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1年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之声学(优生加练1)(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2021年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之声学(优生加练1)(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30 15:2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2021年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之声学(优生加练1)
单选题
1.有一段长为18米的装满水的铁_???????°?è?????è??_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 200米/秒、1 500米/秒和340米/秒。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秒)(?? ) 21·cn·jy·com
A.?1次???????????????????????????????????????B.?2次???????????????????????????????????????C.?3次???????????????????????????????????????D.?4次
2.如图所示,不同碗中盛不同的水,然后演奏者可以通过敲击不同的碗,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敲击不同的碗,音调不一样???????????????????????????????? B.?不同力度敲击相同的碗,音调是一样的
C.?若碗的材质不同,则敲击时音色将不同???????????????D.?敲击时美妙的声音是通过空气震动发声的
3.某中学有一个150m_??70m?¤§?°?_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乙和丁????????????????????????????????B.?甲和乙????????????????????????????????C.?丙和丁????????????????????????????????D.?甲和丙
4.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B.?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
C.?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D.?以上说法都不对2-1-c-n-j-y
5.某学校操场外_??????é????????è·?_道起点170米。同学们在跑步训练时,由于回声导致先后听到两次发令枪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米/秒,那么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为??( ? ? ? )
A.?0.5秒?????????????????????????????????????B.?1秒??????????????????????????????????????C.?0.5分????????????????????????????????????D.?1分
6.如图所示,在A、B、C、D四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A.?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D.?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
7.电子驱蚊器利用变频声_???????????????è??_虫中枢神经,使其非常痛苦,食欲不振,繁殖力下降,无法在此环境生存,从而达到驱蚊的目的。其部分参数见表格,取g=10N/kg,关于驱蚊器下列说法错误的( ??)
电子驱蚊器参数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2W
声波频率 22kHz~55kHz
产品质量 60g
产品尺寸 9.9×6×3.3(cm3)
A.?驱蚊器的重力为0.6N?????????????????????????????????????????? B.?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被正常人
C.?驱蚊器刺激蚊虫中枢神经利用的是超声波???????????D.?驱蚊器工作10h消耗电能为0.02kW·h
8.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_è?????????????????_,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
B.?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
D.?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9.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3×108m/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10.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刷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1*cnjy*com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吉他演奏的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B.?小提琴和双簧管演奏同一乐曲的音色是相同的
C.?所有的固、液、气体都可以成为声音的传播介质?????D.?噪声既有不利的地方,也有可以利用的地方
12.2018_???9???30???_,《厉害了,我的国国庆献礼》主题快闪在孝感国际广场进行,歌手们的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歌声通过空气传_?????°???è§???????_耳朵??????????????????B.?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歌手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D.?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
13.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改变酒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击鼓面
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改变试管内水量,再次对着管口吹气
14.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D.?月球上宇航员的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15.下列四幅图中,没有产生声音的是(?? )
A.?吹着的哨子 ?????????????????????????????????????????B.?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C.?关闭的收音机 ???????????????????????????D.?敲击的水瓶琴
16.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 ”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瓶子时,_??°é??????????±???_本身的振动产生的????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二、填空题
17.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_è????????????????¨_棍打击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声音是由树干的________产生的,人们能区分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18.如图甲、乙、丙是三个声现象,请用声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和乙反映的声学知识是________;
(2)“聚音伞”实验表明声音也像光一样可以发生________现象。
19.《最强大脑》节目中_??????????????????_的挑战者,他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就能将红酒杯震碎,震惊了所有人。这个表演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其中魔术师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到红酒杯的。该表演的奥秘在于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从而达到共振震碎红酒杯,表演中魔术师调节的是声音的________?,并使红酒杯的________达到最大而碎裂。

20.如图是用手机扫一扫就能_????????????è????±_享单车,共享单车出行坚持“绿色低碳·共享出行”的服务理念,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车辆尾气排放,为智慧城市提供立体可持续发展的共享出行解决方案。目前已经成为柯桥街头一景。

(1)手机扫描成功后,会发出“滴”的提示音。人接收到这一声音刺激后在________处形成听觉。
(2)从共享单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请你写出一条增大摩擦的措施:________。
21.某天晚上,小李正在家里温习功课,突然听到窗外传来烟花很响的爆鸣声。
(1)爆鸣声是由火药爆炸时引起空气________产生的。
(2)绽放的烟花绚丽多姿,从能发光的角度来看,它属于________。
(3)小李同学觉得看到烟花与听到烟花的声音并不同步,总是先看见烟花绽放然后才能听到烟花爆炸的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22.有人说:在月球表面上,飞来的流星打在月球岩石上,像无声电影一样,在月球表面上的空间里听不到一点声响。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3.一列匀_é??è??é????????è??_,在距离峭壁隧道口前532.5米处鸣笛,经过3秒司机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求火车的行驶速度为多少?
坐在歌剧院里听歌剧的观众和坐在电视机前欣赏同一节目实况转播的观众,谁先听到演唱者的声音?
实验探究题
25.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_??????????????????_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_???1??????é????¨_编号为________等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等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_è?????????????¨???_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编号G处填上所缺数据。________?、________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F 铜 80 1.02
B 铜 60 0.89 G 铁

C 铜 60 1.02 H 纤维 100 1.02
D 铜 80 0.76 I 尼龙 100 1.02
E 铜 100 0.76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1·c·n·j·y
26.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

(1)如图甲_????¤??????¨??????_悬挂的兵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乒乓球在试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 www-2-1-cnjy-com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
(3)若在月球上做上述两个实验,________实验乒乓球会弹起。
(4)石头落入水_????????§???????°?_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法。 21*cnjy*com
A.推理
B.类比
C.控制变量
D.转化
27.为了探究声音产生_?????????????°????_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出处:21教育名师】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_______。
(2)小华同学,用手敲鼓_???é??é???????????_声,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异样。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
(3)小明、小丽等同_?????¨?????????è?°_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_????????????????°?_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接通瓶中的手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小。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28.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________?,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m 1.2 0.8 0.5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
29.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来源:21cnj*y.co*m】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现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80 1.02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尼龙

I 尼龙 100 1.02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_??°??????è?¨??????_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版权所有:21教育】
(1)为了验证_???????????????é??_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A
【解析】人耳能够分辨出两次声音的时间要间隔0.1s以上,分别计算出三种介质中传播18m所用的时间,再得出能够听到几次声音。
声音在铁中传播1_8m??¨??????é??_为:

声音在水中传播18m用的时间为: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18m用的时间为:

由三次时间比较可以看出,时间相关不到0.1s,人耳分辨不出来,只能听到1次声音;
故答案为:A。
2. D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震_??¨??§???????????°_音有三要素,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声音的音调跟物体振动频率(即物体振动快慢)有关,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频率越低,音调就越低;声音的响度跟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除此之外,响度还与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越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音色就不同。
A、碗中装有不同体_?§?????°??????????_时碗和水振动发出声音,碗中装的水越少,振动的频率就越高,音调就越高,反之,水越多,音调越低,因此敲击不同的的碗,音调不一样,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用不同力度去敲碗,碗和水的振动幅度不同,但是频率仍然相同,因此音调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响度,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音色与发声体材料和结构有关,因此碗的材质不同,敲击时的音色自然就不同,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敲击时美妙的声音是通过碗和水振动发声的,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3. D
【解析】人和两个声源_???é?????è·???????_同时,两个声源发出的同一内容的声音到达人耳时间相同,听起来具有立体感;同一内容的声音如果不同时到达人耳,就会相互干扰,含混不清。
由图可_è§?????????????è·?_离两个声源一样远,声音同时到达,不会产生干扰,会听起来比较洪亮;而甲和丙两处则不同,距离两个声源的远近明显不同,两个声源传来的声音相互干扰,导致听不清楚。
故答案为:D
4. A
【解析】音调是指物体振动的快慢,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在传播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
A、在传播过程中,声_é?????é??è°???????_不变,正确;
B、声音的响度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变小,错误;
C、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保持不变,错误;
D、根据以上三个选项的结果,错误。
故答案为:A
5. B
【解析】【分析_????????°?????°é??_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所产生的.故发令员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第一次是发令枪产生的声音直接传来的,第二次是发令枪产生的声音传播到高楼处再反射回来的。
第一次的枪声是直_????????°?????????_二次的枪声是声音传到高楼处再反射回来,故第二次枪声传播的路程为170m×2=340m,所以第二次枪声反射回来需要的时间为t=s/t=340m/340m/s=1s , 即两次枪声的时间间隔为1s。21cnjy.com
故答案为:B
6. B
【解析】(1)声音传播的_????????????è?¨???_种类和温度有关;
(2)(3)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是频率越快,音调就越高。
(4)在一般情况下,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从而形成听觉。
A.敲打瓶_??????????????°é??_,在温度相同的空气中传播时速度相同,故A错误;
B.用嘴依次吹瓶口,发声体是瓶中的空气柱。A瓶中水面最高,而空气柱最短,振动频率最大,因此A的音调最高,故B正确;?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发声体是瓶子和水构成的整体。D中的水最少,水和瓶子的整体质量最小,振动频率最大,音调最高,故C错误;
D.瓶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耳,故D错误。
故选B。
7. B
【解析】(1)利用公_???G???mgè??_算物体受到的重力;
(2)人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是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次声波和超声波人耳都未能听到;
(3)利用公式W=Pt计算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A、驱蚊器的重力 , A正确,不符题意;
B、C、人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是超声波,所以驱蚊器发出的声音不能被正常人听到, 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合题意;
D、蚊器工作消耗电能为 , D正确,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 C
【解析】_???1???????????°_音传播的知识判断;
(2)声音利用的两个方面:①声音传递信息;②声音传递能量;
(3)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
(4)控制噪声的方法: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入耳。
A.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可以吸收声音的能量,是为了减小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
B.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错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大,也就是响度大,故C正确;
D.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9. A
【解析】_???1??????_据声音产生的知识判断;
(2)根据声音传播的知识判断;
(3)根据声音的特性判断;
(4)响度由振幅决定,音调由频率决定,音色由发声体的特征决定。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故A正确;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340m/s,故B错误;
C.观众主要依据音色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故C错误;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发声体的振幅很大,故D错误。
故选A。
10. D
【解析】超声波_????????°???é???±?_于声,只是振动频率和波长不同,根据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等知识判断即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能在空气中传播,故A错误;
B.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音调很高,超出人类的听觉范围,因此人们听不到,故C错误;
D.超声波能够将牙结石振动下来,这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D。21·世纪*教育网
11. B
【解析】(_1?????°é????±???_体振动产生;
(2)声音的特点叫音色,由发声体的特征决定;
(3)根据声音传播的知识分析;
(4)噪声可以除尘,也可以制造噪声炸弹,据此分析。
A.吉他演奏的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小提琴和双簧管演奏的发声体不同,音叉演奏同一乐曲的音色是不相同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所有的固、液、气体都可以成为声音的传播介质,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噪声既有不利的地方,也有可以利用的地方,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2. A
【解析】根据_??°é??????????????_声音特性的知识分析判断。
A.在一般情况下,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故A正确;
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现场观众和歌手都处在相同的空气中,音叉大合唱的声音和歌手的声音传播速度一样快,故B错误;
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响度,而不是音调,故C错误;
D.现场观众根据音色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故D错误。
故选A。
13. B
【解析】_é??è°???±é?????_决定,要想改变音调,就必须改变振动频率,据此分析判断。
A.摩擦杯口时,水和杯子构成的整体振动发声。改变酒杯内的水量,即改变的振动物体的频率,从而改变了音调,故A不合题意;
B.改变用力的大小,那么鼓皮振动的幅度发声改变,即响度发生改变,但音调不变,故B符合题意;
C.钢尺振动的频率与伸出桌面的长度有关,伸出的长度越短,振动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故C不合题意;
D.改变试管内的水量,那么试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发生改变,振动频率改变,因此发声的音调发生改变,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4. A
【解析】根据声音传_?????????è????????_判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月球上没有空气作为传声介质,因此宇航员不能直接面对面交谈,只能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进行交谈,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5. C
【解析】声_é????±???????????¨_产生,据此分析即可。
A.吹着的哨子在振动,会发声,故A不合题意;?
B.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在振动,会发声,故B不合题意;?
C.关闭的收音机的喇叭没有振动,不会发声,故C符合题意;?
D.敲击的水瓶琴在振动,会发声,故D不合题意。
故选C。21教育网
16. C
【解析】【分析_???é??è°????é?????_由发声体的频率决定,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分析敲击和吹气时的发声体的不同,进而对音调的高低进行排列即可。
敲击瓶子时,声音由瓶子和水构成的整体发出,因此水越少,它们的总质量越小,振动频率越大;用嘴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振动发声,因此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7. 振动;音色
【解析】(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
美洲热带雨_?????????????§?é??_能抓住一根木棍打击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声音是由树干的振动产生的,人们能区分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18. (1)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反射
【解析】(1)根据声音的传播的知识分析解答;
(2)光在传播过程中,_é????°???é????????_物体不会停止传播,而是会改变方向继续传播,这就是光的反射。
(1)听不到真空罩中的电铃声,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直接交谈,需要用无线电交谈,这都说明: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2)“聚音伞”实验表明声音也像光一样可以发生反射现象。
19. 能量;空气;音调;振幅
【解析】(1_?????°é???????????_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一般情况下,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3)声音的响度由振幅决定;声音的音调由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色由发声体的特点决定。
(1)《最_????¤§è?????è?????_中,有一位神奇的挑战者,他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就能将红酒杯震碎,震惊了所有人。这个表演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其中魔术师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红酒杯的。
(3)该表演的奥秘在于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从而达到共振震碎红酒杯,表演中魔术师调节的是声音的音调 ,并使红酒杯的振幅达到最大而碎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0. (1)大脑
(2)车把手上套有粗糙的橡胶套(或轮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解析】(1)声_é?????è?????è?????_,引起鼓膜振动,再通过听觉神经将信号传输到大脑形成听觉;
(2)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增大压力。
(1)手机扫描成_??????????????????_“滴”的提示音。人接收到这一声音刺激后在大脑处形成听觉。
(2)从共享单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增大摩擦的措施:车把手上套有粗糙的橡胶套(或轮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21. (1)振动
(2)光源
(3)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解析】(1)声音由物体_?????¨??§??????
_ (2)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3)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340m/s,光的传播速度3×108m/s。
(1)爆鸣声是由火药爆炸时引起空气振动产生的;
(2)绽放的烟花绚丽多姿,从能发光的角度来看,它属于光源;
(3)小李同学觉得看到烟花与听到烟花的声音并不同步,总是先看见烟花绽放然后才能听到烟花爆炸的声音,这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三、解答题
22. 对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
【解析】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这种说法正确。声音_?????????é??è?????_质,由于月球表面附近空间没有空气,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因此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像上演无声电影一样,在月球表面上的空间里听不到一点响声。
23. 设_???è?????è??é??é??_度为v1 ,
由公式v=st得:
3s内火车行驶的距离为s1=v1t,
3s内鸣笛声传播的总路程为s2=v2t,
根据题意:s1+s2=2s,
即:v1t+v2t=2s,
v1×3s+340m/s×3s=2×532.5m,
解得:v1=15m/s=54km/h。
答:火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
【解析】设火车行驶的_é????????v?????¨_公式s=vt算出3s内火车前进的距离s1 , 鸣笛声在3s内传播的总路程s2 , 建立s1、s2与鸣笛时火车距峭壁的距离s的几何关系式,从而解出火车的行驶速度v。
24. 电视机前的观众还是比坐在演播厅内的观众先听到主持人的声音
【解析】电视机前的观众还是比坐在演播厅内的观众先听到主持人的声音。
坐在演播厅内的观众听到_?????°é???????±???_气传过来的,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听到的声音是由电磁波传过来的。由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得多,所以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反而比坐在剧院内的观众先听到演员的声音。有的同学说,如果在演播厅内的观众只离主持人17米远,而电视机离电视台有30千米远,结果又怎样呢?运用学过的速度公式计算一下时间,就可得到坐在歌剧院内的观众,听到演员的声音需要0.05秒,而坐在电视机前2米处的观众听到主持人的声音只需0.0060秒(其中传递声音的电磁波所用时间为0.0001秒,声音传播两米距离所用时间约0.0059秒)。不要说30千米,就是3000千米远的地方,传递声音的电磁波所用时间也只有0.01秒。
四、实验探究题
25. _???1???ABC_;ADE
(2)100;1.02
(3)使用同一根琴弦进行演奏,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然后比较发声的音调高低
【解析】(1)根据控制_???é????????è???±?_进行选择即可;
(2)要验证猜想3,即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必须保证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材料,与H和I进行比较即可;
(3)要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的关系,必须控制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松紧程度。
(1)为了验证猜想1,即音调高低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必须保持材料、长度相同改变横截面积,故选ABC;要验证猜想2,即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必须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等,改变长度,故选ADE;
(2)为了验证猜想3,即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必须保证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材料,故选GHI,因此G里面长度为100cm,横截面积为1.02mm2;
(3)要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的关系,必须控制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松紧程度,即进行的操作为:使用同一根琴弦进行演奏,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然后比较发声的音调高低。
26. (1)发声音叉在振动;放大作用
(2)空气能传播声音
(3)甲
(4)B
【解析】(1)_?????°???é????????_动幅度太小,用肉眼无法观察到,但是借助与它接触的乒乓球的大幅度跳动,可以间接得到它在振动的事实。
(2)左边的音叉没有被敲击,但是与它接触的乒乓球却跳动起来,说明它接收到右边音叉发出声音的能量;
(3)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声音无法传播,那么乙图中的音叉实验肯定无法完成;
(4)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
(1)如_??????????¤??????¨_竖直悬挂的兵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音叉在振动;乒乓球在试验中起到什么作用放大作用。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3)若在月球上做上述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会弹起。
(4)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类比法,故选B。
27. (1)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
(2)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
(3)①
【解析】(1)声音_??±???????????¨??§_生;
(2)鼓皮的振动幅度较小,无法用肉眼看出来,这时可以借助转换法:在鼓皮上放上轻小的物体,通过轻小物体的跳动就能感知到鼓皮的振动;
(3)瓶子中的空气越来越少,听到声音越来越小,不难推测:如果瓶中没有空气,那么就听不到手机的铃声,可见,声音是需要空气等物质做媒介才能传递出去,据此判断。
(1)喉头振动,说明声带在振动;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因此得到结论: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
(2)小华同学,用手敲鼓,鼓面发出响声,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异样。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
(3)接通瓶中的手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小。由此现象可知,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作为媒介,那么可以推得猜想①是正确的。
28. (1)机械闹钟
(2)B
(3)泡沫、衣服、锡箔纸
【解析】(1)机械闹钟_???????????°é?????_节奏,声音较为稳定,适合做实验声源;(2)靠听到声音的响度判断不是太直观,具有很大的误差,方案不适合;而测量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较为直观,具有可靠性;(3)由表格数据可知,泡沫的距离最短,说明隔音效果最好;锡箔纸的距离最长,说明隔音效果最差;
学会利用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实验规律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29. (1)A;B;C;A;D;F
(2)80、1.02
(3)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用同一根弦,用同样的力去拨动琴弦,比较声音高低
【解析】(1) 为_???é??è???????????_,应控制琴弦的长短和材料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应选用编号为A、B、C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和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应选用编号为A、D、F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三,应控制琴弦的长短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由于编号为G和H的琴弦长短和横截面积相同,分别是80cm和1.02mm2 , 而材料分别是钢和尼龙,那么若编号为E的琴弦长短和横截面积分别是80cm和1.02mm2 , 就可以选用编号为E、G、H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材料、长短和材料横截面积相同,只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用同一根弦,用同样的力去拨动琴弦,比较声音高低;
本实验主要探究探究:“音调高与哪些因素有关”,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