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30 10:0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上)
(1492年)8月3日(星期五),八点钟,我们离开了萨尔特斯海滩,乘着强劲的海风向南驶去,到日落前航行了60海里……
9月8日(星期六),凌晨三点钟起,刮起了东北风。……由于船头浪很大,船走的很慢,全天日夜才航行了36海里……
9月9日(星期日),这天白天航行了60海里。他(哥伦布)决定少估报实际航程,好让水手们不因航程太远而失掉勇气和信心……
10月10日(星期三),……到此,他的船员们失去了忍耐,抱怨起这次旅途太长。海洋司令(哥伦布)努力地安慰他们。……
——节选自拉斯?卡萨斯神父对哥伦布《航海日记》的摘录
一、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复兴”的原意为“再生”。
古罗马时期的雕像
中世纪时期的雕像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像
15世纪的佛罗伦萨
(油画作品)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5页:
13—15世纪,佛罗伦萨是欧洲主要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之一,市民生活丰富多彩,世俗活动和个人发展受到重视,为新文化、新思想的滋生和繁荣提供了沃土。
1.文艺复兴的兴起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5页:
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也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还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他们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
佛罗伦萨诗人彼特拉克在他的《歌集》中,直言不讳地抨击教会“是黑暗的监狱,是充满欺骗的场所”酣畅淋漓地讴歌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
思考: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核是什么?
2.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核
——人文主义
【意】达?芬奇《蒙娜丽莎》
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
——傅雷
思考:文艺复兴只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吗?
地狱篇
第19首 买卖圣职者-教皇尼可洛三世-对所有买卖圣职的教皇的谴责……
天堂篇
第 30首 亨利七世的席位
——节选自但丁《神曲》(目录)
(备注:
教皇尼可洛三世:13世纪末期罗马教皇,在世时买卖圣职、贪婪成性;
亨利七世: 14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但丁曾希望由他来领导四分五裂的意大利走向统一)
3.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代表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时代
代表人
地 位
代表作
14世纪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文学三杰”
《神曲》
《歌集》
《十日谈》
15世纪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美术三杰”
《最后的晚餐》
《大卫》
《西斯廷圣母》
16-17世纪
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后期杰出代表
《哈姆雷特》
《李尔王》等
4. 文艺复兴的影响
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压抑和禁锢的人性
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
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
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兴起
二、宗教改革
15世纪末16世纪初,德意志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这也为教会的剥削提供了方便。每年流入罗马教廷的财富数额巨大,德意志因而被称为“教皇的奶牛”。罗马天主教会还向教徒出售赎罪券,引起民众的极大不满。反对罗马教会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是德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动因。
——张顺洪等《世界历史极简本》
1. 德意志宗教改革的背景
教会在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28. 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
……
36. 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
——《九十五条论纲》(1517年)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1520年)
2. 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内容
马丁?路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辩论的场景(绘画作品)
马丁?路德翻译的德文版《圣经》
欧洲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思想解放;推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欧洲宗教改革示意图
3. 宗教改革的影响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1. 近代科学兴起的背景
14世纪
16世纪
17世纪
15世纪
科学革命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世俗生活)
宗教改革
(人文主义、宗教生活)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2. 近代科学的代表
近代科学革命中所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起教廷的敌视。1600年,宣扬哥白尼学说的布鲁诺被烧死;1616年,哥白尼阐述“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被罗马教廷宣布为禁书;1633年,通过天文观测证实哥白尼学说的伽利略则被判处终身监禁。
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开普勒
牛顿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
14—17世纪
代表:文学三杰、美术三杰、莎士比亚
精神内核:人文主义
影响:一定程度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人性,开始更多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宗教改革
16世纪
背景:天主教会权威受到质疑,人们对罗马教廷盘剥日益不满
原因: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现实
代表:马丁?路德;加尔文
影响:解放了思想,传播了人文主义,推动了民族国家形成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科学革命
16—17世纪
代表:哥白尼;牛顿
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本课小结】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下)
1738年,伏尔泰《牛顿哲学原理》封面
【图片解释】图中左上角像神一样坐在空中的是牛顿,右边的智慧女神拿着一面镜子,把牛顿头上射来的光反射到地面,下面在反光中书写的是伏尔泰。
一、启蒙运动出现的背景
14——18世纪世界主要大事
14世纪
15世纪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4世纪开始,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文艺复兴
全球航路开辟
宗教改革与近代科学发展
启蒙运动在英国出现
启蒙运动在法国进
入高潮阶段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经 济
全球航路开辟,全球联系初步建立,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政 治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障碍
文 化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相互联系,共同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提高了人们对社会和自然界的认识
二、启蒙的含义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8页:
“启蒙”一词,法文原意为“光明”“智慧”。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
路易十四(1638—1715年)是波旁王朝的第三代国王。……他大力宣扬“君权神授”之说,加强中央集权,上台后第一个攻击的目标就是长期以来和国王公开分庭抗礼的巴黎高等法院,使法院丧失了对国王敕令表示异议的权力。……路易十四一生好战,这些战争,不论谁胜谁负,对于法国人民而言都是灾难。……1685年,他废除《南特敕令》,迫害胡格诺教派,使得本以平息的内战又烽烟重燃,大批的胡格诺教徒逃往国外,这其中不乏商人、学者和各方面的能工巧匠, 这给法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蔡秉欣《路易十四及其统治下的法国》
思考:法国旧制度的“黑暗”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伏尔泰(1694——1778)
(绘画作品)
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自由平等的权利。他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他曾因反抗专制制度两次被囚禁。
思考:伏尔泰认为“真正”“自然”的生活是什么?
三、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三、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
——理性
四、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代 表
主 张
孟德斯鸠
主张君主国家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国王只应该是行政机关的首脑,司法权应该属于陪审法庭
伏尔泰
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君权共分立法之权
卢 梭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但人民可以打破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的更对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代 表
主要思想
相 同
不 同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 梭
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互相监督、制衡
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国 别
代 表
主 张
英 国
亚当?斯密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德 国
康 德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五、启蒙运动的影响
1. 对欧洲的封建势力
君主专制政府不会为了臣民的幸福而统治,相反,它是要迫使其人民贫苦以便统治。
——卢梭《社会契约论》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1789年8月)
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 美国《独立宣言》
(1776年)
2. 对欧美资产阶级
法国启蒙运动在世界文明史上引起的震动具有显著的超文化差异的特征。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的学说后来一直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为具有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所传诵,鼓舞着种种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8册
3. 对世界其他地区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
【问题探究】
思考:阅读以上材料,结合启蒙运动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理性”的认识。
一定程度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人性,开始更多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精神内核:理性
代表:孟德斯鸠—分权制衡;伏尔泰—君主
立宪;卢梭—主权在民、直接民主
进一步解放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推动革命、精神武器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文艺复兴
14—17世纪
宗教改革
16世纪
科学革命
16—17世纪
解放了思想,传播了人文主义,推动了民族国家形成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一定程度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人性,开始更多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精神内核:理性
代表:孟德斯鸠—分权制衡;伏尔泰—君主
立宪;卢梭—主权在民、直接民主
进一步解放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推动革命、精神武器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文艺复兴
14—17世纪
宗教改革
16世纪
科学革命
16—17世纪
【本课小结】
解放了思想,传播了人文主义,推动了民族国家形成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