堂训练(自然环境)
知识点一 独特的自然环境
1.位置和范围:
(1)南极地区:主要位于
以南,包括
及其周边的海域。
(2)北极地区:主要位于
以北,
包括
大部分及其周边的
三洲部分地区。
南极圈
南极洲
北极圈
北冰洋
亚、欧、北美
2.自然环境:
(1)南极地区:①气候:
、干燥、
;②自然景观:南极大陆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
是该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③特殊称谓:“冰雪高原”“
”“
”;④代表动物:
。
(2)北极地区:①气候:气温比南极
,降水比南极
,风速比
南极
;②自然景观: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③代表动物:
。
严寒
烈风
冰山
白色荒漠
风库
企鹅
高
多
小
北极熊
知识点二 科学考察的宝地
3.丰富的自然资源:
(1)南极地区:①地下:埋藏着丰富的
资源;②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
资源;③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2)北极地区:
、天然气、
、铁等资源丰富。
4.主要科学考察站:
(1)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
(2)我国已建成的极地科学考察站:①北极地区:
;
②南极地区:
、中山站、
和泰山站。
(3)极地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①北极地区:6~8月;
②南极地区:
。
矿产
淡水
石油
煤
黄河站
长城站
昆仑站
11月至次年3月
知识点三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5.生态环境现状:
(1)南极地区: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
会导致该地区的
和
遭到破坏。
(2)北极地区:①滥杀海豹、
、海象等动物;②
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导致环境污染;③
等突发的重大污染事件,极大地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
6.生态环境保护:
(1)北极地区:针对该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
1991年制定了
。
(2)南极地区:针对南极地区的
、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年12月签订了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该条约。
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
海狮
石油、天然气
石油泄漏
《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和平利用
《南极条约》
地理学习培养了我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实验能力。回答1~2题。
1.科学家考察发现,南极大陆是一块(
)
A.平原为主的大陆
B.森林覆盖的大陆
C.热带为主的大陆
D.冰雪覆盖的大陆
2.气象学家测量、收集并整理出伦敦降水资料(如图),其季节分配特征是(
)
A.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
B.降水集中在夏季
C.降水集中在冬季
D.各月几乎无降水
D
A
3.南极洲的气候特点主要有(
)
①酷寒 ②多雨 ③干燥 ④烈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6·连云港)下列关于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企鹅是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
B.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C.七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夜长
D.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
C
D
5.有关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白色沙漠”和“风库”之称
B.有“冰雪高原”之称
C.企鹅是它的象征
D.气温比南极地区高
6.2012年4月,我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完成了在南极海域进行的大规模海洋考察。考察队员观赏到的具有“南极绅士”之称的动物是(
)
D
D
7.下列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极地区降水都比较丰富
B.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出现的时间一致
C.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D.南极地区是指南极洲,北极地区是指北冰洋
C
8.关于两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特指北冰洋海区
B.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7月到9月
C.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小,淡水资源缺乏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
9.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
B.全年都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C.居住着黄色人种的因纽特人
D.企鹅和白熊都是该大洲特有的动物
D
A
10.下列气候资料图中,与南极洲相符合的是(
)
11.(2016·益阳)有关两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极中心是海洋,北极中心是陆地
B.南极地区降水多,北极地区降水少
C.南极的“主人”是企鹅,北极的“主人”是北极熊
D.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北极地区矿产资源贫乏
D
C
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学家在南极洲进行野外考察要有严密的防寒措施。以前,由于防护措施不当,有的人曾经冻掉鼻子、手指、脚趾等。由于南极洲气温极低,细菌不易繁殖,在这里一般不会感冒,如果着凉,只要喝点姜汤发发汗即可。
材料二:在南极吸烟,用火要特别小心。一旦出现火灾,救火特别困难。南极洲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到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科学家,差不多所有人的嘴唇都会干裂。
材料三:南极的风凶极了。刮起来尖叫着,顺着地面横扫,可以把几百斤重的大石头吹得满地滚。假如把一条生锈的铁链放在风口处,不到两天,就会被吹得发光,像全新的一样。
(1)以上材料反映了南极洲的气候有何特点?
酷寒、干燥、烈风
(2)南极洲为什么会这样冷?
纬度高是南极洲寒冷的主要原因;南极洲为陆地,同纬度陆地平均气温低于海洋;南极洲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海拔高,气温低;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冰雪反射了大量的太阳光能。这些原因加在一起,使南极洲成为世界上最冷的地区。
(3)南极洲的气候干旱,为什么还会有2000多米厚的冰雪?
南极洲气温低,所有的降水都会以固体形式冻结,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形成了如此巨厚的冰盖。
(4)我国科考队员在终年寒冷的南极地区发现有煤,用你学过的知识简要解释这一现象。
南极地区并非以前是在现在的位置,可能是在温带地区,后来经过大陆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共13张PPT)
第十章 极地地区
第二课时课堂训练(科学考察、极地保护)
1.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大洋洲
C.南极洲
D.亚洲
2.有关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代表动物是企鹅与北极熊 ②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③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南极地区生物资源相当贫乏 ④11月至次年3月,是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D
3.关于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那里陆地广阔,冰山是该地区最显著的自然景观
B.那里气候严寒,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
C.我国在此地已经建立起三个科学考察站
D.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
4.南极地区拥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提供的研究内容是(
)
A.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
B.气象、淡水、地质、海洋、动物等
C.气象、冰川、矿产、海洋、动物等
D.气象、淡水、矿产、海洋、生物等
D
A
5.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
)
A.东方站
B.和平站
C.中山站
D.长城站
D
6.(2016·沈阳)《人民日报》2016年1月25日消息,我国第三十二次南极科考获多项重大科学发现,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功不可没,南极科考迈入“航空时代”。据此回答问题。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许多国家在这里进行科学考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南极冰川,分析全球气候变化
B.大规模猎捕鲸鱼,丰富食物来源
C.利用南极广阔空间进行核试验
D.大力发展种植业,解决粮食问题
7.为了和平利用南极,我国于1983年加入的条约是(
)
A.《和平利用南极条约》
B.《南极条约》
C.《共同开发条约》
D.《南极共同体条约》
A
B
8.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
B.是地球上淡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
C.是地球上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D.应大力开采煤炭资源,解决全球的能源问题
9.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捕食海豹的区域日趋缩小,面对食物短缺,北极熊为填饱肚子只能同类相残(如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距太阳越来越近
B.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C.各地的夏季变得越来越长
D.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的废热
A
B
10.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1月至2月的主要原因是(
)
A.此时是南极的暖季,白昼长
B.此时南极最为寒冷,冰层坚硬,地基牢固
C.此时南极冰雪全部融化,地面裸露,方便选址
D.此时南极出现极夜现象,风雪小
11.(2016·长沙)下列对南极地区开发利用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B.赴南极地区旅游,生活垃圾随手丢弃
C.大量捕杀鲸鱼,丰富食物来源
D.各国加强合作,珍惜、保护南极环境
A
D
1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南极洲由于气候和条件恶劣,受人类的影响较小,保持着未经人类雕刻的原始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各项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2014年1月3日,泰山站完成主体封顶。2月8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宣布,中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这是我国在极地考察进程中的又一里程碑。但近几十年来,南极这片净土受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如在企鹅体内发现农药残留物,在南极大陆外海经常出现漂浮油污带。
(1)科考队员在南极考查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
①积雪覆盖着冰隙,随时有可能吞没队员 ②酷冷的天气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③整个南极地区无任何人员,无法求援 ④随时都会遇到北极熊的袭击 ⑤经常遇到暴雪迎面来袭,看不清路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C
(2)现在每年到南极地区的观光游客逐渐增多,请列举一例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
。
(3)从上世纪20年代起到南极进行科考的国家越来越多,请简述极地科考的意义。
开展科学研究与试验等。
(4)南极大陆目前除受到各种污染物影响环境外,其他的突出环境问题还有
(写出一种)。针对这一问题,你认为相应采取的对策是
减少氯氟烃化合物的排放,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强环保意识和措施。
冰雪景观
臭氧空洞、冰雪融化、海洋渔业的过度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