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走近国家
第二节
埃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在地图上指出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2)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埃及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能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埃及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埃及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和旅游业的实例。
(4)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埃及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并予以展示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整合信息和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埃及经济的分析,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认识到因地制宜、独立自主发展经济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唯一出路。
【教学重点】
尼罗河、苏伊士运河与埃及经济。
【教学难点】
埃及经济发展及其与自然、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述法、启发谈话法、小组合作法、多媒体教学。
【课前准备】
埃及教学课件、挂图、板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学习一个国家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出示图片:自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
人文地理:城市、宗教、人种和民族、语言、经济
今天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了解一下埃及这个国家。(板书:第二节
埃及)
新课学习:
1、地跨两洲
(1)半球位置:出示图片:埃及的半球位置,指出埃及位于哪个半球;(埃及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出示埃及地形图,具体说出贯穿埃及的经线。(贯穿埃及的主要经线为30°E)
(2)纬度位置:出示图片:埃及地形图,具体指出埃及主要纬线,说出埃及的纬度位置。(30°N穿过埃及的北部,北回归线穿过埃及的南部;埃及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
(3)海陆位置:出示图片:埃及地形图,从图中找出埃及所在大洲、相邻的国家及濒临的海洋,总结埃及的海陆位置。
埃及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邻国有西侧的利比亚、南部的苏丹以及东北部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4)通过以上的分析,说一说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埃及既是亚、非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板书:
一、地跨两洲(亚洲和非洲)
2、苏伊士运河
(1)课本P77“阅读”:苏伊士运河,学生自主阅读。
(2)出示图片:指出从印度洋到大西洋的两条航线,一条通过苏伊士运河,一条通过好望角,比较两条航线的长短。从北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过苏伊士运河比绕道好望角缩短了5500-8000千米。
(3)根据所学,讨论完成下列任务。
①
填写完成下表
沟通的海洋
联结的大洋
两侧的大洲
两端的港口
通航能力
苏伊士运河
②
观察,苏伊士运河未开凿前,从大西洋到印度洋走哪条航线?(绕道好望角)
③
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意义有哪些?(直接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沿岸各港口之间的航程。)
3、埃及其他概况:出示图片:尼罗河三角洲的卫星图片,介绍埃及概况。
埃及人口8300万,90%以上是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国语为阿拉伯语。首都开罗,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4、埃及地形
出示图片:埃及的地形图,观察埃及的地形特点。
埃及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700米之间,主要为平原、丘陵地形。
5、埃及的气候
出示图片:非洲的气候类型,找出埃及的位置,并指出埃及的气候类型,概括埃及的气候特点。
90%以上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北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板书:
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沙漠广布
6、沙漠广布:
(1)出示图片:欣赏埃及沙漠景观,埃及沙漠的面积占90%以上,沙漠广布。
(2)出示图片:读尼罗河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地区夜间灯火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埃及的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哪里?
埃及的90%人口聚居在尼罗河下游河谷和入海处形成的三角洲
②埃及人口集中分布区为什么人口密集?
因为这里水源条件较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开发历史长,是埃及最富庶的地区。
7、尼罗河
(1)出示图片:欣赏尼罗河风光。
(2)出示图片:尼罗河,并介绍尼罗河概况。
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是世界最长河流,源自东非高原,注入地中海,在埃及境内长1530千米。河谷和三角洲地区是埃及最重要的农业区。尼罗河养育了沿河两岸的居民,形成了浩瀚沙漠中的一条“绿色走廊”。说一说,尼罗河对埃及的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3)出示图片:找出尼罗河、阿斯旺大坝,回答问题:
尼罗河为什么定期泛滥?(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干湿季分明。)
尼罗河定期泛滥对农业有何好处?(使两岸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
尼罗河为何不像以前那样泛滥了?(修建了阿斯旺水坝,拦蓄了洪水。)
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
(防洪、发电、灌溉、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使两岸土壤变得贫瘠,影响生态环境。)
8、发展中的工农业
(1)出示图片:长绒棉棉田,石油开采,了解埃及的工农业发展。
板书: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1、工业成为经济中的主要部门
(2)出示图片:埃及矿产和物产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①找出埃及的主要矿产和物产,看一看,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石油、棉花、甘蔗等。石油分布在北部,农产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
板书:2、农业集中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②埃及适合优质农产品生长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光照强,日温差大。)
板书:3、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③想一想,埃及的农作物为什么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区?(埃及沙漠广布,尼罗河沿岸地区有丰富的水源,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9、富有特色的旅游业
(1)出示图片:金字塔,介绍金字塔。
板书:
四、富有特色的旅游业
埃及现存90多座金字塔,大多坐落在尼罗河西侧荒凉的沙漠里。最著名的是建于公元前26世纪前后的胡夫金字塔,原塔高146.5米,现136.5米。正方形的塔底边长约230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金字塔。塔身用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料堆砌而成。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
(2)出示组图:欣赏埃及的异国风情。
(3)出示图片:埃及主要名胜古迹分布图,回答问题:
①看图,请问埃及的文物古迹分布有什么特征?(沿尼罗河分布)
②想一想,埃及的旅游业为什么十分发达?(历史悠久、文化古国,旅游景观丰富;沿河和对外交通便利;临近欧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游客资源丰富。)
结论总结:
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灿烂的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的寻幽访古的游客。因此,埃及因地制宜利用特有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发展本国经济,直接推动了埃及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都是有借鉴意义的。
课堂练习:
埃及闻名世界的名胜古迹很多,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就是其中典型代表。据此回答1~3题。
1、埃及的主要名胜古迹主要分布在(
)
A.东部沿海地区
B.北部沿海地区
C.西南内陆地区
D.尼罗河河谷平原
2、影响埃及主要名胜古迹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水源
B.降水
C.热量
D.海陆位置
3、随着时间的推移,狮身人面像的受到明显破坏,这主要是因为(
)
A.受到雨水的冲刷
B.受到海水的侵蚀
C.受到冰雪的破坏
D.受到风力和风化的破坏
读“埃及的主要城市、部分矿产和物产分布示意图”,回答4~5题。
4、关于埃及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低纬度
B.位于西半球
C.临近太平洋
D.地跨两洲
5、埃及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与主要影响因素搭配正确的是(
)
A.沿尼罗河河谷分布——水源
B.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降水
C.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热量
D.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光照
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代码所代表的大洲。
A________
B________
(2)图中字母E代表________运河,该运河联通C______海和D
_________海。
(3)F代表的河流是_______,该河自南向北注入______海,埃及人民称之为“母亲河”是什么原因?
作业布置:
完成本课的课时作业,填写地图册。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埃及
一、地跨两洲(亚洲和非洲)
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沙漠广布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1、工业成为经济中的主要部门
2、农业集中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3、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四、富有特色的旅游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