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2011课标版(杨力主编)一年级美术(下)
《给瓶子穿花衣》
设计意图:
瓶子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很大,它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本课以瓶子为例,让学生在尝试制作、欣赏、评述过程中增进对瓶子外形的了解;最后在创作瓶子、装饰瓶子、展示瓶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创新思维。为了能让学生尽量地体验到“造型--—表现”的乐趣,感受到不同材料的装饰特点。我尝试对教材中提示学生使用的学具进行了改动,添加了生活中常见的荧光笔、黏土、彩纸、线型材料等作为学具。通过这些改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生活中的多种材料,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及对美术的持久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感受活动,感受瓶子身上不同花纹和图案的美,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
2、尝试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花纹创造性地装饰瓶子。
3、在装饰活动中主动发现美和感受美,体验动手创作的乐趣。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瓶子特点及其艺术魅力的感受及瓶子对称造型剪法。使学生能创作出一个造型别致,图案,花纹,色彩好看的瓶子作品。
难点:如何使瓶子的大小及外行美观。(学生容易将很大的纸剪成一个很小的图形,造成材料的浪费)
教学准备:
教师:1、范作或图片,彩纸、彩笔、剪刀、胶棒(双面胶)
2、多媒体:PPT
学生:1、经验准备: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塑料瓶和玻璃瓶,造型多种多样。
2、物质准备:黏土、彩纸、荧光笔、线、透明瓶子人手一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PPT,欣赏各种瓶子,感受瓶子身上的花纹和图案的美。
(1)学生欣赏,仔细看看图上这些瓶子,它们身上是什么颜色,有什么花纹图案?
看了这些瓶子图片,你们觉得它们漂亮吗?
(2)逐一播学生儿喜欢的图片,说一说它的美。你喜欢哪一张图片上的瓶子?说一说它美在哪里?教师根据学生喜欢的图片序号和学生讨论交流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美。
2、了解瓶子的基本结构
瓶子口、瓶颈、瓶耳、瓶身、瓶底
3、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出示空瓶子)今天瓶子宝宝想去参加一个宴会,可是,瓶子们很不高兴,(教师出示没有装饰的瓶子苦恼的脸)猜猜看,是什么原因?因为它们没有漂亮的衣服,心里很苦恼,同学们帮帮它们,想想好办法吧!(发言)小结:同学们的好主意让瓶子宝宝有了信心,他们心中很高兴,瞧,他们笑了!(教师出示瓶子的笑脸谱)那该怎么为他们打扮呢!
二、授新课
1、示范讲解瓶子创意装饰的方法
(1)请你为瓶子宝宝设计花衣,我们可以用的材料有哪些?你想用什么方法为它设计什么样的花纹和图案?
今天我们学习用新方法装饰瓶子,(出示黏土)需要同学们怎样装饰瓶子宝宝呢?教师示范黏土分开一小团搓圆黏贴在瓶身作为一个点,也可以将黏土搓长或是变成螺旋纹黏贴在瓶身周围装饰,还可以做成一个简单的图案,如:爱心,太阳等等,创意地为瓶子宝宝装饰。
2、示范
用粘贴的方法对瓶子进行装饰(使用不同材料示范装饰)
(老师在示范时要一边剪画一边讲解方便学生去理解,把一些学生在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和一些学生不好理解的问题融入到作品中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这种直观的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要注意不能在范画中设定任何的限定来限制学生,以防阻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尽可能的为学生后边练习打基础,让学生可以更顺畅的去作业。)
3、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老师今天带来些漂亮的瓶子图片,想不想看看!
我们一起来看看,欣赏这些作品,同学们仔细这些瓶子的外形纹案颜色和材料。
我听到瓶子宝宝开心地笑声,他们希望同学为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有美丽的花纹和图案,你们愿意为瓶子宝宝设计吗?
三、学生练习
作业要求
1、瓶子的造型要新颖。
2、纹案要有创意,颜色丰富多变。
3、指导学生用简单的线条和花纹装饰瓶子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1、将学生制作好的作品展示,学生相互欣赏、介绍创作方法
2、教师小结:表扬学生的创造性,对图案的表现以及不同装饰方法的选用进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