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北京) 一年级下册美术 第18课 拼拼贴贴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北京) 一年级下册美术 第18课 拼拼贴贴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3-30 10:4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美版一下《拼拼贴贴》教学设计
课 题
《拼拼贴贴》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课程性质中指出“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本课旨在通过欣赏、评述的方法欣赏马蒂斯《圣诞夜》一系列作品,认识拼贴画这种造型表现方法,初步了解拼贴画的多种形式,在欣赏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时,学生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感受。在实践中,进一步感受马蒂斯的剪贴画特点,以此表达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之情。
2.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学生通过欣赏马蒂斯《圣诞夜》一系列作品,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学生除了获得审美的愉悦外,还应认知马蒂斯的创作原因和思风格特征。在此基础上,学生像艺术家学习,进一步感受拼贴艺术的造型方法。
3.学习者分析

第一学段的学生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已经认识了各种基本形,会用基本形概括法表现简单的事物。在本学期的课堂上,学生们已经体验建筑师来用基本形设计城堡,体验设计师来用形状的组合表现汽车和蘑菇的联想,并且已经有撕纸造型的经验。对于不规则的图形,也能够运用图形联想的方法去概括,如手掌形、花朵形等,学生对于欣赏马蒂斯的《圣诞夜》时,对于分析图形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抽象画所蕴含的内容可以大胆去想象。在实践活动中,也适合大胆表现发挥创意。
4.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马蒂斯及他的剪贴画《圣诞夜》,初步了解拼贴画的多
种形式,引导学生评述不同形式的拼贴画给人带来的感觉,尝试做一幅拼贴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评述大师作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大胆表述,进而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基本思路和评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拼贴的美术技能表达自己对生活、对自然热爱的意识。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马蒂斯及他的剪贴画《圣诞夜》,认识拼贴画,尝试完成一幅拼贴画。
教学难点:对简单色彩、抽象的图案表现画面的掌控力。
5.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一、激趣游戏 回忆已知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美术课咱们先做一个小游戏,每位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张彩纸,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快速把它变成其他形状的图形吗?
出示课件p1
游戏一:图形变变变!—比大小 比种类
(提醒学生说停就停,不动剪刀,可训练学生123请坐端)
2、学生图形分享:
问:谁来给大家介绍下你变的的图形?你用了什么方法?变出了哪些图形?
学生回答并分享图形。
出示板书:撕、剪
追问:这个曲线你是怎么做成的?
小结: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只要转动纸,就能变出好多更复杂的图形了。
(注意:在学生分享中说清是用剪还是撕的方法,解决转动纸更好出曲线的技法问题。)
3、出示课件p2
游戏二:图形拼拼看!—比创意 比合作
师:接下来来玩第二个小游戏,小组合作,把你们的图形试着拼摆组合,看看又能变出什么?比比哪组最有创意。
出示板书:拼摆、组合
4、学生创意分享
小结:看来只要我们大胆想象,把不同图形巧妙的拼摆和组合,就能变出好多有意思好玩的画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拼拼贴贴》。
5、出示课题《拼拼贴贴》
问:你们觉得老师这个课题做的怎么样?
学生鼓掌
二、欣赏作品 走近大师
师:老师的创造灵感来源与这张剪贴画,我被画面鲜明的色彩、有趣的图形所吸引,你们看到这幅画就明白了。
1、出示马蒂斯的《圣诞夜》剪贴画。
2、欣赏评述马蒂斯《圣诞夜》
问:观察这幅作品,你发现了哪些图形?
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四声用语回答问题。
问:听着音乐来欣赏这幅画,你又有什么感受?
学生表达组织语言大胆表达感受。
3、教师介绍马蒂斯和《圣诞夜》
师:这幅画作者是马蒂斯,法国著名画家,他会画画、剪贴、还有雕塑。这幅画是一幅剪贴画,创作材料是彩纸。画面内容表现的是圣诞节的夜景。当时美国著名的杂志社要举办平安的聚会,就请82岁的马蒂斯为他们设计一扇窗户,于是画家做了这幅剪贴画当做模型,他的剪贴画用色大胆,人们称他为“色彩大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马蒂斯,了解他剪贴的过程。
4、课件播放马蒂斯剪纸视频。
师:马蒂斯由于身体原因,做了两次手术,康复期间只能卧床,从此就打开了他剪贴艺术的大门。他说剪贴画非常自由,可以不断重新排列和组合,直到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三、分析探究 表达感受
1、出示课本教师示范作品《时间》
问:找一找,除了彩纸,还用了什么材料和表现方法?
追问:你觉得生活中哪些材质可以用到拼贴画中?
学生观察并回答。
师小结:不仅用到了彩纸,还用了布片、毛线等材料,以及绘画的方法。让我们想到了岁月的流逝,时间的无情。同学也要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2、出示课本作品《长颈鹿》和《鹅妈妈》
问:再看这幅学生作品,他们都是小动物的拼贴画,拼贴的方法和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师:拼贴画的种类非常多,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的拼贴画给人带来的感受不一样。
四、尝试剪贴 激发情趣
艺术实践要求:用大图形、小图形、丰富的线条完成一张有趣的拼贴画。
教师巡视,针对学生问题单个指导或集体指导。
五、展评作品 互相学习
六、拓展延伸 拓宽视野
课件播放马蒂斯其他剪贴作品。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对马蒂斯的《圣诞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今天也做了意见马蒂斯做的事,希望同学们也喜欢拼贴创作的方式,享受拼贴带来的快乐。
教学流程图:
板书设计: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围绕学生自我评价以及表现性评价为主。课后学生们认真填写了自我评价表,从课堂发言次数、课堂是否用四声用语、是否喜欢拼贴画以及本课课的收获是什么等四方面展开。从评价表看,多数同学都参与了本课的发言与讨论,认为本节欣赏课让同学们打开了的新的视角,认为拼贴画原来也可以成为世界名画,也可以创新。还有部分同学有了新的思考,认为文具产生的废品如纸屑和铅笔屑也可以用到拼贴画的创作中。在教师的表现性评价中,我认为本课学生听讲比较专注,在激趣游戏环节中,个别学生表现出不敢大胆剪或撕,教师推敲游戏说明,多关注鼓励个别学生。在感受马蒂斯《圣诞夜》作品中,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有位男同学说:想到了未来世界,新款特斯拉在太空中环绕。说明这是位关注时事的一年级男孩子,非常了不起,不仅关注世界时事新闻还敢大胆联想,是一个新的“小哈姆雷特”!
7.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300-500字)


本课以小游戏导入,从学生尝试做图形到学生合作拼图形,看似激趣的小游戏是学生初步尝试拼贴画,实则是落在本课的教学难点和拼贴画的方法上,游戏环节中总结剪贴画基本方法:撕、剪、拼贴和组合。第二环节欣赏马蒂斯《圣诞夜》,是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感受,是落在欣赏课的教学重点上,引导学生从表现方法、画面内容、给人的感受等方面依次对作品进行细致观察,大胆表述,进一步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思路和方法。第三环节分析探表达感受是让学生了解拼贴画的多种形式,进而了解不同材质、不同拼贴方法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学生实践环节—“做马蒂斯的事”,鼓励学生用简单色彩和抽象的图案表现一幅剪贴画,领悟拼贴艺术的独特表现方法。教师在学生实践环节,鼓励学生用简单色彩和抽象的图案表现一幅剪贴画,领悟拼贴艺术的独特表现方法。最后的拓展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马蒂斯及剪贴画,启发学生从欣赏角度的大胆表达感受过渡到创作角度的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