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则一位同学与他母亲的日常对话:
——儿子,G00D?MORNING!——妈,你只会这一句啊??
——儿子,放学回来了?——你不是看到了吗??
——儿子,作业做好了吗?——1、2、3、4……我不清楚。?
【唐】孟 郊
傅雷家书
名著导读
———选择性阅读
一、走近《傅雷家书》
1、关于《傅雷家书》
是傅雷及其夫人从1954-1966年写给远在国外的儿子傅聪的186封家信。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
傅雷(1908—1966),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1927年冬离沪赴法,在巴黎大学文科听课;同时专攻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1931年春访问意大利时,曾在罗马演讲过《国民军北伐与北洋军阀斗争的意义》,猛烈抨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留学期间游历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1931年秋回国后,曾任教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他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1957年被打成“右派”,但仍坚持自己的立场。“文革”中因不堪忍受污辱,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冤自尽,实现了文格与人格的统一。
傅 雷
朱梅馥
傅 聪
傅 敏
朱梅馥
傅雷成就??
我国20世纪杰出的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上海市南汇县人。?
幼年丧父,在母亲的严格教育下,养成了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
他一生翻译世界文学名著达30余部,他所翻译的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以及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作品,堪称文学作品翻译的“信、达、雅”的典范。?
他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也有着高超的艺术鉴赏力,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对贝多芬、莫扎特和肖邦作品的优美赏析,至今仍不失其经典价值。??
傅聪——早于六十年代已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傅聪钢琴音乐会
英国《泰晤士报》:傅聪是当今世界乐坛最受欢迎和最有洞察力的莫扎特作品的演奏家。
美国《时代周刊》:当今时代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
?《傅雷家书》是一本?????????的书??
“这是一本饱含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的书”(情感)?
“这是一本教育年轻人做人的书”(品德)?
“这是一本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谨慎,礼仪要得体的书”(礼仪)?
“这是一本教育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的书”(理想)?
“这是一本关注儿子艺术成长的书”(艺术)?
“这是一本鼓励儿子从各类艺术中汲取营养,提高艺术修养的书”(修养) ……
傅雷家教的基本原则是:
严在对做人原则的坚持,像撒谎,做事不认真、不负责任---对这些,他从不姑息。这说明了傅雷的家庭教育许多是身教,爱憎分明,情感强烈,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教条式的、口号式的。
品读家书
打开《傅雷家书》,就是走近一位父亲,聆听他“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诲”。不知道天下有多少曾经的子女、现在的子女和将来的子女受益于这个亲切而严厉的父亲!?
家书的教益固然让人称颂和受益,其蕴含的真情却也一样打动人心。?
小结:《傅雷家书》不再是一部普通的家书,而是一部最好的艺术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阅读分享
傅雷从哪些方面来教育孩子的?请结合具体书信内容说一说。
哪些语段,你最有感触,朗读分享
(共鸣、感动、收获、启发)
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
艺术的修养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
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
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
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第二,
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 让我做父亲的得些
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
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 其 是你的思
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 处 给你做个警钟,做
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
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第一则(1954年10月2日)
第二则(1955年1月26日)
“苦心孤诣”
这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心境)而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作者写这两封家书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这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心境)而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第一封:
第二封:
消沉苦闷之时。
欣喜成功之时。
作者写这两封家书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第一封:
第二封:
劝慰儿子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如何面对挫折)
提醒儿子要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如何对待成功)
第一则
(1954年10月2日)
这两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是什么?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而写的?目的分别是什么?有什么风格?
第二则
(1955年1月26日)
儿子消沉苦闷时
儿子欣喜成功时
劝慰儿子如何正确地面对感情的创伤,战胜挫折,泰然处之。
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正确对待成功。
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的鼓励。
满怀欣喜、激情洋溢的勉励。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克里斯朵夫的故事
“克利斯朵夫”是谁?
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主人公。他一生与音乐为伴,在生活中到处碰壁,始终是一名孤独的反抗者。
找出本信中的两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体会其作用及含义。
文章举“克利斯朵夫”的事例既是和傅聪自己的理想结合,也是为了鼓励儿子,凡是成功的人,都要经历许多挫折,关键在于勇于面对,学会解决问题。 “不能栽了筋斗爬不起来”,希望儿子像克利斯朵夫一样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
作者举“克利斯朵夫”的事例有何目的?作者为什么要举克利斯朵夫的例子而不举其他人的?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傅雷的翻译的,主人公克利斯朵夫是以贝多芬为原型塑造的,是父子二人都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人物,傅聪从小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勉(见下一封信)。作者举他的例子更容易被儿子接受。
当儿子成功之时,做父亲的一定非常高兴激动,
那么傅雷究竟为什么而感到高兴呢?
为孩子赢得了成功而感到高兴;为孩子能替祖国争光而高兴;为孩子演奏的音乐能使更多人快乐而高兴。
傅雷的另一封家书说:“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从这这两封信来看,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里?
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与慰藉。
儿子情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虑地向父亲倾诉,父亲并不高高在上、横加训斥。而是充分理解,尽力安慰;以平等的口气提出忠告。
在于志同道合,互为知音。
对音乐有许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
傅聪的成功,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的信中是否只停留在这种喜悦上,他还写了什么?
除了喜悦,他还称赞了傅聪面对掌声、赞美的冷静,指出这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有做到了坚强,才能永远不怕孤独。
“坚强”一词在词典里的含义是: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文章却赋予它更多的意义。你认为该词如何理解?
当遇到人生挫折,情绪跌宕时要能够坚强面对;当迎来成功时,更要能够正确面对掌声、赞美,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要坚强,用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得失泰然。
1957年,为人坦荡、禀性刚毅的傅雷被打成“右派” 。
“文化大革命中”,傅雷又遭受残酷迫害。
1966年9月3日凌晨,他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愤自尽,悲壮地走完了本不该走完的一生。
傅聪护送父母的骨灰前往龙华革命公墓。
由于父亲的“问题”,傅聪被迫于1958年底移居英国伦敦,当时这被称为 “叛国投敌”。
在遭受冤屈20多年后,傅雷夫妇1979年4月得以平反昭雪。傅聪也应邀回国参加父母的平反大会和骨灰安放仪式。
从全书看,这种“坚强”又如何理解?
“坚强”的最高境界是能够无惧孤独,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要有一颗赤子之心,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说一说:这是 的父爱啊!
?一、掏心掏肺的爱。
“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不做你们的孩子,因为你们为我活得太辛苦!”?
二、平等的爱
傅雷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在和儿子对答,不是颐指气使,而是建立朋友的平等之上。?
三、“苛刻”的爱?
即使到了儿子功成名就之时,他仍不忘教儿子如何注意写字,如何与长者交谈?……?
四、细心的爱?
他为儿子千里迢迢地寄上画冊、字帖、拓片,并祥加解说。积极地以中国的文化精华予以熏陶。(等待儿子家书时的惶惶不安,收到信件时整天整天的兴奋,为儿子手抄6万字的“希腊雕塑”译稿,给儿子和儿媳用不同的语言写信,这就是天下父母心。)??
推荐感悟与人分享《傅雷家书》
佳句:?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远不得安宁!
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
?功夫用得不够;没吃足苦头绝不能有好成绩!?
2、感悟《傅雷家书》
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西游记》,我们领略了他斩妖除魔的高超本领。读《傅雷家书》,我们?????????????????????????????????????????????????????????????。
?3、推荐《傅雷家书》?
请仿照例句为《傅雷家书》写一段推荐词:?
例句:《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
??《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水浒》:1、一百零八将的豪情故事。???????
2、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仿句:《傅雷家书》:
1、 。
2、 。
3、 。?
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诲?
一本爱读也怕读的书?
永远的家书永远的情?
4、文如其人,在字里行间,我们发现傅雷及傅聪是怎样的人?
三、走进现实
?傅雷的教育方式让我们佩服,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又是如何教育我们的呢?
现场调查:
1、父母给你写过信吗?
2、十几岁的你,父母跟你谈论过学习以外的事吗?
3、你不小心摔碎了家里珍贵的物品,你的父母会
???? a.?呵斥你??????????b.?安慰你
4、你被被人冤枉偷了别人的东西,不知实情的父母的第一反应是:
??????? a. 骂你?????? b.平心静气的问原因
5、你认为你的父母爱你吗?
一点感想:
孩子们,可能我们的父母没有那么高深的文化,可能从来没有给我们写过信,可能从未与我们有过内心的交流,甚至在我们犯了错误时给我们的是过多的呵责甚或是棍棒教育,但是,我们永远无法否认的是父母那份浓浓的爱子之情。孩子请怀着理解与包容之心,多与父母进行交流与沟通。在我们困惑时也可以走进《傅雷家书》向傅雷请教,相信他一定如一盏明灯,照亮你前行的路。
?小结:滋润心灵的家书——《傅雷家书》?
?家书却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家书就是一处磁场,磁心所在是我阅读的方向。?
家书对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以及家书丰富的教益、真情、文化内涵,引领着“我”,影响着“我”的人生方向。?
家书因其亲切自然而更能贴近读者的心灵,其对喜怒哀乐,衣食住行的平常生活的描述与记录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家书里的文字是那么地灵动而饱含深情。随意走进一个章节,家书里的情节都是那么生动感人;随意从一个章节出发,都可以轻松地“链接”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场景中来。?《傅雷家书》的文化格调应该说是“顶级”的。傅雷本人对古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钢琴大师的傅聪。楼适夷先生称其为“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是并非夸大其词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