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课时
课 题 第一节 认识信息
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特征。
2.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3.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重点难点
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的处理过程及发展。
教学过程
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迎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掌握计算机是我们迫切的需要。
谁能描述一下计算机?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屏幕 + 机箱。
计算机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处理一些信息的,这就是要求我们了解的一门课程: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
IT是干什么的呢?
它和人类社会有什么关系?
以及我们现在计算机课为什么叫“信息技术”?
计算机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举例引言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就有了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方式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今天人们生活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信息,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古时候,人们修筑高高的烽火台,当发现敌人入侵时,便立即点燃烽火台上的柴草,利用冒火的烽烟,来传递敌情信息,召集军队前来援助。后来,人们又发现了骑马传送信息的方法,在全国各地设置很多驿站,有专门的人接力传递信件,这样,可以骑着马把信息传送到很远的地方。再以后,人们又发明了用旗语.灯光传递信息的方法。
现代,人们充分利用电话.电报.广播.电视.传真.通信卫星.电子计算机等选进技术传递信息。无论在地球的哪个角落,都可以很快知道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情,并把本地的情况及时传送到世界的各个地方。传递的信息又多.又快.又准。
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大家记忆犹新,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在高科技战争中,每一个军事行动都离不开信息。在“爱国者”导弹与“飞毛腿”导弹在对抗中,可以看到准确.快速处理信息的重要性。多国部队用两颗“锁眼”式照相卫星,日夜不停地监视远在4300公里外的伊拉克“飞毛腿”导弹的动态,卫星每12秒钟就可以拍摄一张立体图像,只要“飞毛腿”导弹一发射,侦查卫星就能从导弹的尾焰热量释放中得到数据信息,立即通过网络不停地将信息传递到美国科罗拉多州和澳大利亚的空军地面站,两个地面站的计算机快速地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极快地确认和计算出“飞毛腿”导弹的飞行轨迹。随着“飞毛腿”导弹的不断飞行,侦查卫星不断发送和网络不断传递信息,及时判断,快速地发射导弹,两导弹碰在一起,在天空形成一个巨大的火球。在同一时间内,卫星监视系统将“飞毛腿”导弹的移动发射架位置,迅速传递并发命令摧毁发射架,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程的几十分钟之内。这是一场武器的较量,更是一场“信息”的战争。就是说,只有掌握准确的信息,进行高速处理.传递.指挥武器系统,才能克敌制胜。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并且体会到只有经过处理的信息,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
信息简单的解释就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一、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技术
通过阅读书上的例子: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计算机是获取信息的极其重要的途径。那么计算机并不能自动的获取信息,我们要利用它有目的的获取信息,并且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才能得到有用的新的信息,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
二、信息的特征
信息只有通过传递流通,才能让人们资源共享,才能发挥信息的作用。在当今信息时代单靠传统方法传递信息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只有依靠计算机网络的传递.存储和处理信息的功能,才能高质量地处理信息.高效和可靠地传递信息.方便地使用信息。所以社会的需求,促使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互相渗透结合,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诞生和发展。
1.信息的存在性
2.信息的价值性
3.信息的时效性
4.信息的共享性
5.信息的传递性
向学生介绍因特网发展的概况.功能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将会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可视电话.电视会议.家庭影院.远距教育……将变为现实,地球会变“小”,人们在“地球村”上方便地生活和工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成熟,是计算机的应用更加广泛,可以说计算机成为信息技术的核心。
本节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信息以及信息技术,明确了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过程,知道了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一些情况。
作业布置
课后思考 讨论:人们获取信息有哪些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