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2021年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之光学(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光在下列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
A.?真空??????????????????????????????????????B.?空气??????????????????????????????????????C.?水??????????????????????????????????????D.?玻璃
2.海面上有一层油膜,在阳光下这层油膜的颜色是( ??)
A.?白色的????????????????????????????????B.?红色的????????????????????????????????C.?彩色的????????????????????????????????D.?黑色的
3.太阳光是一种( ??)
A.?单色光????????????????????????????????B.?复色光????????????????????????????????C.?白色光????????????????????????????????D.?红色光
4.夏天的早晨,树叶上_??????????????????_露珠。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这是由于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使叶脉放大了。这种情形下,叶脉应该位于“凸透镜”的(?? ) 21·cn·jy·com
A.?一倍焦距以内?????????????B.?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二倍焦距处?????????????D.?二倍焦距以外
5.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B.?光将向斜上方偏转
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
6.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阳光是一种复色光??????????????????????????????????????????????B.?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C.?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土壤由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组成
7.五一佳节,在杭_?·??¤?????????????_里,小明将照相机镜头对准一株绿叶蓝花的郁金香,为追求某种艺术效果他想拍摄一组黑叶黑花的照片,则小明选择的滤色镜的颜色( ???) 21·世纪*教育网
A.?无色?????????????????????????????????????B.?绿色?????????????????????????????????????C.?红色?????????????????????????????????????D.?蓝色
8.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B.??????????????C.??????????????D.?
9.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灯下手影 ????????????????????????????????????B.?水中倒影
C.?海市蜃楼 ?????????????????????????????????D.?雨后彩虹 2-1-c-n-j-y
10.下列光学知识,可以用来解释“手影”形成原因的是( ??)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
11.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提醒大家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否则容易引发森林大火,这是因为(?? )
A.?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折射后会聚到树木上????B.?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平行折射到树木上
C.?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平行反射到树木上????????D.?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反射后发散到树木上
12.舞台上一位演_???è????????è?????_衣、红色裤子。如果灯光师用绿色追光灯照射他,那么你在台下看到这位演员的服装颜色是(?? ) 21*cnjy*com
A.?上衣和裤子都是绿色???????????????????????????????????????????B.?上衣是白色,裤子是绿色
C.?上衣是绿色,裤子是黑色????????????????????????????????????D.?上衣和裤子都是黑色2·1·c·n·j·y
13.下列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镜面反射看上去总_??????????°????
_B.?光照到光滑平整的物体表面时就会发生镜面反射
C.?形成漫反射的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由于物体发生了漫反射【来源:21cnj*y.co*m】
14.如图现象由光的反射造成的是(?? )
A.?水中的鸡蛋变“大” ????????????????????B.?鸟的倒影
C.?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 ?????D.?墙壁上出现手影
15.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
A.?沿 ON 反向转动板 A??????????????????????????????????????????B.?沿 ON 向后转动板 B
C.?改变入射光线与 ON 的夹角????????????????????????????????D.?改变反射光线与 ON 的夹角
16.春天来_??????????????????_,花红叶绿,看到池中鱼儿在垂柳的“倒影”中嘻戏,豁然开朗;冲刺中考,放手一搏无怨无悔!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出处:21教育名师】
A.?我们看到_???è?±????????????_花吸收红色光
B.?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我们看到垂柳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D.?我们看到树阴下的“圆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虚像【版权所有:21教育】
二、填空题
17.能够________的物体叫光源。在①发光水母、②木星、③日光灯、④彗星、⑤耀眼的镜子、⑥萤火虫、⑦晶莹的露珠中、⑧月亮中,能称为光源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日光灯属于________(填“冷”或“热”)光源。
18.美丽的临_??·?????????????§?_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从光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岸边柳树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9.跑操是各校的大课间活动的主项目,同学们跑操训练时,步伐整齐、气势宏博。
(1)某同学在跑操训练过程中,看到同排同学是静止的,而国旗杆在向后退,则他是以________参照物的。
(2)班级跑操训练时,在400米的跑道上跑一圈时间约为3分20秒,则这时他们跑操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米/秒。
(3)跑到指点位置后,同学们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的原理,迅速排成整齐的队伍。
20.如图是被水环绕的_???????¤§??§é?????_照片。从远处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鸭蛋”,这是光的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现象,所成的像是一个________(填“虚”或“实”)像。
21.如图所示,是探究_??????????°?è§????_的实验装置,通过实验归纳得到的结论是:(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3)∠ 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22.如图所_?¤???????????????¨_A点距离湖面1.5米,湖水深3米,湖中A点的倒影距离湖面________米,当湖中水面上涨后,此时树木倒影到湖面的距离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湖水上涨前树木倒影到湖面的距离。
23.一只小鸟在平_é????????é?????é??_过,当小鸟距水面4m时,该“倒影”距小鸟________m,小鸟在湖中形成的“倒影”属于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4.目前,青少年_è??è§???°è±???????_严重,近视眼在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面”),需要配戴对光线有________(选填“会聚”或 “发散”)作用的________透镜进行矫正,使远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5.我们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________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________光。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是光的________。太阳光经三棱镜色散,按________的顺序排列。
三、解答题
26.?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A是水池底某点,请作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的像A′
27.如图所示,已知两条反射光线,根据成像原理作出点光源S的位置.
28.如图所示,是平面镜反射所形成的光路,图中虚线是法线,请在图中补充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29.注视相同亮度的手机屏幕一小时,白天使用手机和晚上在被窝里使用手机,哪种情况更伤眼睛?为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
30.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a),当E、F在同_??????é???????????_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_?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3)如图(b),以_??????ON???è??_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 .
31.下面是对太阳光发生色散现象的探究实验。
实验一:用平面镜引入一束日光,_é??è??????????§??°_三棱镜上,如图所示。调整棱镜的方位,在白色光屏上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得到的彩色光带。把白纸放在棱镜前,让学生看到照到棱镜上的光是白光,由此得知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色光。
实验二:在狭缝前放置红色玻璃(_???è??è????????)_,用白纸显示出照在三棱镜上的光是红光(或蓝光);通过三棱镜后,光改变了传播方向,但不分解,仍然是红光(或蓝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七色光是因为____。
A.太阳光中含有七色光,通过棱镜后各色光分散开了
B.棱镜中含有七色光,有太阳光通过时各色光分散出来
(2)你得到(1)中答案的根据是什么?
(3)由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哪种光的偏折最大?哪种光的偏折最小?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什么?
3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_??????????°???????_厚度为0.5 cm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_????°????é??è?????_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分别位于A′和A″处,如图所示,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_______(选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2)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组数据:
物距u(cm) 5.0 6.0 7.0 8.0
像距v(cm) 4.5 5.5 6.5 7.5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方法错误在于________。
3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厘米。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___厘米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为满足特殊_?????¤???é???±????_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人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丁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
A.近视眼,镜片Ⅰ
B.近视眼,镜片Ⅱ
C.远视眼,镜片I
D.远视眼,镜片Ⅱ???
34.同学们学习了“_??????????°???????_,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那么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是否成正比呢?
【建立猜想】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可能成正比。
【实验探究】同学们测得了四组实验数据。
第2次实验如图所示,请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实验序号 1 2 3 4
入射角 20° 40° 60° 80°
折射角 13° ⑴________ 35° 41°
【实验结论】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2)________(选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评价与交流】根据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A
【解析】根据有关光速_??????è??????????¤_断。
光的传播速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真空>空气>水>玻璃,因此传播速度最大的介质为真空,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21cnjy.com
2. C
【解析】根据光波干涉的知_è??????????¤??????_
白光照到油膜上,从油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回来,形成相干光源。由于各种色光波长不同,所产生的干涉条纹的宽度不同,所以各色光在油膜上形成干涉条纹成彩色。
故选C。
3. B
【解析】根据光的色散现_è±???????è?¨??????_判断。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不是单色光,而是复色光。
故选B。
4. A
【解析】根据凸透镜_??????????????????_析。
看到的叶脉放大了,即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叶脉应该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故A正确,故B、C、D错误。
故选A。
5. C
【解析】根据光的色散的知识判断。
一束太阳_???é??è???????±é??_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单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光线从空气进入三棱镜,再进入空气,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光线经过折射后,折射光线会向斜下方偏转,故B错误;
会在光屏上呈现七种色光,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www-2-1-cnjy-com
6. C
【解析】(_1?????????è?????_现象: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这七种色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如图甲所示)。同理,被分解后的色光也可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
(2)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3)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电解水实验验证了水的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4) 一切具有固定形状和体积,又不易形变的物态叫固态;物体具有一定体积但外形随容器而变,且易于流动的状态叫液态;若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均随容器而变,容器敞开时,物质粒子就逃之夭夭,这种状态就是气态。
A、光的色散实验说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A正确;?
? B、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因此空气属于混合物,B正确;?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错误。
?D、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3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矿物质、有机质秒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中的(水),气体是指存在于土壤空隙中的(空气) ,D正确。
故选:C ?
7. C
【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_?????±???????°????_色光所决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时全部被吸收;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决定。
月季的绿叶只能反射绿光,黄花只反射黄光,而红色玻璃只允许红光通过,所以月季的绿叶黄花所反射的绿光和黄光照到红色玻璃上时,绿光和黄光都不会通过红色玻璃,没有光线进入照相机,于是拍摄的照片是黑叶黑花,C符合题意。
故选:C
8. D
【解析】光在传播_??°?????????è?¨???_,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A B C、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虚像,光路图不能从水中进入空气;故ABC错误;
D、 树木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9. A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常简称光的直线传播。
A、影子是形成,是因_??????????????????_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阴影的结果;故A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21教育网
10. C
【解析】【分_???????????¨??????_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日食和月食等;应用有:排队、射击瞄准、激光准直等。
“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1. A
【解析】凸透镜_??·??????è???????¨_:将平行光会聚于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由无数条光线会聚而成的,焦点处的温度很高。
由于饮料瓶的特殊形状相当于凸透镜,太阳光相当于平行光,而凸透镜具有会聚作用可以将平行光会聚于焦点,焦点处的温度很高,照射到可燃物上后可能由于温度过高而达到着火点,引发火灾。
故答案为:A。
12. C
【解析】【分_?????????é????????_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其它颜色的物体只反射与其本身相同的颜色,吸收其它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白色上衣在绿光的照射直是绿色的;红色的裤子只能反射红光,吸收其它所有色光,所以它的颜色会是黑色的。
故答案为:C。
13. A
【解析】_???1???é??é?????_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 , 在这一方向上的光线很强 , 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
(3)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 , 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A、B、光照到光滑平整的物体表面时就会发生镜面反射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 , 在这一方向上的光线很强 , 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A错误,符合题意,B正确,不合题意;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正确,不合题意;
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由于物体发生了漫反射,光线可以从不同方向入射到人眼中,D正确,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4. B
【解析】逐一分析选项中的原理,哪个与光的折射相关,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A.装有水的杯_???????????§é?????_相当于一个放大镜,里面的鸡蛋通过折射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不合题意;
B.鸟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属于平面镜成像,故B符合题意;
C.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合题意;
D.墙壁上的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5. B
【解析】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要选有可转动的光屏,转动光屏进行判断。
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_??????????????????_共面,需要转动反射光线所在板B,要沿 ON 向后转动板 B,观察板 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故答案为:B。
16. B
【解析】(_1???é???????????_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3)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4)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A.我们看到红花是因为红花反射红光,不是吸收红光,故A错误;
B.鱼发出的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因此我们看到的鱼是折射形成的虚像,故B正确;
C.“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
D.树荫下的“圆斑”是小孔成像,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7. 自行发光;①③⑥;冷
【解析】 我们把能自行发_???????????¨??????_的物体叫做光源。冷光源是利用化学能、电能、生物能激发的光源(萤火虫、霓虹灯等)。具有十分优良的光源变闪特性。物体发光时,它的温度并不比环境温度高,这种发光叫冷发光,我们把这类光源叫做冷光源。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能够自行发光的物_???????????????
_ ①发光水母,能自行发光,是光源;②木星,依靠反射太阳光发光,不 是光源;③日光灯,能自行发光,是光源;④彗星,依靠反射太阳光发光,不是光源;⑤耀眼的镜子,依靠反射发光,不是光源;⑥萤火虫,能自行发光,是光源;⑦晶莹的露珠中,依靠反射发光,不是光源;⑧月亮,依靠反射太阳光发光,不是光源。所以? ①③⑥ 是光源。日光灯发光时,灯管不发热,是冷光源。
故答案为:自行发光; ①③⑥ ;冷【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8. 直线传播;反射;虚像
【解析】影子是由于光在_????§??????????è?¨_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
“垂_??????è??????????±_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岸边柳树的虚像。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反射;虚像。
19. (1)自己或同排同学
(2)2
(3)直线
【解析】(1)物_?????????????????§_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物体是静止的;(2)已知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v=求出平均速度;(3)排直队要向前看齐应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的原理。
(1)某同学与同排同学沿同向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则他是以自己或同排同学为参照物,他与同排同学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他看到同排同学是静止的;他与国旗杆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他看到国旗杆在向后退;
(2)已知s=400m,t=3min20s=200s,他们跑操的平均速度为v===2m/s;
(3)利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排成整齐的纵队。
故答案为:(1)自己或同排同学;(2)2;(3)直线。
20. 反射;虚
【解析】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故答案为:反射;虚。
21. β;α
【解析】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是反射角。根据光的反射角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α是入射角、∠β是反射角,通过实验可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β=∠α。
故答案为:β;α。
22. 1.5;小于
【解析】【分_??????????°???????_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同;成正立的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同;像与物体在平面镜的两侧。 21*cnjy*com
根据_??????????????????_中A点的倒影到湖面的距离与A点到湖面的距离相同,是1.5米;当湖水上涨后,A点到湖面的距离减小,同样,所成像到湖面的距离也减小,故树木倒影到湖面的距离小球湖水上涨前树木倒影到湖面的距离;
故答案为:1.5;小于。
23. 8;虚
【解析】题主要考查学_?????????é??é?????_像特点的理和掌握,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做出解答。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
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_?????????é??é?????_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像;已知小鸟距水面4m,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4m,所以“倒影”距小鸟为4m+4m=8m。
故答案为:8;虚。
24. 前方;发散;凹
【解析】本_é?????è??è????????_眼睛及其视物原理与近视眼的成因.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近本题要抓住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
晶状体和_è§?è???????±??????_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近视眼在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前方,发散,凹。
25. 单色光;复色光;色散;红、橙、黄、绿、蓝、靛、紫
【解析】结合单色光、复色光和光的色散回答。
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_??????????????????_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有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叫做复色光。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这七种色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为红、橙、黄、绿、蓝、靛、紫。www.21-cn-jy.com
故答案为:单色光;复色光;色散;红、橙、黄、绿、蓝、靛、紫
三、解答题
26. 解:
?
【解析】解:先过折射点垂_??????é???????????_线,再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画出折射光线,注意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将两条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其交点即为人所看到的A点的像的位置A′,如图所示:
光由水斜射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先作法线,后作出入射光线
27. 解: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发光点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完成本题较为直观、准确,因此建议同学们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28. 解:
【解析】解:图中法线已经给出.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入射角为i.如图所示:
?
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29. 被窝中使用手机更伤眼睛
被窝中周围较暗,人眼睛的瞳孔较大,从手机中发出的有害光线更多的进入眼睛
【解析】瞳孔是_???è??????????????_通道,当你从明亮的地方走进黑暗的地方的时侯,瞳孔会变大,因为在明亮的地方,瞳孔小,进入的光线少,可以保护眼晴不会被晒伤,在黑暗的地方,瞳孔变大可以保证足够的光线进入眼晴.
在被窝中玩手机更伤眼睛,因为被窝中周围较暗,人眼睛的瞳孔较大,从手机中发出的有害光线更多的进入眼睛.
四、实验探究题
30. _???1????????????_;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
(2)OA;可逆
(3)不能;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解析】(1)不合理.实验有偶然性,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
(2)当光逆着原_??????????°???????_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即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以ON为轴线,把纸板F向_????????????è?????_个角度,在白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是因为纸板OB面和反射光线以及法线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1_??????????????????_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2)OA;可逆;(3)不能;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1)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应多做几次试验,然后才可以得出结论;
(2)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变为相反方向,由图可知,光路是可逆的;
(3)实验要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还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31. _???1???A
???_2)因为实验二中,将太阳光用红色玻璃(或蓝色玻璃)过滤后,只有红光(或蓝光)通过三棱镜时,没有得到七色彩带,而是发现红光(或蓝光)发生了偏折。这说明实验一中彩带的出现是由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了色散。
(3)由实验图可看出紫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最大,红光偏折最小。由此可知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
【解析】_???1????????????_的色散现象的本质分析判断;
(2)将白光和红光、蓝光分别经过三棱镜后出现的不同现象分析解答;
(3)根据图片确定三棱镜对不同光线偏折程度的不同,并据此推测色散现象发生的原因。
(1)我认为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七色光是因为:太阳光中含有七色光,通过棱镜后各色光分散开了,故选A。
(2)我们得到(1)中答案的依据是:因为实验二中,将太阳光用红色玻璃(或蓝色玻璃)过滤后,只有红光(或蓝光)通过三棱镜时,没有得到七色彩带,而是发现红光(或蓝光)发生了偏折。这说明实验一中彩带的出现是由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了色散。
(3)由实验现象可知,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最大,红光偏折最小。由此可知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
32. (1)P
(2)像距测量错误,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
【解析】【分_?????????1??????_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析判断;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物距和像距的差都等于0.5cm,这其实就是玻璃板的厚度,因此小柯的测量放的错误应该是测量像距时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
(1)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即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因为AA'距离小于AA'',所以对应的A到反射面的距离就会偏小。因为AP小于AQ,所以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P平面成像得到的。
(2)我认为他的测量方法错误在于:像距测量错误,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
33. (1)10.0
(2)40.0
(3)B
(4)A
【解析】(1)_è?????????°???????_的光斑就是焦点,从凸透镜到焦点之间的距离就是焦距f;
(2)当物距和像距的和保持不变时,可以在两个位置成清晰的实像,即将物距和像距交换数值即可,但是成像的大小发生改变。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只有眼睛在异侧才能看到虚像的存在。
(4)近视眼的晶状体偏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强,成像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的晶状体偏薄,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弱,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用凸透镜矫正。
(1)如图_?????????è????????_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20cm-10cm=10cm。
(2)根据乙图可知,物距为u=25cm-10cm=15cm,像距v=55cm-25cm=30cm。移动凸透镜后,当物距等于30cm时会再次看到清晰的实像,此时刻度线为:10cm30cm=40cm。
(3)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到16cm刻度线处时,此时物距u=16cm-10cm=6cm<10cm,在一倍焦距内,在蜡烛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则人眼在图中B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4)根据丁图可知,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因此是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选择镜片I,故选A。
34. 25°;不成正比;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增大值小于入射角增大值(合理即可)
【解析】【实验探究】_??????????????????_,分度盘上的刻度值是光线与界面的夹角,而折射角是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可根据折射角=90°-刻度值计算出即可。
【实验结论】如果折射角的增大值与入射角的增大值都为定值时,二者就成正比;否则,二者就不成正比;
【评价交流】可以分析折射角的增大值与入射角增大值的大小关系,从而得到结论。
【实_é?????????????????_量角器读数为65°,则折射角的读数为:90°-65°=25°。
【实验结论】根据表格可知,当入射角依次增大20°时,折射角依次增大:12°、10°和6°,那么随着入射角的均匀增大,折射角增大的幅度越来越小,所以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不成正比。
【评价交流】根据表格可知,当入射角依次增大20°时,折射角依次增大:12°、10°和6°,还可以得到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增大值小于入射角增大值。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