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修1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第6节 反冲现象 火箭课件(26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修1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第6节 反冲现象 火箭课件(26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30 15:07:3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版本科目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反冲现象
火箭
单元
1
学科
物理
年级
教材分析
《反冲运动
火箭》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的第一章第六节。从教材编排上看,它排在了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之后,是动向守恒定律以及动量的知识巩固与运用。同时了解火箭的发射原理。从内容上看,《反冲运动火箭》是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因故。它侧重于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各种反冲运动,尤其是多级火箭的发射问题。所以本节内容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根据课标的要求,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活动中体验制作水火箭。基于提升核心素养的要求,物理教学观念要转变,有物理教学转向物理教育;梓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关注核心素养四维目标的有效落实。本节课通过创设典型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形成对动量守恒认知的运动观和相互作用观;在定性、定量实验探究过程中,关注提升学生建模、推理、论证、质疑等科学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提问、证据、解释、合作交流等素养。在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关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具有社会责任感。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反冲现象,理解反冲运动概念及其特点,理解反冲运动的物理实质。2.通过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有关反冲运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知道火箭的飞行原理及其应用。
重点
反冲运动的特点及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定量计算。
难点
如何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反冲运动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新知导入教师与学生演示实验【演示实验一】将反冲式小船注水后,观察小船在水槽中的运动状态。【演示实验二】准备一个充满气体的气球,打开释放,观察气球的运动状态。【演示实验三】反冲式小汽车,观察气球放气后小车的如何运动。问题:这几个实验的共同点是什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回答,并给予评价激励。
参与并观看演示实验;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引出本节的课题电势能和电势
讲授新课
(一)反冲现象1.定义:如果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向某一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个现象叫做反冲。2.反冲原理反冲运动的基本原理是动量守恒定律,如果系统的一部分获得了某一方向的动量,系统的其他部分就会在这一方向的反方向上获得同样大小的动量.3.公式若系统的初始动量为零,则动量守恒定律的形式变为0=m1v1+m2v2,此式表明,做反冲运动的两部分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它们的速率与质量成反比.问题: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反冲运动?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反冲运动的特点。4.特点:反冲运动的实质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效果;内力>>外力,系统动量守恒。思考与讨论:从力、能量、动量三个角度解释释放气球时的反冲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归纳:5.反冲现象的本质、系统机械能不守恒、系统动量守恒。6.讨论反冲运动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速度的反向性对于原来静止的物体,被抛出部分具有速度时,剩余部分的运动方向与被抛出部分必然相反.(2)速度的相对性。一般都指对地速度。教师总结:只要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改变系统某部分的速度,使其他部分产生所需的速度或动量——也就是说可以利用“反冲”!引导学生举例反冲应用:(二)火箭中国古代火箭介绍。中国现代火箭介绍。探讨1:火箭点火后能加速上升的动力是什么力?【提示】 燃烧产生的气体高速向下喷出,气体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加速上升.探讨2:要提升运载物的最大速度可采用什么措施?【提示】 提高气体喷射速度,增加燃料质量,及时脱离前一级火箭空壳.1.火箭的速度设火箭在Δt
时间内喷射燃气的质量为Δm,速度为u,喷气后火箭的质量为m,获得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0=mv+Δmu,得v=—
u.2.决定因素火箭获得速度取决于燃气喷出速度u及燃气质量与火箭本身质量之Δm/m比两个因素.
如图所示,是多级运载火箭的示意图,发射时,先点燃第一级火箭,燃料用完后,空壳自动脱落,然后下一级火箭开始工作。教师提问:多级火箭的有利之处?3.多级火箭
由于受重力的影响,单级火箭达不到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需要的7.9
km/s,实际火箭为多级。
多级火箭发射时,较大的第一级火箭燃烧结束后,便自动脱落,接着第二级、第三级依次工作,燃烧结束后自动脱落,这样可以不断地减小火箭壳体的质量,减轻负担,使火箭达到远远超过使用同样多的燃料的一级火箭所能达到的速度.目前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因为三级火箭能达到目前发射人造卫星的需求。科普介绍火箭类问题的三点提醒(1)火箭在运动过程中,随着燃料的燃烧,火箭本身的质量不断减小,故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取在同一相互作用时间内的火箭和喷出的气体为研究对象.注意反冲前、后各物体质量的变化.(2)明确两部分物体初、末状态的速度的参考系是否为同一参考系,如果不是同一参考系要设法予以调整,一般情况要转换成对地的速度.(3)列方程时要注意初、末状态动量的方向.课堂练习1.运送人造地球卫星的火箭开始工作后,火箭做加速运动的原因是(  )A.燃料推动空气,空气反作用力推动火箭B.火箭发动机用力将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推出,气体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C.火箭吸入空气,然后向后排出,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D.火箭燃料燃烧发热,加热周围空气,空气膨胀推动火箭答案:火箭工作中,动量守恒,当向后喷气时,则火箭受一向前的推力从而使火箭加速,故只有B正确.2.(多选)采取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增加火箭的飞行速度(  )A.使喷出的气体速度更大B.使喷出的气体温度更高C.使喷出的气体质量更大D.使喷出的气体密度更小解析:设火箭原来的总质量为M,喷出的气体质量为m,速度是v,剩余的质量为(M-m),速度是v′,由动量守恒得:(M-m)v′=mv得:v′=,由上式可知:m越大,v越大,v′越大.故A、C正确.一火箭喷气发动机每次喷出m=200
g的气体,气体离开发动机喷出时的速度v=1
000
m/s(相对地面),设火箭质量M=300
kg,发动机每秒喷气20次.求当第三次气体喷出后,火箭的速度多大?解析:法一:喷出气体的运动方向与火箭运动的方向相反,系统动量守恒第一次气体喷出后,火箭速度为v1,有(M-m)v1-mv=0所以v1=第二次气体喷出后,火箭速度为v2,有(M-2m)v2-mv=(M-m)v1所以v2=第三次气体喷出后,火箭速度为v3,有(M-3m)v3-mv=(M-2m)v2所以v3==
m/s=2法二:选取整体为研究对象,运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设喷出三次气体后火箭的速度为v3,以火箭和喷出三次气体为研究对象,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3m)v3-3mv=0所以v3==2
m/s.4.一架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速度是800m/s,如果它喷出的气体相对飞机的速度小于800m/s,那么以地面为参考系,气体的速度方向实际上是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同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喷出气体,飞机的速度还会增加吗?为什么?答案:飞机的速度仍会增加,因为飞机和气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5.一个连同装备共有100kg的航天员,脱离宇宙飞船后,在离飞船45m的位置与飞船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装备中有一个高压气源,能以50m/s的速度喷出气体。航天员为了能在10min内返回飞船,他需要在开始返回的瞬间一次性向后喷出多少气体?答案:0.15kg6.用火箭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假设最后一节火箭的燃料用完后,火箭壳体和卫星一起以7.0×103m/s的速度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卫星的质量为500kg,最后一节火箭壳体的质量为100kg。某时刻火箭壳体与卫星分离,分离时卫星与火箭壳体沿轨道切线方向的相对速度为1.8×103m/s。试分析计算:分离后卫星的速度增加到多大?火箭壳体的速度是多大?分离后它们将如何运动?答案:分离后卫星的速度增加到7.3×103m/s,火箭壳体的速度是5.5×103m/s,分离后卫星做离心运动,火箭做向心运动。7.一个士兵坐在皮划艇上,他连同装备和皮划艇的总质量是120kg。这个士兵用自动步枪在2s内沿水平方向连续射出10发子弹,每发子弹的质量是10g,子弹离开枪口时相对步枪的速度是800m/s。射击前皮划艇是静止的,不考虑水的阻力。(1)每次射击后皮划艇的速度改变多少?(2)连续射击后皮划艇的速度是多大?(3)连续射击时枪所受到的平均反冲作用力是多大?答案:(1)0.06m/s(2)0.67m/s(3)40N
理解反冲定义。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反冲现象。
根据实例总结得出反冲的特点。尝试解释反冲现象。举例生活中反冲的应用。观看火箭升空视频,了解火箭。思考火箭飞行的最大速度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运用动量知识求燃料燃尽后火箭的飞行速度v’为多大。思考并讨论。交流与了解火箭相关常识。学生练习
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将所学联系应用于实际生活。通过视频、图片将火箭的升空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有关反冲运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
课堂小结
(一)反冲现象1.定义:如果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向某一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个现象叫做反冲。2.特点:反冲运动的实质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效果;内力>>外力,系统动量守恒。(二)火箭1.中国古代火箭、中国现代火箭、多级运载火箭。2.燃料燃尽时,火箭获得的最终速度由喷气速度v和质量比M/m(开始飞行时和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两个因素决定。3.小常识:火箭的级数不是越多越好,级数越多,构造越复杂,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就越差,一般多级火箭都是三级火箭。现代火箭的喷气速度在2000—4000m/s。
梳理自己本节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
板书
(一)反冲现象1.定义:如果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向某一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个现象叫做反冲。2.特点:反冲运动的实质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效果;内力>>外力,系统动量守恒。(二)火箭1.中国古代火箭、中国现代火箭、多级运载火箭。2.燃料燃尽时,火箭获得的最终速度由喷气速度v和质量比M/m(开始飞行时和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两个因素决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反冲现象
火箭
人教版(2019)
选修1
新知导入
【演示实验一】
将反冲式小船注水后,观察小船在水槽中的运动状态。
【演示实验二】
准备一个充满气体的气球,打开释放,观察气球的运动状态。
【演示实验三】
反冲式小汽车,观察气球放气后小车的如何运动。
这几个实验的共同点是什么?
新知讲解
(一)反冲现象
1.定义:如果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向某一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个现象叫做反冲。
新知讲解
(一)反冲现象
2.反冲原理
反冲运动的基本原理是动量守恒定律,如果系统的一部分获得了某一方向的动量,系统的其他部分就会在这一方向的反方向上获得同样大小的动量.
3.公式
若系统的初始动量为零,则动量守恒定律的形式变为0=m1v1+m2v2,此式表明,做反冲运动的两部分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它们的速率与质量成反比.
新知讲解
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反冲运动?
新知讲解
4.特点:反冲运动的实质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效果;内力>>外力,系统动量守恒。
新知讲解
思考与讨论:以实验一为实例,解释反冲现象(从力、能量、动量三个角度)。
新知讲解
5.反冲现象的本质、系统机械能不守恒、系统动量守恒。
6.讨论反冲运动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速度的反向性
对于原来静止的物体,被抛出部分具有速度时,剩余部分的运动方向与被抛出部分必然相反.
(2)速度的相对性。一般都指对地速度。
新知讲解
思考与讨论:以实验一为实例,解释反冲现象(从力、能量、动量三个角度)。
总结:只要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改变系统某部分的速度,使其他部分产生所需的速度或动量——也就是说可以利用“反冲”。
新知讲解
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反冲应用?
乌贼利用反冲运动获得动力。
(喷水)
蝴蝶利用反冲运动获得动力。
(喷气)
新知讲解
(二)火箭
中国古代火箭
中国现代火箭
新知讲解
探讨1:火箭点火后能加速上升的动力是什么力?
【提示】 燃烧产生的气体高速向下喷出,气体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加速上升.
探讨2:要提升运载物的最大速度可采用什么措施?
【提示】 提高气体喷射速度,增加燃料质量,及时脱离前一级火箭空壳.
课堂练习
例题:设火箭在Δt
时间内喷射燃气的质量为Δm,速度为u,喷气后火箭的质量为m,获得的速度为v,求燃料燃尽后火箭的飞行速度v’为多大?
新知讲解
1.火箭的速度
设火箭在Δt
时间内喷射燃气的质量为Δm,速度为u,喷气后火箭的质量为m,获得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0=mv+Δmu,得v=—
u.
2.决定因素
火箭获得速度取决于燃气喷出速度u及燃气质量与火箭本身质量之比
两个因素.
新知讲解
如图所示,是多级运载火箭的示意图,发射时,先点燃第一级火箭,燃料用完后,空壳自动脱落,然后下一级火箭开始工作。
新知讲解
3.多级火箭
由于受重力的影响,单级火箭达不到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需要的7.9
km/s,实际火箭为多级。
多级火箭发射时,较大的第一级火箭燃烧结束后,便自动脱落,接着第二级、第三级依次工作,燃烧结束后自动脱落,这样可以不断地减小火箭壳体的质量,减轻负担,使火箭达到远远超过使用同样多的燃料的一级火箭所能达到的速度.目前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因为三级火箭能达到目前发射人造卫星的需求。
拓展提高
科普介绍:
1.火箭的级数不是越多越好,级数越多,构造越复杂,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就越差,一般多级火箭都是三级火箭。
2.现代火箭的喷气速度在2000—4000m/s。
拓展提高
火箭类问题的三点提醒
(1)火箭在运动过程中,随着燃料的燃烧,火箭本身的质量不断减小,故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取在同一相互作用时间内的火箭和喷出的气体为研究对象.注意反冲前、后各物体质量的变化.
(2)明确两部分物体初、末状态的速度的参考系是否为同一参考系,如果不是同一参考系要设法予以调整,一般情况要转换成对地的速度.
(3)列方程时要注意初、末状态动量的方向.
课堂练习
1.运送人造地球卫星的火箭开始工作后,火箭做加速运动的原因是(  )
A.燃料推动空气,空气反作用力推动火箭
B.火箭发动机用力将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推出,气体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
C.火箭吸入空气,然后向后排出,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
D.火箭燃料燃烧发热,加热周围空气,空气膨胀推动火箭
答案:火箭工作中,动量守恒,当向后喷气时,则火箭受一向前的推力从而使火箭加速,故只有B正确.
课堂练习
2.(多选)采取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增加火箭的飞行速度(  )
A.使喷出的气体速度更大
B.使喷出的气体温度更高
C.使喷出的气体质量更大
D.使喷出的气体密度更小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3.一火箭喷气发动机每次喷出m=200
g的气体,气体离开发动机喷出时的速度v=1
000
m/s(相对地面),设火箭质量M=300
kg,发动机每秒喷气20次.求当第三次气体喷出后,火箭的速度多大?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4.一架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速度是800m/s,如果它喷出的气体相对飞机的速度小于800m/s,那么以地面为参考系,气体的速度方向实际上是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同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喷出气体,飞机的速度还会增加吗?为什么?
答案:飞机的速度仍会增加,因为飞机和气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课堂练习
5.一个连同装备共有100kg的航天员,脱离宇宙飞船后,在离飞船45m的位置与飞船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装备中有一个高压气源,能以50m/s的速度喷出气体。航天员为了能在10min内返回飞船,他需要在开始返回的瞬间一次性向后喷出多少气体?
答案:0.15kg
课堂练习
6.用火箭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假设最后一节火箭的燃料用完后,火箭壳体和卫星一起以7.0×103m/s的速度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卫星的质量为500kg,最后一节火箭壳体的质量为100kg。某时刻火箭壳体与卫星分离,分离时卫星与火箭壳体沿轨道切线方向的相对速度为1.8×103m/s。
试分析计算:分离后卫星的速度增加到多大?火箭壳体的速度是多大?分离后它们将如何运动?
课堂练习
试分析计算:分离后卫星的速度增加到多大?火箭壳体的速度是多大?分离后它们将如何运动?
答案:分离后卫星的速度增加到7.3×103m/s,
火箭壳体的速度是5.5×103m/s,
分离后卫星做离心运动,火箭做向心运动。
课堂练习
7.一个士兵坐在皮划艇上,他连同装备和皮划艇的总质量是120kg。这个士兵用自动步枪在2s内沿水平方向连续射出10发子弹,每发子弹的质量是10g,子弹离开枪口时相对步枪的速度是800m/s。射击前皮划艇是静止的,不考虑水的阻力。
(1)每次射击后皮划艇的速度改变多少?
(2)连续射击后皮划艇的速度是多大?
(3)连续射击时枪所受到的平均反冲作用力是多大?
答案:(1)0.06m/s(2)0.67m/s(3)40N
课堂总结
(一)反冲现象
1.定义:如果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向某一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个现象叫做反冲。
2.特点:反冲运动的实质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效果;内力>>外力,系统动量守恒。
(二)火箭
1.中国古代火箭、中国现代火箭、多级运载火箭。
2.燃料燃尽时,火箭获得的最终速度由喷气速度v和质量比M/m(开始飞行时和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两个因素决定。
3.小常识:火箭的级数不是越多越好,级数越多,构造越复杂,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就越差,一般多级火箭都是三级火箭。现代火箭的喷气速度在2000—4000m/s。
板书设计
(一)反冲现象
1.定义:如果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向某一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个现象叫做反冲。
2.特点:反冲运动的实质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效果;
内力>>外力,系统动量守恒。
(二)火箭
1.中国古代火箭、中国现代火箭、多级运载火箭。
2.燃料燃尽时,火箭获得的最终速度由喷气速度v和质量比M/m,两个因素决定。
作业布置
一、收集生活中的反冲现象;
二、完成对应练习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