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数学七下把关题分类专练】专题17:相交线、平行线和平移选择题专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数学七下把关题分类专练】专题17:相交线、平行线和平移选择题专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01 05:56:4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7:相交线、平行线和平移(选择题专练)
一、单选题
1.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b∥c

a∥c
B.若a⊥b,b⊥c,则a⊥c
C.若a∥b,b⊥c,则a∥c
D.若a∥b,b∥c,则a⊥c
【答案】A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定义,平行公理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解:A.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正确,故本选项正确;
B.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故本选项错误;
C.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故本选项错误;
D.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2.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放置,则下列结论①;②如果则有AC∥DE;③如果,则有BC∥AD;④如果,必有.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分析】根据余角的概念和同角的余角相等判断①;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判断②;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判断③;根据②的结论和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判断④.
【解答】∵∠1+∠2=90°,∠3+∠2=90°,
∴∠1=∠3,①正确;
∵∠2=30°,
∴∠1=60°,
又∵∠E=60°,
∴∠1=∠E,
∴AC∥DE,②正确;
∵∠2=30°,
∴∠1+∠2+∠3=150°,
又∵∠C=45°,
∴BC与AD不平行,③错误;
∵∠2=30°,
∴AC∥DE,
∴∠4=∠C,④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余角的性质定理,熟练掌握上述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有两条长分别为a、b的铁丝,其中长为a的铁丝恰好围成一个大正方形;AB是大正方形的对角线,把AB分成n条相等的线段,再以每条线段作为小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b的铁丝恰好能围成n个这样的小正方形;若均不考虑接口情况,则a、b的大小关系是(  )
A.a>b
B.a<b
C.a=b
D.a≥b
【答案】C
【分析】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的方向移动,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变换,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
【解答】由平移可得,n个这样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与大正方形的边长相等,
∴a、b的大小关系是a=b,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变换的运用,平移是指图形的平行移动,平移时图形中所有点移动的方向一致,并且移动的距离相等.
4.已知A、B为平面上的2个定点,且AB=5.若点A、B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等于2、3,则满足条件的直线共有(  )条.
A.2
B.3
C.4
D.5
【答案】B
【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画出图形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①如图1,在线段AB的两旁可分别画一条满足条件的直线;
②作线段AB的垂线l,将线段AB分成2、3两部分.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即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注意距离都是非负数.此题还可分别以A、B为圆心、以2和3为半径作圆,利用直线和两圆的位置关系来进行解答.
5.在方格纸中将图(1)中的图形平移后的位置如图(2)中所示,那么正确的平移方法是(

(1)(2)
A.先向下移动格,再向左移动格;
B.先向下移动格,再向左移动格
C.先向下移动格,再向左移动格:
D.先向下移动格,再向左移动格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形,由平移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根据平移的概念,图形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1格或先向左移动1格,再向下移动2格.结合选项,只有C符合.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平移的基本概念及平移规律,是比较简单的几何图形变换.关键是要观察比较平移前后物体的位置.
6.如图所示,点E是AD延长线上一点,如果添加一个条件,使BC∥AD,则可添加的条件为(

A.∠C+∠ADC=180°
B.∠A+∠ABD=180°
C.∠CBD=∠ADC
D.∠C=∠CDA
【答案】A
【分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若∠C+∠ADC=180°,则BC∥AD,故A选项正确;
若∠A+∠ABC=180°,则BC∥AD,∠A+∠ABD=180°,无法得到BC∥AD,故B选项错误;
若∠CBD=∠ADB,则BC∥AD,∠CBD=∠ADC,无法得到BC∥AD,故C选项错误;
若∠C=∠CDE,则BC∥AD,∠C=∠CDA,无法得到BC∥AD,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7.如图,点E在CD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  )
A.∠1=∠2
B.∠3=∠4
C.∠5=∠B
D.∠B
+∠BDC=180°
【答案】A
【分析】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判定即可.
【解答】解:选项A中,∠1=∠2,只可以判定AC//B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A错误;
选项B中,∠3=∠4,可以判定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正确;
选项C中,∠5=∠B,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正确;
选项D中,∠B
+∠BDC=180°,可以判定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的判定,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
8.如果与的两边分别平行,比的3倍少,则的度数是(   )
A.
B.
C.或
D.以上都不对
【答案】C
【分析】由∠A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即可得∠A与∠B相等或互补,然后分两种情况,分别从∠A与∠B相等或互补去分析,即可求得∠A的度数.
【解答】解:∵∠A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
∴∠A与∠B相等或互补.
分两种情况:
①如图1,
当∠A+∠B=180°时,∠A=3∠B-36°,
解得:∠A=126°;
②如图2,
当∠A=∠B,∠A=3∠B-36°,
解得:∠A=18°.
所以∠A=18°或126°.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如果两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此题还考查了方程组的解法.解题要注意列出准确的方程组.
9.平移变换不仅和几何图形紧密相联,在汉字中也存在着平移变换现象,下列哪些不全是由平移变换得到的汉字的是(
).
A.林、品
B.田、炎
C.众、冒
D.晶、出
【答案】C
【分析】用平移的性质,汉字只要是由两或三个完全相同的部分组即满足题意.
【解答】解:根据题意,由两或三个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汉字即可:
..可以有:林、品、田、炎、众、晶、出等满足题意;"冒"不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的基本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平移前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10.如图,将边长为5cm的等边三角形ABC沿边BC向右平移3cm,得到△DEF,则四边形ADFB的周长为(  )cm.
A.20
B.21
C.22
D.23
【答案】B
【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DF=AC=5cm,AD=CF=3cm,然后求出四边形ADFB的周长=AB+BC+CF+DF+AD,最后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ABC沿边BC向右平移3cm得到△DEF,
∴DF=AC=5cm,AD=CF=3cm,
∴四边形ADFB的周长=AB+BC+CF+DF+AD,
=5+5+3+5+3,
=21(cm),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平移的基本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11.一个平面图形经过平移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②对应线段相等;③图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④对应点的连线段都平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分析】根据平移前后图形的大小、方向、形状均不变,分析选项即可解答.
【解答】解:①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正确;
②对应线段相等,正确;
③图形的大小形状都没有发生变化,正确;
④应为:对应点的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故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的基本性质,理解平移前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点的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E在线段DC的延长线上,能使直线AD∥BC的条件有(
)(1)∠D=∠BCE,(2)∠B=∠BCE,(3)∠A+∠B=180°,(4)∠A+∠D=180°,(5)∠B=∠D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D=∠BCE,
∴AD∥BC,故(1)能判定;
∵∠B=∠BCE,
∴AB∥DC,故(2)不能判定AD∥BC;
∵∠A+∠B=180°,
∴AD∥BC,故(3)能判定;
∵∠A+∠D=180°,
∴AB∥CD,故(4)不能判定;
∵∠B=∠D,不能判定AD∥BC,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题时注意: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3.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弯处的∠A是72°,第二次拐弯处的角是∠B,第三次拐弯处的∠C是153°,这时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B等于(  )
A.81°
B.99°
C.108°
D.120°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过B作BD∥AE,
∵AE∥CF,
∴BD∥CF,

∵,


故选B.
14.如图,在方格中有两个涂有阴影的图形M、N,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长度,图(1)中的图形M平移后位置如图(2)所示,以下对图形M的平移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
B.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
C.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
D.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
【答案】B
【分析】根据平移前后图形M中某一个对应顶点的位置变化情况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由图(1)可知,图M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可得题图(2),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平移由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决定,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15.如图,一束平行太阳光线FA、GB照射到正五边形ABCDE上,∠ABG=46°,则∠FAE的度数是(  )
A.26°.
B.44°.
C.46°.
D.72°
【答案】A
【解析】【分析】先根据正五边形的性质求出∠EAB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图中是正五边形.
∴∠EAB=108°.
∵太阳光线互相平行,∠ABG=46°,
∴∠FAE=180°﹣∠ABG﹣∠EAB=180°﹣46°﹣108°=26°.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多边形内角与外角,解题关键在于求出∠EAB.
16.如图,在中,,把沿着直线BC的方向平移后得到,连接AE,AD,有以下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分析】根据平移是某图形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可对①②③进行判断;根据∠BAC=90°及平移的性质可对④进行判断,综上即可得答案.
【解答】∵△ABC沿着直线BC的方向平移后得到△DEF,
∴AB//DE,AC//DF,AD//CF,CF=AD=2.5cm,故①②③正确.
∵∠BAC=90°,
∴AB⊥AC,
∵AB//DE
,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之前的结论有:①②③④,共4个,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学生易混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转.
17.如图,∠PQR等于138°,SQ⊥QR,QT⊥PQ.则∠SQT等于(

A.42°
B.64°
C.48°
D.24°
【答案】A
【分析】利用垂直的概念和互余的性质计算.
【解答】解:∵∠PQR=138°,QT⊥PQ,
∴∠PQS=138°﹣90°=48°,
又∵SQ⊥QR,
∴∠PQT=90°,
∴∠SQT=42°.
故选A.
【点评】本题是对有公共部分的两个直角的求角度的考查,注意直角的定义和度数.
18.如图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由,得
B.由,得
C.由,得
D.由,得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形,由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对选项一一分析,选择正确答案.
【解答】选项A、B、D都正确(都是依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的);
因为与、与都不是“三线八角”,
所以不能判定,
故C选项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9.三条直线a、b、c、,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

A.a⊥c
B.a∥c
C.a⊥c或a∥c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
【解答】根据平行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即可得到a∥c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行线的特点.
20.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度数是(

A.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
C.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
D.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
【答案】B
【分析】根据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再根据题意得:两次拐的方向不相同,但角度相等.
【解答】解:如图,第一次拐的角是∠1,第二次拐的角是∠2,由于平行前进,可以得到∠1=∠2.
因此,第一次与第二次拐的方向不相同,角度要相同,
故只有B选项符合,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注意要想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则拐的方向应相反,角度应相等.
2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与∠2是邻补角
B.∠1与∠3是对顶角
C.∠2与∠4是同位角
D.∠3与∠4是内错角
【答案】D
【解答】解:∠3与∠4是同旁内角.
故选:D
22.如图,若AB∥CD,则α、β、γ之间的关系为(  )
A.α+β+γ=360°
B.α﹣β+γ=180°
C.α+β﹣γ=180°
D.α+β+γ=180°
【答案】C
【分析】过点E作EF∥AB,如图,易得CD∥EF,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AE+∠FEA=180°,∠C=∠FEC=γ,进一步即得结论.
【解答】解:过点E作EF∥AB,如图,∵AB∥CD,AB∥EF,∴CD∥EF,
∴∠BAE+∠FEA=180°,∠C=∠FEC=γ,
∴∠FEA=β﹣γ,∴α+(β﹣γ)=180°,即α+β﹣γ=18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公理的推论和平行线的性质,属于常考题型,作EF∥AB、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3.如图,已知∠A=∠C,如果要判断AB∥CD,则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
A.∠ABD=∠CEF
B.∠CED=∠ADB
C.∠CDB=∠CEF
D.∠ABD+∠CED=180°
【答案】B
【解析】【分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依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由∠ABD=∠CEF,不能得到AB∥DC;
由∠CED=∠ADB,可得AD∥CE,即可得∠ADC=∠C,由∠A=∠C得∠A=∠ADC,所以,AB∥CD,
由∠CDB=∠CEF,不能得到AB∥DC;
由∠ABD+∠CED=180°,不能得到AB∥DC.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题时注意: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4.若a⊥b,c⊥d,则a与c的关系是(  )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D.以上都不对
【答案】D
【分析】分情况讨论:①当b∥d时;②当b和d相交但不垂直时;③当b和d垂直时;即可得出a与c的关系.
【解答】当b∥d时a∥c;
当b和d相交但不垂直时,a与c相交;
当b和d垂直时,a与c垂直;
a和c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还可能垂直.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平行、垂直、相交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5.如图所示,△DEF经过平移可以得到△ABC,那么∠C的对应角和ED的对应边分别是(
)
A.∠F,AC
B.∠BOD,BA
C.∠F,BA
D.∠BOD,AC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移的性质
由图可知,△DEF经过平移可以得到△ABC,则AC与DF是对应边,AB与DE是对应边,BC与EF是对应边,∠A与∠EDF,∠ABC与∠E,∠C与∠F是对应角.
根据平移的定义,∠C的对应角和ED的对应边分别是∠F、BA.故选C.
26.如图.已知.直线分别交于点平分.若.则的度数为(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性质可求.
【解答】解:∵AB∥CD,
∴∠1+∠BEF=180°,∠2=∠BEG,
∴∠BEF=180°-50°=130°,
又∵EG平分∠BEF,
∴∠BEG=∠BEF=65°,
∴∠2=65°.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和同旁内角互补这两个性质.
27.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
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
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C.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
【答案】A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对各选项画出示意图,观察图形,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如图: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注意数形结合法的应用,注意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8.如图,下列能判断AB∥CD的条件有


①∠B+∠BCD=180°
②∠1
=
∠2
③∠3
=∠4
④∠B
=
∠5
A.1
B.2
C.3
D.4
【答案】C
【分析】判断平行的条件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依次判断各选项是否符合.
【解答】①∠B+∠BCD=180°,则同旁内角互补,可判断AB∥CD;
②∠1
=
∠2,内错角相等,可判断AD∥BC,不可判断AB∥CD;
③∠3
=∠4,内错角相等,可判断AB∥CD;
④∠B
=
∠5,同位角相等,可判断AB∥C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的证明,注意②中,∠1和∠2虽然是内错角关系,但对应的不是AB与CD这两条直线,故是错误的.
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点B,若点C到直线AB的距离为2,且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有(

A.8个
B.6个
C.4个
D.2个
【答案】A
【分析】先求出点B的坐标及AB的长度,然后分三种情况:是直角,是直角,是直角进行讨论即可.
【解答】根据题意,得点B的坐标为,
且点C到直线AB的距离为2,是直角三角形
若是直角,
则C的坐标有和两种情况;
若是直角,则C的坐标有和两种情况;
若是直角,则C的坐标在AB线段上方和下方各两种情况,共有四种情况.
故满足条件的点C有8个.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能够分情况讨论,不重不漏是解题的关键.
30.经过平移,移到的位置,如图,下列结论:①,且;②,,;③,,.正确的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D
【分析】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据此即可判断.
【解答】①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知,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且,正确;
②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知,平移前后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正确;
③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知,平移前后对应线段且相等:,,,正确;
故正确有个数有3个.
故选:.
【点评】本题结合图形考查了平移的有关知识.平移的基本性质是: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7:相交线、平行线和平移(选择题专练)
一、单选题
1.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b∥c

a∥c
B.若a⊥b,b⊥c,则a⊥c
C.若a∥b,b⊥c,则a∥c
D.若a∥b,b∥c,则a⊥c
2.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放置,则下列结论①;②如果则有AC∥DE;③如果,则有BC∥AD;④如果,必有.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3.如图,有两条长分别为a、b的铁丝,其中长为a的铁丝恰好围成一个大正方形;AB是大正方形的对角线,把AB分成n条相等的线段,再以每条线段作为小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b的铁丝恰好能围成n个这样的小正方形;若均不考虑接口情况,则a、b的大小关系是(  )
A.a>b
B.a<b
C.a=b
D.a≥b
4.已知A、B为平面上的2个定点,且AB=5.若点A、B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等于2、3,则满足条件的直线共有(  )条.
A.2
B.3
C.4
D.5
5.在方格纸中将图(1)中的图形平移后的位置如图(2)中所示,那么正确的平移方法是(

(1)(2)
A.先向下移动格,再向左移动格;
B.先向下移动格,再向左移动格
C.先向下移动格,再向左移动格:
D.先向下移动格,再向左移动格
6.如图所示,点E是AD延长线上一点,如果添加一个条件,使BC∥AD,则可添加的条件为(

A.∠C+∠ADC=180°
B.∠A+∠ABD=180°
C.∠CBD=∠ADC
D.∠C=∠CDA
7.如图,点E在CD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  )
A.∠1=∠2
B.∠3=∠4
C.∠5=∠B
D.∠B
+∠BDC=180°
8.如果与的两边分别平行,比的3倍少,则的度数是(   )
A.
B.
C.或
D.以上都不对
9.平移变换不仅和几何图形紧密相联,在汉字中也存在着平移变换现象,下列哪些不全是由平移变换得到的汉字的是(
).
A.林、品
B.田、炎
C.众、冒
D.晶、出
10.如图,将边长为5cm的等边三角形ABC沿边BC向右平移3cm,得到△DEF,则四边形ADFB的周长为(  )cm.
A.20
B.21
C.22
D.23
11.一个平面图形经过平移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②对应线段相等;③图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④对应点的连线段都平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E在线段DC的延长线上,能使直线AD∥BC的条件有(
)(1)∠D=∠BCE,(2)∠B=∠BCE,(3)∠A+∠B=180°,(4)∠A+∠D=180°,(5)∠B=∠D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3.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弯处的∠A是72°,第二次拐弯处的角是∠B,第三次拐弯处的∠C是153°,这时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B等于(  )
A.81°
B.99°
C.108°
D.120°
14.如图,在方格中有两个涂有阴影的图形M、N,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长度,图(1)中的图形M平移后位置如图(2)所示,以下对图形M的平移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
B.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
C.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
D.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
15.如图,一束平行太阳光线FA、GB照射到正五边形ABCDE上,∠ABG=46°,则∠FAE的度数是(  )
A.26°.
B.44°.
C.46°.
D.72°
16.如图,在中,,把沿着直线BC的方向平移后得到,连接AE,AD,有以下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7.如图,∠PQR等于138°,SQ⊥QR,QT⊥PQ.则∠SQT等于(

A.42°
B.64°
C.48°
D.24°
18.如图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由,得
B.由,得
C.由,得
D.由,得
19.三条直线a、b、c、,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

A.a⊥c
B.a∥c
C.a⊥c或a∥c
D.无法确定
20.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度数是(

A.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
C.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
D.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
2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与∠2是邻补角
B.∠1与∠3是对顶角
C.∠2与∠4是同位角
D.∠3与∠4是内错角
22.如图,若AB∥CD,则α、β、γ之间的关系为(  )
A.α+β+γ=360°
B.α﹣β+γ=180°
C.α+β﹣γ=180°
D.α+β+γ=180°
23.如图,已知∠A=∠C,如果要判断AB∥CD,则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
A.∠ABD=∠CEF
B.∠CED=∠ADB
C.∠CDB=∠CEF
D.∠ABD+∠CED=180°
24.若a⊥b,c⊥d,则a与c的关系是(  )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D.以上都不对
25.如图所示,△DEF经过平移可以得到△ABC,那么∠C的对应角和ED的对应边分别是(
)
A.∠F,AC
B.∠BOD,BA
C.∠F,BA
D.∠BOD,AC
26.如图.已知.直线分别交于点平分.若.则的度数为(

A.
B.
C.
D.
27.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
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
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C.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
28.如图,下列能判断AB∥CD的条件有


①∠B+∠BCD=180°
②∠1
=
∠2
③∠3
=∠4
④∠B
=
∠5
A.1
B.2
C.3
D.4
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点B,若点C到直线AB的距离为2,且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有(

A.8个
B.6个
C.4个
D.2个
30.经过平移,移到的位置,如图,下列结论:①,且;②,,;③,,.正确的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