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2-08 19:4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7个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是我国旧式婚礼中的惯常礼仪。这种“敬天法祖”民俗出现的制度源头可追溯到 ( )
A.世袭制度 B.等级制度 C.宗法制度 D.分封制度
2.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元代在全国十大行省之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其中元朝统治者设立的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政教事务的行政机构是 ( )
A.中书省 B.枢密院 C.宣政院 D.理藩院
4.有人说:“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份
“不堪忍受的‘礼物’”是指不平等的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美国著名记者史沫莱特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
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①③②
7.2008年2月27日,中共中央举行民主协商会,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等问题,向
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听取意见。这说明我党在新时期坚持实行(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针
8.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达成“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指 ( )
A.海峡两岸保护双方在对方的贸易投资 B.海峡两岸彻底结束军事对峙
C.海峡两岸坚持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9.《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实际上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 )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10.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资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 )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整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11.“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 )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12.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 ( )
A.权威    B.理性   C.法律   D.宗教
13.有关巴黎公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公社的产生是当时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
B.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主观方面
C.公社的产生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D.公社曾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4.美国记者约翰 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 ( )
A.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沙皇专制
C.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D.获得“面包”与“和平”
15.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后,丘吉尔曾说:“俄国的困难就是英国的困难”,表示将尽全力援助苏联;但二战结束后,他又公开发表“铁幕”演说,鼓吹对苏联的冷战。这说明他
A.出尔反尔,典型的政客 B.骨子里一直仇视苏联
C.根据自身利益调整政策 D.唯美国马首是瞻
16.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17.《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这说明了 ( )
A. 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
B. 当时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
C. 纺织收益高,超过农耕,工匠,甚至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
D. 纺织业已经产生
18.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 )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19.下列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同他们创办的民族工业有误的是 ( )
A.方举赞,孙英德——发昌机器厂 B.陈启源——继昌隆缫丝厂
C.荣宗敬,荣德生——新洋灰公司 D.张謇——大生纱厂
20.24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本片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 )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C.他从创业起就处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夹缝中 D.国内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影响
21.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2.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有 ( )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 ②中共十三大召开 ③中共十四大召开
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3.下列服饰具有中西合璧鲜明特点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互联网方兴未艾,但它是一把双刃剑,下列各项属于弊的方面有 ( )
①人们可以上网批评时弊 ②青少年上网成瘾
③互联网欺诈贸易 ④利用互联网,迅速传递信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
——张澜在政协上的讲话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一所述及的法律有何特点?(2分)
(2)结合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并分析其重要历史意义。(6分)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4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四,反映了立法思想上有哪些进步?(3分)
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9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材料三 第一款 任何人,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者,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之州的公民。任何州不得制定或执行任何剥夺合众国公民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任何州,如未经适当法律程序,均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亦不得对任何在其管辖下的人,拒绝给予平等的法律保护。
——《关于黑人公民权利的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示图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1分)该图反映出这种政治制度的什么原则?(2分)
(2)请简要指出材料一的图中:权力中心在哪里。(2分)它拥有哪些权利?(4分)它与英国的权利中心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4分)
(3)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国会中众议员人数是按什么标准确定的?(2分)“五分之三非公民”是指何人?(2分)依据材料说明为何不承认印第安人的正式公民身份?(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三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2分)
(2)材料二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关系的?(2分)形成了什么样的经济政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有何影响?(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3分)
(4)尽管古代社会推行抑制工商业发展的措施,但手工业和商业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列举古代手工业三大部门和两个最著名的商帮(5分)
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
2011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卷答题卡
历 史 总 分: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写清楚。
2011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历史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1
2
3
4
9
10
11
12
17
18
19
20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5
6
7
8
13
14
15
16
21
22
23
24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25. (15分)
(1) (2分)
(2) (6分)
(3) (4分)
(4) (3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6. (19分)
(1)(3分)
(2)(10分)
(3)(6分)
27. (18分)
(1)(2分)
(2)(8分)
(3)(3分)
(4)(5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同课章节目录