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张PPT)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温故知新:回忆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的位置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红土地
云南石林
读图填图
读P45
图7.3
1、画出南方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
2、找出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海、南海并填到填充图册P17图7.1
南方地区的范围
秦岭-淮河
青藏高原
东
海
南
海
南方地区大致位于
以南、
以东,
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
和
。
青藏高原
东海
南海
秦岭—淮河
画出南方地区与其它地区的界线
找出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海南海并在图上作出记号
以巫山、雪峰山为界,东西部地势有差别吗?
巫山
雪峰山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找出南方主要的地形区,并填入填充图册图7.1
西部以
、
为主,东部
、低山和
交错分布,地势
高
低。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盆地
平原
丘陵
西
东
高原
复杂多样
明显
南方地区的地形
,东西差异
。
红土地
1、读地图册P22找找南方地区的红土地到底分布在哪里呢?
2、读P46说说南方除了红土地,你还发现了哪些特殊颜色的土壤和特别的地貌?
自主研读
探索发现
紫色土壤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四川盆地卫星影像图
紫色土壤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
红土地、紫色盆地、喀斯特地貌
亚热带
热带
秦岭-淮河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30°N
40°N
20°N
南方地区属于
带、
带
亚热
热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0℃
-16℃
8℃
16℃
1月份0℃等温线
气温
南方地区1月气温高于 ℃。
0
南方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毫米。
南方地区所属的干湿区为 地区。
3.降水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秦岭
淮河
半湿润
湿
润
湿润
多于80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
800mm
4.气候类型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哪一张是属于南方地区的气温降水图?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
北方
南方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2、西双版纳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
探究活动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秦岭
冬季
温暖
西双版纳
广州
、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
西双版纳北部的云贵高原阻挡了北方来的寒潮,而广州北部地势低平,受寒潮影响较大
气候
自然环境
植被
河流
地形
我会推理
结合从南方地区的气候
说说南方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数量
流量
汛期
结冰期
多
大
无
长
秦岭-淮河
长
江
珠
江
澜沧江
长江
珠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真假难辩:下面哪些是南方地区的植被呢?
重要的
农业区
水田
思考:1、南方可以发展水田的条件是什么?
2、为什么这两张水田如此不同?
耕地类型
熟
制
主要粮食作物
水田为主
一年二熟、一年三熟
水稻为主(小麦和杂粮)
阅读P47以及图7.7完成下列活动题
探究活动
主要油料作物
主要糖料作物
油菜
甘蔗
主要水果
香蕉、龙眼、荔枝、菠萝、柑橘、芒果等
其它经济作物
棉花、茶叶、毛竹、油桐、橡胶等
说说你们家的餐桌上还有什么样的食材?
活动
认识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
1、为什么南方地区食材这么丰富?
地形
气候
河流
气候湿热,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
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河湖众多,水源充足,还有利于发展养殖业
海南岛
东南丘陵
长江中下游平原
原因:
1、连藕: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湖塘密布
2、椰子:海南岛
热带海岛气候湿润,多风,适宜椰树生长。
3、竹笋:东南丘陵
冬季温暖,地势高,排水较好,适宜竹林生长。
2.莲藕、椰子、竹笋是南方地区三种常见食材。根据下面的资料,在图7.10中完成这三种食材与其主要分布的连线,
活动
认识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
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南方地区的范围
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
南方地区的气候
农业区的分布
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分布
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
2.农作物收获次数的多少,与该地区生长期的长短有关。据此判断,下列地形区农作物收获次数最多的可能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1.下列表示南方农作物的一组是:(
)
A.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
B.水稻、油菜、甘蔗、橡胶等
C.小麦、棉花、谷子、甜菜等
D.青稞、小麦、棉花、葡萄等
B
评价园地
C
3.三国时,赤壁之战后,魏、蜀、吴终成三足鼎立之势,根据自己的认识,蜀国主要的根据地(
)
A.长江三角洲
B.洞庭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
D
4.外地客人到南方地区,让他品尝南方特色水果,大致应提供
(
)????
A.柑桔、香蕉、荔枝等
B.苹果、杏、梨、桃等
C.西瓜、葡萄、石榴等
D.无花果、哈密瓜、榴莲等
A
四川盆地
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500米。边缘为陡峭的山脉,底部以丘陵为主,也有低山、平原。
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000--2000米。地表崎岖不平。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
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的广大地区,面积6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00--600米,由低山、丘陵和小盆地组成,地表破碎。
东南丘陵
长江中下游平原
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平的平原,土壤肥沃,河湖众多,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在湿热环境下发育的红壤
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钾、钠、钙、镁等盐分离子及硅酸都大量流失,从而造成氧化铁在土壤里相对富集,把土壤染成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