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制取溴苯: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加热
B.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先加入浓硫酸,再加苯,最后滴入浓硝酸
C.鉴别己烯和苯:向己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
D.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加入NaOH溶液共热,再加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
2.化学与人类生活、科技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华为
5G
芯片巴龙
5000
的主要材料是硅酸盐
B.生产
N95
口罩的聚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推广使用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
D.中国天眼用到的高性能材料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3.有关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
B.其结构简式为
C.链节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
D.长期受空气、日光作用易发生老化
4.黄瓜幼苗可以产生自毒物质苯丙烯酸,抑制幼苗的生长,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苯丙烯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
B.不能发生加聚反应
C.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可以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5.下列关于2-环己基丙烯()和2-苯基丙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碳原原子的杂化方式都只有sp2和sp3杂化
B.两种物质均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C.二者均可发生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
D.2-苯基丙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6.下列物质中不能形成顺反异构体的是
A.2一丁烯
B.2,3一二氯一2一丁烯
C.2一甲基一2丁烯
D.1,2-二溴乙烯
7.N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2NA
B.密闭容器中,3molH2和1molN2充分反应后原子数为8NA
C.标准状况下,11.2LC3H6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0.5NA
D.2.3gNa与O2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1NA和0.2NA之间
8.2020年春季抗击新冠肺炎中N95口罩成为“明星”,丙烯是制造N95口罩的原料。下列有关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丙烯和乙烯互为同系物
B.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丙烯不能使溴水褪色
D.丙烯与氢气的加成产物是饱和烃
9.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乙烯与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C.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
D.乙酸与锌反应生成乙酸锌和氢气
10.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的名称为2﹣甲基﹣1﹣丙醇
B.氯乙烯和聚乙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C.C3H2Cl6
有4种同分异构体
D.C2H4和C4H8一定是同系物
11.下列各项比较中,相等的是
A.相同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所含阴离子数
B.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乙炔和苯中所含的氢原子数
C.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H4Cl和NH3?H2O溶液中的c(NH)
D.相同质量的NO和NO2所含氮原子数
12.“辛烷值”用来表示汽油的质量,汽油中异辛烷()的爆震程度最小。下列烃与氢气加成能得到异辛烷的是(
)
A.2,3,4-三甲基-1-戊烯
B.2,4,4-三甲基-2-戊烯
C.3,4,4-三甲基-2-戊烯
D.3,4,4-三甲基-1-戊炔
二、填空题
13.蒽()与苯炔
(
)
反应生成化合物X(立体对称图形),如下图所示:
(1)蒽与X都属于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环烃
b.烯烃
c.不饱和烃
(2)苯炔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苯炔不具有的性质_______________是(填字母)。
a.能溶于水
b.能发生氧化反应
c.能发生加成反应
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3)下列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B.
C.
D.
(4)下列物质中,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同时能使溴水因加成反应而褪色,还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_______。
A.
B.C6H14
C.
D.
14.下列各组物质①O2和O3;②H2、D2、T2;③12C和14C;④CH3CH2CH2CH3和(CH3)2CHCH3;⑤乙烷和丁烷;⑥CH3CH2CH2CH(C2H5)CH3和CH3CH2CH2CH(CH3)C2H5
互为同系物的是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互为同位素的是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是同一物质的是__。
15.命名下列有机物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6.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
已知:①气体B为纯净物。②固体E既能溶于NaOH溶液又能溶于盐酸。
请回答:
(1)组成A的三种元素是___,A的化学式是___。
(2)固体A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3)气体B与足量CuO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请写出一个可能的化学方程式___。
四、实验题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升后,可观察到试管中的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
(1)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________。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D.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酸,也会使溴水褪色
(3)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________。
(4)烧瓶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为________,为此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Ⅰ和Ⅱ之间增加如图所示装置,则A中的试剂应为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B中的试剂为品红,作用是________。
(5)处理上述实验后烧瓶中废液的正确方法是______。
A.废液经冷却后倒入下水道中
B.废液经冷却后倒入空废液缸中
C.将水加入烧瓶中稀释后倒入废液缸
18.—硝基甲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一硝基甲苯(包括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
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混酸);
②在三颈烧瓶里装15
mL甲苯(密度为0.866
g·cm-3);
③装好其他药品,并组装好仪器;
④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混酸,并不断搅拌;
⑤控制温度,大约反应10分钟至三颈烧瓶底有大量液体(淡黄色油状)出现;
⑥分离出一硝基甲苯,经提纯最终得到一硝基甲苯共15
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在30℃左右,如果温度过高,则会产生__________等副产品(填物质名称)
(2)简述配制混酸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3)A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进水口是__________.
(4)写出甲苯与混酸反应生成对硝基甲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离产品方案如下:
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___.经测定,产品2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个峰,它的名称为___________.
(6)本实验中一硝基甲苯的产率为________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五、计算题
19.(1)系统命名法命名A、B、C、D四种物质: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_;
(2)某有机物0.3克完全燃烧后生成224毫升(标准状况)二氧化碳和0.18克水。已知该物质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0,试求:
①有机物的分子式___________。
②试写出该有机物可能的两个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升乙炔和气态烯烃混合物与11升氧气混合后点燃,充分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12升,(反应前后均为182℃、1.01×105Pa),求:
①原1升混合气体中烯烃的可能的分子式________。
②乙炔和烯烃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
21.某气态链烃能使溴水褪色,经测定该烃存在支链,并且0.1
mol该烃充分燃烧可以生成7.2
g水,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计算确定该烃具有的分子式____________和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2)请对(1)中所确定的烃进行系统命名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B
4.B
5.B
6.C
7.B
8.C
9.B
10.C
11.A
12.B
13.ac
C6H4
ad
D
D
14.⑤
④
③
①
⑥
15.2-甲基丁烷
2,2,4-三甲基戊烷
3-甲基-1-戊烯
2-丁醇
2-甲基-1,4-戊二烯
16.氢、碳、铝
Al(CH3)3
Al(CH3)3+3HCl=AlCl3+3CH4↑
CH4+4CuO4Cu+CO2+2H2O
17.CH3CH2OHCH2=CH2↑+H2O
BC
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Br,水溶液pH明显减小;若发生加成反应pH将增大
SO2
NaOH溶液
除去SO2气体
验证SO2气体已被除尽
B
18.二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
取一定量浓硝酸于烧杯中,向烧杯里缓缓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球形)冷凝管
a
+HO-NO2+H2O
蒸馏
邻硝基甲苯
77.5%
19.乙苯
2﹣甲基戊烷
2,3﹣二甲基戊烷
4﹣甲基﹣2﹣戊烯
C2H4O2
CH3COOH
HCOOCH3
20.C3H6或C4H8
C3H6:1:1;C4H8:2:1
21.C4H8
CH2=C(CH3)2
2-甲基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