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共2课时)(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共2课时)(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30 09:3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第四节
澳大利亚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人口、城市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位置,从而进一步理解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
2.分析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采矿业和冶金工业的实例,感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义。
3.举例说出澳大利亚在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培养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画图”,锻炼自己画地理简图的能力,提升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
2.通过读图、析图的学习过程,学会观察地图并用地图链接课文相关内容的学习方法,提升运用图表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3.关注可持续发展观,学会认识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升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提高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给以思维美和发现美的享受,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3.通过关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探究活动,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领悟到学习有用地理的思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从地形和气候因素上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
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成因的探索。
2.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原因分析。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作为平台呈现多幅独具特色的澳大利亚景观及动物资料,首先给学生的视觉感官留下深刻印象,然后在教师引导下探究现象背后的成因。选取的几段录像提供了大量动态、详实的资料,帮助学生直观、高效地提取有用信息,了解相关地理特征。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了解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拿出一只玩具袋鼠问,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特有的动物吗?
学生:澳大利亚。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个独特的国家──澳大利亚。
或用比较大的袋鼠照片或图片。
教学新课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教师: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有两种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展示幻灯片1.澳大利亚的国徽),一种是刚才我们说的袋鼠,你知道另一种动物的名字吗?
学生:鸸鹋
教师:(展示幻灯片2.袋鼠和鸸鹋的图片及介绍)在澳大利亚还有哪些特有的动物?你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吗?
学生:列举、介绍。
教师:(展示幻灯片3.鸭嘴兽和考拉的图片及介绍)
刚才介绍的几种动物都是澳大利亚特有的珍奇动物,从进化的角度讲,这些动物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非常古老的生物种类,现成为人们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因此澳大利亚也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学生:阅读书上资料,体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真正含义。
教师:为什么澳大利亚保存了这么多古老的动物,而且成为这个国家特有的动物呢?
学生: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你们的答案到底对不对呢?这些特有的动物和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点有什么关系?只有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了解以后,我们才能做出评价。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澳大利亚这个国家。
首先我们来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在哪里?面积有多大?人口有多少?
教师:(展示幻灯片4.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的地图)看书上澳大利亚在世界中位置图,结合大洋洲挂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澳大利亚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
学生:观察、分析、回答。
教师总结:澳大利亚位于赤道以南,周围被海洋包围,南回归线从中穿过,是个南半球的国家。澳大利亚在拉丁语中意为“南方的土地”。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学生思考、讨论: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海洋上,这对生物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联系书中的“活动1”。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房屋哪一面朝阳?学校几月份放暑假?为什么?
教师总结:澳大利亚之所以保存有特有的动物,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长期隔离造成的;由于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堪培拉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所以这里的房屋北面朝阳;一月是这里的最热月,学生应在一月放暑假。
教师:澳大利亚面积768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1
875万,是大洋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计算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
学生:2.5人/平方千米。
教师:大约为中国的1/45,澳大利亚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教师: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展示幻灯片5.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图)
学生:读图,说出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特点。
教师归纳: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在这里有澳大利亚著名的城市,指导学生找出堪培拉、悉尼、墨尔本三大城市,对这三大城市我们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归纳:堪培拉──政治中心;悉尼──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第二大城市。(展示幻灯片?:三大城市景观图、悉尼歌剧院图片)
教师:为什么澳大利亚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呢?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提示: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是自然原因。另一方面是历史及其经济发展的原因。
可让先学生介绍袋鼠和鸸鹋的特点,再看图片补充。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放一些介绍动物的录像(或在网上摘一些短片),详述它们的生理特征,体现动物的原始性和独特性。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不做评价,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注意赤道和南回归线与澳大利亚的相对位置,启发、引导学生思索、观察。
应用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
回答了前面澳大利亚动物的古老性、独特性问题。
指导学生读人口、城市分布图。
这个讨论注重的是过程,因为学生还不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经济状况,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为下节课做准备。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澳大利亚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大家都想知道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经济状况,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些问题。
教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与澳大利亚有关的产品吗?
学生:思考。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教师:我们在一些羊毛衫的标签上,发现标有“100%澳毛”字样,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这些羊毛衫全部是用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羊毛织成的。
教师:(展示幻灯片7.澳大利亚养羊业占世界的比重及地位)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为羊特别多,所以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学生:阅读书上养羊业的发展历史,讨论养羊业发达的原因,读图试找答案。
教师:提示从位置、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方面来考虑。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
地形特点:东、中、西部地形的不同。
教师:指导学生读澳大利亚地形图,根据海拔判断归纳出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a.东部山地:海拔800~1
000米,主要有大分水岭;b.中部平原:海拔不足200米;c.西部低矮的高原:海拔200~1
000米。指导学生在澳大利亚地形图上找出墨累河──澳大利亚最大河流,北艾尔湖──地势最低,澳大利亚盆地──大自流盆地。
学生:对照书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讨论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气候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读书上澳大利亚气候图。a.找出南回归线,看看它穿过澳大利亚的位置,说出澳大利亚在五带中的位置;b.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讨论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教师:在了解地形和气候的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再来分析澳大利亚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地势平坦、气候适宜、草原辽阔、饮水丰富、无野生肉食动物等。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人民充分利用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也很高(展示幻灯片?:自动剪羊毛图片、机械化耕作的农场的图片),指出澳大利亚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
教师:澳大利亚不仅有发展农牧业的优越条件,发展工矿业的条件也得天独厚。
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学生:阅读书上材料──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教师:强调二战后澳大利亚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工业。指导学生读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说出澳大利亚有哪些重要矿产?找出铁矿石的地区分布。
教师:介绍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特点:埋藏浅、质量优、储量大等。
学生:阅读书后资料,说说澳大利亚在发展采矿业方面的资源储量优势。
教师:由于矿产储量大,使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主要的矿产品出口国,介绍主要出口矿产品及销往国家。
教师:由于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有人称澳大利亚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前面从澳大利亚动物的独特性入手,引出位置、面积、领土组成;后面从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入手,中间穿插地形、气候等特点,这样改变了学生学习国家的一贯结构,让学生知其然,还想知其所以然,可以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地形、气候的特点,学生还没有概念,鼓励学生到书中去找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指导学生如何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培养读图能力。
通过对地形、气候的了解,与农牧业的分布相联系,训练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体现学以致用,也让学生体会到因地制宜的思想。
帮助学生理解“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含义。
课堂小结
谈谈你对澳大利亚的印象。
作为课堂小结,学生会把澳大利亚的知识融合在一起,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达到学以致用;或者加入自己的东西,教师可以把这些作为课堂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