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健康地生活 训练题—2020年中考真题汇编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0?菏泽)2020年5月5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间特殊的隔离病房里,住着65岁的新冠肺炎(感染新冠病毒所致)患者﹣﹣崔安(化名),他接受双肺移植手术已满14天,其恢复状态令所有人惊喜和欣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B.隔离病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移植的双肺相当于抗原
D.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
2.(2020?陕西)如图为某班贴吧中,同学们对“小仙女”的跟帖,你不认同哪位同学的说法( )
A.小旋风 B.大魔王 C.蒲公英 D.猪猪侠
3.(2020?河南)在我国,党和国家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我们青少年应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使自己茁壮成长。下列做法不符合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B.经常不吃早餐
C.不酗酒,远离毒品 D.坚持体育锻炼
4.(2020?泰安)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容易发生变异
B.新型冠状病毒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人体细胞内物质制造新病毒
C.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D.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个人要做好自我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等
5.(2020?铁岭)下列各项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B.发现孩子有发烧、皮疹等传染病症状,尽快就医
C.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
D.幼儿园停课,防止感染面扩大
6.(2020?黑龙江)许多因素能使细胞癌变,但大多数人体并没有得癌症,是因为下列哪一项免疫功能?( )
A.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
B.抵抗病原体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D.吞噬、溶解侵入人体的细菌
7.(2020?连云港)健康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下列属于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少吃主食以保持苗条身材 B.远离烟酒,拒绝毒品
C.长期坚持熬夜做练习题 D.遇到心理问题不善于求助他人
8.(2020?连云港)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引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脱离活细胞能长期生存
B.使用适宜浓度的酒精洗手可消灭传染源
C.治疗新冠肺炎病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治愈患者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属特异性免疫
9.(2020?德州)下列选项中,积极的休息方式是( )
A.学习后,再唱歌 B.下象棋后,再打扑克牌
C.打完篮球后,再踢足球 D.体力劳动后,再进行体育锻炼
10.(2020?广安)下列属于传染病的是( )
A.糖尿病 B.大脖子病 C.脚气病 D.艾滋病
11.(2020?南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长时间居家生活,少数学生出现了焦虑情绪。下列做法不能有效缓解焦虑的是( )
A.沉迷网络游戏 B.适度开展体育锻炼
C.多和家人交流 D.积极参加线上学习活动
12.(2020?滨州)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预防艾滋病日”。调查显示,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 )
A.吸毒人群经常聚餐 B.吸毒人群经常共用注射器
C.吸毒人群经常一起游泳 D.吸毒人群经常一起工作
13.(2020?广安)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泪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B.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C.患过腮腺炎的人一般不会再得此病
D.皮肤的屏障作用
14.(2020?内江)下列有关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B.预防接种和对环境消毒均是保护易感人群
C.消灭蚊虫和不随地吐痰均是切断传播途径
D.病死的动物要深埋和及时隔离传染病人均是控制传染源
15.(2020?聊城)5月下旬,聊城市初中学生全面复学。为预防新冠肺炎,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日常防控措施:教室、宿舍和食堂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消毒并要求学生勤洗手;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安排适量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风、消毒、勤洗手属于控制传染源
B.注射过流感疫苗的学生不会患新冠肺炎
C.安排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16.(2020?广安)2020年初,我国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为阻止疫情扩散,国家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使疫情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从而极大地保护了全国人民的生命及健康安全。下列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勤洗手及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戴口罩
B.公共场所定期消毒
C.对患者及时隔离治疗
D.学校停学不停课
17.(2020?聊城)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目前,科学家正在致力研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接种的疫苗和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
18.(2020?巴南区)2019年12月至今,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暴发流行,这是一种传染性很强,传播速度快的传染病,其传染源是指( )
A.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B.携带新型冠状病毒的人
C.病人的飞沫 D.传播疾病的生物或生物媒介
19.(2020?宁波)“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行为不利于健康的是( )
A.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B.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C.参加体育锻炼 D.沉湎网络游戏
20.(2020?舟山)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人类普遍易感。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下,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新冠病毒流行最为有效的方法。下列做法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定期消毒 B.测量体温
C.勤于洗手 D隔开餐桌
21.(2020?杭州)2020年初以来,世界多地先后暴发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肺炎”是一种高致病性的遗传病
B.勤洗手对“新冠肺炎”的传染没有预防效果
C.研制“新冠肺炎”疫苗的目的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D.对确诊病例进行强制医学隔离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
22.(2020?铁岭)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传染病,2019年12月至今,已在全世界各国蔓延。我国采取的“居家隔离,出门戴口罩,喷洒消毒液”,这些预防措施属于(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者 D.清除病原体
二.解答题(共6小题)
23.(2020?宜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我国通过封城、停工停学等强有力的干预手段,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及其预防的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这次疫情的 ,新冠肺炎病人属于 ,飞沫、病人的分泌物属于 。
(2)对患者和疑似患者“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 措施;作为一名初中生,应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预防新冠肺炎?(至少答2条) 。
(3)培养新冠病毒时,用活的鸡胚而不用煮熟后冷却的牛肉汤,原因是 ;疫苗是终结新冠肺炎最有力的武器,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 (填“抗原”或“抗体”),疫苗能够预防疾病的原理是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 ,从而使其失去致病性;从免疫的类型上看,这属于 免疫。
(4)此次疫情让我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一种身体上、 上和 方面的良好状态;健康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你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至少答2条)。
24.(2020?张家界)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此次肺炎的病毒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人感染2019﹣nCoV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时会死亡。
材料二:2020年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表示: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意味着我们已经拥有了疫苗的种子株,把疫苗种子株培养成疫苗株,我们就可以制备疫苗。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2019﹣nCoV属于新冠肺炎的 。
(2)对于感染2019﹣nCoV的病人,做到应收尽收,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3)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 ,新冠肺炎疫苗一旦研制成功,给健康人接种疫苗而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属于 免疫。
(4)为了预防新冠肺炎,我们可以怎么做? (写出一条即可)
25.(2020?涪陵区)2019年底,武汉爆发了“新冠肺炎(COVID﹣19)“,是由于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即“新冠病毒(2019﹣nCoV)”导致的。患者初期多发热、乏力和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14天,潜伏期也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等。
(1)下列疾病与“新冠肺炎(COVID﹣19)”一样,属于传染病的是 。
①病毒性结膜炎
②糖尿病
③白化病
④夜盲症
(2)新冠病毒(2019﹣nCoV)与人类的关系是:冠状病毒 在人体内,吸取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使人患病,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3)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将患病的人隔离起来进行治疗,属于控制传染病措施中的 ,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能够散播新冠病毒(2019﹣nCoV)的传染源而自身免疫力又比较低下的人,都属于新冠肺炎(COVID﹣19)流行环节的 。
(4)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 (至少写两点),可以降低感染和传播COVID﹣19的风险。
(5)2020年5月22日,全球首个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Ad5新冠疫苗”)Ⅰ期临床试验结果公布,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这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的团队研发的。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 ,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因而属于 免疫。
26.(2020?江西)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积极开展了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等试验。灭活疫苗通过理化方法使新冠病毒失活,但保持病毒的免疫原性。试验发现灭活疫苗在恒河猴的气管内免疫接种中,能诱导其产生高水平抗体而获得免疫功能。
同期,科研人员根据影像学数据,以水凝胶为材料,成功打印出3D肺部模型,用于指导新冠肺炎临床治疗。该模型是一个包裹着网络管道的囊结构,当空气被泵入囊中的同时,血液流过囊周围的网络管道,可模拟肺进行气体交换。
(1)制取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对新冠病毒进行特殊处理,使其内部遗传物质(核酸)失活,但病毒的 外壳仍然完整,从而保持免疫原性。
(2)材料中恒河猴获得的免疫功能属于 免疫。 选择恒河猴做试验,是因为它们与人类共同特征较多,亲缘关系较 。
(3)据材料可知,囊结构相当于人体的肺泡,当人体肺泡内氧浓度升高时,膈肌位置 (填“上升”或“下降”),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由 (血细胞)运输到全身各处。
27.(2020?自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该病传染性较强。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流行期间应注意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每日监测体温,常洗手,外出戴口罩等。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1)新冠病毒是该传染病的 ,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2)疫情初期某人未戴口罩,与新冠病毒携带者在同一家药店排队(间隔30厘米)买药时被传染,说明该传染病可以通过 (“空气”或“饮食”或“生物媒介”)传播。
(3)用肥皂水洗手主要是避免将手上的病毒带到口、鼻、眼等处,再进入人体,病毒一般不会从手上进入人体,说明皮肤是保卫人体的 防线。
(4)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 ,有效预防某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可广泛使用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因此,除治愈者、自愈者等,其余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 。
28.(2020?台州)近期,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出现了新冠疫情,几百万人感染新冠肺炎。
(1)新冠肺炎的全球爆发,说明传染病具有 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2)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对教室进行消毒,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项措施属于 。
(3)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中含有抗体,可以用于治疗某些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康复者体内产生抗体的免疫反应属于 (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第13章 健康地生活 训练题—2020年中考真题汇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0?菏泽)2020年5月5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间特殊的隔离病房里,住着65岁的新冠肺炎(感染新冠病毒所致)患者﹣﹣崔安(化名),他接受双肺移植手术已满14天,其恢复状态令所有人惊喜和欣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B.隔离病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移植的双肺相当于抗原
D.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解答】解:A、新冠肺炎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正确。
B、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隔离病人属于控制传染源,错误。
C、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移植的双肺相当于抗原,正确。
D、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2.(2020?陕西)如图为某班贴吧中,同学们对“小仙女”的跟帖,你不认同哪位同学的说法( )
A.小旋风 B.大魔王 C.蒲公英 D.猪猪侠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解答】解: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大考在即,解决有些学生心理紧张的方法有三种:一、有意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散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二、把自己心中的紧张感受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三、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可见通宵打网络游戏,会影响身体健康,不能调节考试紧张的情绪,因此我不认同。
故选:A。
【点评】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3.(2020?河南)在我国,党和国家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我们青少年应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使自己茁壮成长。下列做法不符合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B.经常不吃早餐
C.不酗酒,远离毒品 D.坚持体育锻炼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解答】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经常不吃早餐会影响身体的健康,不符合健康生活方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健康的生活方式知识点的理解。
4.(2020?泰安)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容易发生变异
B.新型冠状病毒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人体细胞内物质制造新病毒
C.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D.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个人要做好自我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等
【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A、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十分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错误;
B、新型冠状病毒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人体细胞内物质制造新病毒,B正确;
C、新型冠状肺炎患者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属于传染源,因此,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C正确;
D、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个人要做好自我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5.(2020?铁岭)下列各项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B.发现孩子有发烧、皮疹等传染病症状,尽快就医
C.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
D.幼儿园停课,防止感染面扩大
【分析】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A、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不属于控制传染源,A不符合题意;
B、发现孩子有发烧、皮疹等传染病症状,尽快就医医务人员,属于控制传染源,B符合题意;
C、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不属于控制传染源,C不符合题意;
D、幼儿园停课,防止感染面扩大,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不属于控制传染源,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主要的考点,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还能收到防疾病保健康效果。
6.(2020?黑龙江)许多因素能使细胞癌变,但大多数人体并没有得癌症,是因为下列哪一项免疫功能?( )
A.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
B.抵抗病原体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D.吞噬、溶解侵入人体的细菌
【分析】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来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解答】解:人体的免疫功能指的是:防御感染、自我稳定、免疫监视。防御感染是指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自我稳定指: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肿瘤细胞。免疫监视指: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人体得癌症是由于免疫监视功能过低,不能监视和识别肿瘤细胞,C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免疫的概念,和免疫的三大功能以及异常时表现出的症状。
7.(2020?连云港)健康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下列属于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少吃主食以保持苗条身材
B.远离烟酒,拒绝毒品
C.长期坚持熬夜做练习题
D.遇到心理问题不善于求助他人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解答】解:A、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必须是科学合理的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吃主食以保持苗条身材不是健康生活方式,错误。
B、烟酒、毒品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要远离烟酒,拒绝毒品,正确。
C、要按时作息,长期坚持熬夜做练习题会使生物钟紊乱,影响身体健康,错误。
D、遇到心理问题要善于求助他人来帮助,尽早度过这一时期,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健康的生活方式。
8.(2020?连云港)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引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脱离活细胞能长期生存
B.使用适宜浓度的酒精洗手可消灭传染源
C.治疗新冠肺炎病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治愈患者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属特异性免疫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是易感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据此解答。
【解答】解:A、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病毒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不能自由独立。A错误;
B、使用适宜浓度的酒精洗手可消灭病原体。B错误;
C、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治疗新冠肺炎病人属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来看属于控制传染源。C错误;
D、治愈患者体内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只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有抵抗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传染病的概念、其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措施以及人体免疫的功能和特点,可正确解答。
9.(2020?德州)下列选项中,积极的休息方式是( )
A.学习后,再唱歌
B.下象棋后,再打扑克牌
C.打完篮球后,再踢足球
D.体力劳动后,再进行体育锻炼
【分析】休息并不单纯指人体处于睡眠和静止状态,还包括了更广泛的内涵。有“积极休息”和“消极休息”之分。
【解答】解:积极休息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按时更换不同的活动内容。休息的方式有多种:比如睡觉,听音乐,看书,散步,聊天….经常参加参加文体活动固然好,但不是积极的休息方式。
A、学习后唱歌,符合劳逸结合的休息方式,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正确。
B、下棋后打扑克,会使大脑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中,不利于积极休息,错误
C、打完篮球后踢足球,会大量消耗体力,不利于积极休息,错误。
D、体力劳动后进行体育运动(如跑步)会使身心疲惫,不是积极休息的表现,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是一道基础题目,也比较典型,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积极的、主动的休息才是科学、有效的。
10.(2020?广安)下列属于传染病的是( )
A.糖尿病 B.大脖子病 C.脚气病 D.艾滋病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解答】解:A、糖尿病不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特点,不属于传染病,A不符合题意;
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不属于传染病,B不符合题意;
C、脚气病是由于身体内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无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C不符合题意;
D、艾滋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特点,属于传染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鉴别。利用所学传染病的知识,能够对传染病做出正确的判断。
11.(2020?南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长时间居家生活,少数学生出现了焦虑情绪。下列做法不能有效缓解焦虑的是( )
A.沉迷网络游戏 B.适度开展体育锻炼
C.多和家人交流 D.积极参加线上学习活动
【分析】调节自己的情绪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
【解答】解:在日常生活中,要想调节自己的情绪,必须采取正确的健康方式,适度开展体育锻炼、多和家人交流、积极参加线上学习活动都能有效的效缓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长时间居家生活,出现焦虑情绪,而沉迷网络游戏既浪费时间,又伤害身体、视力,不能缓解焦虑的情绪。
故选:A。
【点评】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12.(2020?滨州)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预防艾滋病日”。调查显示,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 )
A.吸毒人群经常聚餐
B.吸毒人群经常共用注射器
C.吸毒人群经常一起游泳
D.吸毒人群经常一起工作
【分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空气、饮食、普通接触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解答】解:A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进行一般的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因此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吸毒人群经常共用注射器。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3.(2020?广安)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泪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B.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C.患过腮腺炎的人一般不会再得此病
D.皮肤的屏障作用
【分析】免疫是指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后者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
【解答】解:
组成 功能 类型
第一道 皮肤和粘膜 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 非特异
性免疫
第二道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酶菌)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第三道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特异性免疫
选项中,皮肤的屏障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的杀菌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也是非特异性免疫;而患过腮腺炎的人,一般不会再得此病,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识别。
14.(2020?内江)下列有关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B.预防接种和对环境消毒均是保护易感人群
C.消灭蚊虫和不随地吐痰均是切断传播途径
D.病死的动物要深埋和及时隔离传染病人均是控制传染源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A、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A正确;
B、预防接种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对环境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错误;
C、人消灭蚊虫和不随地吐痰均是切断传播途径,C正确;
D、病死的动物要深埋和及时隔离传染病人均是控制传染源,D正确。
故选:B。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5.(2020?聊城)5月下旬,聊城市初中学生全面复学。为预防新冠肺炎,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日常防控措施:教室、宿舍和食堂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消毒并要求学生勤洗手;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安排适量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风、消毒、勤洗手属于控制传染源
B.注射过流感疫苗的学生不会患新冠肺炎
C.安排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分析】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A、通风、消毒、勤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错误。
B、注射过流感疫苗的学生不会患流感,但依然会患新冠肺炎,因为流感和新冠肺炎病原体不同,错误。
C、安排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正确。
D、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错误。
故选:C。
【点评】正确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6.(2020?广安)2020年初,我国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为阻止疫情扩散,国家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使疫情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从而极大地保护了全国人民的生命及健康安全。下列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勤洗手及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戴口罩
B.公共场所定期消毒
C.对患者及时隔离治疗
D.学校停学不停课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AB、勤洗手及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戴口罩、公共场所定期消毒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AB错误。
C、对患者及时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C正确。
D、学校停学不停课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17.(2020?聊城)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目前,科学家正在致力研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接种的疫苗和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
【分析】(1)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4)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
【解答】解: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目前,科学家正在致力研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给人体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
注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的目的是产生抗体,其产生的抗体只对新型冠状病毒有免疫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给人体接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疫苗免疫的原理以及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18.(2020?巴南区)2019年12月至今,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暴发流行,这是一种传染性很强,传播速度快的传染病,其传染源是指( )
A.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B.携带新型冠状病毒的人
C.病人的飞沫
D.传播疾病的生物或生物媒介
【分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据此答题。
【解答】解:A、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新型冠状病毒是病原体。A错误;
B、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感染或携带新型冠状病毒的人是传染源。B正确;
CD、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飞沫、传播疾病的生物或生物媒介属于传播途径,CD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9.(2020?宁波)“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行为不利于健康的是( )
A.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B.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C.参加体育锻炼 D.沉湎网络游戏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解答】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经常玩手机、熬夜上网游戏,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健康的生活方式。
20.(2020?舟山)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人类普遍易感。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下,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新冠病毒流行最为有效的方法。下列做法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 定期消毒
B. 测量体温
C. 勤于洗手
D. 隔开餐桌
【分析】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学校要求同学们勤洗手、戴口罩、少集聚、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消毒,就餐时 隔开餐桌,这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同学们每天进入校园必须测量体温,一旦有发烧等症状,应立即隔离观察,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控制传染源。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即是解题关键。
21.(2020?杭州)2020年初以来,世界多地先后暴发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肺炎”是一种高致病性的遗传病
B.勤洗手对“新冠肺炎”的传染没有预防效果
C.研制“新冠肺炎”疫苗的目的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D.对确诊病例进行强制医学隔离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A、“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的传染病,错误。
B、勤洗手对“新冠肺炎”的传染有预防效果,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错误。
C、研制“新冠肺炎”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错误。
D、对确诊病例进行强制医学隔离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的特点、预防措施。
22.(2020?铁岭)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传染病,2019年12月至今,已在全世界各国蔓延。我国采取的“居家隔离,出门戴口罩,喷洒消毒液”,这些预防措施属于(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者 D.清除病原体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及清除病原体。
【解答】解:我国采取人们居家隔离,出门戴口罩,喷洒消毒液的方式预防新冠肺炎,目的是阻止病原体感染健康人体,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二.解答题(共6小题)
23.(2020?宜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我国通过封城、停工停学等强有力的干预手段,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及其预防的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这次疫情的 病原体 ,新冠肺炎病人属于 传染源 ,飞沫、病人的分泌物属于 传播途径 。
(2)对患者和疑似患者“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 控制传染源 措施;作为一名初中生,应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预防新冠肺炎?(至少答2条) 出门带口罩,不聚会等 。
(3)培养新冠病毒时,用活的鸡胚而不用煮熟后冷却的牛肉汤,原因是 病毒营寄生生活 ;疫苗是终结新冠肺炎最有力的武器,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 抗原 (填“抗原”或“抗体”),疫苗能够预防疾病的原理是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 抗体 ,从而使其失去致病性;从免疫的类型上看,这属于 特异性 免疫。
(4)此次疫情让我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一种身体上、 心理 上和 社会适应 方面的良好状态;健康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你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至少答2条)。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解答】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新型冠状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新冠肺炎的病人等。新冠肺炎病人属于传染源,飞沫、病人的分泌物属于传播途径;
(2)对新冠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是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控制传染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不聚集;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所以培养新冠病毒时,用活的鸡胚而不用煮熟后冷却的牛肉汤,原因是病毒营寄生生活;人们常用疫苗来预防传染病,从免疫角度讲,注射入人体的疫苗被称为抗原。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抗体,从而失去致病性。给健康人接种疫苗预防新冠病毒肺炎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这种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
(4)明确了健康的概念和今后的生活方式: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健康的生活方式有:
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安排上网、看电视的时间;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
(2)控制传染源;出门带口罩,不聚会等;
(3)病毒营寄生生活;抗原;抗体;特异性;
(4)心理;社会适应;合理安排上网、看电视的时间;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的相关内容,结合分析表中的内容来解答本题。
24.(2020?张家界)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此次肺炎的病毒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人感染2019﹣nCoV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时会死亡。
材料二:2020年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表示: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意味着我们已经拥有了疫苗的种子株,把疫苗种子株培养成疫苗株,我们就可以制备疫苗。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2019﹣nCoV属于新冠肺炎的 病原体 。
(2)对于感染2019﹣nCoV的病人,做到应收尽收,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控制传染源 。
(3)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 抗原 ,新冠肺炎疫苗一旦研制成功,给健康人接种疫苗而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属于 特异性 免疫。
(4)为了预防新冠肺炎,我们可以怎么做?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不聚集 (写出一条即可)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2019﹣nCoV属于新型冠状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及时隔离新冠肺炎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
(3)人们常用疫苗来预防传染病,从免疫角度讲,注射入人体的疫苗被称为抗原。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注射疫苗使人体内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4)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不聚集。
故答案为:(1)病原体
(2)控制传染源
(3)抗原;特异性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不聚集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的相关内容,结合分析表中的内容来解答本题。
25.(2020?涪陵区)2019年底,武汉爆发了“新冠肺炎(COVID﹣19)“,是由于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即“新冠病毒(2019﹣nCoV)”导致的。患者初期多发热、乏力和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14天,潜伏期也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等。
(1)下列疾病与“新冠肺炎(COVID﹣19)”一样,属于传染病的是 ① 。
①病毒性结膜炎
②糖尿病
③白化病
④夜盲症
(2)新冠病毒(2019﹣nCoV)与人类的关系是:冠状病毒 寄生 在人体内,吸取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使人患病,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3)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将患病的人隔离起来进行治疗,属于控制传染病措施中的 控制传染源 ,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能够散播新冠病毒(2019﹣nCoV)的传染源而自身免疫力又比较低下的人,都属于新冠肺炎(COVID﹣19)流行环节的 易感人群 。
(4)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 勤洗手、戴口罩 (至少写两点),可以降低感染和传播COVID﹣19的风险。
(5)2020年5月22日,全球首个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Ad5新冠疫苗”)Ⅰ期临床试验结果公布,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这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的团队研发的。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 抗体 ,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因而属于 特异性 免疫。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①病毒性结膜炎属于体表传染病。②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③白化病属于遗传病;④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可见①符合题意。
(2)病毒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疫情爆发后,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这属于控制传染源。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能够散播新冠病毒(2019﹣nCoV)的传染源而自身免疫力又比较低下的人,都属于新冠肺炎(COVID﹣19)流行环节的易感人群。
(4)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可降低感染和传播疾病的风险。如勤洗手、戴口罩能有效预防新冠。
(5)人们常用疫苗来预防传染病,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它能消灭和清除病毒,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①
(2)寄生
(3)控制传染源;易感人群
(4)勤洗手、戴口罩
(5)抗体;特异性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的相关内容,结合分析表中的内容来解答本题。
26.(2020?江西)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积极开展了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等试验。灭活疫苗通过理化方法使新冠病毒失活,但保持病毒的免疫原性。试验发现灭活疫苗在恒河猴的气管内免疫接种中,能诱导其产生高水平抗体而获得免疫功能。
同期,科研人员根据影像学数据,以水凝胶为材料,成功打印出3D肺部模型,用于指导新冠肺炎临床治疗。该模型是一个包裹着网络管道的囊结构,当空气被泵入囊中的同时,血液流过囊周围的网络管道,可模拟肺进行气体交换。
(1)制取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对新冠病毒进行特殊处理,使其内部遗传物质(核酸)失活,但病毒的 蛋白质 外壳仍然完整,从而保持免疫原性。
(2)材料中恒河猴获得的免疫功能属于 特异性 免疫。 选择恒河猴做试验,是因为它们与人类共同特征较多,亲缘关系较 近 。
(3)据材料可知,囊结构相当于人体的肺泡,当人体肺泡内氧浓度升高时,膈肌位置 下降 (填“上升”或“下降”),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由 红细胞 (血细胞)运输到全身各处。
【分析】1、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解答】解:(1)制取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对新冠病毒进行特殊处理,使其内部遗传物质(核酸)失活,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仍然完整,从而保持免疫原性。
(2)恒河猴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功能,是后天形成的,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人类在生物分类上的分类地位是动物界,脊柱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恒河猴属于灵长目,所以,人类与恒河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3)囊结构相当于人体的肺泡,当人体肺泡内氧浓度升高时,是吸气状态,此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肺泡内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然后被运输到全身各处。
故答案为:(1)蛋白质;
(2)特异性;近;
(3)下降;红细胞。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免疫的类型、吸气的原理等知识点。
27.(2020?自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该病传染性较强。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流行期间应注意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每日监测体温,常洗手,外出戴口罩等。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1)新冠病毒是该传染病的 病原体 ,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控制传染源 。
(2)疫情初期某人未戴口罩,与新冠病毒携带者在同一家药店排队(间隔30厘米)买药时被传染,说明该传染病可以通过 空气 (“空气”或“饮食”或“生物媒介”)传播。
(3)用肥皂水洗手主要是避免将手上的病毒带到口、鼻、眼等处,再进入人体,病毒一般不会从手上进入人体,说明皮肤是保卫人体的 第一道 防线。
(4)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 抗体 ,有效预防某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可广泛使用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因此,除治愈者、自愈者等,其余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 易感人群 。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解答】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新型冠状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2)由材料可知,疫情初期某人未戴口罩,与新冠病毒携带者在同一家药店排队(间隔30厘米)买药时被传染,说明该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飞沫、接触传播。
(3)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用肥皂水洗手主要是避免将手上的病毒带到口、鼻、眼等处,再进入人体,病毒一般不会从手上进入人体,说明皮肤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4)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有效预防某种传染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目前还没有可广泛使用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因此,除治愈者、自愈者等,其余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1)病原体;控制传染源
(2)空气
(3)第一道
(4)抗体;易感人群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8.(2020?台州)近期,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出现了新冠疫情,几百万人感染新冠肺炎。
(1)新冠肺炎的全球爆发,说明传染病具有 传染 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2)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对教室进行消毒,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项措施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
(3)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中含有抗体,可以用于治疗某些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康复者体内产生抗体的免疫反应属于 特异性 (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分析】(1)由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它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3)免疫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为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解答】解:(1)新冠肺炎的全球爆发,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说明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对教室进行消毒,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项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治疗新冠肺炎其中的一种治疗手段是对重症患者注射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的血清,因为康复者体内含有抗体。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传染
(2)切断传播途径
(3)特异性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及免疫相关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