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体会统计的作用及其价值。
3.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形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前小研究
《平均数》课前小研究
一队三位同学的拍球成绩统计
1号
2号
3号
9个
11个
13个
你能借助统计图用移一移、画一画或者算一算的方法求出每队平均每人拍球的个数吗?
我的方法:
教学过程:
引入
孩子们,喜欢拍球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视频,这两队同学正在进行拍球比赛。(播放视频)比赛结束,想知道哪一队获胜了吗?这是他们的比赛成绩,你认为那组获胜了?(二队,人数多,不公平。)
(用求和,也不公平。)有没有公平的办法比较出两组的水平?
二、交流
1、课前的时候老师已经让大家都这部分知识进行了预习,现在拿出你的课前小研究,把你的收获跟你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知道两个队平均每人的拍球个数是怎样算出来的吗?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同学们可以借助统计图画一画、移一移,也可以算一算得出一队平均每人拍球的个数。)
2、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方法?
(我们用图统计图的方法来求出一队平均每人拍球的个数,我们把3号同学的拍球个数拿出来2个补给1号同学,这样每个同学的拍球个数就一样多了。)
你们为什么要3号同学的拍球个数拿出来2个补给1号同学?
因为3号同学拍球个数最多,1号同学得分最少,把多的移动出来,不给少的才能让每个同学的拍球个数一样多。
小结:像这样,我们把多的匀给少的,使得一组的个数变得相等,这个匀出来的数,就叫平均数。把多的部分移给少的,就求出了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就是移多补少。
还有选用其他方法的吗?
我们是这样想的,9+11+13=33(个),再用33÷3=11(个)。
能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吗?
我们先求一队一共拍了多少个,再除以4个同学,求平均每个同学拍球的个数。
这是一种“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的方法,和我们刚才“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同吗?
相同。
像这样我们先求出拍球的总个数,再除以人数,又是一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就叫先求和再均分。
二队平均每人拍球的个数?请你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求一求,谁来介绍一下你的方法?
现在我们知道哪队获胜了吧?(一队获胜。)
三、提升
“10个”是二队哪个同学拍球的个数?既不是1号同学的拍球个数,也不是2、3、4号同学的拍球个数。它表示的是二队四个同学拍球的整体水平。
观察一下这两个平均数在大小上和原来的这几个数比较有什么特点?通过交流得出: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它代表了一个平均水平,刚才判断一队获胜,是因为一队的平均水平高于二队的平均水平。
四、运用
你会计算他们做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吗?
除了平均成绩,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平均数?看来,平均数在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小明的体重一定比小强轻吗?
选一选,哪名同学参加比赛比较合适?
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预设:有危险和没有危险,表述自己的观点。
下面的算式哪一个正确?
五、拓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看来,我们可以用平均数来分析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平均数会不会随某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呢?课下同学们举例验证一下。(共21张PPT)
平均数
哪一队获胜了?
1号
2号
3号
4号
一队
9
11
13
二队
7
13
12
8
以上两种做法哪个对呢?为什么?
这种做法不对。因为两队的总人数不同,用总个数比不合理。
这种做法对。因为两个队的总人数不同,只有比平均每个人的拍球个数才合理。
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
你知道两个队平均每人的拍球个数是怎样算出来的吗?
让我们借助统计图来看一看。
1号
2号
3号
4号
一队
9
11
13
二队
7
13
12
8
一队拍球个数情况统计图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个数(个)
1号
2号
3号
人数
÷
9
+
+
11
=
13
(
)
3
11
(个)
11
一队平均每人拍球的个数:
移多补少
先求和再均分
二队拍球个数情况统计图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个数(个)
1号
3号
2号
4号
人数
÷
7
+
+
13
=
12
(
)
4
10
(个)
10
+
8
二队平均每人的拍球个数:
移多补少
(9+11+13)÷3=11(个)
(7+13+12+8)÷4=10(个)
先求和再均分
你知道“10个”是二队哪个同学拍球的个数吗?
既不是1号同学的拍球个数,也不是2、3、4号同学的拍球个数。它表示的是二队四个同学拍球的整体水平。
7
13
12
8
是
这4个数的平均数。
你知道“10个”是二队哪个同学拍球的个数吗?
9
11
13
是
这3个数的平均数。
你知道“11个”是一队哪个同学拍球的个数吗?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你会计算他们做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吗?
你会计算吗?试试看!
姓名
张平
李东
王强
刘明
林海
黄玉
个数
20
35
35
24
35
31
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记录单
你会计算他们做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吗?
姓名
张平
李东
王强
刘明
林海
黄玉
个数
20
35
35
24
35
31
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记录单
20+35+35+24+35+31
180÷6=30
(次)
=
180
(次)
平均成绩:
你会计算他们做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吗?
姓名
张平
李东
王强
刘明
林海
黄玉
个数
20
35
35
24
35
31
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记录单
35×3
180÷6=30
(次)
=
105+20+24+31
(次)
=
180
平均成绩:
+20
+24
+31
小明的体重一定比小强轻吗?
我们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
我们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7千克。
小明
小强
不一定。
因为平均体重代表的是两个小组同学体重的整体水平,不代表某一个人的体重具体是多少,所以不能确定小明的体重就一定比小强轻。
姓名
最近五场比赛成绩(分)
平均得分
7号
10
-
12
-
14
8号
9
11
-
14
10
12
11
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100厘米。
140厘米,
70
厘
米
90
厘
米
130
厘
米
160
厘
米
50
厘
米
真实数据可能比平均数大,也有可能比平均数小,也有可能和平均数相等。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