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 声音 测试卷-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器官是(? ? )。
A.眼? ? ? ? ?B.鼻? ? ? ? ? C.耳
2.我们把用力击打鼓心和轻轻击打同一鼓心时鼓发出的声音的差异称为(? ? ? )。
A.强弱不同??? ? ? ?B.高低不同??? ? ? ?C.频率不同
3.声音是以(? ?)的形式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A.波??? ? ? ?B.气流??? ? ? ?C.曲线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拉开一根弹性绳子就会有声音
B.拨动塑料尺会发出声音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5.人在听远处声音的时候,往往会把手掌放在耳朵的后面来增加听觉效果,这是为了(? ? )。
A.加大面积 ? ? ? ?B.增大耳郭收集更多的声波 ? ? ? ?C.美观、好看
二.填空题(共5题,共16分)
1.像二胡、小提琴、吉他等乐器,是靠(? ? ? )的振动发出高低(? ? ? )的声音的。
2.声音是由物体的(? ? ? )产生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 ? ? )中传播。
3.上课时,老师的声音是通过(? ? ? )(填“固体”或“空气”)传入同学们的耳中的。
4.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 ? ? )产生的。
5.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 ? ? );物体振动幅度越(? ? ? ),声音越弱。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敲击音叉时音叉会发出声音,所以只要对音叉用力,音叉就能发出声音。( ? )
2.世界上的声音只有一种。(? ?)
3.下雨声属于人类生活发出的声音。(? ?)
4.音高和音量没有什么区别。(? ?)
5.做“土电话”实验时,线不拉直,也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
1.请将生活中有关声音的现象与解释用线连起来。
2.将下面耳朵的结构和其所具备的功能连在一起。
鼓膜 ? ? ? ?收集声波
耳廓 ? ? ?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神经? ? ?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外耳道? ? ? 传递声音
五.简答题(共2题,共11分)
1.自制小乐器分为几个步骤?依次是什么?
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系吗?
六.材料题(共1题,共6分)
1.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诗句。意思是粗弦嘈嘈,好像是疾风骤雨,细弦切切,好像是儿女私语。根据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弦的粗细对音高有什么影响?还有哪些因素能影响音高?
七.综合题(共2题,共10分)
1.观察下图,完成下面各题。
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 ? ? )号;不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 ? ? )号;通过实验得知,声音能在(? ? ? )和(? ? ? )中传播;声音不能在(? ? ? )中传播。
2.在塑料罐里放几粒豆子,做成发声罐,不减少发声罐内部的物体,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的办法是。
方法一:(? ? ? )。
方法二:(? ? ?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A
4.A
5.B
二.填空题
1.弦;不同
2.振动;气体
3.空气
4.振动
5.强;小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2.如下:
五.简答题
1.自制小乐器分为四个步骤,依次是设计、制作、演奏和改进。
2.声音会消失。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被抽出后,声音就不能传播了。
六.材料题
1.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弦的粗细发生改变时,声音的高低也会发生改变。粗的弦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细的弦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都会影响声音的高低。
七.综合题
1.1、3;2;气体;液体;真空
2.在罐内放一些棉花球;用毛巾把发声罐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