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春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bǎnɡ
wén
zhànɡ
xiàn
shēn
shí
bàn
yè
sān
ɡēnɡ
cū
lǔ
zhē
ɡài
sī
xīn
cūn
zhài
chā
zuǐ
二、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1.张磊同学参加了学校成语大王擂(lèi
léi)台赛,比赛时,班上同学都为张磊擂(lèi
léi)鼓助威。
2.一位挑(tiǎo
tiāo)着担子的农夫走进门前挑(tiǎo
tiāo)着一面旗子的酒店。
3.一条小船停泊(bó
pō)在长着芦苇的湖泊(bó
pō)边上。
三、连线题。(8分)
1.将下列故事与名著连起来。
煮酒论英雄
《水浒传》
吴用智取生辰纲
《三国演义》
湘云醉卧芍药丛
《西游记》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红楼梦》
2.下列是名著中的歇后语,用线把前后部分连起来。
关云长走麦城
来得凶,败得惨
孙悟空借芭蕉扇
大难临头
诸葛亮立军令状
一物降一物
曹操下江南
面不改色心不跳
四、将下列选项的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焦热
霹雳
咆哮
饮酒取乐
B.
揪住
神威
血泊
平生之力
C.
围圆
跳跃
楷书
拖男挈女
D.
洽似
风筝
悔气
七手八脚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古代军队中负责射箭的兵土。(弓弩手)
B.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军令状)
C.政府机关的图章(总称)。(印信)
D.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响声很大,能对人畜、植物、建筑物等造成很大的危害。(咆哮)
3.“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这一段描写的人物是(
)。
A.诸葛亮
B武松
C.周瑜
D.关羽
4.下列对课文内容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草船借箭》讲述了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超“借箭”的故事。
B.《景阳冈》记叙了武松在景阳冈打虎的故事。
C.《猴王出世》主要写了一块仙石孕育出的石猴发现了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
D.《红楼春趣》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在大观园游玩的故事。
5.下列哪一句是《石猴出世》文中语序正确的一句(
)。
A.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B.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饮涧泉,食草木,采山花,觅树果。
C.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采山花,觅树果,食草木,饮涧泉。
D.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采山花,饮涧泉,觅树果。
五、填空题。(26分)
1.比一比,再组词。(5分)
呐(
)
饥(
)
恰(
)
榜(
)
谋(
)
纳(
)
机(
)
拾(
)
傍(
)
煤(
)
2.
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成现在的说法。(6分)
(1)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
(2)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
(3)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的,断了绳,拿下他来。”
(
)
(4)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
)
(5)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
)
(6)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
)
3.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石猴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
,
”。(2分)
(2)《景阳冈》重点讲了武松
和
这两个故事情节,分别可以看出武松
和
的性格特点。(4分)
(3)人闲桂花落,
。
,时鸣春涧中。(2分)
4.按《猴王出世》故事顺序排列语句,在句子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7分)
(
)群猴发现水源处是一道瀑布。
(
)石猴出世。
(
)闲来无事前去寻找水源。
(
)石猴率先钻进瀑布,发现水帘洞。
(
)众猴按约定拜石猴为王。
(
)石猴带领猴群进入水帘洞安家。
(
)天气炎热,群猴到山涧中洗澡。
六、阅读理解。(18分)
(一)课内阅读。(9分)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
1.课文按喝酒——(
)——(
)——(
)四个部分来写的。这段话在文中属第________部分,是按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5分)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句中的“势”指的是
。(2分)
3.找出这段话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课外阅读。(9分)
林冲棒打洪教头
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如同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
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
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得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
)气势汹汹,(
)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1.给文中括号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分)
2.从文中找出下列意思的词语。(2分)
①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
)
②指的是走路不稳。
(
)
③形容态度、声势凶猛。
(
)
④来不及动手应付。
(
)
3.这个故事主要写了
和
在月光下交手,最后
.落败,灰溜溜地走了的故事。(3分)
4.请各用两个词语分别概括林冲和洪教头的性格特征。(3分)
林冲
.
洪教头
.
七、习作展示。(25分)
生活,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会得到启示,过得快乐。回忆一下,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经给你启发,请写下来。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得到的启示写明白,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2021年春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bǎnɡ
wén
zhànɡ
xiàn
shēn
shí
bàn
yè
sān
ɡēnɡ
榜文
杖限
申时
半夜三更
cū
lǔ
zhē
ɡài
sī
xīn
cūn
zhài
chā
zuǐ
粗鲁
遮盖
私心
村寨
插嘴
二、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1.张磊同学参加了学校成语大王擂(lèi√
léi)台赛,比赛时,班上同学都为张磊擂(lèi
léi√)鼓助威。
2.一位挑(tiǎo
tiāo√)着担子的农夫走进门前挑(tiǎo√
tiāo)着一面旗子的酒店。
3.一条小船停泊(bó√pō)在长着芦苇的湖泊(bó
pō√)边上。
三、连线题。(8分)
1.将下列故事与名著连起来。
煮酒论英雄
《水浒传》
吴用智取生辰纲
《三国演义》
湘云醉卧芍药丛
《西游记》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红楼梦》
2.下列是名著中的歇后语,用线把前后部分连起来。
关云长走麦城
来得凶,败得惨
孙悟空借芭蕉扇
大难临头
诸葛亮立军令状
一物降一物
曹操下江南
面不改色心不跳
四、将下列选项的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D
)。
A.
焦热
霹雳
咆哮
饮酒取乐
B.
揪住
神威
血泊
平生之力
C.
围圆
跳跃
楷书
拖男挈女
D.
洽似
风筝
悔气
七手八脚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D
)。
A.古代军队中负责射箭的兵土。(弓弩手)
B.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军令状)
C.政府机关的图章(总称)。(印信)
D.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响声很大,能对人畜、植物、建筑物等造成很大的危害。(咆哮)
3.“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这一段描写的人物是(
B
)。
A.诸葛亮
B武松
C.周瑜
D.关羽
4.下列对课文内容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D
)。
A.《草船借箭》讲述了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超“借箭”的故事。
B.《景阳冈》记叙了武松在景阳冈打虎的故事。
C.《猴王出世》主要写了一块仙石孕育出的石猴发现了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
D.《红楼春趣》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在大观园游玩的故事。
5.下列哪一句是《石猴出世》文中语序正确的一句(
A
)。
A.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B.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饮涧泉,食草木,采山花,觅树果。
C.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采山花,觅树果,食草木,饮涧泉。
D.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采山花,饮涧泉,觅树果。
五、填空题。(26分)
1.比一比,再组词。(5分)
呐(呐喊)饥(饥饿)恰(恰当)榜(榜样)谋(计谋)
纳(接纳)机(机会)拾(拾起)傍(傍晚)煤(煤炭)
2.
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成现在的说法。(6分)
(1)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名字叫做)
(2)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才停下来)
(3)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的,断了绳,拿下他来。”
(端正)
(4)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反正)
(5)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拖延)
(6)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凡是)
3.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石猴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2分)
(2)《景阳冈》重点讲了武松喝酒和打虎这两个故事情节,分别可以看出武松倔强和勇武的性格特点。(4分)
(3)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2分)
4.按《猴王出世》故事顺序排列语句,在句子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7分)
(4)群猴发现水源处是一道瀑布。
(1)石猴出世。
(3)闲来无事前去寻找水源。
(5)石猴率先钻进瀑布,发现水帘洞。
(7)众猴按约定拜石猴为王。
(6)石猴带领猴群进入水帘洞安家。
(2)天气炎热,群猴到山涧中洗澡。
六、阅读理解。(18分)
(一)课内阅读。(9分)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
1.课文按喝酒——(上冈)——(打虎)——(下冈)四个部分来写的。这段话在文中属第_三_部分,是按事情发展_的顺序来写的。(5分)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句中的“势”指的是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2分)
3.找出这段话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揪、按、踢、打。(2分)
(二)课外阅读。(9分)
林冲棒打洪教头
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如同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
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
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得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
)气势汹汹,(
)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1.给文中括号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虽然……但是……(1分)
2.从文中找出下列意思的词语。(2分)
①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拨草寻蛇
)
②指的是走路不稳。
(踉跄
)
③形容态度、声势凶猛。
(气势汹汹
)
④来不及动手应付。
(措手不及
)
3.这个故事主要写了林冲和洪教头在月光下交手,最后洪教头落败,灰溜溜地走了的故事。(3分)
4.请各用两个词语分别概括林冲和洪教头的性格特征。(3分)
林冲武艺高强
、机智勇敢
、处事冷静
、谦虚礼让
洪教头傲慢自大
、目中无人
、自以为是
七、习作展示。(25分)
生活,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会得到启示,过得快乐。回忆一下,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经给你启发,请写下来。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得到的启示写明白,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50字。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